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牛鼻子

2016-07-15 00:58赵志耘
红旗文稿 2016年11期
关键词:创新型结构性供给

赵志耘

到底是“需求创造供给”,还是“供给创造需求”?这个问题,已经在经济学界争论了数十年了。不同的回答代表着不同的经济增长逻辑,代表着不同的政策取向。人类的需求当然是经济增长动力(内在动力),但这个动力要转化为经济增长还需要供给这个发动机(实现手段)。实现经济发展,最根本在于改进供给手段。蒸汽机的发明和改进,将人类推进到了蒸汽时代;电力的应用使人类进入到电气时代;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应用、信息技术的应用,使人类进入了信息时代。历史发展已经一再证明,正是科技创新一次次带来难以想象的供给能力,决定了人类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因此,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来提高企业的创造力,比通过刺激需求更有利于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供给侧也就是生产侧,总供给可用生产函数来表示,产量由生产要素投入和全要素生产率共同决定。其中,要素投入是指劳动、资本、自然资源等生产要素“量的增加”;全要素生产率取决于生产要素质的提升,包括技术进步、人力资本提升、生产组织方式改善等。各国经验都表明,要素投入在经济体达到中等收入水平之前,比较容易表现出它的支撑力和对发展的贡献,但其后却要转向衰减。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需求侧刺激乏力,供给侧低效供给过剩,明显地表现出有效供给不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并不是否定需求是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而是要通过生产要素的有效供给和利用来提高供给能力,更好地回应与引导需求,从而推动经济长期发展。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攻方向是减少无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结构的适应性。作为供给主体的企业如何减少无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必须提高创新能力。这与熊彼特“创造性破坏”是经济增长本质的观点是一脉相承的。熊彼特认为,价格和产出的竞争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来自新商业、新技术、新供应源和新组织模式的竞争。麦肯锡咨询公司资深合伙人福斯特在分析美国40多年横跨15大产业、千余家企业的绩效后发现,企业在长期运营中,其绩效的增长是不连续的,而这种不连续是市场中创造性破坏形成的结果。当某个名不见经传的新竞争者掌握了更能让消费者接受的新产品和新技术时,市场会毫不迟疑地接受,而原本在产业中长期占据优势的企业则可能一举被击败。市场的“做事风格”就是不断实施创造性破坏,因此政府要做的不是阻止创造性破坏的发生,而是促进企业增强创新能力,让企业在一次次生与死的洗礼中获得新生。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抓什么?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2015—2016年全球竞争力报告》显示,尽管中国仍是全球主要新兴市场中最具竞争力的经济体,但在科技创新相关的各项指标上表现欠佳。中国的创新总体状况排名世界第31位,高等教育和培训世界排名第68位,技术完备度排名第74位。而创新、高等教育及培训、技术完备度恰恰是影响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关键因素。创新能力不足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掣肘。当前我国面临经济下行压力,说到底就是创新乏力、创新不足。因此,抓科技创新才是抓住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牛鼻子。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在于通过科技创新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因此,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最后都要落在创新驱动发展、培育创新型经济上。

世界各国经验证明,一个国家只有拥有大批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创新型企业,并带动更多企业走创新发展之路,才能真正迈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但目前我国企业普遍存在创新动力不足的问题,必须花大力气加以解决。一方面,我国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的关键领域和重要部门中处于支配地位。因此,应当推动国有企业结构调整,通过创新发展一批,重组整合一批,清理退出一批,让国有企业成为创新的先锋。另一方面,中小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中小企业,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是最具创新活力的企业群体。许多国家的实践表明,中小企业发明新技术、新产品的效率远高于大企业。我国的数据也表明,中小企业创造了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完成了70%以上的发明专利,提供了80%以上的城镇就业岗位。因此,打造众创、众包、众扶、众筹平台,构建大中小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创客多方协调的新型创业创新机制,培育创业创新服务业,对于培育创新型中小企业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独木难成舟,单靠一个企业单打独斗也很难成气候。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新产品、新技术的生命周期不断缩短,市场要求的创新频率在不断加快,新产品的开发与应用所需的投资也日益增大,传统的纵向一体化模式(从产品的设计和开发、生产、分销等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全部由一个企业来完成)已越来越难以实现。这要求企业从独立创新转变为多元主体共生创新,与相关利益方联结成创新共同体,打造良好的产业生态和创新型产业集群。一些国家也意识到这一点,出台相关措施来促进共生创新。2013年6月韩国出台了《创造型经济落实计划——营造创造型经济生态系统的方案》,该方案的主要思想是大企业和中小企业通过成果共有制,共同合作开发有助于相互发展的成果,推广公平分配合作成果。这种共生创新的理念值得我们学习。以共生创新的理念促进创新型产业的发展,涉及项目、政策等方方面面的转变。在扶持项目上,要从支持单个技术研发转变为支持解决方案。支持资金中既包含研发资金,也包含对成果应用单位为使用新技术新产品所付出成本的补贴。在扶持策略上,要从“抓大放小”转变为“抓大带小”,规定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中小企业。在扶持对象上,要从扶持单个企业转变为扶持产业联盟。扶持产业联盟不能是“政府设盟、企业加盟”,而应是“企业设盟、政府协助”,以扶持资金作为引导,协助联盟建立和维护公正公平的运作机制,使得联盟成员从表面的“手拉手”变成内在的“心连心”,真正实现共创、共享。

发展创新型经济,还要打造创新型区域。一个区域在发展创新型产业的过程中,如果一味模仿其他区域在高技术产业创建的“增长奇迹”,不但会降低成功可能性,也将使领导者和追随者的市场地位模式永久固化。2013年,欧盟将“智慧专业化”写入《欧盟2020》战略中,正是为了将有限的政府资金投入到一个区域拥有特定优势的活动中,从而打造基于区域特色产业结构和知识基础的创新型区域。“智慧专业化”理念一方面要求把研究和创新与经济发展以新颖方式联系起来(如发现创业过程、决策者与本地创新者紧密合作以确定优先领域等);另一方面要求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始终关注外界情况,使区域冷静地认清本地资本和能力在与外界知识源和价值链连接时所能实现的效益。因此,政府相关部门在制定区域创新发展战略时要摒弃传统的“自上而下”由政府领导制定的做法,转而通过市场和政府的互动,实现自下而上的“创业发现过程”。此外,在扶持对象上,不能只是扶持一家特定的公司,或支持某个特定的产业,而是要支持具有区域特殊优势的特定领域,从而将创新战略与区域优势相结合,打造创新型区域。

我们所处的当今时代,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社会化大生产时代。在这样的时代,成功的创新将会在世界范围内以几何级速度扩散开来,供给将创造出波澜壮阔的需求,改变全球经济格局。与需求侧调控相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更有利于催生颠覆性创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意味着经济思维、政策思维的深刻调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旦成功,中国经济将会开启创新驱动的新纪元。

(作者: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党委书记)

责任编辑:吴强 李民圣endprint

猜你喜欢
创新型结构性供给
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新工科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巴斯夫推出创新型DURA-COLOR抗老化技术
基于应力结构性参数的典型黄土结构性试验研究
切实抓好去产能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一图带你读懂供给侧改革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对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考
长征途中的供给保障
也谈供给与需求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