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叶萍
孩子生病时拒绝吃药,服药时出现呛咳或呕吐,家长武力灌服导致药物进入气管而窒息……婴幼儿服药时,除了药物本身的副作用外,家长喂药方法不当也常威胁着孩子的安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06医院儿科主任医师郑成中指出,家长给孩子喂药要用正确的方法,这样才能在有效治病的同时,确保孩子安全。
郑成中指出,很多小孩拒绝吃药并不是因为药物口感差,而是由于家长有意无意地给他“灌输”了恐惧。因此,家长要重视孩子的用药感受,在给孩子喂药时,应注意以下两点:
1.尽量选择颜色好看、口味较好的药物,让孩子觉得吃药并不是一件痛苦的事。
2.尽量减少喂药的次数,以免孩子对服药产生厌烦情绪。比如每天只服一次或两次药。
对于能听懂大人的话的孩子,家长要耐心地与他交流,讲明为什么要吃药,鼓励孩子主动吃药,并给予奖励。
对于孩子不肯吃药这个难题,郑成中说,父母既要有耐心,又要细心。那么,如何给孩子喂药呢?
1.喂药前必须认真检查所服用药物的药名、应服剂量等,片剂发霉、变色的不能用,水剂混浊、变色、有霉味的不能用,放置时间过久或已过期的药物不能用。
2.选择正确的喂药时间。最佳喂药时间一般在饭前0.5~1小时,因为此时胃内容物已排空,有利于药物的吸收,可避免小儿服药后呕吐。对胃有强烈刺激的药物(如阿司匹林、红霉素等),可于饭后1小时服用。
3.喂药前,先给孩子戴好围巾,并在旁边准备好卫生纸或毛巾,以便药物溢出时,及时擦拭。在喂药过程中,如果小孩把药吐出来,要及时按量补上。
对于出生才几个月的小孩,由于其味觉尚未发育成熟,家长可用滴管或塑料软管吸满药液,将管口放在婴儿口中,每一次以小剂量慢慢滴入,等其咽下后再继续喂药。也可以把药溶入温水后倒进奶瓶,让孩子自己吮吸。由于婴儿用药量较小,注意不要让药物黏附在奶嘴上,以免影响用药剂量。如果发生呛咳,应立即停止喂药,抱起孩子轻轻拍他的后背,以免药液呛入气管。
对于1~3岁的孩子来说,他们对药物比较敏感,会哭闹、挣扎,不肯吃药。这时,父母可以把丸、片剂研成粉末,用糖水调成稀糊状,把孩子抱在怀里,呈半仰卧状,头稍偏向一侧,用手捏住下巴,舀少许药液,然后用小勺尖紧贴小儿嘴角慢慢灌入,让药液自然流入口中。
另外,喂药时要确保孩子处于清醒、安静的状态。“禁止在小孩哭闹、睡着时喂药,也不要捏鼻子灌药,否则孩子容易把药或药水呛入气管。”郑成中指出,有的父母缺乏耐心,小儿迟迟不肯吃药,便强行灌药,结果药被呛入孩子气管,造成呼吸困难,轻者呛咳、呕吐,重者窒息、死亡,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父母千万不能莽撞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