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贡献无愧于时代

2016-07-19 20:43马丽文
中国扶贫 2016年14期
关键词:国土资源部赣南国土资源

马丽文

今年3月,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把中央关于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变为国家意志,变为可操作的规划,这意味着打好脱贫攻坚战,是我国“十三五”期间的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

据了解,国土资源部党组一直以来高度重视扶贫工作,将扶贫工作作为重要政治任务,纳入重点工作布局,建立扶贫联系工作机制,从国土资源规划、政策、项目、资金等方面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支持力度,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措施,探索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扶贫开发路子,为国家部委扶贫作出了表率。为此,本刊记者专访了国土资源部部长、国家土地总督察姜大明。

用非常之策落实非常之举

《中国扶贫》: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11月召开的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要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重在提高脱贫攻坚成效。关键是要找准路子、构建好的体制机制,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您认为,国土资源部是怎样在国家部委扶贫工作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的?

姜大明:国土资源部党组高度重视脱贫攻坚工作,用非常之策落实非常之举,出台了一系列支持脱贫攻坚的超常规政策举措。从去年底到今年初,汪洋副总理两次对国土资源部扶贫工作做出批示。汪洋副总理的批示是鼓励、更是鞭策,我们的工作只能干得更好,不能有丝毫懈怠。为确保国土资源扶贫工作谋划精准、规划精准、施策精准,支持脱贫攻坚超常规政策举措在贫困地区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国土资源部在凉山举办的乌蒙山片区联系会议期间开展政策解读,并在巴中举办了土地政策支持扶贫开发及易地扶贫搬迁培训班,要求各省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把国土资源脱贫攻坚政策效能充分释放出来,切实用好用活用足国土资源支持政策,特别是增减挂钩政策。具体讲,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切实保障扶贫开发用地。支持贫困地区开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工作,划定永久基本农田,统筹各类各行业用地,在严守耕地红线的基础上,保障“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和扶贫开发用地空间。专项安排贫困地区土地利用计划,2013-2014年,对乌蒙山片区、赣州等贫困县每年每县单独安排新增建设用地指标300亩;2015年对592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每县单独安排新增建设用地指标300亩,今年增加到600亩。2011年以来,共批准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增减挂钩规模68万亩,占全国的26%。土地政策有力保障了基础设施、民生工程和产业项目及时落地,支撑了贫困地区发展,增强了贫困地区“造血”功能和内生动力。

二是完善拓展增减挂钩政策。为充分显化土地级差收益,支持扶贫开发,今年国土资源部印发了《关于用好用活增减挂钩政策积极支持扶贫开发及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通知》,允许贫困地区将增减挂钩节余指标在省域范围内有偿流转。全国1000万人易地扶贫搬迁可增加扶贫资金2000多亿元。一些地方积极运用这项政策,已经收到显著成效。实践表明,这项政策措施拓宽了扶贫开发资金渠道,可以有效解决扶贫开发筹资难题,成为脱贫攻坚的有力支撑,受到国务院领导同志充分肯定和贫困地区干部群众真心欢迎。

三是优先安排国土资源改革试点。通过国土资源管理改革创新,激活贫困地区资源要素,释放改革红利,加快脱贫致富。支持贫困地区开展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低丘缓坡荒滩未利用地开发试点,优化城乡用地布局,拓展建设用地空间。实施旅游扶贫用地政策,支持发展特色旅游、红色旅游,增加贫困地区收入。开展绿色矿山、和谐矿区建设试点,将资源开发收益向原产地原住民倾斜,使当地群众共享矿业开发成果。开展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让贫困群众合理分享土地增值收益,有更多“获得感”。

四是支持开展农村土地整治。编制土地整治规划,划定土地整治重点区域和重大工程,安排中央和省级土地整治项目,下达高标准农田建设计划和补助资金时,优先考虑贫困地区,加大倾斜支持力度。“十二五”期间,全国共安排贫困地区土地整治项目5200多个,整治规模6100多万亩,投入资金940多亿元,极大改善了贫困地区农村面貌和农业生产条件,提高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增加了农民收入,经济、社会、生态综合效益显著。

五是加强矿产勘查开发和地质环境保护。在贫困地区开展地质调查和矿产勘查,科学开发优势矿产资源,做大做强矿业支柱产业。支持贫困地区开展废弃矿山地质环境综合治理,改善生态环境。支持贫困地区25度以上坡耕地有序退耕还林还草,相应核减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面积,以保护自然生态。在贫困地区和革命老区开展地下水勘查与供水安全示范工程,解决了2200多万人口缺水问题。完成连片特困地区680个贫困县地质灾害调查,建立健全群测群防体系,提高了地质灾害防范治理能力,保障了人民群众财产安全。

用好用足用活国土政策

《中国扶贫》:今年,国土资源部对江西赣州的定点帮扶进入第29个年头,倾力书写了扶贫开发工作的“赣南样本”。29年间,国土资源部定点扶贫赣州的实践中发生了哪些变化?呈现出怎样的特点?

姜大明:1986年,国土资源部(原地矿部)率先响应党中央、国务院号召,成为第一批参与定点扶贫的国家六部委之一。自1987年起,在赣南开展定点扶贫工作。29年来,不管机构如何变动,人事如何调整,历任部党组始终将定点扶贫工作置于重要位置。国土资源部充分发挥部门优势,突出行业特色,组织干部3000多人次参与扶贫工作,实施了上千个扶贫项目,直接投入近10亿元扶贫资金,帮助60万人摆脱贫困,为赣州经济发展带动扶贫开发注入了强大动力。在赣南定点扶贫的不同阶段,为“十三五”时期脱贫攻坚,提供了“订单式”扶贫和部、省、市、县国土资源部门四级联动机制推动扶贫的实践经验。

29年间,国土资源部定点扶贫赣南可以概括为五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着手矿业扶贫,初步改变面貌(1987-1992年)。1987年春,肩负着“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开展农村扶贫开发”的历史使命,原地矿部向赣南老区派驻了第一批扶贫工作团,随后5年扶贫团一年一届,一年一轮换。扶贫团从矿业扶贫着手,在赣南10个贫困县开展矿产资源勘查与开发、供水勘查与成井、高氟区改水工程、航空遥感综合调查等方面的开发式扶贫工作,组织实施了地勘类扶贫项目逾200项,帮助建成了兴国留龙金矿、会昌锡矿等一批扶贫矿山,为赣南发展矿业经济推动“八七”扶贫攻坚,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促进了赣南边远山区贫穷落后面貌的改变。

第二个阶段,是开展扶贫攻坚,促进基本解决温饱(1993-2000年)。1993年4月,由派扶贫团方式改为成立赣南扶贫开发中心方式,常年保持7-10人在赣南开展扶贫工作。扶贫工作重心向产业扶贫、教育扶贫、科技扶贫、农业综合开发扶贫转变,推动赣南矿业、果业、手工业、养殖业、种植业及教育事业等全面发展。最突出的成效是,赣南利用我部提供的技术成果发展脐橙种植,“在山上再造一个赣南”的目标得以实现,脐橙种植成为赣南贫困群众摆脱贫困的重要手段。

第三个阶段,是综合扶贫开发,加快脱贫步伐(2001-2010年)。1998年国家机构改革,新组建的国土资源部对原地矿部的定点扶贫实现无缝对接,保持了工作的延续性。国土资源部按照《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决定实行定点扶贫战略转移,由针对贫困户为主的进村入户式扶贫,向集中部门优势,加快赣南国土资源开发利用,支持新农村建设促进扶贫开发的转变。提出打造定点扶贫大平台,建立部、省、市、县国土资源部门四级联动的“大扶贫”机制。不断加大政策、人才、项目扶持和资金支持,探索国土资源扶贫开发新模式,增强定点扶贫县的自我发展能力。

第四个阶段,是坚持规划先行,助推苏区振兴发展(2011-2015年)。国土资源部贯彻《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注重从根本上改变贫困地区社会经济的落后状况,实现贫困地区全面可持续发展。从2012年起,国土资源部连续4年出台支持赣南振兴发展的“订单式”政策措施,将纳入国家罗霄山区片区的赣南11个县市,在城乡建设用地、土坯房改造、稀土综合开发、生态环境治理、新农村建设等方面,从项目、资金、政策上给予重点倾斜,为赣南苏区振兴发展带动扶贫攻坚注入了强劲动力。这一阶段,是赣州扶贫成效最大、减贫进程最快的时期。赣州市贫困人口由2010年底的215.46万人减少到2015年底的70.2万人。“十二五”期间累计脱贫140万人,贫困人口减少2/3,贫困发生率由29.9%下降到9.3%。

第五个阶段,是发力精准扶贫,服务保障脱贫攻坚(现阶段)。2015年,按照国务院扶贫办的整体安排,国土资源部在赣州的定点扶贫县由8个集中到4个,提高定点扶贫的精准度,脱贫攻坚的任务更重。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召开以来,国土资源部党组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将脱贫攻坚作为重要政治任务,纳入重点工作布局。今年1月份,在江西省赣州市赣县召开了定点扶贫工作会议。对新阶段扶贫攻坚工作作出部署,用非常之策落实非常之举,举全部之力助推革命老区如期脱贫。同时,我们将国土资源部扶贫工作经费全部用于精准扶贫,选择兴国县、于都县两个贫困村,投入扶贫工作经费200万元开展精准扶贫,预计可在年内精准扶持200个贫困户脱贫。

《中国扶贫》:国土资源部作为乌蒙山片区联系单位,在推动片区脱贫攻坚中释放了哪些行业红利,支持贫困地区区域经济发展与扶贫开发?取得了怎样的成效?

姜大明:2011年11月,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明确国土资源部负责联系乌蒙山片区,涉及四川、贵州、云南3省10个市(州)38个县(市)。按照“调查研究、联系沟通、督促指导”职责,牵头统筹推进片区扶贫攻坚规划的落实。国土资源部党相继出台了支持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政策措施、支持贵州省毕节市差别化国土资源管理政策、云南省乌蒙山片区政策、四川省凉山州扶贫攻坚政策和乌蒙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政策措施等。将定点扶贫的“订单式”政策扶贫方式,推广到乌蒙山片区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主要做法一是搭建片区部际联系会议平台,积极推进片区扶贫攻坚规划落实;二是发挥部门优势,对片区给予重点支持。

2015年以来,片区3省和部际联系会议各成员单位认真贯彻落实中央部署要求,从政策倾斜、资金投入、项目引进、智力支持、科技支撑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2015年,乌蒙山片区减贫人口69万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992元,增长14.4%,增幅居14个片区之首,经济发展保持良好势头,基础设施和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社会公共事业加快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得到加强,为如期实现片区脱贫攻坚目标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

用心用情用力助推脱贫攻坚

《中国扶贫》:如果让您总结一下国土资源部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之路,会是怎样的一条特色扶贫之路?

姜大明:国土资源是重要的生产资料和人类活动的载体,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在脱贫攻坚战中,国土资源系统在用地保障、资产显化、资源开发、综合整治、地灾防治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担负重要责任。我们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高度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举全系统之力助推脱贫攻坚。坚持创新扶贫,以国土资源政策创新激发贫困地区内生发展动力,激活贫困地区的土地、矿产资源,使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金,推动贫困人口增收致富;坚持协调扶贫,统筹土地、矿产政策,合理配置城乡要素资源,促进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坚持绿色扶贫,大力推进农村土地整治和高标准农田建设、退耕还林还草、绿色矿山建设、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地质灾害防治等工作,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的内在统一;坚持开放扶贫,注重发挥市场机制作用,调动多方资源、鼓励社会力量助力扶贫开发,形成集聚效应和整体合力;坚持共享扶贫,依靠当地群众,共建共创共享,通过扶贫开发造福当地贫困群众。

《中国扶贫》:目前,脱贫攻坚已进入倒计时,距2020年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只有不到5年时间,全国还有5575万人未脱离贫困。您认为,下一步,应该如何将国土资源管理改革创新与扶贫工作相结合,更好地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

姜大明:脱贫攻坚是一场时间紧、任务重、必须打赢的硬仗。国土资源系统要把脱贫攻坚作为分内职责,大力发扬光荣传统,继续发挥职能优势,持续创新扶贫举措,出实招、求实效,尽心竭力为脱贫攻坚服务。

一要以超常规举措持续助推脱贫攻坚。完善部、省、市、县国土资源部门四级联动机制,形成助推脱贫攻坚工作合力。各级国土资源部门在地方各级党委政府领导下,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怀,与相关部门密切协同,贡献力量。

二要切实用好用活用足国土资源支持政策。国土资源部支持的政策含金量高,是真金白银,落实好这些政策,关键是要知道“金”“银”究竟在哪里,怎样才能把“金”“银”真正挖出来。实践表明,学深悟透、用好用活政策,土地可以变成金;不研究不会用政策,只能手搓令箭、畏难发愁。必须看到,国土资源部支持超常规政策,满打满算也就5年。各级国土资源部门在抓紧研究政策,切实用好政策,充分释放政策潜力,不能因为人的因素迟滞政策落实。

三要不断创新完善国土资源扶贫政策。各级国土资源部门在用好用足现有政策的同时,要与时俱进、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实践,不断创新完善符合当地实际的脱贫攻坚政策措施。

四要建立健全严格有效的运行监管机制。在执行国土资源扶贫政策时,从落实主体、扎好笼子、定好规矩、尊重意愿、管好资金五个方面确保办好事、不出事,经得起群众、历史的检验。特别是在资金管理方面,要严格项目验收,复垦、整理、补充的耕地数量、质量都必须符合要求,安置区建设必须落实到位,严禁账面空转、弄虚作假,玩数字游戏。国土资源扶贫政策产生的资金是贫困群众的“脱贫钱”“救命钱”,必须严格规范管理,确保项目收益公开透明,资金使用安全高效。增减挂钩、占补平衡指标流转收益要全额返还贫困地区,专项用于脱贫攻坚,严禁任何单位以任何方式挤占挪用、层层扣减、虚报冒领,决不能出“百姓脱贫、干部倒下”的腐败案件。

总之,脱贫攻坚责任重大、任务艰巨、使命光荣。运用国土资源政策助推脱贫攻坚,是国土资源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实际行动,也是对全系统精神状态、干事能力、工作作风的现实检验。我们要用好、用足、用活国土资源政策,用心、用情、用力助推脱贫攻坚,做到谋划精准、规划精准、施策精准,为使贫困地区群众与全国人民一道实现全面小康作出无愧于时代的贡献!

猜你喜欢
国土资源部赣南国土资源
文化三馆讲好赣南审计故事
赣南采茶戏《一个人的长征》简介
欢迎订阅2020年《国土资源信息化》
赣南脐橙整形修剪技术
赣南早脐橙在几种中间砧木上高接换种的表现
欢迎订阅2018年《国土资源情报》
欢迎订阅2018年《国土资源情报》
2016年国土资源科技成果统计分析
国土资源部分布10项行业标准
国土资源部正式成立不动产登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