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耀泉
(佛山市南海区大沥镇水利排灌养护站广东佛山528231)
城市水利设施养护管理体制探究
陆耀泉
(佛山市南海区大沥镇水利排灌养护站广东佛山528231)
城市水利建设是城市规划和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涉及到社会大众生活和工作的重要建设项目。本文主要探讨城市水利设施养护管理体制的建设,首先简要阐述了城市水利设施养护管理的现状,以及在现阶段加强养护管理制度建设的关键点,在此基础上,对城市水利设施养护管理的制度建提出了详细的措施,以促进我国的水利设施管理的建设。
城市水利设施;管理体制;管养分离
近几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及社会环境与生态环境的互相影响,我国加大了对水利设施的管理和养护。但在实际管理中,由于水利设施涉及到的项目较多、覆盖范围较大,使养护和管理存在一定的难度。所以在后期的养护工作中存在着一些普遍性的问题,阻碍了我国水利建设的发展。针对目前的建设情况,可主要从整体掌控和针对性管理两个方面进行管理的加强。
我国水利设施建设一直都是基础建设中的重要内容,且在近几年得到了迅速发展,为我国的基础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发展推动力[1]。但在使用过程中的管理和养护工作却存在部分问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设施的逐渐老化,相关的基础建设由于使用时间较长,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对其作用的发挥产生了一定的不利影响。
(2)自身管理体制的效率较低,由于管理的内容较多,社会技术和管理理念的更新速度较快,管理方式难以及时进行改进和创新,适应性不够强。
(3)管理资金的缺乏,作为涉及到整个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建设,水利设施的养护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导致许多设备无法及时进行更新。
2.1 加强制度建设
制度建设是保证养护管理效率提升的关键环节,只有构建科学的、高效的管理模式,加强体系内部管理的秩序性才能促进养护效率的提升。在具体的管理中,针对当前管理比较薄弱的环节进行专项管理和加强,以保证整个管理体系的整体性。同时,做好对基础内容的管理也是加强管理的重要部分。制度建设的加强还需要政策环境的保护,只有加强政策建设,给予充分的管理资金支持和政策支持,才能促进市场的良性发展,从而建立起科学性、专业性以及社会性都较强的管理体系。
2.2 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
人才队伍建设的加强,是促进管理体制能够不断创新的重要源泉。人才队伍的加强可从两方面着手。
(1)加强综合实力较强的专业人才的培养,例如与相关专业的高校进行合作,企业提供优秀人才对后备人才进行经验传授,毕业之后企业直接从高校招聘人才,不仅能够保证人才的提供,还降低了人才获取的成本。
(2)针对已经在岗的工作人员,企业可进行专项培训,以不断提升工作能力。
3.1 深化养护体制建设
与其他设施不同,城市水利设施包含的基础项目较多,涉及到城市的基础建设和规划等,水利设施的养护十分重要。因此,深化养护体制的建设是促进城市水利设施管理发展的重要方式。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城市水利工程的管理和建设关系着社会大众的利益以及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对党在社会大众心中的印象有着重要的影响[2]。为了加强城市水利设施的养护管理,实现传统管理方式向现代化管理方式的转变,以提高项目的经济效益。同时还需考虑到设施的安全,加强社会大众对水利设施建设的认识和理解,有必要加强对城市基础工程的建设和管理。针对水利设施的管理,需要充分考虑到社会大众的公共利益,实现运作模式的长效管理。
3.2 促进管理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促进管理方式的标准化,实现全方位管理是加强水利设施建设的重要环节。要想对管理进行规范,实施定额管理是重要的前提条件,准确的定额是实施科学管理的基本。在城市规划和管理中,对市场的运行管理在不断地完善,但仍有不尽人意的地方,所以需要加强管理的规范化。
(1)需要相关部门监督和管理的加强。可颁布水利设施管理的相关文件,制定部分硬性条件;并且为了促进建设的发展,可带领当地市场进行新的管理模式和管理理念的尝试,结合实际的养护管理实践,最终选择最适合实际的发展策略。
(2)需要相关的工作人员养护意识和责任意识的加强。企业可加强对内部员工的管理,将责任和义务都落实到个人。同时,还可指定严格的管理措施和政策等。
3.3 实施科学性的养护管理
城市建设的管理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更需要科学性的建设发展措施的实施。科学性的养护管理是保证水利设施实现长远管理效率的重要方式。在具体的改进过程中,针对不同的管理方面和管理内容,包括运行管理、维护方法及检测方式等内容都需进行改进和科学性的加强[3]。
(1)企业可根据养护的实践情况,在企业财务能力能够承受的基础上,选择更为先进和高校的维修设备,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提升员工的专业素质,以为养护管理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2)企业可建立高效的管理体系,在整体管理上实施一体化管理,加强对养护管理的控制。同时,又要针对不同的内容实施针对性管理,掌握不同的养护项目在日常的运行状态,做好防护工作,以保证损失的最低,尤其是对防汛抢险的组织、水质的监测等事关社会发展的重要部分。
3.4 加强养护的基础化管理
基础化管理的实现和加强包括了最新数据的获取和相关信息的整合。水利设施具有内容多、覆盖面广等特点,这样的工程特性使得管理资料的获取和整合十分重要。为了保证养护工作的有效展开,在加强日常管理的基础上,做好每一次养护和维修的记录,并整理进行出储存,为后续的管理和养护提供一定的参考数据。另外,针对基础性的管理方法进行改进,在已有的管理模式的基础上,对相关的数据进行优化,使其能够更加形象地反映出养护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进而使得管理的针对性和科学性更强,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形成有效的、系统性的管理模式。
3.5 开展数据化和信息化管理
数据化管理和信息化管理的实现,充分适应了当前的社会发展实际。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我国已基本进入大数据时代和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被广泛运用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推动力量。数据化的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借助了智能系统和网络管理,有效节省了人力消耗,不仅使得管理的效率有所提升,还降低了管理成本的消耗。数据化的管理方式的实现,对养护体制的完善和改进也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城市水利工程本身涉及到的项目和内容较多,管理起来有一定的复杂性,加之后期的维护等工作。针对水利工程进行的管理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系统。结束数据化管理,实现智能化管理,利用计算机对相关的数据进行记录和储存,以及后续的管理等,能够有效促进管理方式的创新。
综上所述,城市水利建设的发展与城市发展有着直接的联系。科学的管理体制的构建,也离不开良好的政策环境、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以及优秀的人才队伍的支持,通过系统管理制度的构建,和针对性管理的实施,从整体和部分两个方面对养护管理进行控制,能够有效促进我国的水利建设的发展。
[1]吐尔逊娜依·玉素甫.浅析城市水利设施养护管理体制[J].价值工程,2010(12):18.
[2]江锦燕.水闸水利设施的管理养护要点探析[J].内蒙古水利,2016(05):52~53.
[3]陈飞燕.提高水利工程管理养护工作之我见[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5(09):170~171+175+19.
TV698.2
A
1004-7344(2016)30-0146-02
2016-10-14
陆耀泉(1967-),男,广东佛山人,本科,从事水利工程养护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