李春龙
(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现代农业分院,成都 温江 611130)
大麦新品种比较试验
李春龙
(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现代农业分院,成都 温江 611130)
摘要:本文主要比较测定了9个大麦品种的生育期、植株性状(主要包括叶色、分蘖强弱、株型、熟相和抗倒伏性)和经济性状(主要包括产量、株高、穗长、总粒数、实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等),结果表明:试验中参试品种生育期基本相近,集中为170~180d,F0635与F0797两个品种的综合性状均优于对照品种,产量分别居第1位和第2位,分别较对照增产26.1%和17.4%,并且与对照达到了极显著差异水平。
关键词:大麦;新品种;比较
大麦是一种古老的作物,在我国的栽培历史已有5000多年,考古研究证明,我国最早栽培的是食用裸大麦或青稞。世界最早栽培的大麦也都是食用的,迄今还有少数地区,如前苏联、欧洲、北美或北非,以及土耳其、伊拉克、蒙古和朝鲜等国的局部地区仍以大麦作为主食[1]。我国青藏高原有380多万藏族同胞以裸大麦青稞为主要粮食。自17世纪以后,大米逐渐取代大麦成为人类的主要粮食,大麦逐渐转移到作饲料和啤酒原料的用途上,特别在20世纪初,啤酒大麦的生产发展最快。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饲用大麦也有较快的发展。现在世界各国对大麦的科研和生产重点也主要放在啤酒酿造和饲用大麦上[2,3]。
本次试验收集了9个适合四川地区种植的大麦新品种做比较试验,以求为推进四川地区大麦种植发展和品种更替提供理论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试验田基本情况
参试的9个大麦品种分别为:F0635、F0797、08-102、08-117、08-120、08-131、08-133、08-134、08-135,对照种为08-070,均由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叶少平教授提供。本试验也是在四川农业大学冯宗云教授和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叶少平教授主持的成都大麦综合试验站实施的,试验地点为温江公平镇农发局试验场,地力均匀,肥力中上。前作主要为水稻、玉米、蔬菜等。
1.2试验设计与方法
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4]。小区面积4m×3.3m,小区间走道40cm,小区间距25cm,四周设置有保护行。播种前平整土地,开沟,施用N∶P∶K=15∶15∶15的复合肥1.5kg/小区。每个小区播种量为240g,播前晒种,选取有光泽、籽粒大、饱满完整的种子。采用人工条播,每个小区均匀开12条小沟,每小沟约播20g种子为宜,播种深度3~8cm。生育期不再进行追肥,苗期和抽穗期分别考查参试品种每个小区单位面积苗数和穗数,生育后期每个小区随机取样30株,考查参试品种的株高、穗长、穗粒数、千粒重,收获后测定参试品种的生物产量与籽粒产量。
1.3数据分析
采用专用统计软件SPSS16.0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LSD法检验进行多重比较。
2结果与分析
2.1生育期(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F0797全生育期180d为最长,其余参试品种全生育期幅度在170~178d。
2.2植株性状(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F0635与F0797两个参试品种在植株性状上表现较好(叶色浓绿、株型紧凑、抗倒伏等),与其余参试品种相比,在生产上产量更有保障性。
表1 9个大麦新品种生育期比较
表2 9个大麦新品种的植株性状比较
2.3经济性状
2.3.1产量(见表3)从表3产量结果可以看出,F0635平均单产为5497.25kg/hm2,居试验品种首位,比对照08-070平均单产4347.83kg/667m2(下同)增产26.1%;F0797居第2位,平均单产为5122.44kg/hm2,较对照增产17.4%,并且这两个品种与对照达到了极显著差异水平;而其他7个品种均较对照减产。
表3 9个大麦新品种的产量比较
2.3.2其他经济性状(见表4)从表4可以看出,株高以08-133为100.9cm最高,08-117为85.7cm最矮;穗长以08-131为8.1cm最长,F0797为4.6cm最短;单穂实粒数以F0795为34粒最多,08-117为19粒最少;结实率以08-135为93.1%最多,08-117为73.1%最少;千粒重以08-120为52.66g最多,08-102为31.9g最少。
表4 9个大麦新品种的经济性状比较
3小结与结论
(1)在参试品种中,生育期基本相近,为170~180d,均可在温江栽培。
(2)综合经济性状评价:F0635、F0797比对照品种08-070综合性状表现好。其中F0635产量最高,植株性状较好;F0797产量居第二位,植株株型紧凑,茎秆粗壮,抗倒伏性较好。
(3)为了确保大麦的增产优势,建议今后在大麦栽培中注意以下问题:①播种时间:四川地区以11月初播种为佳。②保障充足底肥,控制播种深度,四川地区可稍浅以2~3cm为宜;注意播种量,控制群体密度,基本苗控制在15万/667m2左右,可根据当地土壤条件适当调整。注重后期田间管理,防治病虫与田间杂草。
参考文献:
[1]徐延文.发展我省大麦生产的意见[J].四川农业科技,1982,(4):6-8.
[2]罗明,徐延文.大麦几个组合产量性状的遗传分析[J].四川农业大学学报,1991,9(1):98-103.
[3]贾明荣,刘娟.杂交玉米新品种比较试验简报[J].耕作与栽培,2008,4(2):48-49.
[4]盖钧益.试验统计方法[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
收稿日期:2016-05-07
基金项目:四川省重点专业—作物生产技术专业建设
作者简介:李春龙(1976-),男,内蒙古通辽人,硕士,副教授,高级农艺师,主要从事特种经济作物栽培、设施农业等教学工作。E-mail:46082668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