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开平 薛志明 李小刚
深化兵役工作调整改革破解“当兵冷、征兵难”
刘开平薛志明李小刚
内容提要:兵役工作是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源头工程,对于维护国家安全与发展利益具有定鼎作用。随着经济社会转型和新军事革命推进,兵役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当兵冷、征兵难”问题凸显,必须高度重视,认真研究解决。
关键词:征兵工作兵役改革难点问题对策措施
作者:刘开平,甘肃省临夏军分区参谋长,大校;薛志明,甘肃省军区司令部装备处副处长,中校;李小刚,甘肃省军区司令部军务动员处参谋,少校
兵役工作是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源头工程,是确保能打胜仗的重要基础,对于维护国家安全与发展利益具有重大战略意义。随着经济社会转型和新军事革命推进,兵役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当兵冷、征兵难”问题凸显,影响和制约了战斗力生成和提高,必须拿出有效对策予以破解。
近年来,在军地各级共同努力下,征兵改革力度不断加大,取得一定成绩。但受多种因素影响,“当兵冷、征兵难”的总体趋势并没有变,突出表现为“四低一高”:应征报名率较低、体检上站率较低、双合格率较低、大学生征集比例较低,退兵比例较高。
究其原因,主要是“五个不相适应”所致:一是现行兵役法规与征兵形势任务不相适应。军队现代化建设需要大量高素质兵员,但现行兵役法规相对滞后,法律规定的履行兵役义务的强制性不足,对拒服兵役者的处罚缺乏操作性。二是征兵工作机制与履行职能要求不相适应。征兵组织机构临时搭建,工作人员临时抽调,人员不固定、工作不衔接、组织协调难度大。三是兵员征集方式与征集主体转变不相适应。在征兵工作中,部分高校不配合不作为的现象比较普遍,大学生兵员基数虽然较大,但实际应征入伍的不多。征兵时间从冬季调整到夏秋季后,开通了大学生从校门到营门的直通车,但第三季度征兵与大学生考试、升学、毕业、就业和放假同步,时间上有冲突、人员上拢不住。四是兵役权益保障与兵役义务付出不相适应。不同地区义务兵优待金标准差别较大,造成“同役不同酬”。士兵退役安置政策不完善,优抚政策激励作用难发挥,绝大多数士兵服役期满回地方要自谋出路,符合安置条件的难以安排到理想岗位。五是征兵宣传教育与营造崇军尚武环境不相适应。尚未形成“一人参军、全家光荣”的良好社会氛围,军人的职业荣誉感、自豪感和社会地位趋降。有的单位征兵宣传发动内容陈旧、手段单一,缺乏感召力、渗透力和时代感。
“兵者,国之大事。”解决“当兵冷、征兵难”的问题,需要军地各级借助国防和军队改革的发展大势,开拓创新,主动作为,综合施策,持续深化兵役工作调整改革。
一是健全国防教育体系,明确征兵宣传责任。健全完善国防教育体系。把国防教育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作为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重要内容;国家有关部委要统筹加强组织领导、整体规划、常态落实;改革国防教育制度,设置国防教育独立学科,明确国防教育在大、中、小学教育中的比重,作为学生升学必考课目。健全国防教育机制。把兵役法规宣传教育纳入地方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和党校培训计划,纳入地方党政机关、专武干部、民兵预备役人员和企业法人培训计划,建立稳固渠道和主阵地。细化征兵宣传责任义务。明确地方党委、政府以及宣传、教育等职能部门,国企、学校等企(事)业单位,工会、妇联、共青团等社会团体,依法组织开展征兵宣传教育的责任;明确电视台、电台、网站、报社等宣传媒体依法免费播放、刊登、推送征兵宣传教育影片、广告、短信的义务;国家层面每年制定下发征兵宣传教育指导意见,专题召开任务部署会。
二是完善兵役法规,改进征集方式。加快修订兵役法规。尽快启动《兵役法》《征兵工作条例》的修订工作。改革现行兵役制度,推行适龄公民和大学毕业生普遍报名服役制度;调整普通兵与技术兵服役期限,实行长短搭配结合,满足军队发展实际和战斗力生成需求;明确兵役执法主体和监督主体,强化和细化拒服兵役处罚规定。调整改革征集时间。将目前一年一次征集调整为一年两次征集,征兵时间调整为第二、三季度。第二季度主要征集大学生,第三季度主要征集高中应届毕业生和社会青年。改进征集任务分配方式。征集任务分配主要以各地高中毕业生、大学生基数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依据,既注重面上的兵役负担均衡,也注重向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企(事)业单位较多、高等院校较集中的地区倾斜。优化大学生征集办法。在国家层面,建立完善高校征兵工作机制,明确高校兵役机构设置、属地管理和担负大学生征兵工作的职责任务,赋予省一级直接向省内高校下达征兵任务的职能权限。实行大学生征兵责任制,与高校综合绩效考评挂钩。
三是均衡兵役负担,完善兵役政策。均衡兵役优待负担。国家统筹建立基础兵役优待补助金制度,采取“中央拿基数、地方定补差”的办法,中央财政应对义务兵家属优待金和自主就业退役补助金统一明确基数,各地根据经济发展状况再给予适当补助,以均衡兵役优待补助标准和负担。出台大学生士兵优惠政策。过去征兵,一张实惠的“工作安置卡”,极大调动了城镇适龄青年参军积极性。如今征兵,要用实质性的“成才发展有出路”来引领大学生踊跃参军。要提高军队吸引力,大幅度增加大学生士兵直接提干数量,扩大军校向大学生士兵招生数量,从大学生士兵中选拔国防生。国家在退役大学生士兵招录公务员、直接进入政法系统和专武干部队伍、应聘进入事业单位、分配到国有企业,以及军队文职人员招录等方面出台新政,明确具体岗位和刚性指标。要强化主体责任追究,明确量化考评目标责任制,对完不成征兵任务、发生不廉洁问题、造成责任退兵的,依法依规追究相关单位或个人的主体责任。
四是健全完善兵役机构。设立国家兵役领导机构。将退役士兵安置领导小组调整为国家兵役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征兵办公室和退役士兵安置工作办公室,实行兵员征集与退役安置工作一体化建设。编实兵役工作机构人员。结合省军区系统体制编制调整改革,单独设置征集工作机构,理顺军地上下职能关系,发挥好同级政府“兵役部”作用。加强征兵办公室规范化建设,机构常设、编制单列、军地混编、人员专职。加强征兵队伍专业化建设,建立健全培训考核机制,全面推行资格认证,提高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落实依法征兵主体责任。强化党委、政府主导作用,把征兵工作纳入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纳入各级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各级领导干部任期工作目标和年度考评内容,与“双拥模范城”“党管武装好书记”评比挂钩。
五是弘扬拥军优属的光荣传统。革命战争年代,我军前方将士英勇杀敌,后方百姓踊跃拥军支前。军属家庭受优待,军人身份受爱戴。和平时期,拥军优属的光荣传统必须发扬光大。要全面提升军人职业荣誉感。加大部队参加抢险救灾、维稳处突和重大演训活动的宣传力度,增强社会影响力和感染力;扩大对受奖部队及军人的宣传力度,通过主流媒体向军内外广泛宣传,传播正能量;强化军人着装规范,出台佩戴奖章勋章规定,军人在重大或节庆场合着戎装,使军人有更多展示荣誉的机会。要加强拥军优属工作落实。对走访慰问、悬挂“光荣军属”牌、送立功受奖喜报等作出硬性规定,将拥军优属工作制度规范化;把优先享受无偿法律服务、大病医疗救助、住房保障、精准扶贫等优惠政策明细化、具体化,真正让当过兵、立过功、作出牺牲奉献的军人得到褒奖,让军人职业广受社会尊崇。
(责任编辑:郑宁)
中图分类号:E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2-4484(2016)-06-007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