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文志
笔者的家乡山东临沂有一位被人们广为称颂的农民工,他不仅是农民工群体中的佼佼者,而且也成为众多农村青年学习的榜样,他就是在行业内被称之为“金牌技师”的农民工李文龙。
为追求梦想,离开故乡走进城市打拼
李文龙出生在山东省临沂市农村,是沂蒙山区的一名农家子弟。小时候,每每望着家乡绵延起伏的大山,年轻的李文龙总在自家的屋檐下想,大山后面有什么?山后面的世界是否有自己的一个位置?每每想过之后,他的内心都会泛起一阵波澜,而这样的波澜,则会载着他的梦想朝着大山之外飞去。2003年,15岁的李文龙初中毕业后没有考上高中,在父母眼里还是一个孩子的他,含泪告别父母劝他留下来继续复读的苦苦相劝,只身一人从家乡来到青岛打工。心怀梦想的李文龙来到青岛后,没有急着到能赚钱的行业务工,而是揣着父母省吃俭用积攒下来交给他进城后用于生活费的一千元钱,鼓起勇气走进青岛四方机车车辆技术学校,报名学习技工。那时,他的梦想就是“想掌握一技之长,靠自己的双手干出点名堂”。因为从小爱动手,李文龙进入学校后选择了钳工。在很多人看来,钳工枯燥乏味,又苦又累。但在李文龙眼里,钳工是万能工,“车、铣、刨、磨”样样是学问。因为打心底里喜欢学技术,在学习上,李文龙总要求自己比别人更努力。学习期间,为了解决生活费问题,他利用晚上和周末的时间到餐馆打工,有时为了能多挣点钱,他整夜地不睡觉,在厂里加班做搬运工人。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四年勤学苦练,2007年青岛市第九届技能大赛上,李文龙从数百名参赛者中脱颖而出,夺得学生组第一名。凭着这份荣誉,他被中车四方股份公司相中,进入该公司做了一名车间工人。当时,国内高铁刚刚起步,中车四方股份公司开始大规模生产高速动车组,李文龙被分配在动车组组装生产车间,成为一名动车组组装工。
为学到技术,在刻苦钻研中锤炼自己
作为高精尖技术的集大成者,动车组对零部件装配的要求极高。拿动车组的司机室来说,不足6平方米的空间里,零部件数量多、部件之间的尺寸关系复杂,装配精度都是以毫米来衡量的,一点也不能差。分毫之间见功夫。尽管在技校有钳工底子,刚上岗的李文龙还是碰了壁。“要干就要干出个样子来”。李文龙暗下决心,跟自己“较劲”,他定下“魔鬼式”训练计划,练习装配时,甚至把练习件的装配精度精确到了0.01毫米,比头发丝还细。在进行“魔鬼式”训练的那些天,他的双手磨出了血泡,生起了老茧。进厂半年后,李文龙终于成功地掌握了动车组总组装的全部关键工序,成长为一名技能骨干。车间里资深的老师傅都为他竖起了大拇指。2008年,在青岛市职业技能大赛上,年仅20岁的李文龙技惊四座,一举摘得钳工状元。
“要做就做到最好”,这是李文龙的工作信条。一次,动车组试制时,李文龙发现,车辆内装因震动发生异响,影响了乘坐舒适性。凭着自己的经验,李文龙摸索着改进安装工艺,有效解决了车辆异响问题。几年来,像这样在生产线上的改进提案,李文龙参与了30多项,为车间节约生产成本达60多万元。
这些年,在生产一线,勤于钻研的李文龙练就了不少拿手“绝活”。车头前挡风玻璃的装配是动车组制造的一大关键技术。当动车组速度超过300公里/小时,80%以上的阻力来自空气阻力,同时还面临气动噪声、列车表面压力波等考验,这对前挡风玻璃的装配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凭着精湛的技艺,李文龙能精确控制前挡风玻璃的装配精度,这种关键技术,不仅保证了行车安全,而且外形美观,给动车组赢得了较高的信誉。
最近几年,我国的高速动车组在国内外有了广阔的市场,高速动车组开始大批量制造,为满足市场的需求,李文龙一心扑在技能攻关上,成为动车组装配技术的“开路先锋”。动车组司机室里大大小小的部件和结构,就像一幅清晰的地图铺在他的脑海里。通过大胆摸索和试验,他频频提出工艺革新建议,发明了一批快速工装,这些工装成为生产线上的“神器”,方便、准确、高效,不仅减少了大量返工,并且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也保证了产品质量。
为提升自己,在工作中时刻给自己充电
年纪轻轻的李文龙,目前已成为中车四方股份公司内部聘请的钳工技能名师。他在练就自身过硬技能的同时,还把自己掌握的先进操作法教给其他员工。这些年,他结合自身理论学习和总结的实践经验,无私向年轻员工传授动车司机室的内装板、操纵台、弯压条等关键装配工艺技术,帮助年轻员工快速掌握基本操作技能。由李文龙编写的《司机室内装操作指南》《观光区的隔音降噪》《车辆钳工的内装施工》等实用性课件和教材,已成为一线钳工培训的首选教材。
为了进一步提升自己,李文龙近几年仍然坚持利用业余时间给自己“补课”,他认为:“工作得越久,越觉得需要充电”,而这,既成为他进取向上的座右铭,也成为他不断鼓励自己的励志语言。在这样的一种精神激励下,他坚持自学,刻苦钻研,夜以继日地苦读,2013年,他取得西南交通大学业余大专教育学历,现在正在攻读中国海洋大学机械自动一体化专科和青岛广播电视大学行政管理专科学历。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这是一句催人向上的励志格言。对于每一个创业者或职场人士来说,只有深谙这样的道理,才能靠自己的双手为自己打出一片天地。如今,李文龙就怀揣着这句励志格言,让自己内心深处的理想种子,通过十几年的精心栽培长成一棵参天大树。更重要的是,今天,中国高铁已成为一张亮丽的国家“名片”,作为打造这张名片的一分子,李文龙在快速发展的高铁事业中也实现了着自己的人生价值。“要让自己亲手装配的动车组跑得更快更好,为中国高铁这张名片增光添彩。”李文龙常常这样说。
为实现梦想,在坚持中摘取理想的果实
成功在于坚持,坚持是最容易做到的事,只要愿意,人人都能做到;坚持又是最难做到的事,因为真正做到的,终究是少数人。
从农民工到金牌技师的李文龙,是从大山深处走出来的农家子弟,他从一名普通的技校毕业生做起,经过十多年的拼搏进取,现已一步一步成长为高铁领域新一代产业工人的代表。去云端摘取自己梦寐以求的果实,李文龙的梦想实现了。今天,年仅28岁的他已经成为高铁列车生产线上的金牌工人,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高级技师,他凭借精湛的技能,摘取了属于自己的沉甸甸的果实:2008年青岛市职业技能大赛钳工状元;2011年被评为青岛市技术能手;2012年参加全国职工职业技能大赛,获得“全国技术能手”称号;2013年被评为山东省十佳创新型职工;2014年获山东青年五四奖章、青岛市首席技师;2015年获青岛市劳动模范称号。 今天,中国高铁已成为一张亮丽的国家“名片”,作为打造这张名片的一分子,李文龙在快速发展的高铁事业中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