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 记者 汪 溪
精准扶贫 照亮“灯下黑”
文丨 记者 汪 溪
花茂村电商平台展示中心(汪溪/摄)
伴着“五年决战同步全面小康”的铿锵步伐,遵义在创新扶贫工作方式,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将扶贫资源精确集中到贫困户方面。
人们对发生在身边很近的事物和事件反而不能察觉,这个现象被称之为“灯下黑”,就像古时的灯具,多用碗、碟、盏等器皿,照明时由于被灯具自身遮挡,光明发散到四周,但在灯下反而产生了阴暗。
在精准扶贫里,最怕的也是眼光只盯着远处,而忽略了身边的贫困地区和群众。红花岗区、汇川区、遵义县和绥阳县作为遵义市的中心城区和近郊县区,经济发展一直走在前列,贫困面不广、贫困程度不深、贫困人数不多成了这几个县域的普遍特点。
在遵义市,一提到贫困,一般人马上想起的都是务川、正安、道真和习水这几个贫困县,这样的惯性思维让人很容易忘记,在靠近城区的乡镇和村落里,也有贫困群众亟待精准扶贫的帮助。
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进精准扶贫。而伴着“五年决战同步全面小康”的铿锵步伐,遵义在创新扶贫工作方式,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将扶贫资源精确集中到贫困户方面。于是一幅幅扶贫攻坚、共赴小康的生动画面在黔北大地徐徐展开。
从2015年下半年开始,遵义县枫香镇花茂村就成了遵义市最火的农村之一,即使在习总书记曾来考察的东风过去之后,花茂村仍然保持着旺盛的人气。
母先才开的陶艺馆,位于花茂陶艺文化一条街,也是这里人气最旺的店铺。母先才做陶瓷的手艺是祖传的,从爷爷那辈算起来已经有上百年了。他从14岁起便开始与泥巴打交道,做一些农村用的罐子、酒坛、花盆,这些用当地白泥烧制而成坛坛罐罐可以装辣椒、泡菜白酒等,以前母先才除了揉泥巴做罐罐外,还要外出找销路,现在情况却大不相同。
2015年4月10日,在枫香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枫香花茂互联网+服务中心”在花茂村正式揭牌成立,“遵义枫香花茂特产”淘宝网店也随即上线,枫香的藤编、土陶、土鸡蛋、土蜂蜜、中药材等农特产品从线下走向线上。网店采取专人管理、专人发货、多家物流配送的方式,还与美团网合作,利用美团网的平台优势在枫香镇的乡村旅馆和农家乐推广开来。服务中心的成立有效地把新农村建设与互联网结合了起来,成为了助推农村经济发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激发农民创业的新举措,服务中心成立半年来,成交100多单,加上15个村民自己的线上店铺,销售额达20万多元,发货范围覆盖广西、福建、云南、重庆、新疆、山东等地。
46岁的母先才就是服务中心的受益人之一。“喜欢我做的这些坛坛罐罐,又嫌麻烦不好带,可以上网选购,快递给你们,方便得很。”母先才说。然而一年以前,他怎么也想不到,自己做的这些坛坛罐罐有一天可以通过互联网卖到中国的任何一个地方。
“有一位浙江台州的顾客,他想买一个土陶酒罐、两瓶辣椒。”在电脑前,服务中心的负责人谌勇一边忙碌着一边对记者说:“顾客下单后,我们就去村民那里拿货:最受欢迎的是土陶罐子,已经卖出去十几件了。”
淘宝网店的尝试,面临着质量管理和物流上的双重困难,为了寻找更贴近农村和农民的电子商务平台,花茂村与贵州聚淘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合作,于2015年9月中旬建成了花茂农村电商运营中心。运营中心里,20多平方米的展示厅里陈列着上百种土特产品,房中间摆放着一台电脑,平时线上和线下销售结合,订单、配货和客服均由廖光建和张荣强负责。
廖光建介绍道,贵州聚淘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推出的“乡亲淘”电子商务平台,是以服务农村农民参与电子商务为目的的电商平台,目前业务已覆盖全省六县一市,其中包括遵义市的赤水市、遵义县、凤冈县、余庆县,在遵义地区农村电商市场已经占有一席之地,其中遵义县内有25个点,枫香镇就有4个点。
“‘乡亲淘’是成熟的农村电商平台,可以填补一般网店在土特产质量管理上的空白。”张荣强向记者介绍道,“所有进入平台的产品都是正规厂家的合格产品,可以通过二维码查验追踪,这样客户也会更放心。”
花茂村第一书记周成军告诉记者,2014年,花茂村被遵义县列为“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升级版创建试点,积极引导村民发展乡村旅游,其中陶艺文化就起到了带动作用。现在,花茂的陶艺已经名声在外,除了烧制传统的坛坛罐罐外,还逐渐开始转型制作工艺品,并开展制陶体验业务。
2015年,以母先才为代表当地7户村民自筹资金70多万元,成立了土陶专业合作社,这样一来,当地掌握土陶制作技艺的近200人就能在家门口重新捡起祖祖辈辈传下来的手艺,而其中一部分贫困人口会因此脱贫致富。
依靠传统土陶制作技艺解决就业,只是花茂村在精准扶贫上的一个缩影。现在,花茂村还在引导村民开办乡村旅馆、农家乐以及蔬菜培育等,预计在2016年,除由政府“兜底”的贫困人口外,其余可全部脱贫。
蜿蜒的文化长廊,宽阔的大道,一栋栋别墅式楼房……“这里原先只有十几户烂房子,现在228户村民自建了楼房。”绥阳县郑场镇党委副书记付文利指着排列整齐的连片两层小楼房对记者说。
绥阳县郑场镇卧龙村幸福组,这个被当地群众叫做“幸福港湾”的地方,清一色的黔北民居风格楼房,在青山绿水间格外醒目。“幸福港湾”是绥阳县生态移民项目,2012年规划,2013年投建,总投资近5000万元,政府仅投入500万元做基建,房子都是百姓自建的,政府每户补助1.2万元。这里的居民原先多数住在卧龙村几个偏远的村小组,今年45岁的陈永刚就是其中之一。
“原先条件差哦,在山上,路都不好走。”陈永刚说,“以前进出只能走山路,用水用电也不方便,家里只有两亩田,种了苞谷只能糊口,剩下都是林地,不好种。”
2012年,陈永刚用多年在县城跑“摩的”攒下的积蓄,带着一家五口从6公里外高滩组的土坯房中搬出,住进了现在的二层小楼。
“我们的目的不仅是要搬得出,还要留得住,能致富。”付文利说。
搬进新家后,陈永刚没有再跑摩的了,他利用自家的房子,开起了“闲逸聚”农家菜馆,为支持其自主创业,当地政府为其提供了餐具。陈永刚自己就是“闲逸聚”的大厨,妻子帮忙打打下手,两口子应付绰绰有余。
“来这边的基本都是万亩金银花基地带来的客人,天气冷了生意不好,像今天就只有一桌500块的,夏天要多点。2014年平均每天都有两桌。”陈永刚说。“闲逸聚”的招牌菜是金银花鸡,是散养在附近山头的走地鸡,每只4斤多重,就要100至120元。陈永刚说,用金银花鸡做的菜,是他家最受欢迎的。
“去年我家没有出去打工,做农家乐纯收入就有10万。多亏了党和政府,如今的日子是越过越幸福。”陈永刚说,他在家门口贴了对联,横批的五个字就是“感谢共产党”。
扶贫生态移民,能够改善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从源头上拔掉“穷根”,这条路不仅要走,而且要有特色地走。
卧龙村风景优美,区位优势好,佛教文化、红色文化等源远流长,距遵义机场仅6公里10分钟车程,并在规划的遵义市二环线的旁边,离遵义市城区和绥阳县都很近,遵义、重庆等地游客多。郑场镇规划打造休闲旅游度假区,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围绕高中低端客户需求,开发温泉、建宾馆、打造文化带,吸引自驾游、周边游消费者。
付文利说,幸福湾移民居住区里有228户移民户,涉及1072人,镇里立足于乡村旅游休闲产业建设,修建了休闲步道、观景长廊、旅游休闲凉亭和绿化带,吸引大批外地游客前来旅游,带动周边住宿、餐饮等行业发展。“目前共发展乡村农家乐38家,农旅一体化新貌得到展示,游客来这里看有景色、吃有特色、娱有场地。”
红花岗区金鼎山镇板桥村,是省级一类贫困村,距离遵义城区20多公里,这里没有通公交车,村民出入,要么就开自家的车或者搭便车,要么就要走10公里路,到附近的野里场或者牛蹄场搭公交。
然而现在,板桥村的村民每天都会背着自己的蔬菜到遵义城区菜市销售。
每天凌晨3点多,几十位勤劳的村民便打着手电筒开始辛勤的劳作,他们要在一个小时之内每家完成大约100斤新鲜蔬菜的采摘、清洗和捆扎。乡亲们忙碌而不慌张,他们知道,每天凌晨4点,都会有两辆专车会准时停靠在村口。这两辆专车会在凌晨5点,载着自家的新鲜蔬菜来到遵义城区的高桥菜市。一般情况下,这一背篓蔬菜会在中午12点之前就销售一空,衣兜里将装着少则两百、多则三百的现金收入,下午5点,又坐上回村的那趟车。
上车回家的时候,还时常会有儿媳妇捎上从遵义的大药房给婆婆带回去的特效眼药水,也时常会有母亲夹着从遵义的大超市给闺女带回去的新款羽绒服。回家的车程上,乡亲们有说有笑、相互打趣。而带来喜悦的,除了鼓囊囊的衣兜,还有就是来回乘坐的这趟由村里包租的免费卖菜专车。
一直以来,板桥村的村民守着1000多亩的菜地,却饱受“卖菜难”的困扰,过着“有蔬菜吃、没现钱花、带贫困帽”的苦恼日子。“卖菜难”,难就难在交通不便,板桥村地处偏远,不通公交,就算是一个壮劳力背上一背篓的蔬菜到最近的“野里场”来回一趟也要走上一个多小时。“卖菜难”,难就难在“野里场”本身也就是一个小集市,卖菜少、卖菜慢、卖菜贱。
从2015年12月1日卖菜专车开通起,40岁的穆先辉就轻松了不少,家里的3.4亩菜地,种着香菜、丝瓜、苦瓜等蔬菜。
“以前没有专车,累啊。”穆先辉一边在自家菜地里摘菜一边对记者说,“以前我半夜12点就要起床摘菜,2点钟要背着蔬菜走到野里场坐公交车,七八十斤菜,走走歇歇,要走一个多小时。”现在的穆先辉,不仅不用多走这来回的三小时路,还可以多背一点菜。
板桥村村支两委在金鼎山镇党委、政府的支持帮助下,狠抓精准扶贫、致力同步小康,切实剖析村情实际、精心发掘优势产业。精准树立蔬菜产业这个发展重点,精准突破“卖菜难”这个难点,精准解决交通运输这个关键点,以镇级帮助扶持、村级包车接送、村民免费乘车“三位一体”的方式,以每月1.8万元的租车费,为85户菜农、300名村民换来每月累计近25万元的销售收入,解决了村里1500亩蔬菜的销售问题。通过村支两委的不懈努力,实现了用小资金撬开大市场、用小切口破解大题目的发展目标,走出了一条近郊乡村实现精准扶贫、同步小康的新道路。
正在制作陶器的母先才(汪溪/摄)
除了发展产业,在精准扶贫中,人也是一项重要因素。走村串户,了解村情实际,同时又带来新思想、新观念,与群众沟通感情、交流思想、共破难题,同时也对贫困乡村和群众的具体困难进行具体解决,这就是驻村干部的作用。
2015年3月,许多遵义市民的微信朋友圈内都流传着这样一条消息:“汇川区团泽镇卜台村半坎小学内课桌破旧,办学条件较为艰难,急需50套桌椅,可否有土豪愿意帮帮这些勤奋好学的孩子们。”这是刚刚入驻卜台村的五位驻村干部发出的爱心消息。
团泽镇是汇川区经济相对落后的乡镇,而卜台村地势高,又多为山地,无集中连片土地,21个村民组里有一半以上在山上,发展更为落后,是省级一类贫困村,也是典型的空壳村。多年来,村民们一直以传统种植业和外出务工为生,人均年收入在3000元上下徘徊。
从2010年起,由市、区、镇三级多个部门联合挂帮卜台村,每年都有五名驻村干部组成同步小康驻村工作组,驻村干部有的来自医院、有的来自政法系统、有的来自教育部门,有的本身就是基层干部。
“刚到村里的时候,真是两眼一抹黑,完全不知道如何开展工作。”这是2015年开始驻村的张城铭等五名干部刚到卜台村的感受。
为了尽快熟悉村里的情况,了解村里和群众需要啥,五个人一商量,都觉得先要问计于民,既能很快熟悉村里的工作,更能了解群众的所需所盼,找准工作的着力点。在一个月时间里,五个人走访了卜台村21个村民组的老党员、困难群众和致富带头人,与村支两委座谈、召开院坝会,其中最高的大坪组,海拔有1200米,比村委会所在地高400米。
就在这样的奔波中,五个驻村干部慢慢地了解到群众的桩桩难事:卜台村基础设施薄弱,通组公路尚未完全硬化,半坎小学的课桌椅等教学设施老化,贫困孩子多,村民看病难,村里通讯信号不畅,村里没有集体经济,也没有有规模的农业产业,守着鲁家坝水库的风光和良好的自然条件却发展不起来旅游……
“要想富,先修路。”从鲁家坝水库至桥上组6公里路全是泥巴路,路面坑洼不平,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泥泞不堪,村民出行极不方便。硬化这条道路成了村民多年来的愿望。借助“一事一议”财政补奖的东风,驻村干部多次找到区交通局等相关部门,最终为村民争取20万元资金,硬化了这条通组路。
半坎小学有100多名学生,多年来只有一台电脑,教学设施老化,一些课桌甚至烂出了洞。爱心信息发出几天后,停办了的遵义医学院子弟学校捐赠40套桌椅,贵州宏懋晨集团有限公司主动联系表示愿意捐赠十台电脑。
为了缓解村民看病难问题,几位驻村干部积极联系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赴村开展义诊活动,对卜台村卫生院进行技术帮扶,帮助提高卫生室医疗水平,又联系了新蒲移动公司,安装了两台信号增强设备,以解决村里通讯信号不好的问题。协调了遵义市农科所专家到村里实地考察,开展种植示范,获得了市相关部门5万元的蔬菜发展专项资金,蔬菜规模种植已经启动,还规划了清水鱼养殖,产业结构调整正在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