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耀坚
(广东稳固检测鉴定有限公司 广州 510230)
某小学框架结构教学楼抗震鉴定与加固
龙耀坚
(广东稳固检测鉴定有限公司 广州 510230)
汶川地震之后,为提高中小学校舍的抗震性能,各地对中小学校舍开展了抗震鉴定及加固工作。本文以广州某小学框架结构教学楼抗震鉴定及加固为例,进行原始资料调查,现场检测、结构计算分析以及结构抗震性能评定,并在综合评定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固处理方案。加固后的结构可达到重点设防类抗震设防标准。
框架结构;现场检测;抗震鉴定;加固建议
汶川地震之后,国家高度重视并要求全面提高全国中小学校舍的抗震防灾能力,在《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1]中,中小学校舍的抗震设防类别由原来的标准设防类提高到重点设防类,即由丙类提高到乙类。
2009年4月启动的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在全国开展中小学校房屋鉴定排查,对具有安全隐患的校舍进行抗震加固、提高综合防灾能力,使学校校舍达到重点设防类抗震设防标准。根据十部委颁布的《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实施细则》,为提高学校建筑物的抗震能力,适应当前地震形势,减少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受相关部门委托我司对广州某小学教学楼进行了抗震鉴定,并提出了加固建议。
广州某小学教学楼建于2003年,为4层框架结构,首层高5.0m,二至四层高均为3.6m,采用桩基础,总建筑面积约22891㎡。其正立面如图1 所示,标准层平面如图2所示。
根据《建筑抗震鉴定标准》[2]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3],该建筑属于C类建筑,后续使用年限按50 年考虑,抗震鉴定参数如表1所示。
2.1 地基与基础
该教学楼采用桩基础。上部结构未发现由于不均匀沉降造成的结构构件开裂和倾斜,建筑地基和基础无静载缺陷,地基主要受力层范围内不存在软弱土、液化土和严重不均匀土层,非抗震不利地段,地基基础基本完好。
2.2 现状调查
对教学楼外观质量进行普查,发现存在以下问题:二~四层个别楼板跨中出现裂缝,宽度大部分在0.2mm~0.4mm之间;四层个别板底出现露筋、锈蚀现象。
2.3 房屋整体变形、材料强度和钢筋扫描检测
按照《建筑变形测量规范》[4]的规定,采用经纬仪测量房屋的倾斜现状(包含原有施工误差)。根据测量结果,房屋整体倾斜变形不大,最大倾斜率为 0.08%,在规定范围内,满足《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5]规定要求。
根据《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6]的相关规定,采用钻芯法对柱、梁构件分别进行混凝土强度抽样检测。检测结果表明,柱混凝土强度在9.6~45.6MPa之间,其中满足设计强度等级C25要求的占抽检总数的63%,低于设计强度等级C25要求的占抽检总数的37%,其中低于规范强度等级C20要求的占抽检总数的10%;梁混凝土强度在16.6~60.7MPa之间,其中满足设计强度等级C25要求的占抽检总数的69%,低于设计强度等级C25要求的占抽检总数的31%,其中低于规范强度等级C20要求的占抽检总数的7%。
采用 ZBL-R630型钢筋位置及保护层厚度探测仪对该教学楼梁、柱钢筋进行扫描,扫描结果表明梁、柱纵向配筋满足设计要求,仅个别梁、柱的钢筋保护层厚度和端部加密区箍筋不满足设计要求。
图1 教学楼正立面
图2 教学楼标准层平面
表1 抗震鉴定参数
抗震等级 二级重要性参数 1.0抗震设防烈度 7度建筑抗震设防类别 乙类地震加速度 0.1g设计地震分组 第一组场地类别 Ⅱ基本风压 0.5kN/㎡地面粗糙度 B
表2 抗震措施鉴定结果
该教学楼为框架结构,根据《建筑抗震鉴定标准》[2]属C类建筑,C类建筑钢筋混凝土房屋应检查其抗震措施和现有抗震承载力。本次鉴定根据《建筑抗震鉴定标准》[2]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3]中有关规定,对现有建筑整体抗震性能做出评价,对符合抗震鉴定要求的建筑说明其后续使用年限,对不符合抗震鉴定要求的建筑提出相应的抗震减灾对策和处理意见。
3.1 抗震措施鉴定
中小学建筑为重点设防类建筑(乙类),按设防烈度提高1度(8度)核查其抗震措施。由《建筑抗震设计规范》[3]可知,该教学楼的抗震等级为二级,本建筑的抗震措施鉴定结果汇总见表2。
3.2 抗震承载力验算
该教学楼为4层框架结构,使用PKPM结构设计软件对结构进行计算复核。验算结果表明:(1)首层1-C×1-29轴柱轴压比(0.81)、首层1-C×1-27轴柱轴压比(0.87)、首层1-C×1-26轴柱轴压比(0.89)、首层1-C×1-25轴柱轴压比(0.89)、首层1-C×1-24轴柱轴压比(0.88)、首层1-C×1-23轴柱轴压比(0.88)、首层1-C×1-17轴柱轴压比(0.86)、首层1-C×1-16轴柱轴压比(0.81)、首层1-C×1-10轴柱轴压比(0.83)和首层1-C×1-9轴柱轴压比(0.78)不满足规范要求;(2)首层1-C ×1-23轴柱和首层1-C ×1-20轴柱纵向配筋不满足规范要求;(3)二层Q×1-C~1-B轴梁和四层R×7~10轴梁纵向配筋不满足规范要求;(4)部分柱加密区箍筋配置和个别梁加密区箍筋配置不满足规范要求。
依据相关规范,对该教学楼现场检查、检测,抗震措施鉴定及抗震承载力验算,得出抗震鉴定结论如下:
(1)二~四层个别楼板跨中出现裂缝,宽度大部分在0.2mm~0.4mm之间;四层个别板底出现露筋、锈蚀现象;
(2)框架结构受力体系局部为单跨框架结构,不满足规范要求;
(3)个别柱截面宽度小于400mm;
(4)个别柱轴压比大于0.75;
(5)个别柱、梁纵向配筋不满足规范要求;
(6)个别梁、柱混凝土强度低于C20;
(7)部分柱加密区箍筋配置和个别梁加密区箍筋配置不满足规范要求。
(1)对楼板跨中出现裂缝先采用高压灌注环氧树脂合缝处理,然后在板底用CFRP进行加固处理;对板底局部出现露筋、锈蚀部位,先凿除疏松的保护层,用钢丝刷除锈,涂刷环氧树脂,再用水泥砂浆批补处理;
(2)对局部为单跨框架结构部位,在建筑物端部设置剪力墙肢,能有效降低结构在多遇地震作用下的最大层间位移,同时降低原有框架柱的轴压比,避免地震中由于塑性铰的出现而导致结构整体失稳破坏和倒塌;
(3)现场检查发现个别柱截面宽度小于400mm,但均在连廊等附属结构部位,经验算结果表明,该部分柱承载力满足规范要求,故对该部分柱可不作加固处理;
(5)对纵向配筋不满足规范要求的框架梁、柱构件采用CFRP进行加固处理;
(6)对混凝土强度低于C20框架梁、柱构件采用加大截面法进行加固处理;
(7)对加密区箍筋配置不满足规范要求的梁、柱构件采用CFRP进行加固处理。
[1] GB 50223-2004,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S].
[2] GB 50023-2009,建筑抗震鉴定标准[S].
[3] GB 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S].
[4] JGJ 8-2007,建筑变形测量规范[S].
[5] GB 50007-200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S].
[6] CECS 03:2007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S].
G322
B
1007-6344(2016)07-0275-02
王鹏(1980-4-28),男, 籍贯:河北保定人,民族:汉 职称:工程师,学历:本科,主要研究方向:道桥工程检测。
作者简介:龙耀坚(1982-),男,汉族,广西桂平人,硕士研究生,工程师,从事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