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哲 姜克辉
颧骨骨折不同手术入路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
徐哲 姜克辉
目的 探讨颧骨骨折不同手术入路的临床效果对比。方法 选取铁煤集团总医院2010-01—2016-01收治的45例颧骨骨折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根据患者手术入路不同进行分组,小切口组采取小切口入路,对照组采取头皮冠状切口入路,对比治疗效果、并发症和术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小切口组患者治疗效果更高,并发症更少,术后生活质量评分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颧骨骨折采用小切口入路手术效果更好,有助于患者术后康复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颧骨骨折;不同手术入路;临床效果;对比
颧骨是面侧部比较突出的部分,易受撞击发生骨折,表现为颧骨部位面部塌陷、复视、张口受限、神经症状和瘀斑等,且老年患者发病率高,主要是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身体的组织和器官以及各项系统功能逐渐衰老,表现为对意外情况的发生反应能力差,自我保护能力不足。老年人骨骼中有机物质含量减少或逐渐消失,骨骼中钙含量减少,易发生骨折。作者对我院2010-01—2016-01收治的45例颧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对比颧骨骨折不同手术入路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颧骨是面侧部比较突出的部分,易受撞击发生骨折,表现为颧骨部位面部塌陷、复视、张口受限、神经症状和瘀斑等,且老年患者发病率高,主要是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身体的组织和器官以及各项系统功能逐渐衰老,表现为对意外情况的发生反应能力差,自我保护能力不足。老年人骨骼中有机物质含量减少或逐渐消失,骨骼中钙含量减少,易发生骨折。作者对我院2010-01—2016-01收治的45例颧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对比颧骨骨折不同手术入路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0-01—2016-01收治的45例颧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根据患者手术入路不同进行分组,小切口组35例患者中男30例,女5例;年龄26~78岁,平均年龄(55.16±1.75)岁;交通肇事致骨折20例,摔伤10例,器物击伤5例;右侧骨折21例,左侧骨折14例;开放骨折10例,闭合骨折25例。对照组10例患者中男9例,女1例;年龄26~78岁,平均年龄(55.67±1.75)岁;交通肇事致骨折8例,摔伤1例,器物击伤1例;右侧骨折7例,左侧骨折3例;开放骨折2例,闭合骨折8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可比性高,不对结果造成干扰,P>0.05。
1.2 方法 术前行颌面三维CT检查明确骨折的部位及性质,根据患者要求及身体状况选择全麻或局部浸润麻醉。对照组采取头皮冠状切口入路。全麻后于发际后2 cm处将头皮切开,将其下翻到额前眶下缘上部,暴露病灶,将移位骨折复位后用微型钛板进行固定,后行缝合引流和抗生素抗感染。小切口组采取小切口入路,具体如下。
1.2.1 手术巾钳复位固定术(11例) 术前根据患者情况制作一块与正常颧弓外形相吻合的金属或自凝塑胶夹板,术中用巾钳的两尖锐喙自颧弓骨折部位的上下方刺入皮肤,直达骨折片深面,夹紧钳喙,向外侧牵引复位,根据手感及听觉判断骨折复位情况,将骨折解剖复位后,用之前制作好的夹板的两端分别以颧骨及颧弓的根部为支点,用细的医用角针穿过皮肤,皮下组织,绕过颧弓骨折片,穿出皮肤后结扎固定,术后2~3周后拆除外固定夹板,告知患者避免近期对复位颧弓的压迫。
1.2.2 上颌窦内切开复位术(12例) 术中于患者患侧上颌前庭沟尖牙窝处切开黏膜,直达骨膜,分离黏骨膜,显露上颌窦前壁,前壁有骨折者去除骨折片,无骨折者于上颌窦前壁开窗,去除窦内碎骨片及陈旧性血凝块,检查骨折情况,如眶内容物已疝入上颌窦内,应予以复位,用骨膜剥离器自窦内将骨折移位的上颌骨,颧骨,眶底,眶下缘向外上方推压,将骨折解剖复位,用碘仿纱条上颌窦腔填满,压紧,以免骨折片移位。下鼻道开窗,将碘仿纱条由鼻腔引出。严密缝合口内切口,两周内逐渐抽出碘仿纱条。
1.2.3 眶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8例) 眶下缘切口,于眶下缘下方约0.5 cm位皮肤沿皮纹方向作横切口,分离至骨面,切开,剥离骨膜后暴露骨折断端,将骨折解剖复位后坚强内固定。眶外缘切口,于额骨颧突沿眶外缘绕向颧骨颞突,作2.5 cm左右弧形皮肤切口,分离至骨面,暴露骨折线,将骨折解剖复位后坚强内固定。睑缘下切口,平睑缘下3~5 mm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尽量不直接切断眼轮匝肌,以免术后瘢痕明显,暴露骨折端,将骨折解剖复位后坚强内固定。
1.2.4 颞部小切口复位固定术(4例) 用手术画线笔画出颧骨,颧弓轮廓并标注骨折部位。于颞部发际内做长约2.0 cm斜行切口,切开皮肤、皮下组织、颈浅筋膜,切开颞筋膜,在颞肌及颞筋膜间插入骨膜剥离器,并达骨折最低点,以颞部为支点撬动,使骨折复位。
1.3 观察指标 对比治疗效果、并发症和术前术后生活质量评分。效果评价[1]:双侧颧骨面部对称,临床症状消失,骨折愈合良好为显效;双侧颧骨面部基本对称,临床症状改善,骨折基本复位为有效;双侧颧骨面部不对称,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骨折愈合不佳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生活质量评分以SF-36量表评估,0~100分,分数越高,生活质量越高[2]。
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小切口组患者治疗效果更高,并发症更少,术后生活质量评分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3)。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并发症和术后生活质量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并发症和术后生活质量比较(±s)
组别 术后生活质量小切口组 88.87±3.19对照组 73.95±3.36t9.236P0.000
表2 两组患者总有效率相比较(n)
表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较(n)
颧骨骨折手术方式很多,头皮冠状切口入路为常见术式,可较为完整暴露骨折病灶,术野开放性好,但容易损伤头皮和神经,带来感染等并发症。同时,此法因手术时间相对较长,创伤相对较大,麻醉及手术风险相应增高,临床应用也越来越少[3]。
局部小切口入路则是根据骨折部位选择相应小切口进行手术,针对性更强,但不同部位切口各有其优缺点。其中,巾钳复位法手术方法简便易行,创伤小,适合老年患者,但仅适用于单纯的新鲜颧弓凹陷骨折,此方法复位效果不稳定,可能对面神经产生损伤,要严格掌握其适应证,并向患者交代有复位不理想再次手术可能[4]。
上颌窦内切开复位术在颧骨骨折伴上颌骨骨折,尤其是伴有眶底,眶下缘移位或颧骨嵌入上颌窦内者常用,对术后面形恢复影响不大,但术区肿胀及疼痛明显。
眶缘切开复位术术后有睑外翻,软组织畸形,眶下区麻木,复视,甚至失明等并发症发生可能,术中注意对眼球及视神经的保护,若患眼术后发生非化脓性全葡萄膜炎,为防止健侧眼球发生交感性眼炎,有摘除患眼可能[5]。
颞部小切口复位固定术只适用于颧弓呈“M”型骨折,颧骨呈线性纵行骨折的病例,其切口相对隐蔽,术区无重要解剖结构,术后面部肿痛不明显,口内无术口[6]。
本研究中,小切口组采取小切口入路,对照组采取头皮冠状切口入路,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小切口组患者治疗效果更高,并发症更少,术后生活质量评分更高,提示颧骨骨折采用小切口入路手术效果更好,有助于患者术后康复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1]徐光召,欧江勇,郑丽明,等.颧骨骨折不同手术入路的临床对照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2,7(10):44-45.
[2]桑泽玲,常志敏,南殿军,等.小切口治疗颧弓颧骨骨折疗效分析[J].河北医药,2014,23(13):2016-2019.
[3]许志鹏,王颖文,张挺,等.B型颧骨复合体骨折分类与治疗临床分析[J].陕西医学杂志,2015,12(9):1237-1238.
[4]丁晓梅,黑玉娜,铁铃,等.经口腔前庭入路解剖眶下神经血管束复位固定完全性颧骨骨折[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4,36(1):13-16.
[5]王育新,杨旭东,文建民,等.三维立体测量及计算机辅助导航技术在颧眶复合体骨折中的应用[J].中华创伤杂志,2014,30(10):1028-1032.
[6]田宏伟.小切口结合口内切口治疗颧骨骨折14列临床研究[J].中国医疗美容,2014,12(5):8-9.
2016-04-27)
1005-619X(2016)12-1299-03
10.13517/j.cnki.ccm.2016.12.030
112700 辽宁省铁煤集团总医院口腔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