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婧婧
摘 要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以企业为创新的主体,市场为导向,引导企业进行广泛的产学研合作的技术创新体系已经成为国家和地区构建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现有机制的比较分析和互动研究,进一步探索广泛适用于产学研合作的协同创新机制,使之成为提高产学研协同创新绩效,确保协同创新走向成功并持续发展的关键。确保深入实施国家技术创新工程,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
关键词 企业主导型;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互动研究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6)163-0142-02
企业主导模式是指企业处于创新活动的主导地位,以产学研协同创新来完成技术创新,转化生产力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成功,关键在于形成长效的运行机制,使企业成为产学研合作创新的决策和投资主体,研究开发的主体,利益分配的主体和技术转移的主体。
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的研究成果显示了充分的理论研究价值,对提高产学研协同创新绩效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国内学者从合作主体的角度提出企业主导型产学研合作模式,对产学研合作机制、问题及对策等进行了广泛研究[1]。综合理论分析以及诸多实践,产学研合作也必须以企业为主导,才能以市场化导向机制充分发挥出产学研这一技术创新平台的作用[2]。
然而,产学研协同创新中各种机制具有不同的功能和作用,并且是相辅相成的。一旦协同创新的某一机制失效,就可能导致其他机制的作用大打折扣。而我国对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的联系尚处于起步阶段,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理论与方法仍不够完善,研究视角也存在局限性。因此,本文在此基础上做了初步总结和互动研究,以期形成一套比较完善的理论与方法体系,使之成为提高产学研协同创新绩效,构建国家创新体系的战略重点。
1 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协同创新运行机制互动分析
1.1 基于创新过程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3](资源共享机制、资本融合机制、联合攻关机制、成果共享机制、效益分配机制和风险分担机制)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中,协同创新充分显示了取长补短、集思广益的优势,通过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机制,企业可以获得更丰富的资源,掌握主动权。从最初的研究开发、中试、生产、试销到产品上市,企业的投入始终占据主导地位,负责项目的筹资、投资活动。产学研合作的三大组织有其共同利益和目标,可联合突破关键技术性难题,使产学研协同创新获得最大成效。在产学研协同创新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风险,各参与主体在项目期内应集思广益,提高收益的概率。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本着权利与义务一致的原则有效协同,增强创新能力。研发成功后,创新绩效将直接转化为经济利益,利益分配机制的最终确定应该是各方共同意愿的体现。由此,再通过资源共享,使之产生1+1>2的协同效应。显然,在产学研协同创新过程中,这6种机制之间互相影响,相互补充,实现了合作创新的网络效应。
1.2 基于社会资本的企业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4](有效联结机制、信任机制、沟通机制和激励机制)
有效联结机制是企业构建创新合作网络的基础,通过产学研之间的网络联系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增强合作主体间的信任和沟通无障碍。信任机制的建立是合作关系存在的重要条件,搭建了合作主体沟通交流和激励实施的桥梁,形成了强有力的联结网络。沟通机制通过“软力量”的网络文化互融和“硬力量”沟通界面的顺畅,促进合作创新网络中合作主体的认知统一,增进合作成员相互信任和联系,使激励机制得以有效实施。激励机制的建立通过共同愿景的塑造和合理动态的利益分配,能为技术创新或技术成果转化提供动力,在此基础上建立网络内合作主体之间的信任机制。通过这几种机制的环环相扣,产学研创新网络实现了知识、技术的增值和资源的优化配置。
1.3 基于合作模式的企业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5](科技资源共享、共建经济实体、形成产业联盟和技术并购)
共建经济实体实现了资源的紧密结合,优势互补,风险共担,利益一体化,促使科技成果产业化目标的实现。这保证了企业作为技术转移的主体和合作创新利益的分配主体地位。围绕核心企业、中小企业配套的产业链体系中大企业起主导作用,通过自主发展产业链和完善的产业联盟,保证了企业成为产学研合作创新的决策主体和研究开发的主体。科技资源为企业创新主体服务,使市场成为调动和配置科技资源的主要手段,降低创新成本。产业公共技术与科技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服务,实现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在技术联盟的基础上,技术并购作为产学研合作的高级形态,则可以形成资源和技术的紧密结合和良性互补。这保证了企业产学研合作创新的投资主体。这几种近年来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现的几种模式相辅相成,突出和强化了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统一整体中企业作为合作创新的主体地位。
1.4 各种机制之间的联系和统一
这几种机制看似独立,实为相互补充和渗透,共同诠释和构成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网络体系。沟通机制和信任机制存在的条件下,网络体系中合作双方得以增强联系,构建合作平台,为其他机制的有效实施提供保障。科技资源共享,共建经济实体,形成产业联盟,技术并购都是有效联结机制的主要表现形式,在强关系和弱关系的有效联结基础上构建创新合作的社会关系网络,加强合作主体间的信任和沟通。经济实体实现了利益的一体化,通过资本融合机制和效益分配机制确保了企业的产业化和分配主导地位。而以大企业为龙头的产业配套体系和联盟需要联合攻关机制和成果分享机制结成某种稳定的协作关系,使自己成为大企业的“卫星工厂”。通过技术并购完成产业创新不可避免地会产生风险,激励机制的实施促成合作各方达成共识,为共同愿景的实现分担风险或分享成果,为技术并购提供了条件,为产学研合作创新持续性提供动力,使其结合得更为紧密、有效。
2 结论
本文重点比较和分析了在以企业为创新主体,以市场为导向的协同创新网络体系中,产学研协同创新各机制之间的互动性和统一性,在具体的实践中合作各主体应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发挥各自优势和资源集成,完善产学研联盟及平台建设,以最快速度实现技术创新产业化。针对当前企业产学研合作创新效率不足的原因(不确定性、评价缺乏等[6]),各机制之间辩证统一,互为条件,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合作各方在技术攻关、成果转化、平台共建、人才培养等方面建立全方位、立体式创新网络,希冀为我国高科技企业主导并积极参与的产学研协同创新增强支撑力和驱动力,高效优质地结出硕果提供重要理论和实践借鉴。
参考文献
[1]吴冠霖,钱雨,孙新波,等.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研究进展述评[J].冶金经济与管理,2015(2):49-52.
[2]张玉强,宁凌.对企业主导型产学研合作的反思与解构[J].中国科技论坛,2008(3):67-70.
[3]徐莉,杨晨露.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组织模式及运行机制研究[J].科技广场,2012(11):210-214.
[4]鲍林.社会资本视阈下的企业产学研合作创新[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6(4):123-128.
[5]马宁,王立.企业主导型产学研合作创新模式分析[J].科学学研究,2005,23(S1):244-248.
[6]苏碧云,陈艾华.基于企业创新主体的产学研协同创新运行机制探析[J].特区经济,2015(6):4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