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 本刊记者 李佳旭
脱贫攻坚 桐梓在行动
——从典型乡镇的变化看桐梓脱贫实效
文丨 本刊记者 李佳旭
桐梓县用超常规的思想、超常规的认识、超常规的要求、超常规的心态,补齐贫困这块“短板”。在2016年要确保50个贫困村出列,1.55万贫困人口脱贫;到2017年要确保贫困村全部出列,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寒冷的冬季,杉坪村老百姓正在花海翻整土地,为来年种植花苗作准备(李佳旭 /摄)
桐梓县属乌蒙山扶贫攻坚片区县,位于贵州北大门,有贫困乡(镇)9个,已减贫摘帽5个。有贫困村121个,其中无集体经济收入的空壳村97个。有精准扶贫对象22215户55300人。主要致贫原因是自然条件差、贫困人口受教育程度低、增收门路狭窄,缺乏产业支撑、基础设施滞后等。
桐梓县近日召开了脱贫攻坚推进大会,全县上下鼓起了“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劲头,拿出了“敢叫日月换新天”的气概,抢抓“好机遇”、按下“快进键”、跑出“加速度”,尽非常之责、用非常之策、举非常之力、创非常之绩,立下“军令状”,咬定目标、苦干实干,将坚决打赢脱贫攻坚这场决胜战。好日子是干出来的,贫困并不可怕,只要有信心,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脱贫攻坚,桐梓正在进行时。
屋后低矮的方竹林密密麻麻顺着山势绵延数里,屋前的树林里,散养的鸡群悠闲地在地上觅食,桐梓县黄莲乡黄莲坝村王家坪组村民魏大成站在院中,高兴地对记者说:“今年,我家总算是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
魏大成全家六口人,以前,一家人的收入就靠田地里出产的传统农作物,年进账不超过1万元,头上那顶“贫困户”的帽子,压得他整整16年直不起腰来。2014年,魏大成在政府的资助下栽种了9亩玄参,随后政府免费发放给他400只鸡苗,帮他发展林下养殖,今年,政府又在全乡实施方竹林改造。魏大成家有40亩方竹林,改造前,每亩方竹林能收150斤方竹笋,改造后增加到300多斤。按今年每斤3元的市价算,仅此就有4万元的进账。2015年,他家年收入达到了7万元。
黄莲乡是全省100个扶贫开发一类重点乡镇之一,被称为“遵义的西藏”。它集中了高寒地区、欠发达地区所有特点和困难,是遵义市平均海拔最高、生活条件最恶劣、贫困程度最深的地方之一。
亦因此,能够离开黄莲乡成为了他们的梦想,身为黄莲人的程渊便是其中之一。“我是土生土长的黄莲人,对于我来说要离开黄莲就只有读书一条路。所以我很努力的读书,最后考上重庆邮电大学。”程渊说,我走出了黄莲,在外面有着体面的工作,也找到女朋友。
桐梓县新站镇建立的生态养鸡场,饲养“跑跑鸡”在市场上供不应求(李佳旭 /摄)
近年来,黄莲乡按照中央、省市精准扶贫的要求,将海拔高、气温低的“传统劣势”转化为发展四季旅游的“新兴优势”,把发展独具特色的高山旅游作为推动整乡脱贫的致富之路,于2013年5月引进重庆南方集团投资90亿元,开工建设5A级黄莲风景区(贵州黄石公园),相继引资建设大娄山竹海滑雪场、竹海公园,规划建设民族风情文化街、干河沟跑马场、湖南洞开发等项目。高山旅游催生当地农家乐、乡村旅馆的发展,目前该乡已有近70多家乡村旅馆,可接待旅客3000多人,旅游服务业收入今年达到700万元,旅游综合收入接近2000万元。
当程渊再回到黄莲时,望着正在发展中的黄莲,意外地选择留了下来,决定在老家做一番事业。他说:“我在这里看到了希望!”
大力发展高山旅游的同时,该乡全力做好发展特色农业这篇大文章,把青山变为“金山”, 把生态变为财富。良好的生态为当地的特色农业提供了绝佳的生长环境,方竹笋、中华蜂养殖、野生猕猴桃、天麻、黔北白山羊、黄牛、板栗、中药材等特色农业在当地得到广泛的发展,今年为当地群众增加了不少的收入。如今,特色农业和高山旅游,成为该乡精准脱贫路上的两轮驱动。
当前的黄莲乡,“5+2”“白+黑”成为他们的工作常态,“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特别能战斗、特别能进取”的精气神,将干部们的工作作风彻底转变。镇党委副书记饶晓波说:“过去我每年必休假,现在都舍不得请了,就希望快点将黄莲建设好,这样大家才能有更好的生活。”
“扶贫开发,关键靠党,关键靠干部,关键靠作风。”桐梓县委常委、黄莲乡党委书记张大亮说道,因为黄莲乡条件一直艰苦,一些干部干事没劲头,得过且过混日子,等靠要思想严重。所以一开始我们就把干部作风建设作为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保障,持续深入地推进干部作风建设,让他们自觉变苦熬为苦干的过硬作风。
2010年,黄莲乡生产总值1800万元、财政总收入135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10元。2014年,黄莲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5000万元,是2010年的2.8倍;财政总收入1444万元,是2010年的10.7倍;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059元,是2010年的2.8倍;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4200万元,是2010年的6倍;累计减少贫困人口470人……
透过这些不断增长的数字,人们感受到黄莲乡脱贫致富的决心与坚持。曾经的全省一类贫困乡,如今正昂首阔步行进在红红火火的小康路上。
用七天时间,完成3080亩土地的流转工作;用七天时间,清除完3080亩土地上的杂草根茎;同样也是用七天的时间,12台挖掘机24小时不停工,挖出一条长32公里、宽4.5米的毛胚产业路;一个月让所有树苗下地、一个半月硬化所有公路。“快!”加速度、抢进度,官仓镇三合村党员干部带领老百姓行进在脱贫致富的路上。
在三合村“金泽地精品水果园”,记者见到,一条柏油路沿着山坡层次分明的梯田曲折蜿蜒而上。大片大片的李树、梨树、苹果树静静生长,曾经荒凉、贫瘠的土地上,重新焕发出致富的渴望。
三合村山高坡陡、水源匮乏,恶劣的环境让当地群众缺乏种植的积极性,全村835户人家大都外出打工,导致大片土地荒芜。2015年1月,当地政府从湄潭引进“金泽地”公司发展精品果园,公司老总看到三合村的状况,打起退堂鼓。一场汇聚了桐梓县官仓镇机关、14个村居、三合村600多党员、干部、群众的“砍山开荒”运动在该村拉开序幕,短短一个星期,除草、整地、清场,硬叫整座荒山变成净土,让一度想“打退堂鼓”的金泽地公司老总孙春深受感动,安下心来扎根开发。
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园区,大力发展农旅一体的乡村旅游,成为该镇精准扶贫的战略部署。“这次奋战锻炼了干部、增强了凝聚力、加深了鱼水情。”官仓镇党委书记娄立峰说道。
一名副镇长在山上连续工作七天,回家后洗着澡都睡着了;村支书曹先佐流转土地时从三米多的坡坎上摔倒导致右手骨折,住院才七天,脸上都还有未消褪的血疤就又参加到了工作中;一名刚参加工作的女同志在工地上熬夜坚守,她说:“男同志们能坚持,我也能行!”……
在这期间,质朴的老百姓自发组织的一些活动也让党员干部们感动不已:老百姓深夜提着水壶到工棚里给干部们倒茶水;有一对夫妻因为修路占了自家唯一的一块菜地,在家打了起来,但最终达成协定,工作组已经很忙很累,不要再去给他们增加麻烦;村里的30多户村民,每家每户自发排轮子推豆花、炒腊肉,把饭给施工村民和干部送到山上来;路修好了、苗栽下了,老百姓自发凑了两万块钱,想请吃个饭感谢下工作组,但被工作组婉言谢绝了……
一名研究生毕业的副镇长看到这样战天斗地、鱼水情深的场面时,感触地说:“以前以为只有在电视里才有这样的情景,而我们现在就是在上演最真实的‘电影’。”
以前的官仓村,土地三分之一种包谷、三分之二是荒地,现在把土地集中流转给公司,公司再返聘农户进园区管理果园,每年仅工资和绩效收入就超过3万元。继“金泽地精品水果园”之后,该村再次流转土地5800亩,采取从外引进种植大户和公司+农户的形式,大力发展经果林。
娄立峰说:官仓镇正在打造的产业有20000亩经果林、15000亩蔬菜基地、3000多亩花卉苗木、3000多亩葛根种植,林下鸡10余万羽,建设标准肉羊养殖场21个,除此之外,老百姓还开设了乡村旅馆。许多老百姓通过这些产业逐步走上了增收致富之路。
2014年,官仓镇已脱贫90户357人,2015年脱贫152户625人。“我们要打造省内整镇脱贫的示范点,让老百姓人在花园里、家在公园中,让游客春赏花、夏纳凉、秋品果、冬赏雪。”说到发展,娄立峰信心满满。
桐梓县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贫困人口多。这些年,与黄莲乡、官仓镇一样,桐梓县始终把扶贫开发作为一场输不起的攻坚战,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整合一切可以整合的资源、发挥一切可以发挥的优势,齐心合力向贫困“宣战”!
据了解,桐梓县将坚决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深入实施大扶贫战略行动,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进一步做好摸清底子着力解决“扶持谁”,结好对子着力解决“谁来扶”,开对“方子”着力解决“怎么扶”等工作,抓好思想扶贫脱穷志、易地搬迁挪穷窝、基础攻坚改穷路、产业扶贫调穷业、医疗扶贫医穷病、教育扶贫断穷根、美丽乡村换穷貌、社保兜底保穷人、党建扶贫强穷村等工作的落实。
在具体措施上,桐梓县将坚决打赢脱贫攻坚“六大战役”:坚决打赢异地扶贫搬迁攻坚战,确保4318户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不反弹;坚决打赢产业脱贫攻坚战,大力发展方竹、蔬菜、经果、畜牧、乡村旅游五大产业,完成低改方竹林5万亩,种植蔬菜10万亩,新增精品水果3万亩,新增乡村旅馆床位20000张,建设重庆的花园、菜园、果园、公园、乐园;坚决打赢绿色桐梓建设攻坚战,持续开展“月月造林”,植树造林7万亩,创建国家级生态县、省级森林城市;坚决打赢基础设施建设攻坚战,补齐农村公路建设短板,确保建成通村油路1500公里,确保建制村100%通油路、100%通客运;坚决打赢教育医疗脱贫攻坚战,保障3715名贫困学生享受公平教育,全面落实“三重医疗保障”制度;坚决打赢社会保障兜底攻坚战,保障1.04万“两无”人口基本生活。
另外,桐梓将坚决落实遵义“中部跨越”发展战略。县委书记吴高波说:桐梓将深入研究分析区域性整体贫困现状和贫困人口致贫原因,紧紧围绕落实“1+10”文件和“35669”行动计划。从严落实县乡村“十项行动”扶贫大纲,科学编制和扎实推进“十三五” 扶贫规划。坚决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定不移实施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两大战略,推动“四个轮子”不停转、协调转、加快转,确保2016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50亿元,到“十三五”期末力争突破280亿元大关,在遵义“中部跨越”发展战略守牢底线、走好新路、率先小康。
要保障脱贫攻坚取得最后胜利就需要以最硬的作风来层层落实。在这方面,桐梓县认真落实扶贫开发“54321”帮扶机制,确保县乡村三级领导干部责任在一线、帮扶在一线、考核在一线。层层分解任务,层层落实责任,层层见人见事见成效。实行一周一调度、一月一督查、 一季一观摩、半年一述职、全年一考核,落实贫困乡(缜)、贫困村扶贫工作“一票否决”,在脱贫攻坚中强化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确保扶贫资金安全、帮扶干部干净。
按照全省扶贫开发大会和省委、省政府“1+10”配套文件精神,结合有关县(市、区)脱贫攻坚工作任务重的实际,市委、市政府研究决定,由市四家班子及有关领导挂帮有关县(市、区)脱贫攻坚工作。其中,市政府挂帮桐梓县脱贫攻坚工作,并成立了桐梓县脱贫攻坚帮促工作领导小组。市政府挂帮桐梓县脱贫攻坚工作,就是希望通过有力、有效、全方位的帮扶,确保桐梓县贫困乡镇按期“减贫摘帽”、贫困村按期出列、贫困人口按期脱贫,推动该县经济社会实现新一轮发展。
在近日召开的遵义市大扶贫战略行动推进大会上,桐梓县已经签下“开弓没有回头箭”的军令状,必将坚决完成攻坚拔寨的脱贫攻坚任务。吴高波表示:桐梓县将进一步增强向绝对贫困发起全面总攻的使命感和紧迫感,充分认识脱贫攻坚的艰巨性,用超常规的思想、超常规的认识、超常规的要求、超常规的心态对待工作和补齐贫困这块“短板”。在2016年要确保50个贫困村出列,1.55万贫困人口脱贫;到2017年要确保贫困村全部出列,贫困人口全部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