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忠昌
/卷首心语/
领导干部怎样调研
文/刘忠昌
调查研究是领导干部做好工作的一项基本功。毛泽东同志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指出:“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
重视调查研究,是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做好领导工作的传家宝。领导干部不论阅历多么丰富,不论从事哪一方面工作,都必须脚踏实地做好调查研究。具体来讲,应当做到“四有”:
心中有谱。“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领导干部调研,必须有目的、有计划,不能随性而为。调研前,要认真制定调研计划,明确调研主题,根据不同调研内容确定调研方法。为避免出现“走过场”和“被调研”现象,调研方案不能只有“规定路线”,还要设计“自选动作”,采取不打招呼、暗中查访、不层层陪同、一竿子插到底的随机性调研,力求全面、准确、深透地了解真实情况。但在现实中,一些领导干部调研,要么缺乏整体谋划和预案,盲目性、随意性很大,要么调研目的不纯,致使调研偏离了方向:有些是为了装门面、走过场,例行公事;有些是为了验证自己先入为主的结论,戴着有色眼镜“找根据”;有些是为了“潇洒走一回”,哪里好玩儿到哪里去,诸如此类劳民伤财、扰民误事的调研应予杜绝。
脚上有泥。“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领导干部要了解真实情况,必须迈开双脚、“身入”基层,与群众零距离接触,真心实意地交朋友、拉家常,直接了解群众的所想、所急、所盼。在这方面,毛泽东同志堪称典范。1927年,毛泽东同志到湖南,用32天的时间,实地考察了湘潭、湘乡、衡山、醴陵、长沙五县的情况,通过与各界群众面对面座谈,掌握了大量第一手材料,写出了著名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提出了解决中国民主革命的中心问题——农民问题的理论和政策。党的十八大之后,中央将改进调研作风列为八项规定之首,但令人汗颜的是,一些领导干部到基层调研,仍然存在比较严重的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比如,有的颐指气使、前呼后拥、层层陪同,带着新闻记者到处“作秀”;有的坐着汽车四处转,走马观花、蜻蜓点水、浅尝辄止;有的吃住在高档酒店、变相用公款游山玩水,等等。以上种种不良调研风气若不纠正,调研很难接地气、顺民意。
眼中有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同样的东西,在一般人眼里,可能是破铜烂铁,但在鉴赏家眼里,可能就是价值连城的“古董”宝贝。这就需要有“火眼金睛”的鉴别硬功夫。在现实中,领导干部到基层调研,往往会遇到谎报成绩、掩盖事实的情况,对此,群众批评说:“村骗乡,乡骗县,一直骗到国务院。”很显然,这样的调查是看不到真相、得不到实情、做不出正确结论的。因此,领导干部调查研究,必须有识别真假的本事。这方面,老一辈革命家给我们作出了榜样。1961年,我国面临暂时经济困难,刘少奇同志到湖南某地调研。为了了解真实情况,他住在养猪场的饲料房里,常常突然“闯”进农民家里看看他们吃什么。一天,他在散步时看到一摊已经风干的大便,便用脚搓开,弯下腰仔细察看,然后,对随行的人员说:“你们看,这里面没有多少粮食,农民吃饭已经成了问题。”刘少奇同志这种认真仔细、“眼中有识”的调研作风,各级领导干部要学习和发扬。
脑中有思。经验告诉我们,“没有研究的调查,是白调查;没有调查的研究,是瞎研究。”调查的根本目的是解决问题,因此,调查结束后,不要急于下结论,尤其是对群众最盼、最急、最忧、最怨的一些敏感问题、焦点问题、难点问题,如果时间允许的话,最好有一段时间进行冷思考,经过一番“交换、比较、反复”的工作,把大量和零碎的材料,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梳理加工,抓住事物的本质,作出正确的决策。这个过程是领导干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必由之路,也印证了毛泽东同志的论断:“调查就像‘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像‘一朝分娩’。调查就是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