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苏雅,李信喆,董艳唯,马春晓,孟峥峥,刘创华,刘 梅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天津 300384)
一起干式空心并联电抗器故障分析及处理
李苏雅,李信喆,董艳唯,马春晓,孟峥峥,刘创华,刘梅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天津300384)
摘要:针对某500 kV变电站66 kV干式空心并联电抗器发生的贯穿性绝缘故障,进行整体试验和解体分析,认为大量鸟粪附着在电抗器包封间通风道表面、致使表面绝缘降低、以及设备本身设计的绝缘层薄弱是造成该设备绝缘故障的主要原因,提出处理措施,对解决并联电抗器绝缘故障有一定指导意义。
关键词:并联电抗器;包封;积污;贯穿性绝缘故障
随着电网超高压、远距离、大容量的迅猛发展,感性无功相对不足,为了补偿无功功率,抑制过高的工频过电压,并联电抗器成为电力系统中必不可少的电气设备。目前,干式空心电抗器占据很大部分并联电抗器市场,但近年来干式空心并联电抗器频发绕组绝缘击穿、闪络等运行故障,有的被迫停运处理,有的逐渐演变成事故甚至设备烧毁,对电网安全运行带来不小安全隐患。
1故障情况介绍
2故障原因分析
2.1整体试验
a. 测试整台故障电抗器的直流电阻、损耗,并与出厂值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见表1。直流电阻与出厂值比增加8.55%,而工频损耗比出厂值增加1 128.2%。
b. 进行支路通断测试。将故障电抗器所有下吊臂的出线头剔开,上吊臂出线头不动,测试每根导线的通断,测试发现电抗器第一包封层中第4小层及第二包封层中第1、2、3小层导线不通。
表1故障电抗器测试结果
项目直流电阻/Ω阻抗值/Ω工频损耗/kW出厂试验值0.201273.236160.538返厂实测值0.218473.1084743.538实测值与出厂值之比+8.55%-0.174%+1128.2%
c. 测试整体绝缘电阻。将故障电抗器上、下吊臂所有的出线头剔开,用500 MΩ表测量各绕包层股、层间的绝缘电阻值。测试结果发现第一、二包封层股间、层间绝缘电阻均为0。通过试验初步判断,设备第1、2绕包层导线有断线,与外观目测判断故障层位置一致。
2.2解体分析
技术人员对故障电抗器从外到里,层层解剖,发现第1绕包和第2绕包之间有大面积电弧烧蚀贯穿性通道,烧蚀面上有多个纵向排列的绝缘贯穿性的烧蚀小孔通道,进一步解剖发现小孔内部铝丝导体均有一定数量烧断现象,剥开处即为绝缘有孔洞部位。同时,在其没有电弧的地方,有较多的贯穿性鸟粪痕迹。
根据电抗器运行状况及设备解体情况,对电抗器绕组浇注的环氧树脂层进行绝缘强度测试,测试部位包括内层和外层。技术人员取电抗器靠外侧绕组纵相切割宽约100 cm的2片试品,高度为295 cm,切割处表面工整平滑, 表面擦拭干净。测试时将试品一侧的切割面用锡箔纸包好并用透明胶带包紧粘好,使其内部导体全部连接导通,之后将锡箔纸接地。用量杯、水、氯化钠、硅藻土混合配制成浆糊状的导电糊。测试时,将导电糊用刷子涂到测试部位,并在施涂部位施加电压,直至击穿,即为该部位的环氧树脂层绝缘强度[2]。故障电抗器样品耐压试验结果见表2。
表2试验样品各部位绝缘强度试验结果
测试部位击穿电压值/kV123456试品一内侧12.213.212.013.310.212.3外侧10.28.26.09.17.211.3试品二内侧11.012.212.310.213.011.6外侧10.58.38.29.16.311.2
由表2可以看出:最高击穿电压为13.3 kV ,最低击穿电压为6.0 kV ,2个试品的6个试验点内侧击穿电压普遍高于外侧击穿电压,内外侧的环氧树脂绝缘层并不均匀,最高击穿电压是最低击穿电压的将近2倍。电抗器每个单卷由多组铝单丝导线卷绕而成,铝单丝之间绝缘。电抗器每个单卷内外侧为环氧树脂浇注层,经测量,样品切面环氧树脂层厚度为1~3 mm,浇注层表面存在不平整现象。
2.3综合判断
根据该变电站基本情况、现场检查情况、各项诊断试验、解剖情况等,对该站故障电抗器故障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
a. 设备积污方面。设备发生故障为寒冷的冬季,由于该电抗器运行时有较大的电流通过,本体温度相对于周围的环境较高,且整体为开放式,一些较大的鸟类为躲避寒冷,易于落在电抗器绕组绕组的上部取暖,因此会有较大量的鸟粪落在电抗器内部绕组绕组的表面。鸟粪一般含盐量较高可视为导体,并可能形成较长的通道甚至贯穿。由于电抗器外绝缘表面存在鸟屎等污物,污物的存在使电抗器表面发生畸变,外界环境如高湿度空气的出现,使设备开始出现放电点,一开始几个放电点是孤立的,加上鸟屎等污物的促进作用,使放电点沿着绕组表面开始向上爬电,使放电点的点位向上引,接近另一个薄弱点或放电点,当绕组沿面距离不足以承受两点之间的电位差时,两点之间便出现沿面弧闪,弧闪的热量及能量使绕组外绝缘碳化,碳化的粉尘在狭窄风道内气体压力下向上下两端扩张,最终造成设备纵向贯穿性拉弧,造成设备故障[3-4]。而事实上由解剖情况来看,鸟粪的情况比预想的要严重,有多条一次性的贯穿性的鸟粪通道。电抗器绕组沿面发生电弧烧蚀,及较多的击穿孔洞,该结果与现场情况较为一致。
b. 设备工艺方面。电抗器各层绕组采用两股导线分级并绕,直接因绝缘瑕疵出现真正意义上的匝间短路几乎不可能,只能出现股间短路。电抗器导线经过连续的无损探伤,一般来说可以排除金属毛刺的存在。此外,在绕组导线制作过程中,绝缘绕包机上安装有火花试验仪,火花试验仪在导线进行过程中连续不断地施加6 kV试验电压,对导线的绝缘层进行了绝缘水平检测,导线绝缘破损、缺层的可能性应当排除在外。但通过故障电抗器样品绝缘试验可知:该电抗器环氧树脂层绝缘强度从6.0 kV到13.3 kV分布不均,环氧树脂层薄厚不均,薄弱部分也是发生绝缘故障的一个原因[5]。
3处理措施
a. 对鸟害严重地区,电抗器配备防鸟装置,阻断鸟类进入电抗器的通路,防止鸟类在电抗器上筑巢,减少鸟粪的产生[6];加强巡检力度,利用停电检修有序巡视内部污秽状况,在必要时采取停电清洁的措施。
b. 建议厂家改良电抗器制作工艺,加厚环氧树脂绝缘层,使绝缘层薄厚均匀,绝缘强度一致。
4结束语
干式空心并联电抗器能有效补偿电力系统输电线路容性电流,提高功率因数,抑制过高的工频过电压和过电流,是电力系统中必不可少的设备。但干式空心并联电抗器由于本身的工艺缺陷、运行环境影响等问题频繁发生各种绝缘故障,给电
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带来一定威胁。目前,通过加强设备积污治理,在运电抗器贯穿性绝缘故障率得到有效控制。电抗器制造工艺不良也是造成该次故障的重要因素,厂家应提高制作工艺、改良不合理的设计、严把质量关。
参考文献:
[1]刘振亚.特高压交直流电网[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3.
[2]钱之银,杨凌辉,朱峰,等.并联干式电抗器故障原因分析[J].华东电力,2000(12):10-13.
[3]徐荣华.主变压器及电抗器[M].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4.
[4]李胜川,崔文军,于在明,等.500 kV 变电站干式并联电抗器故障分析与建议[J].变压器,2010,47(10):69-73.
[5]顺特电气有限公司编著.树脂浇注干式变压器和电抗器[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5.
[6]周泽存.高电压技术[M]. 2版.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4.
本文责任编辑:杨秀敏
Cause Analysis and Solution on Dry-type Air Core Shunt Reactor Insulation Fault
Li Suya,Li Xinzhe,Dong Yanwei,Ma Chunxiao,Meng Zhengzheng,Liu Chuanghua,Liu Mei
(State Grid Tianjin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Tianjin 300384,China)
Abstract:Through the integral testing and collapsing analysis,it is pointed that the reducing of surface insulation because of a large number of birds droppings' attaching to the surface of ventilating duct between interlayer and the weakness of insulating layer are the main reasons of 66kV dry-type air core shunt reactor penetrability insulation fault in 500kV transformer substation.On this basis,solutions have been proposed, which have a certain significance to solve the penetrability insulation fault of dry-type air core shunt reactor.
Key words:shunt reactor;pack;pollution accumulation;penetrability insulation fault
收稿日期:2015-12-03
作者简介:李苏雅(1986-),女,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电压无功设备管理和技术。
中图分类号:TM86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1-9898(2016)03-004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