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对于杜牧《阿房宫赋》“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中“磷磷”一词,学界有不同解释,其中以大学教材采用的“光彩耀目貌”和高中教材选用的“形容突出的钉头”这两种观点最为流行。本文赞同前一种观点。通过对“磷”的字义的回溯、对文本的分析以及对“钉头”的解释,认定“钉头磷磷”的“磷磷”应释义为“光彩鲜明貌,形容梁柱上方的钉头光彩耀目”。
关键词:钉头磷磷 磷磷 磷
一
《阿房宫赋》一文倍受古时文集的青睐,也被当今许多大学、高中教材及其他相关著作收录,然而关于文中“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的“磷磷”一词,多种解释俱存,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种。
第一种观点认为,“磷磷,原指玉石的色彩映耀,这里是形容梁柱上的钉头的光彩耀目。”这种观点多出现在大学教材中,如王力、袁世硕、潘慧惠等主编的古代汉语、古代文学作品选等教材中。第二种观点认为,“磷磷”一词是“水中石头突出的样子”,因而在文中应解释为“形容突出的钉头”,如人教版、苏教版、北师大版的高中语文教材多采用这种释义。第三种观点认为,“磷磷”在文中义为“形容钉头密排的样子”,如郭预衡、朱一清等都持这个观点,但这种观点比较少见。
可见,当今对于“钉头磷磷”之“磷磷”的解释莫衷一是。那么,“磷磷”到底该怎样解释呢?
二
要弄清“磷磷”的词义,首先要弄清楚“磷”的字义。
《说文解字》没有收录“磷”字。追溯“磷”字的来源,当与“粦”“粼”二字有关。
先说“粦”字。《广韵·震韵》:“粦,《说文》作‘?。”《说文·炎部》:“兵死及牛马之血为?。?,鬼火也。从炎、舛。”徐锴注:“舛者,人足也。言光行著人。”因此,通过字形的角度分析造字意图可知,“?”是会意字,本义是鬼火,即附着在人双足上的火焰形状的鬼火。古人对此也提供了实际的证据,张华《博物志》就是这样描述鬼火的:“斗战死亡之处,其人马血积年为燐,燐着地及草木如霜露,略不可见。行人或有触者,着人体便有光,拂拭便分散无数愈甚,有细咤声如炒豆。唯静处良久乃灭。”引文中的“燐”是“粦”的后起字。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粦,俗作燐、作?。”如今,科学也对“鬼火”现象作了研究,认为这是由于人骨里的磷产生化学反应的结果,因为重量轻,人行走的时候又会带动风,因此鬼火伴随着人的双足移动。由此可知,“光行著人”这一点是真实的,“粦”的本义是鬼火这一点也是有迹可循的。众所周知,鬼火不是真正的火,有光无焰;那么,“粦”与“光”会不会产生更多的联系呢?
古代汉语中,“粦”“燐”“磷”等字代替“?”的情况比比皆是,这是汉字的“一词多形”现象,即一个字有多种异体。明·张自烈《正字通》:“?,会意,篆作?,俗作燐,旧本米部作粦。”清·毕沅《经典文字辩证书》:“?,正。燐,俗。”一并认为“燐”是俗字。然而在后世,俗字“燐”反将正字“?”淘汰了。“燐”的本义是“鬼火”,《淮南子·氾论训》:“老槐生火,久血为燐。”这是名词义。后来又逐渐生发出形容词义“有光彩”,《文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瀖濩燐乱,炜炜煌煌。”唐·李善注:“瀖濩至煌煌,言彩色众多,眩曜不定也。”晋·潘岳《安石榴赋》:“若珊瑚之映绿水,光明燐烂,含丹耀紫。”唐·元稹《和乐天送客游岭南二十韵》:“曙潮云斩斩,夜海火燐燐。”清·褚人获《坚瓠续集·石城怀果》:“宿一寺中,是夜四山灯火燐燐然。”从这些注文和例句可看出,“燐乱”“燐烂”“燐燐”三词都包含了“有光彩”义。“磷”字的使用也是如此,它既有名词“鬼火”义,如汉·王充《论衡·论死》:“磷,死人之血也,其形不类生人之形也。”又可引申为形容词义“光彩鲜明貌”,《文选·上林赋》:“磷磷烂烂,采色澔汗。”郭璞注:“皆玉石符采映曜也。”义谓“磷磷”是形容玉石的文理色彩鲜明。类似的用例还有唐·罗邺《吴王古宫井》诗之二:“含青薜荔隨金甃,碧砌磷磷生绿苔。”五代齐己《道林寺居寄岳麓禅师》诗之二:“两处烟霞门寂寂,一般苔藓石磷磷。”冯梦龙《警世通言·旌阳宫铁树镇妖》:“那龙宫盖的碧磷磷鸳鸯瓦,围的光闪闪孔雀屏。”
再说“粼”字。在古代文献中,并没有“粼”单独出现的情况,只有以“粼粼”重叠式出现的用例。比如先秦典籍《诗经·唐风·扬之水》:“扬之水,白石粼粼。”汉·毛亨注:“粼粼,清澈也。”宋·朱熹曰:“粼粼,水清石见之貌”。联系前文的“白石凿凿”“白石皓皓”,可知“粼粼”应是指石头在水中清晰可见的样子,而非石头在水中突出的样子。而石头的清晰可见又间接表示了水的清澈,因而“粼粼”又引申为形容水清澈的样子,唐·高适《答侯少府》“漆园多乔木,睢水清粼粼”的“粼粼”即是。至于“磷”与“粼”的关系,前人早已说明了两者的通用关系,唐·陆德明《经典释文》:“粼,本又作磷,同。”宋·陈彭年等《广韵·真韵》:“粼,亦作磷。”清·顾蔼吉《隶辨》:“粼与磷古盖通用。”因此,“粼粼”又可写作“磷磷”,汉·刘祯《赠从弟》:“泛泛东流水,磷磷水中石。”唐·宋之问《始安秋日》:“卷云山角戢,碎石水磷磷。”唐·刘长卿《别李氏女子》:“汉川若可渉,水清石磷磷。”显然,“磷磷”可释为“形容水、石明净的样子。”
三
通过以上考证,我们知道“磷磷”有“光彩鲜明貌”“形容水、石明净的样子”义。在杜牧《阿房宫赋》“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一句中,若将“磷磷”释为“形容水、石明净的样子”,就不妥当。因为钉头既不是水,也不是石,和“磷磷”不属于一个语义范畴,它们虽然在语法上能搭配,但在语义上不能搭配。而如果将之解释为“光彩鲜明貌”,不仅语义上可以搭配,也符合文意,因为在钉头多的情况下是可以成就光彩耀目的景象的。显然,“光彩鲜明貌,形容钉头光彩耀目”这个解释是最恰当的。
回归文本,我们可以更清楚地发现这一点。杜牧写《阿房宫赋》,是为了以古讽今。通过对阿房宫壮丽景象的描绘,说明秦国统一六国后的兴盛;通过对阿房宫内宫人与珠宝的描写,体现秦朝统治者骄奢的生活;转而发起议论,从“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开始,通过对比得出:统治者生活与人民生活的天差地别。杜牧认为这就是秦朝覆灭的原因。他对当时的统治者发出了警告,告诉他们如果只顾自己享乐,不爱护百姓,最终会走向灭亡。“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这就是统治者与百姓生活的对比。六国百姓人口庞大,他们必需有的东西肯定不可胜数,而阿房宫内的事物却比这更多,这种夸张的说法正体现了秦宫的奢靡。然而,“钉头磷磷”“瓦缝参差”“管弦呕哑”都没有直言其多,“磷磷”“参差”“呕哑”都是形容词,只是附带了“多”的间接意义,因此,不应该把它们的含义复杂化。除此之外,“磷磷”与“粟粒”,“参差”与“帛缕”,“呕哑”与“言语”是有对应关系的,不可以相互交换组合。而用“突起”“密排”形容谷仓里的粟粒都不恰当,所以将“磷磷”解释为“光彩鲜明貌”更符合文章风格。另一方面,在古代赋作中,如前文提到的王延寿《鲁灵光殿赋》、潘岳《安石榴赋》、司马相如《上林赋》中,“磷”或者“磷磷”都解释为“光彩鲜明貌”,杜牧《阿房宫赋》中“磷磷”作此解释也是遵循语言规律的表现。
那么,“钉头磷磷”的“钉头”又是什么呢?《说文·页部》:“头,首也。”“钉头”在《辞源》中的解释为“钉之钝端”,在《汉语大词典》中的解释是“钉帽”,而“钉帽”为“钉的顶端,是承受锤打或旋转的部分。”[4]从《阿房宫赋》的上下文可知,钉头与柱、椽、瓦、栏、槛等应该处于同一建筑上,至少相离不远。在战国时期的燕下都遗址,已有“瓦钉”出现,是用来固定瓦件的铁钉,瓦钉虽然在后世随着建筑业的发展逐渐消失,在唐以前却是存在的,并在屋面上普遍使用。同样,其他诸如椽钉、葱台钉、腰钉等也普遍运用在建筑物中,就如《营造法式》卷十二“钩阑上葱台钉,每高一寸,即径二分,钉头随径,高七分”中提到的,各种钉的钉头也随之存在,正配得上“多于在庾之粟粒”的比喻。
综合上文的论证,再看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就可以明白,其中认为的“钉头”是指“梁柱上的钉头”,说的并不是梁柱本身的钉头,而是梁柱上方椽、瓦等地的钉头。这些钉头多为铁制,色泽鲜明,因此,将“钉头磷磷”释义为“形容梁柱上方的钉头光彩耀目”是有一定依据的。
参考文献:
[1]王力主编.古代汉语·第四册(校订重排版)[M].北京:中华书局,2014.
[2]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编.中华活叶文选·合订本5[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62.
[3]袁世硕主编.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2[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
[4]潘慧惠主编.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修订版)[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5][唐]杜牧著,吴鸥译注.杜牧诗文选译[M].成都:巴蜀书社,1991.
[6]廖昌祺.“磷磷”释疑[J].语文教学与研究,1999,(10).
[7]袁行霈主编.语文[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8]冯其庸等编.历代文选(下)[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0.
[9]黄肃秋、李知文选注.历代散文选[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79.
[10]丁帆、杨九俊主编.语文·必修二[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4.
[11]童庆炳主编.语文·必修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2]王水照编选.唐宋散文精选[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
[13]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等选注.历代名篇选读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14]张日铣.古文注释商榷三则[J].中学语文教学,1995,(11).
[15]郭预衡主编.绝妙散文[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0.
[16]朱一清主编.古文观止鉴赏集评下[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10.
[17]吴世英.释“钉头磷磷”[J].中学语文教学,2012,(5).
[18]罗竹风主编.汉语大词典[Z].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86.
(吕丹妮 浙江杭州 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31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