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记者 于涛
经济换挡下的订单式培训
文/本刊记者 于涛
“天啊,我终于是一个合格的埋弧焊焊工了,我可以涨工资了。”年轻的农民工孙宏明兴奋地喊着,激动之余,忍不住要把焊帽扔向空中庆祝。
孙宏明刚出来打工半年时间,本来还只是个焊工学徒,但幸运的是,他及时参与了阜新市总工会举办的“订单式送技能到岗位”活动,让他在名师指点下迅速掌握埋弧焊技能,成为大金重工这家上市公司的一名正式焊工,工资翻番。
在他欢呼的背后,大金重工车间的领导也是兴奋异常。阜新市总工会举办的“订单式送技能到岗位”,解决了企业技术类员工匮乏的难题,让他们在经济下行的“寒冬”中,增添了暖意和信心。
“充分发挥工会大学校作用,努力为企业和职工提供订单式、定向式和远程教育等培训服务……”这是辽宁省总工会十届六次全委(扩大)会议工作报告中提出的一个重要方向,而在这一领域,阜新市总工会率先做出尝试,并将其转化为工会应对经济下行的一个重要手段。
为什么订单式培训能够成为应对经济下行重要手段?这要从辽宁的具体情况说起。自从宏观经济进入换挡期,辽宁地区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人才的外流。
辽宁四方创维人力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郑三江说:“实事求是地讲,在当初经济环境好的时候,辽宁的人才就已呈现外流趋势,高校毕业学生纷纷到北上广深这样的大城市寻找高薪岗位,专家学者也屡屡被挖走。2014年开始,全国经济环境下滑,这样的情况就不限于高科技人才,就连技术性人才也开始纷纷外流。”
辽宁省就业和人才服务局发布的一项涵盖全省652家大型企业的调查数据显示,省内高级人才的需求与现有高级人才数量之比为1.8∶1,也就是说,辽宁目前对高级人才有一倍以上的需求缺口。而在技术工人、业务骨干方面的缺口,更是远超这一比例。
没有了高科技人才,企业至多是停止创新,而一旦企业中技能优秀的工人都流失掉了,那么企业将面临生产都难以为继的麻烦,也正是这一点,让很多辽宁企业在经济寒冬中倍感艰难。
面对这一难题,多数人想到的是如何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而阜新市总工会却从创新培训的角度出发另辟蹊径——“用工会的力量,为企业培养新的人才”。
“我们在调研中发现,每个企业的工种都有其特殊的技巧,工会传统的技能竞赛和员工培训模式,虽然能够逐渐提升职工基础技能,却很难立刻在岗位中应用上。”阜新市总工会副主席王振贵介绍。一方面是职工培训难以即时转化,另一方面是企业急需具有实际工作能力的成熟工人。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订单式培训得以创新式推出。
企业缺什么,工会送什么,职工想学什么,工会就培训什么,在课堂式教学的传统授课模式之外,把培训拓展到工作岗位上,由工会聘请专家、学者、历届技能状元面对面、手把手、一对一地教学。让职工学到技能直接能用上,让企业快速拥有更多成熟的技术型人才。
这一想法得到了市总工会领导班子的一致肯定,该工会经济技术部牵头,由产业局工会向各企业发出邀请,各企业可自身面临的难题“下订单”。收到“订单”后,经济技术部立刻寻找合适的授课老师,聘请辽工大、阜新高专、辽西技师学校等高校教师进驻到企业中,给职工们有针对性地讲理论,再聘请历届职工技能竞赛技术状元,和该企业的职工面对面探讨,解决实际操作中的问题。
阜锦开关电气制造有限公司急缺热处理和数控机床编程方面的人才,原有职工水平不达标。当这一订单送达市总工会后,经济技术部立刻邀请了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机械学院教授郭仁宁、讲师王杰到企业实地调研。“了解问题后,两位专家又备课半个月时间,最终不但拿出了全新的解决方案,更教会了员工如何实际操作。”企业董事长王恩林已经80多岁,但说很感激专家的解困纾难,每次都坐着轮椅到厂门口亲自迎接专家。
阜新天合环保建筑材料厂主营业务是生产保温空心砖,由于企业承担社会责任,聘用较多的下岗职工,因此员工整体技术水平较低,引进的设备总也达不到设计产量。在向市总工会求助后,经济技术部专程邀请了专家学者来重新研究方案,更请来辽西技师学院教师成泽辉、阜新发电公司工人张宇(市长杯技术状元),到现场教所有工人如何操作此类设备,让工人们全部攻克了锅炉冷处理及水循环、绞刀焊帽工艺等技术难题,该企业的设备终于达到了设计产量,该企业老板孙秀琴慨叹,这才是真正的“雪中送炭”。
据统计,仅在2015年,阜新市总工会就组织“订单式送技能到岗位”31场,参与授课人员160多人次,既提升了员工的技术水平和收入,也帮助企业培养了真正急需的人才,实实在在为企业的发展出了力。
应对经济下行,工会所做的不仅仅局限于创新人才培养的方式,还努力发动全体职工的力量,为企业出谋划策。
在全国总工会推动“公开解难题、民主促发展”的大背景下,阜新市总工会创新形式,鼓励全市所有企业员工征集优秀提案。无论是涉及为企业节约能耗、节省费用开始,还是涉及安全生产、工作环境,亦或者涉及工资福利待遇,都可作为建议提案,并对各类提案进行分级奖励。随着这一制度的建立,职工和企业之间的沟通机制得到极大完善。在经济下行的大背景下,职工和企业通过沟通相处得更加融洽。
阜新市总工会副主席王振贵表示:应对经济下行,工会如果想有所作为,就应该突破一些原有的模式,把眼光放在扶持企业上,但行动则落在帮助职工上,有的放矢地提升职工素质、融洽职工和企业之间的关系,才能最终对实体经济起到支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