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春玲[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广东525000]
学者天地
《诗经》中桑女爱情模式的文化内涵
⊙邓春玲[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广东525000]
摘要:在中国古代的信仰中,桑林被赋予艳情的社会内涵。《诗经》中桑女的形象美丽多情,而且能邂逅风流倜傥的男子,诗中桑林、女性、男女恋情搭配形成《诗经》中桑女的爱情模式,成为中国古典文学中一种独特的文学符号,蕴含着极为丰富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诗经》桑女爱情模式文化内涵
在《诗经》时代,桑林被赋予艳情的社会内涵。《豳风·七月》:“春日载阳,有鸣仓庚。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在春光明媚的日子,妇女们挎着筐子,沿着桑间的小路,去采摘桑叶,忙碌一天的采桑女劳动归来边走边唱。从《诗经》中所记的美丽桑女采桑的劳动生活,我们可以想象出美丽多情的桑女在桑林中邂逅风流倜傥男子的情景,所以,从《诗经》开始,桑女独特的爱情模式,形成了古典文学中独特的文学符号,蕴含着极为丰富的文化内涵。
桑林在远古本是宗教的圣地。“在远古时代,桑林在很大程度上流传于神话传说中,此时的桑林作为一种繁殖旺盛的象征,是原始初民实行桑林崇拜的神灵物,散发着原始宗教的神秘气息,尚属于原始宗教范畴。”①
在中国古代传说里,桑树是太阳神树。每当太阳初升,桑树用自己的枝干把太阳推出海面,扶摇而起,所以在古代桑树又叫“扶桑”。《辞海》的解释是“扶桑,神木名,传说日出其下。”还有“生于空桑”的说法,空桑,本是古地名,它是五帝之一颛顼的领土,又是古代圣人的出生地。《吕氏春秋·古乐》记载:“帝颛顼生自若水,实处空桑,乃登为帝。”《淮南子·本经训》:“舜之时,共工振滔洪水,以薄空桑。”而《春秋孔演图》:“孔子母征在游大冢之坡,睡,梦黑帝使清与己交。语曰:女乳必于空桑之中,觉则若感,生丘于空桑之中。”由此可见,桑树在古代传说中不仅是一种神树,而且具有沟通天人的作用。
《诗经》中表现“相约桑中”的作品有《桑中》《氓》《十亩之间》《七月》《隰桑》等,美丽多情的采桑女在桑林遇上了心上人,毫不掩饰自己内心的快乐,他们在桑中约会……采桑女都是多情而浪漫的,采桑行为成为青年男女邂逅的契机。②如《魏风·十亩之间》:“十亩之间兮,桑者闲闲兮。行与子还兮。十亩之外兮,桑者泄泄兮。行与子逝兮”,写出采桑女在桑林悠闲自在的情景。
在《风·桑中》反复吟唱的“期我乎桑中”,说孟姜(孟弋、孟庸)美女在桑林中等“我”很久了,两人相见后,她还邀我到上宫去游玩,直到日暮时分,才依依不舍地把我送到淇河的岸边……更值到我们回味的是每章诗的开头,“爰采唐矣,沫之乡矣”“爰采麦矣,沫之北矣”“爰采葑矣,沫之东矣”,纯以比兴手法,以采摘植物兴起对爱情的追求。“在哪儿可以采到唐(麦、葑)呢?在那沫水之乡(北、东)”,比兴为“在哪儿可以与美人相会呢?在那沫水之圣地”。诗中男主人公反复咏唱两人在“桑中”“上宫”的销魂时刻和相送“淇水”的缠绵,表达出桑林情爱的喜悦,说明桑林是先秦时期民间男女幽会的场所。
“相约桑中”在人类巫祭文化盛行的时期本质是一种仪式。男女在祭祀期间媾合成了一种神圣而自由的仪式,甚至得到了官府的允许和支持。“天地不合,万物不生”,每到春天,万物生长的时候,政府还要“择吉日,命民社”,大加庆祝,与此同时还伴有大型青年男女相会活动。
桑林是男女相悦的场所,桑叶柔嫩、茂盛的生长状况,常常与人类的丰富情感联系在一起,物我通感。如《小雅·隰桑》展现了采桑女与君子幽会时幸福快乐的心情。“既见君子,其乐如何”“既见君子,云何不乐”,毫不掩饰自己内心的激动,她们在桑林中幽会,深情相许。诗以“隰桑”起兴,特别是对桑叶“有难”“有沃”“有幽”的赞美,极力地刻画了桑叶形美、柔美和色美,桑枝的婀娜多姿象征女子的青春美,同时描绘了女性与君子相见时的欢爱之情。
桑树在不同时节转变,因此在《卫风·氓》中以桑叶为喻诉说女性命运的变化。先是追忆婚前的美好爱情,从诗中的“抱布贸丝”来看,女子家中也是种桑养蚕,“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桑林是当年与氓多次恋爱约会的场所,也是她魂牵梦萦的场所。再说婚后家庭生活,从桑叶青青到桑叶黄落,桑叶见证了女主人公从容颜美丽、爱情甜蜜,到婚姻不幸的全过程。“诗经时代的人们在认知世界时主要是以形象感知为中心,通过对表象的感知与体悟来观照自然与社会。”③因此,这两句的比兴是有深刻内涵的,与诗中女子婚前婚后的生活联系在一起,我们不妨想象一下:这位女子看着淇水两岸的茂盛桑叶,心中一定有不少的感慨,当年的我与这桑叶一样年轻美貌,容光焕发,一切是那么美好,而多年贫困的生活,让她好像这桑树的落叶,青春不再,年老色衰。诗歌情感真挚,让人对女子过去的纯真爱情有所体悟,也让人为女子现今的命运扼腕叹息。
值得注意的是,许多鸟类也与桑有着微妙的关系。栖息在桑树上的鸟,绝大部分都被赋予一种象征意义,反映了商周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体现了对国家的期待与愿望。如《唐风·鸨羽》“萧萧鸨行,集于苞桑”,借不善于栖木的鸨羽停留在桑林中,暗喻国家战事不断,百姓没有时间播种收获,父母不能赡养,传递对国家政策的讽喻。《秦风·黄鸟》“交交黄鸟,止于桑”,描写秦穆公死时以子车氏的三兄弟殡葬。诗用黄鸟栖息桑树不得其所,暗示子车氏兄弟的死不得其所。而《鲁颂·泮水》:“翩彼飞,集于泮林;食我桑葚,怀我好音。”歌颂鲁候的仁德。,即猫头鹰。用猫头鹰飞落泮林,食我桑葚,来比喻被征服者前来归顺,贡献珍宝。
关于“鸠食桑葚”,这也是桑林中常有的自然现象,诗中也赋予一种象征的意义,表达中国古代君子的审美标准。关于“鸠”,即“鸠”,亦作“尸鸠”。自古以来,文献上对“鸠”的解释有三种:一是布谷,二是戴胜,三是八哥。《诗集传》谓:“饲子朝从上下,暮从下上”,说明鸠对待自己众多孩子能做到不偏不向、用心均一,而人却不能。
关于“桑葚”,桑树的果实,晋代文学家傅玄《桑葚赋》:“繁实离离,含甘吐液,翠朱三变,或玄或白,佳味殊滋,食之无。”这里说的是桑葚挂满枝头,味道甜而多汁,桑葚的颜色由绿变红再变成紫黑色,让人联想到爱情的甜蜜。在《诗经》中,把“鸠”和“桑葚”作为两种美好的意象放在一起运用,用栖息在桑树的鸠象征桑林中一种特殊的人文景象。如《曹风·鸠》,诗中描绘出一个君子的形象。每章以“鸠在桑”起兴,随即转入对“淑人君子”的赞美。首章就以“其仪一兮”的仪容之美来赞美男子“心如结兮”内心坚如磬石的品德,在先秦审美文化中,人的仪容就是人的精神品德的外露。第二章,“其带伊丝”“其弁伊骐”写的是男子的白丝镶边的腰带、缀满珠玉的皮帽。玉在周代文化中既是身份地位的象征,也是人的道德品质的象征,所谓的“君子无故,玉不去身”。儒家学派对玉的评价是非常高的,认为玉有五德——仁、义、智、勇、洁,人只有具备了玉这些高尚品德才能成为君子,实现人的最高境界。而三四章赞美“其仪不忒”“正是四国”“正是国人”等,歌颂男子高尚的、言行一致的美德。
《诗经》中男性形象都是温文尔雅的君子形象,他们都外貌俊美、风流倜傥,讲究外在的仪表和内在品德的合一。《魏风·汾沮洳》就是一首对男性美的赞歌,诗中成功地描绘了一位桑女对温润如美玉般男子的爱慕之情。诗中用“美无度”赞美这位男子美得没法说,“美如英”是说男子外在美像怒放的鲜花,“美如玉”用玉来赞美男子内在的仁德之美。由于中国男性承担着社会重要的角色,温文尔雅、仪态从容是男性德行的重要体现。可见,在桑女心目中美男子的形象显现了特殊时代的审美风貌。
在女性心目中的理想男性形象既要文质彬彬、温文尔雅,更要对爱情执着、专一。在《卫风·氓》中“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诗人用沉痛的语言警告女人不要像男人一样沉溺于爱情。“鸠食桑葚”的意象表现了女性对理想爱情的追求和向往,也展示了先秦人对理想男性的审美要求。
①崔永锋、姜秀丽:《论桑林意象在先秦两汉的流变》,《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第3期,第62页。
②魏宏灿、王一侬:《从神圣领地到情爱禁区——桑文化发展试探》,《浙江社会科学》2001年第1期,第155页。
③张扬:《诗经植物意象的情爱内涵》,《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年第2期,第112页。
作者:邓春玲,硕士,广东石油化工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史及作品选。
编辑:康慧E-mail:kanghuixx@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