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歌
前一段时间,“星球大战”系列的最新影片《星球大战:原力觉醒》在内地上映,受到了星战粉丝的追捧。自1977年乔治·卢卡斯推出了第一部《星球大战》电影(也是星战系列正传的第一部)以来,已经是该系列电影的第七部了。39年间,星战系列影片用奇特的视觉效果,描绘出了由不同的星系文明组成的星际空间,以及在其中发生的波澜壮阔的星际征战故事,在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票房纪录的同时,也征服了全球大量的影迷。
在“星球大战”系列电影再度成为影迷热议话题的同时,军迷朋友也许会想到同样始于30多年前的另一个“星球大战”——美国的“战略防御计划”(又称“星球大战计划”)。
冷战时期,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军备竞赛愈演愈烈,双方用战略核武器达成了恐怖的核均衡。20世纪80年代初期,为了打破僵局,美国提出了“高边疆”战略:利用美国的高技术优势,建立先进的空间武器系统防御战略核武器进攻,以消除苏联的核威慑,未来将进一步开展空间探索以取得丰富资源。
“星球大战计划”正是在这一背景下诞生的。该计划源于1983年美国总统里根的一次演讲,目标是建立多层次、多手段的弹道导弹防御系统,涉及到的先进技术包括火箭推进、定向能和动能武器、目标探测、计算机技术、通信等。冷战结束后,“星球大战计划”也随即终止,部分成果用于其后的“战区导弹防御系统”“国家导弹防御系统”和“导弹防御系统”中。
近年来,随着临近空间技术的发展,“星球大战计划”中以高技术为基础、立足空间建立全球防御和打击网络的战略再次浮出水面。
临近空间,一般指20千米~100千米的空域,处于飞机飞行高度和卫星运行轨道之间。由于其特殊的空间位置,临近空间也拥有了特殊的战略地位:向下可以在远程打击、侦察监视、电子对抗、通信等方面发挥巨大作用,进而获得空中/地面/水面的战略优势;向上可以控制卫星轨道,进而夺取制天权并在未来空间探索领域确立领先优势。积极发展临近空间技术,抢占这一新的战略空间,也成为了世界大国关注与博弈的焦点。
由于临近空间的特殊环境,涉及到航空、航天、新材料等领域,技术难度很大。美国再次发挥其高技术优势,率先进军这个关键的战略空间,并在临近空间高速飞行器等方面取得了进展。俄、英、德、日等国也不甘示弱,纷纷跟进。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临近空间的控制权与工业时代的海权类似,一旦获取即可拥有绝对优势,有“赢者通吃”的效应,值得我们警惕。
临近空间技术的发展,预示着星辰大海时代的来临。原力已经觉醒,你,准备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