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在事业单位应用研究

2016-07-20 14:29薛晶晶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6年12期
关键词:公共事业内审导向

薛晶晶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在事业单位应用研究

薛晶晶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属于内部审计的一个发展阶段,也是现代内部审计的主要形式。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关注的核心在于风险。早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国外的一些学者就开始致力于对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研究工作。而在我国,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在2000年之后才被引入。由于与传统的被动审计模式有很多不同,一经引入便在我国理论界和实务界引起了很多声音。本文在充分了解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含义、由来和审计程序的基础上,重点分析其与传统审计模式的区别,论述其在我国各职能部门的应用现状,对我国实施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提出合理的建议,以及总结一些心得与展望。

风险;内部审计;对策

一、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含义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模式是内部审计工作上升到一定层次的产物,也是现代内审的主要形式。以风险为导向的内部审计的含义是内审工作人员在审计的整个程序中把风险作为最为重要的参考依据,把被审计单位内外部环境与企业经营目标相融合,根据不同风险所产生的后果不同来确定所要实施的各个环节,及时创新思想,更新工作方法,尽量避免可能遇到的风险,提供相应的应对风险的手段,把风险作为主要参考来提供合理内审报告,帮助企业实行风险控制,保证与社会接轨。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实施不仅可以控制被审计单位经营环节产生的风险,更可以控制审计风险,提高审计效率,是对企业发展过程中潜在的风险的有效控制手段。

二、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特点

1.创新性

以风险为导向的内审方式面向于全面的风险管理,由零散的风险预测转向结构化的风险预测。把风险预测当作重点环节,把审计重点向前移。

2.价值性

为企业创造更多利益是以风险为导向的内审工作的主要目标,它贯穿部门的日常工作,及时准确的找到影响企业正常运营的风险问题,更容易发现发展机遇可以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

3.前瞻性

风险导向型内部审计把关注的重点放在了被审计单位未来成长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风险上,如果一些风险对被审计单位未来发展产生了消极的影响,高层管理人员就可以根据内审人员提出的意见作出相应的长远的战略决定。

4.动态性

与内外环境不可分割。企业的内审工作只有通过不断地创新完善才能更好地应对不同风险带来的不同影响。

三、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与传统审计模式的区别

和传统的被动式的内审模式比较,以风险为导向的内审模式在基础依据、目标和方式上都有很多不同。在基础依据方面,传统内审模式的基础依据是内控机制,其依据企业的内控机制的完整性、实用性、合理性等认定审计范围和重点。但是以风险为导向的内审模式的基础依据却是风险的预测,对可能影响企业日常经营的各种要素做出全面的预估评价,从而明确了审计的范畴、要点以及方式,这将内部控制制度与内外部环境因素相协调,提高审计的准确性。

在内审目标方面,传统模式注重依照对前期经营结果做出研究。而以风险为导向的内审模式则是把公司的日常经营当作审计的首要关注点,把内审工作的范畴拓展到企业治理的高度上来,将企业的经营目标与日常经营和最终的财务分析相融合,利用风险导向型内审模式来加强企业管制、建立完善内控机制、提高风险管控效率。和传统模式相比,以风险为导向的审计模式所采取的抽样方法是更全面的方法,它更为关注判别分析的能力,能够减少企业风险。

四、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在我国公共事业单位实施分析

(一)公共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引入风险导向理念的必要性

2006年,我国正式研究并发布《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新发布的准则与过去的准则相比体系有了很大的区别,即内部审计思想由过去的以旧经营记录为基础的审计转向了以风险为导向的内部审计。另外,伴随我国公共部分的花费的不断提高,资源方面的矛盾不断恶化。数据表明,2006年我国公共事业单位的个数就达到了130多万个,人数也达到3000万人左右,花费更是占比例的77%,事业单位经费占全国财政支出的30%。所以,把以风险为导向的内审模式导入我国事业编制单位的内审工作当中,对我国事业单位发展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都有很大帮助。

受到国际与国内内审环境的影响,我国体制改革进一步的进行,公共事业单位的资本来历和渠道变得更为广阔,资源配置更为灵活化,对于被审计单位风险管控与内审工作未能起到相应的效果。以风险为导向的内审模式采取相对灵活的审计模型,将审计重点关注在事业单位成长规划和认识日常工作风险方面,和单位管理人员积极沟通,为其不断成长提供意见。所以,实施风险导向型内审模式已是内审发展的必经之路,把风险型内审模式引进我国事业单位工作当中是非常必要的。

(二)当前公共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

目前公共事业单位对内部审计原因以及紧要程度了解的不够全面。有一些事业单位觉得他们的任务重点在于社会活动而不是经营活动,认为内部审计会束缚它们本身工作的正常进行。对于一些小规模的公共事业单位,资金不足是其缺乏内部审计动力的主要原因,而对于规模较大的事业单位,由于资金来源的多样性,导致其外部监督也会出现真空现象。

其次,被审计单位的内审机构公正独立特征表现得不明显。现在,我国公共事业单位内审部门设置不合理,让其作用没有得到完全的应用。从审计人员看,公共事业单位审计受到经济利益、行政关系等的影响很大,因此,审计结果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最后,内部审计工作不规范。内审人员提出审计建议主要依靠个人判断,这很容易削弱了审计结果的可靠性,提高了审计风险。

五、我国实施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对策

(一)重新定位内部审计职能

审计内容不仅仅局限于注重管控以及提升管控效率,慢慢地面向了预测、评估、避免风险。通过对风险的准确评估,提升整个企业内审效率。随着现代企业审计制度的不断健全和完善,将提升公司的价值作为审计目标最为合适。让它得到了公司利益者的认可,同时也给内审工作在现代企业中的实施应用创造了条件内审工作的重心应当是扩展传统内审模式的范畴,完成公司整个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中的整体审计。内审工作的中心从企业价值中心向前后移动,使得内审工作完成提高企业价值的目的。

(二)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客观性

独立性是内审工作中最为主要的属性之一,它需要审计人员在工作过程中相对独立,在确认内审范围、进行内审步骤、得出内审结论时摆脱外部干预。但是过分强调审计的独立性会使得审计人员与管理人员之间出现沟通问题,所以在强调独立性的同时需要兼顾客观性。

(三)进一步健全的内部审计制度

建成更为完善的公司内控制度,进一步提升企业信息质量,才能有利于推进以风险为导向的内审模式的实施。不断健全内部控制的运行与评价环节,明确内审工作各个阶层的职责,实施岗位职责相互制衡的方法,运用更为完善的监督管控制度,保障内部管控机制高效实施。

加强内部审计过程中的沟通。内部审计人员应当在做出内审报告前把其大概情况、内审原则、结论、建议等问题与企业管理层做出细致的沟通。

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内部审计人员需要具备丰富的知识结构,能够具有认识、识别、分析风险的能力,不仅仅需要擅长内审方面的学识,还需要拥有对经管、法律制度、统计等相关学科的认识。提升内审工作参与者个人修养具有重要意义。

六、结论与展望

在中国,实践领域也在不断寻找符合自身需求的内审方式,但是效果并不理想,我国内审工作大都还在使用旧的内审模式。虽然我国的一些学者已经着手进行以风险为导向的内审模式的研究,但是因为开始时间太晚,所以现在也仅仅是停滞在其基本含义和方式的层面上,并未形成体系的探究结果和具体内容,实践领域更是无从下手。所以,我国一些企业内审工作目前主要就是在于理解和研究基本理论知识,研究以风险为导向的内审模式在公司中的具体实施,从而对我国企业内审工作的探究与应用有一些帮助。

综上观点,不管对内审工作本身推动的需求,还是对被审计单位从繁杂的社会环境里存在下去的需求,对于以风险为导向的内审模式做出探究并且把这种方式运用到企业经营过程中都是必要的。根据现阶段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基本思想和建设理念等,对其进行全面的分析,目的在于以此为基础从而更好地实现对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全面发展和创新,真正做到对它的整体实施和健全。

课程名称:

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资助项目(Top-notch Academic Programs Project Of Jiangsu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简称:TAPP)。

[1]徐元玲.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应用研究[J].财会研究,2008,(07).

[2]谢荣,吴建友.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基本内涵分析[J].审计研究,2004,(05).

[3]程润.风险导向审计在公共事业单位内部审计中的应用研究[J].皖西学院学报,2009(06).

[4]孔令刚,王凤岐.风险导向型内部审计在我国的应用研究[J].商业经济,2012,(11).

[5]夏菊子.国外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研究及对我国的启示[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4).

[6]李晓春,高维红,李艳萍.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在我国的应用研究[J].财会通讯,2011,(04).

[7]徐伟.试论风险导向审计及其在我国的运用[J].审计研究,2004,(04).

[8]陈霞.关于开展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思考[J].公共事业财会,2009,(02).

[9]程润.风险导向审计在公共事业单位内部审计中的应用研究[J].皖西学院学报,2009,(06).

[10]孙亮.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在外贸企业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模式[J].企业导报,2012,(14).

(作者单位:金陵科技学院)

猜你喜欢
公共事业内审导向
以生活实践为导向的初中写作教学初探
基于分级审核模式的质量管理体系内审研究
聚焦内审转型升级 提升增值服务水平
“偏向”不是好导向
新时代提高公共事业管理水平的路径选择
加强工程结算内审的思路
新监管框架下银行的风控和内审体系
公共事业管理体制转型的方法初探
需求导向下的供给创新
犬只导向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