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彪
(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宜昌供电公司 湖北宜昌 443000)
电力系统运行可靠性分析及其评价
苏彪
(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宜昌供电公司 湖北宜昌 443000)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电能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能源,因此,保证电力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对于人们用电安全的保障而言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对电力系统运行可靠性及其可靠性评价进行了一定的概述,并对提高电力系统运行可靠性的措施进行了探讨,以供同行借鉴与参考。
电力系统;运行可靠性分析;评价
作为人们生产与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能源,电能能够为人们提供极大的便利,而且人们越来越离不开电能。因此,保证电力系统运行可靠性能够使人们生产生活中的用电安全得以保障,鉴于此,本文主要围绕电力系统运行可靠性分析及其评价进行一定的研究与探讨。
可靠性是评价电力系统运行的一个重要标准,通常来说,可以通过可靠度来对一个电力系统的运行情况进行具体地衡量。电力系统运行可靠度的保证可以通过对电力系统工作时间的延长、系统故障率的降低以及工作效率的提高来实现。通过可靠性来对电力系统运行状况是否与安全生产的要求相符合进行一定的判断,正常运行的电力系统必须要具有较高的可靠度,从而使整个电力系统的高效、安全以及持续运行得以切实有效的保证,并使整个电能的生产及输送的过程始终都能够保持高效与稳定的状态。
电力系统的主要作用就是将电厂生产的电能持续稳定的输送给相关用户,电力系统要有良好的运行可靠性才能够使输送电的质量得以保证。通常来说,电力系统运行可靠性主要是指电力系统的设备、元件以及系统能够在规定的条件下使预设的工作量得以完成,如果没有完成,则说明电力系统运行可靠度不高,那么则需要通过对系统进行改进或者是对设备及元器件进行更换等方式来对整个系统的可靠度进行提高。电力系统运行可靠性任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具体分析与累积电力系统元器件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生成的相关数据,之后,根据这些数据来对系统各个元件的可靠性进行综合的分析;②对电力系统可靠性模型进行解析与模拟,在模拟的过程中对电力系统是否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相关的工作指标进行观察,在模拟完成之后再计算分析相关的数据,从而得到某些现象能够发生的可能性,对系统进行进一步的优化,使其可靠性得以提高;③需要对电力系统运行可靠性控制的辅助模块进行具体地考察,从而做出更加准确的决策,进而使整个电力系统的持续稳定运行得以保证。
3.1 评价目的
对电力系统的可靠性进行评价是为了避免在发电过程中危险的发生,同时也是为了保证发电系统的顺利工作。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电力资源的使用量逐渐增加,生活中处处离不开电能,对电力系统可靠性进行评价,也是为了方便人们的生活。在可靠的电力系统工作下,安全的为人们供应充裕的电能,这样既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同时也促进了电力系统的发展和完善。
3.2 评价目标
对电力系统定期进行检测评价,电力设备和发电系统等必须要达到以下的几个目标:①保证电力系统的充裕度;②保证系统的安全性;③保持电力系统的完整性;④限制故障扩大,减小大范围停电;⑤保证停电后迅速恢复运行。只有在电力系统达到以上的五个目标要求时,才能保证电力系统的正常工作,供应充裕的电能,也保障了工作人员的安全,促进了电力系统的发展和完善。
3.3 建立可靠性信息管理系统
建立可靠性信息管理系统的任务是为了能够及时掌握电力系统的使用状况和工作情况,便于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可靠性的信息管理系统有助于对电力系统的信息进行妥善的管理,对过去的信息进行研究分析,在整理信息的过程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得到完善的信息,去建立可靠性信息管理系统。妥善管理信息,促进电力系统的完善和发展,达到实现电力系统以及电力设备可靠性的预期目标。
4.1 供电设备存在老化的问题
在电力系统中,供电设备是提供电力能源的重要途径,随着人们生产与生活中用电量的不断增加,原来的供电设备已经越来越不能对现需的电流量进行有效的承载。除此之外,随着使用时间的不断延长,用电设备和操作系统很有可能会出现故障无法准确排查的问题,这对于电力系统运行可靠性有着极为不利的影响。
4.2 工作人员维护意识比较缺乏
电力系统在运行的过程中,相关部门及工作人员对于供电系统机器设备的排查工作有所忽视,在电力系统出现问题之后会对某一个区域的供电设备进行检查,对于与此处相关联的其他部位的排查工作不够重视,加上各个部门之间缺乏及时有效的沟通,从而使得维修人员对于线路的维修工作不重视。这些问题的存在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引起问题的重复发生,对于整个电力系统工作性能有着极为不利的影响。
4.3 电路维修引发大规模断电
电力系统的各个环节是环环相扣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区域都有着十分重要的联系,当电力工作系统的某一个环节出现问题时,工作人员就会通过开展大量的排查工作来对问题发生的原因进行探究,并对其进行及时的维修与护理,为了使维修人员的安全得以保障,整个区域都会进行断电处理,虽然这种情况会对当地的居民进行提前的通知,但是对于居民的正常生活仍然能够造成一定的影响。
对电力系统运行可靠性进行提高的措施主要包括技术措施与组织措施两大方面。
技术措施主要是对电力系统的建设进行加强,并对人为操作造成的故障进行减少,从而对电力系统运行可靠性进行不断地提高。具体包括:在操作安全的基础上,与实际运行情况相结合,来对电力设备进行及时地维护,使设备停机时间得以降低。尽量每年都对电力系统进行全方位的检修,并与具体的技术要求相结合,使运行故障得以及时地被发现,进而采取相应的措施对其进行处理与解决。通过对电力系统各个时间段工作情况的综合分析,使运行方式上存在的缺陷得以发现并对其进行改正。对于高压台区来说,应该对其改造力度进行加强,避免因意外事故而造成停电问题的出现,在实际改造过程中,应该严格地按照设计标准,使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得以保障。在改造低压电缆的过程中,要尽可能地用低压电缆取代传统的入户线,从而使因用户负载增加而造成的供电线路过载问题得以有效地解决。
提高电力系统运行可靠性的组织措施包括三大方面:①需要对各个评价指标进行全面地分析,从而对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情景下可能对电力系统运行可靠性产生影响的根本原因进行明确。提前做好防范措施,在故障未出现之前,采取一定的预防措施,对运行的方式进行更改或者是对电力设备进行相关的调整等,从而使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得以保障。②应该对管理制度进行建立与健全,并保证其规范性。通过保证操作的规范性来使电力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得以提高。③要对信息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工作进行加强,对电力系统数据库进行不断地完善,从而在发生故障时能够对故障源进行准确的定位,使故障能够及时地被排除,不断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可靠性。
总而言之,在现代社会中,人们的生产与生活越来越离不开电能,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电力系统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其运行的是否可靠对于国民生活质量以及社会经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关系。虽然目前电力系统对于很多精密设备及安全控制装置进行了应用,但是,电力故障仍会发生,这不仅能够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影响,而且对于人们的人身财产安全也极为不利。因此,对电力系统运行可靠性进行分析与评价,并采取合理的措施对其可靠性进行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朱亦可,张兵,彭继清.电力系统运行可靠性在线控制[J].科技传播,2012(01):187~189.
[2]郭屹全,方勇.电力系统可靠性评价方法综述[J].电子世界,2014(17):58~60.
[3]王辉侠.电力系统可靠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3(05):63~64.
TM732
A
1004-7344(2016)11-0076-02
2016-3-28
苏彪(1978-),男,工程师,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电力可靠性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