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华
1978年2月的一天,这是一个不平凡的日子。武汉的一个大会场上,几百名教授专家无比兴奋,全国粮食作物远缘杂交科技交流会议在这里举行。
这个身材粗大、敦敦实实、满脸乌赤的中年人,在台上认认真真发言,台下每一个人都凝聚,每一缕精神在倾听那异想天开的事是怎么实现的。
一、毕业照背后的誓言
1959年的一天,一个身穿白衫蓝裤朴朴实实的青年人挑着一副简单行李来到海丰县农科所报到。三年前他初中毕业,往哪里考?读高中?读中专?在山区农村泥水里滚大的他,脑子里浮现了“农业科技”几个字,最终报考了梅州农校,在这里毕了业,现在又进农科所的门,心底着实高兴。这个小伙子别人看来老实纯谨,十分朴实,但他心里却十分活跃,是个有思有想的人。他在毕业照背面端端正正的写着:“要把毕生献给农业!”
来到农科所,就想搞科研,他找领导,要求给他分配科研任务。
钟章美这个青年不一般,村里人都知道,他从小做事都有一股“蛮牛劲”,生产队里挑粪,他肩上的粪担一定最满最结实,哪项活最苦最累,这里一定有他一份。
章美在农科所,干活是没说的,苦活杂活都乐意干。不过,他心里也嘀咕,尽干杂活,自己又想搞科研,怎么办?他心里好苦恼。同时又安慰自己说:“打杂就打杂,干了再说”。这么一想,心里的小鼓鼓也就比较平静了。
海丰,群众粮食不足,番薯也是主粮。章美想,番薯能不能搞高产?如能搞高产,群众就吃得饱。他和同事一起搞番薯高产试验,采取一系列高产措施,果然达到亩产万斤。他整理资料向群众宣传,心里多甜呀!
有人说高梁、玉米有许多优势,他想如果能与水稻杂交成功,水稻能高产,那该多好。按生物学分类,界、门、纲、目、科、属、种,水稻与玉米,水稻与高粱之间的杂交为种间杂交,是远缘杂交。不同物种之间的远缘杂交通常是不亲和的,具有排它性。如果不亲和性能够被克服,那么远缘杂交就可能出现新物种。中外许多专家都在研究这个问题,但都没有成功的经验。
明知困难很大,也要下决心干!他性格中的蛮牛劲又来了。他邀所里几个青年人真的就做起高梁与水稻、玉米与水稻的远缘杂交的实验来,把高梁、玉米的花粉洒在水稻柱头上,实验曾得到高梁稻、玉米稻谷粒,后因育种问题很多困难,而放弃试验。
二、“痴心妄想”
章美想,水稻与高梁、玉米杂交虽然没有成功,但自己得到了知识和经验,说明不同物种之间是可以杂交的。
海丰农科所附近溪边生长着许多青皮竹。章美来到竹丛边,突然发现竹枝上有许多小黄色花朵。他走前去认真观看,手摇一摇,许多花粉掉落下来。章美,这个平时看来不大声响、做事笃笃实实的青年,其实他头脑里时刻都翻腾着作物杂交的问题。他突发奇想,竹子粗生、耐旱、耐浸、粗壮,满身是宝,如果其优良性状基因转移到水稻上,变成一种崭新的水稻品种,那该多好!他真想试验。“前人没有碰的我就敢碰。”小青年曾多少次梦想自己能培育一种高产水稻品种,多产粮食,让全国人民粮食满仓。章美站在溪边望着竹丛遐想,一根根竹子仿佛幻化成一根根粗壮的稻秆,一串串竹花成了一串串美丽的稻花,一簇簇竹丛成了大片大片的稻海,粮食如流,人民饱腹,人们不再为饥饿而悲怆。
“竹子是竹子,水稻是水稻,两者能杂交?”农科所的一个领导很不高兴。这给章美一个无形的压力。
章美对这些非议不惧怕,不争论,愈发勤奋读书。知识的甘泉汩汩地流入青年饥渴的心田!1965年,他曾到华南农学院进修水稻杂交遗传育种的专业知识。他重温这些知识,越来越觉得自己的想法有科学依据,并非痴心妄想。
三、粪间里捡回的生命
1969年海丰大旱,农科所附近的竹子开了花。人们传说,竹子开花以后就会枯死。为什么会枯死?能不能让它不枯死?章美这个喜爱科学、喜爱钻研的年轻人,总会给自己提出一连串的问题,他想,竹子枯死是气候问题,是养分问题,还是其他问题?他决定从补充养分方面试验。他用在农校学过的基本理论配置了营养液施到竹子根部,同时也施到砍断竹子的刀口上,细致观察,结果竹子没有枯死,第二年照样开花,这为竹子水稻连年进行杂交授粉试验提供了条件。第一步的成功使章美心里十分高兴。
章美动手做竹稻杂交试验。每天他干完所里的事以后就往竹丛跑,往水稻田里跑,认真观察作为杂交父本的竹子和作为杂交母本的水稻。他亲切地抚摸着一根根光滑的竹子和一枝枝即将开放花朵的竹枝,抚摸着鼓着肚子的水稻孕穗。在他眼里,这些竹花、稻穗就如同自己的孩儿一般那么亲切、那么可爱。
章美是在苦难中熬过来的孩子,苦水炼就了他的“牛”劲。1935年他出生在贫苦的农民家庭里,这也是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蹂躏中国的年代。农民的家庭清贫的生活从小锻炼了少年章美勤劳、吃苦的性格。在他以前父母已经生了三个哥哥两个姐姐,自己排行第六。母亲干瘪的乳房本就难奶大自己的孩子,她又捡了一个可怜的弃婴,章美就更难有足够的营养了。小章美体弱多病,两岁时一场大病使他停止了呼吸,家人把他放在厕所间里。第二天一早,人们把他装进棺材时,发现鼻孔还有气息,小章美才又回到了人间。
“就算他今天出生吧!”婆婆说。
“能死而复生,今生今世我就要好好地活,好好地做事!”章美从少年开始就在心头刻下了这个信念,“要在农业上做贡献”,这也是他铸在心头的不可动摇的决心。
四、难关初破
他选定青皮竹做杂交父本。竹子每年四五月开花。这些天,他有空就往试验田里跑,往竹丛跑,观察、研究、做记录。这一天下半夜,闹钟响过,时钟指着一点,他翻身起来,穿好衣服又去竹丛。今天来的特别早,竹花未开。他一直守候在竹丛旁,打着手电一次又一次认真观察竹子开花的变化,哪怕是一丝一毫都逃不过他的眼睛。猖狂的蚊子对他毫不客气,咬得他两手两脚尽是一个个红包包。
“章美,何必自找苦吃呢?”有人劝他。
章美只是轻轻一笑,没有回答他。
一个个大早去,一个个夜晚回。一次他在外面干活,单位派人叫他回去参加政治学习。回来时头撞到电线杆上,掉进水沟里,弄出一身泥水。领导批评他只重视技术,不重视政治,是技术挂帅。这话使他震惊。虽然自己出身好,但有两个哥哥当过国民党的下级军官,岳父是华侨,复杂的家庭和社会关系,自己可得当心呀。他心情烦闷,但绝对不会放弃自己的研究。
章美搞竹稻杂交,除掌握竹子开花的规律性,延长竹子开花的年限外,另有两个技术难关必须冲破:一是母本杀雄问题,必须把水稻的雄花杀死。第二是竹子、水稻开花时间不一致,无法进行授粉。怎样使它们同时开花?章美的头脑云海翻腾。章美用了许多办法,如水稻控水控其生长、割去上段苗再长等,以推迟杂交母本水稻的开花时间,使之与竹子开花相遇。在同一天里,竹子半夜两点就开花,水稻九到十二点开花,时间不相配,怎么办?开头,他采用剪颖壳的办法授粉。把要授粉的水稻颖壳剪开,把竹花粉洒进去。后来发现这办法不行,夏天气温高,雨水多,湿度大,谷粒失去颖壳保护细菌容易侵入造成失败。
章美总结了失败的教训,根据别人的经验,他试用温汤杀雄法,用42℃温水杀雄,结果稻穗颖壳不打开,无法授粉。这几天他一直在揣摩,是水温问题?还是温汤处理的时间问题?他一次又一次试验。究竟经过了多少次试验?连他自己也记不清了。这是大自然对这个青年意志力的考验,是科学对青年历炼的要求!那张被晒得黝黑的国字脸上看不出有半点的灰心与气馁。他心中经常在默念马克思的名言:“在攀登科学高峰的道路上没有平坦的路可走。只有不怕崎岖和艰险的人才能达到光辉的顶点”。闪亮的语言在他心中焕发出无穷的力量!
这一次他用45℃-46℃温水,把稻穗塞进热水瓶里浸泡3-4分钟,结果奇迹出现。
“颖壳开了!颖壳开了”章美高兴地跳起来。
一个小小的成功为以后的实验打开了一扇大门。单位的同事常常笑称这个是“钟氏催情法”。
章美的妻子林家定是丈夫的好帮手。她把一盆盆准备授粉的水稻搬到竹丛下面,摆得妥妥贴贴。第二天天亮时,用温汤技术处理过的稻穗颖壳打开了,授粉胜利进行,章美手攀开满淡黄色花朵的竹枝,将花粉轻轻地拍到纸上,然后洒在稻穗柱头上。方法上采用重复连续多次授粉,每次授粉后就套上纸袋。他多么希望渴望多年的美妙情景今天就能实现。
几天以后证实,授粉并未成功。以后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1969年、1970年、1971年数百个晨昏不断,锲而不舍。用了几十个水稻品种与竹子杂交。他从常规育种实践体会到,杂种后代由于遗传性受到动摇,染色体重组,杂种遗传性不稳定,就较容易接受亲缘关系远的花粉。1971年夏,用饶平矮与科情3号杂交选育的株系饶科F4与青皮竹杂交,水稻穗上终于得到了3粒结实的谷粒。他惊喜这可能就是成功杂交的果实!多年的汗水没有白流,青年脸上泛起了狂喜的笑容。
五、三粒种子的命运
晚造翻秋,三粒种子被小心翼翼地播进阳台上三个花盆里,服侍真够茶来水到。主人每天都要来阳台深情地看几眼。
可是一件不如意的事接踵而来,农科所领导安排他出差外地。不迟不早,妻子这时又带着三个孩子回老家了。自己在这个关键时刻离开,三个小生命就可能“胎死腹中”。他采取措施保持坭土水份。出差途中,千丝万缕心念家中的宝贝,如同丈夫惜别新婚的妻子一般。可幸的是,当他出差回来时,一看,“出芽了!出芽了!”三粒种子都出了芽。他高兴得跳将起来。以后才了解到,妻子比他先回来,她“嘘寒问暖”很细心地照看了他的宝贝。丈夫十分感激妻子,竟突然走上前紧紧拥抱她,还给她一个结婚近十年来未曾有过的响吻,弄得她惊呆了半天。
天有不测风云。三条竹稻幼苗在栽培过程中两条枯黄死去。竹稻是超远缘杂交,分化、不育、死亡,在研究人员看来这是正常现象。
现在是独根独苗,章美更加如金似玉呵护它。杂交稻越长越高,分蘖越来越盛,已由花钵转到田里栽种,主人天天盼它抽穗结果。120天的生长期过去了毫无抽穗动静,又一个120天过去了,直到736天才抽穗,足足生长了两年时间!稻秆长得象竹子,二米半高,稻穗尺来长,是个似竹非竹的怪稻。更令人失望的还是长出来的14枝稻穗全不结实。
怎样才能使竹稻能繁育后代?研究物种杂交的人都明白,杂交后代不育是个大难题,比如马和驴杂交得出的骡是不育的一样。
章美每天都在琢磨怎样冲破这一难关。正当他陷入困境,一个消息传来使他喜出望外。当时任中国农林科学院院长的金善宝听到竹稻消息后,专程从北京来考察。金善宝指导他用秋水仙碱进行处理。章美把不结实的稻穗剪去,使之再长稻苗,利用杂交后代遗传不稳定的特点,用秋水仙碱浸泡作技术处理,新苗终于结出了136粒种子。地球上终于多了一个新物种!
第二年进行繁殖,出现了疯狂分离现象,高的一米半以上,矮的只有几十公分。章美心里明白,这是正常杂交分离现象。要培育出一个优良的杂交品种必须经过十六七代的反复回交、复交才能去除劣性,保留优良品性。从一九七一年至一九七七年,用六年时间繁育了四代。往后多年直至今天章美对竹稻杂交种子进行了上百次的回交、复交,青皮竹与海科川水稻杂交、竹稻F2与竹科川F2杂交……一年又一年,一个个品种,一次次杂交试验,他流了多少汗水?不知道。人们只看见他在烈日下戴一顶竹笠,那一双长着黑毛的粗大的手臂及那双粗黑坚实的大脚总是在坭水里劳作。他为了理想花去了自己所有的工余时间和精力!幸得上苍给了他一个强健的身体和坚强、乐观的个性。
六、山洪冲不毁意志
1976年12月,章美调回家乡蕉岭农业局工作,那经过了几代回交复交的竹稻种子也带回了蕉岭。
在单位,章美按领导安排干着各种杂活,还经常到农村蹲点。对待工作,他从来没有马虎过,因为他明白,这是自己份内的事,也是做对农民有益的事。
1982年,他被评为农艺师,国家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全家农转非。可是好事也给他带来了困难,家里没有土地做育种试验,只能利用屋后自己的一点自留地和从侄子那里租来的鱼塘改做试验田。这里没有高大的实验大楼,没有高档的实验设备,他利用自己的老屋做试验室。
几间百年老屋,修葺得那么整齐洁净,各项摆设井井有条。最显眼的当是那条表达其心扉的红布横幅“竹稻尚未育成,决心加倍努力!”来老屋参观的人无不为其造福民众铁石难移的决心所感动。推开标本室的门,只见台上、壁上到处是竹稻标本,它以像扫把一样发达的根系、像竹子一样粗大的茎秆、一尺来长的谷穗令每一个客人震惊和叫绝。屋后果树下的空地也是实验基地,栽着水稻的大罐小罐、大缸小钵摆放有序。那百十平方米的“袖珍”水田,天空地面全用铁丝网罩着,显然这是鼠雀的禁区。这一切昭示人们,主人几十年坚忍不拔攀登科学高峰,就是在如此简朴的条件下,无经费、无助手,尽一家之微力,孤身奋斗取得的!其精神难怪使无数参观者动容,记者歌赞他是实实在在的从农村苦干出来的“农民专家”!
为了将自己晚年的全部精力用到竹稻研究上,1993年11月章美提前退了休。一家生活仅靠低微的一百多元退休金度日。妻子又生大病,生活重担压得他喘不过气来,好在四个子女在外打工,以维持家计。但章美这个汉子再苦再难也不会放弃已显现曙光的竹稻试验。
妻子大病弥留之际对丈夫说:“竹稻研究要坚持下去!”接着嘱咐子女:“你们要支持你父亲。”儿女们也少有的懂事,都满口答应,以后他们都出门打工赚钱养家。章美对个人生活要求极其简单,但求填饱肚子有衣穿足矣。他秉性刚直,执着追求为了自己的理想,以超越常人的毅力坚持不渝,忍受歧视和嘲讽。他被人喻为“科学怪人!”
退休以后的章美,虽然年岁大了,但依然精力充沛。他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实验中去。他渴望有一块像样的育种试验基地,以前靠两口塘和一点自留地育种,几年前终于在圣殿背这个山窝里租到了十多苗荆棘丛生的丢荒地,花钱请人开垦过来,施肥改土,精耕细作,终于成了竹稻育种田。可是没有几年,一场大山洪把这十几亩的育种基地变成了沙石场。章美这个在困难面前从不低头、从不弹泪的花甲老人,看着这灭顶之灾,他第一次皱起了眉头。
几十年含辛茹苦,怀着希望冲过来了,今天刚有起色却天不佑人!巨大的经济压力促使他闪过一丝放弃的念头,但很快给纠正了。但压在身上的巨石又怎样搬开?他咬着牙寻找资金将被水毁的竹稻基地修复使用。这块育种基地重新掀起了竹稻的绿浪。
七、响亮的名字
经历四十多年艰苦时光,数千个日日夜夜、一千几百次的杂交育种试验,今天终于取得了硕果,由当年一粒种子培育出竹稻966、989两个品系,到今天已培育了竹稻糯、粳型竹稻、香米竹稻等十多个竹稻品系,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测中心和浙江大学科研部门检测认为,竹稻转移了竹子的基因,保持了竹子的许多优良性状,竹稻米含有益微量元素硒、锌丰富,含蛋白质比普通大米高,米质和口感都高于普通谷物,是个优质、高产水稻品种,亩产普遍高达450—600公斤。2015年,竹稻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颁发“植物新品种权”证书,证书号:第20155782号。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用水稻近缘杂交技术为中国十三亿人口解决吃饱饭问题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国农林科学院院长金善宝说:钟章美研究的竹亚科和禾亚科之间的远缘杂交取得成功,是“不可思议的奇迹”,是中国和世界水稻栽培史上的一次重大突破。日本专家说:“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广东省情报研究所认为,此项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属国内首创。一个个专家的肯定与支持,给了当时四面尽是悲观、嘲讽之声,自己正处于极端艰难境地的章美打了一剂强心针!
钟章美的竹稻研究,曾在武汉全国远缘杂交会议上作首席发言并获得奖励;以后先后获得梅州市科技进步奖和广东省科协论文三等奖。2007年10月,在山东举行的中国农交会上,竹稻966、竹稻989作为广东省高科技农业新产品闪亮登场,第一次向世界揭开了竹稻的神秘面纱。接着,全球客家、梅州日报、南方日报等几十家报纸杂志作大量报导,给人们送去了一个恰似痴人梦想一般令人难于置信的消息,炸开了人们的想象和视野,大家也赠给章美“竹稻之父”的桂冠。现在,农业部已把竹稻列入品种保护名录。在成就和赞扬声中,章美依然言语低微,那么老实,那么淳朴,脚上沾满泥土,其风其志恰如曾使他为之振奋的青皮竹一般:“未出土时先有节,及凌云处尚虚心。”
章美想,竹稻是个前途美好的大事业,成熟与壮大需要几代人的艰苦努力。儿子钟献铭人聪明,有能力,他毅然卖掉深圳房子回来接续了父亲的事业。续妻赖美英一到钟家就成了他的有力助手。嫁到香港的女儿都回到娘家来帮助父亲。孙辈钟权坤大学毕业一回来就参加了钟家的团队。以钟章美为图象标识的蕉岭县钟章美竹稻专业合作社在一片赞扬和呼唤声中起步,蕉岭县政府给予大力扶持,把一间闲置的学校给公司使用。公司与广大农户实行订单农业方式合作,也实行土地租赁自我经营,普遍受到农民的欢迎,梅州各镇村把种植竹稻作为扶贫的重要措施,农民可以得到较高的收益。广东、广西、湖南、浙江等省(区)有如燎原之势在传播试种。“硒竹大米”以自己富硒富锌高钙、米质好的良好声誉,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生活在北京的叶帅儿子原全国政协副主席叶老叶选平,品尝了竹稻米以后,赞不绝口说:“极品,极品!”赞赏之余欣然挥笔书写了“中华竹稻”四个字。章美的竹稻从此有了具有民族意义的、响亮的名字。竹稻米为粤东明珠蕉岭这个“中国长寿之乡”、“世界长寿乡”提供了可贵的长寿食品,也为长寿之乡增添了光彩!
责任编辑/廖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