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工精神在高校中的育人功能

2016-07-15 12:14:46田亮赵静
大科技 2016年30期
关键词:军工育人精神

田亮 赵静

(西安工业大学陕西西安710021)

军工精神在高校中的育人功能

田亮 赵静

(西安工业大学陕西西安710021)

军工精神作为人民军工长期以来不断实践的宝贵财富,它激励促进着军工事业的发展。同样,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社会,高校的正确发展需要我国优秀文化的引入。然而,军工精神作为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对高校开展教育有重要作用,对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有推动作用。本文通过对军工精神的由来以及其内涵、育人功能的介绍,总结出了高校融入军工精神的有效途径。在大学生中应该倡导这种军工精神,它能够引领大学生们刻苦学习、努力奋斗,并且有助于大学生们坚定报国之志和创新精神。

军工精神;高校育人功能;有效途径

1 军工精神的内涵及特性

军工精神植根于五千多年的中华民族精神之中,同时也继承和发展着中华民族的先进文化,伴随着国防科技事业的不断发展,形成了一系列催人奋进的军工精神。军工精神是指军工行业普遍接受的一种展现军工人的人生追求和精神情怀的总的看法和描述,也是军工人和国防科技工业技术发展过程中每个历史时期所展现出来的不同精神的表达。因此,军工精神具有独特性。①军工精神有其历史沉淀性,军工精神的形成是经历了80多年的风风雨雨,是人民军工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因此它具有历史的沉淀性。②军工精神具有普遍认同性。军工精神要让整个军工行业普遍认同和接受。③军工精神还具有创新性,它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注入新的内容,与时俱进,在实践中不断创新。④军工精神具有民族性,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它具有五千多年的文明。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和奋斗精神都是军工精神形成的理论依据。从古至今,军工精神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发扬和丰富了新的时代精神。因此,军工精神体现了人民军工的优秀思想品质,塑造了人民军工的坚定意志,同时肯定了人民军工做出的杰出贡献。

在当今的高校中,军工精神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的一个重要载体,“热爱祖国,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甘于奉献,勇攀高峰,敢于创新”这一系列军工精神都是现有大学生应该去学习的。在高校开展军工育人体系的研究,有利于拓宽大学生的素质教育,为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树立崇高理想,刻苦学习,报效祖国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2 军工精神的发展

军工精神作为一种文化,它是人民军工在长期的军工实践中不断发展而形成的。它引领军工行业的发展。1931年10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江西兴国县的官田村建立了中央红军兵工厂,这意味着我国的兵工事业开始了一个新篇章。经过无数个日日夜夜的人民军工的不断努力,使得我国的军工行业不断地突破。80多年的不断发展,形成了内容丰富、光芒四射的军工精神。这种精神不断激励着人民军工,同时也推动着我国国防科技的不断进步。

军工精神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重要时期,自1931年中国共产党建立人民军工以来,军工精神从抗日战争的雏形阶段,到建国以来的转型期,最后是改革开放到至今的稳固发展期。这个每个阶段都展现出兵工人不同的战斗力,军工精神都突显出了国家利益至上的价值观点。在战争时期,“中国的保尔”吴运铎,“把一切献给党”的精神激励着人民军工,他作为中国军工的开拓者,为我国国防科技的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黄崖洞精神”所表达出的“艰苦奋斗,自力更生”为我国抗战胜利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激励着当时的抗战人民。在和平年代的初期,我国新一代的杰出科学家,“两弹一星”勋章的获得者钱学森,他为我国的导弹航天事业做出了划时代的贡献。他的“两弹一星”精神也在当时促进着人民军工不断地努力奋斗,在当时严峻的国际形势中,从事科研的人不负众望,面对困难刻苦钻研,在当时也取得了一系列成就。“两弹一星”事业的成功,不仅使我国的国防实力有了一个新高度,也同时鼓舞了人心,振奋了全民族人民的士气。到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我国的经济不断地快速发展,航天事业的不断进步,在此时也形成了“航天精神”。回顾过去的80年里,人民军工不仅继承了“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中华民族精神,还不断发扬“吴运铎”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在继承和发展中又不断地形成了“载人航天精神”。这不仅促进了我国的经济发展,同时使得我国的精神文明得到了传承和发展。军工精神作为一种意识形态,不仅在人民军工得到了弘扬,同时也彰显了不同时期中国的先进文化的时代特色,凝聚全民族的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动力。

3 军工精神在高校教育发展中的育人功能

3.1 导向功能

军工精神在当今社会的发展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它能够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马克思认为:人的全面发展就是能够让每一个人得到自由、平等、和谐、全方位的发展。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人的全面发展离不开它的支撑,然而军工精神在其中发挥着强大的推动力。因此,充分将军工精神融入高校育人教育中,有助于帮助大学生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帮助大学生提高自身的素质修养,还可帮助大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关系以及各种社会关系。培养大学生的道德情操,完善大学生的人格魅力。

3.2 激励功能

“敢于攀登,吃苦耐劳,勇于创新”这都是当代军工精神的表现,这些对大学生保持高昂的学习情绪是种推动。当代大学生及其缺乏认真钻研和创新的能力,在对于学习问题上,热情不高,没有坚强的意志。因此,高校应大力将军工精神融入教育中,这有利于强化大学生学习动力,提高学习兴趣,燃烧工作激情,培养科学创新的能力。高校大力将军工精神融入到校园文化中,这种良好的氛围对大学生有着一定的激励作用,使得大学生能够开拓进取,积极上进。军工精神的激励作用不仅体现在对大学生学习动机,学习目标方面上的促进。还对大学生热爱祖国,增强民族自豪感方面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军工精神是历代先辈精神的高度概括和总结,是每一个中华儿女,当代大学生需要去学习的。中华民族在苦难坎坷中不断变得强大起来,其中的民族自豪感是每一个大学生都应该有的,其中的爱国精神也是全民族不断向前的动力源泉。

3.3 熏陶功能

军工精神的熏陶功能其实质就是对高校的大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陶冶大学生的情操,对大学生的习惯养成具有引导和推动作用。高校注入军工精神,使得大学生在无声无息的接受着洗礼、感染。现如今,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国与国之间的交流不断增多,虚拟的网络世界也同时带来了一些极端思潮,高校受到了各种文化的碰撞,使得大学生陷入窘境,形成困惑。大学生在此时容易受到西方非主流文化的充斥,形成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一系列不好的思潮。大学生缺乏集体意识,缺乏国家利于高于一切的意识,这使得大学生处于一种迷茫的状态。因此,在高校要把握好校园文化的建设方向,在高校大力宣传军工精神,加强文明素养熏陶,吸引学生,使得学生的认知发生改变,在军工精神的耳濡目染下,从而使得大学生有其正确的价值观,也将高校赋予了独特的高校精神。

3.4 凝聚功能

军工精神有其特有的号召性,它能够凝聚各方力量,团结人心。在高校,我们更需要要这种特殊的粘合剂,将大学生都能团结起来。让所有人都能感觉到一种团体的力量,集体的力量,找到相应的归属感。将学校这个大家庭与自己融合在一起,将自己的发展与学校的发展联系在一起。军工精神的凝聚功能,使得学生有了共同的奋斗方向,使大学生能够有更多的共识,行动上保持更高的一致性。如果高校缺少了凝聚性,可能它的发展也会遇到阻碍。没有一个团结的力量,有分歧存在,任何事情都很难做好。因此,将军工精神注入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不仅能引领先进思潮,还对高校自身的快速发展有很重要的推动作用,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也将引领广大师生有一个共同的奋斗目标。

4 军工精神融入高校育人发展中的有效途径

4.1 军工精神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

①军工精神具有较强的爱国主义精神,将这份爱国主义为核心的精神作为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核心。军工精神是被世人公认的一项公民素质,在处理不同国家或民族的关系方面,应该注重以军工精神培养学生对国家尽义务、负责人。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年的文明,爱国主义是我们整个民族的灵魂。党中央颁布了一系列措施强调:要把以爱国主义为主的军工精神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石,坚定不移、长期发展。高校的思想教育工作要具备促进学生思想进步,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的作用。②改革创新也是军工精神的重要内容。作为理论教育前沿的高校思想政治体系教育应该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具体的做法是:a.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以时代的要求调整思想政治教育,增强思想教育的针对性,若要做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需要特别重视学生们重点关注的问题,始终以当前或未来一段时间可能的热点问题、难点问题进行多角度分析,确保大学生思想教育与时俱进。军工精神正好具备这种性质。b.在教学模式方面,应该注重探索符合大学生特点与军工精神特点的教学新模式,若要将军工精神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必须要借鉴和吸收现有的教育理论,积极在教学方法上将解决实际问题的想法升华为思想觉悟提高的过程,逐渐营造出以思想引导学生成长的新型机制,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用性。

4.2 加强军工精神的理论宣传,优化校园文化

理论宣传工作十分重要,一定要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领导力量,加强对大学生思想宣传,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和军工精神溶入到日常的学生学习中。与此同时,利用学校内部的刊物、网站、宣传栏对军工精神进行解读,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军工精神深入每个学生的内心,不断提升大学生的道德素质和爱国情操。充分发挥共青团、政工团体等组织,在党委统一领导下,以兼职政工人员为骨干在校园内进行大量宣传,为培养具有军工精神提供更加广泛的基础。通过理论方面的学习,弘扬军工精神。主要包含:①坚持马克思主义,利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来武装全体大学生,形成良好的努力拼搏、积极向上的习惯。②坚持思想观念的教育工作,逐渐引导大学生牢固树立正确三观,增强学生的责任与爱国意识,将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深度结合,正确处理个人、社会、国家之间的关系。③坚持开展以遵纪守法、爱国爱家的民族之魂和以改革为代表的时代精神,加强大学生的爱国精神与自主创新意识。④积极开展各种形式与政治教育,紧密的团结在以国家为中心的周围,配合国家的大政方针,不断提升大学生的全局观念,开展法制教育,使广大学生能够认真学法、自觉守法,积极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它关系着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的重要职责。军工精神对高校的合理协调发展具有深远的指导价值。大学生作为祖国的未来,是军工精神的主要继承者和发言者。因此,高校应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不断地开辟军工精神的新形式,不断地加强创新,使军工精神更好地融入到高校的发展中。用军工精神指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使大学生能够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1]代艳丽.论军工文化在军工类高校的育人功能[D].中南大学,2013.

[2]王守信.三论:践行军工精神的重要意义[J].国防科技工业,2012,04:40~41.

[3]李大光.论军工精神的核心价值体系[J].军工文化,2012,05:32~33.

[4]唐伯武.论军工精神的深刻内涵和时代意义[J].军工文化,2012,06:80~81.

[5]王昌.继承和弘扬人民军工精神[J].国防科技工业,2007,02:27~28.

G641

A

1004-7344(2016)30-0042-02

�:军工精神的时代价值[J].国防科技工业,2012,04:36~37.

2016-9-27

田亮(1962-),男,思政部主任,教授。

赵静(1991-),女,在读研究生,思政部研究生。

猜你喜欢
军工育人精神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中国德育(2022年12期)2022-08-22 06:16:28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教育家(2022年18期)2022-05-13 15:42:15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人民周刊(2021年22期)2021-12-17 07:36:09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当代陕西(2019年24期)2020-01-18 09:14:54
拿出精神
雄安新区 河北军工新未来
军工文化(2017年12期)2017-07-17 06:07:54
顾帅圻:将“军工范儿”进行到底
中国汽车界(2016年1期)2016-07-18 11:13:36
军工版“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
军工文化(2016年4期)2016-06-22 16:22:15
军工大检阅
机电信息(2015年28期)2015-02-27 15:5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