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元元,刘导波
(湖南商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5)
课程建设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的探索
——以“贸易经济学”课程为例
尹元元,刘导波
(湖南商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5)
“贸易经济学”是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门应用经济学课程,具有极强的社会实践性,对当前我国地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和促进意义,符合高等院校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的办学特色和发展理念。湖南商学院的“贸易经济学”课程开设历史悠久,长期以来探索在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课程设计、内容设置、成果转化以及人才培养。当然,在新形势下要进一步推动“贸易经济学”课程对地方经济发展的实践价值和意义,必须要明确实践目标、调整课程内容,加快新型理论研究,进一步探讨校企、校府之间的合作机制。
“贸易经济学”课程;校企合作;校府合作;地方经济发展
高等教育走向地方,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应该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使地方性高等院校与区域经济发展较好结合,形成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着眼点的办学特色,以服务地方经济,使地方经济得以健康、可持续性发展。湖南商学院作为地方性商科院校,以商科为办学特色,长期以来立足于湖南省商贸流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通过“贸易经济学”等这一类体现高等商科院校办学特色的经济类课程的建设,努力实现课程建设与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融合、共同促进,从而实现高等院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使命,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1.1 办学特色与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大学特色是一所大学在办学过程中所形成的区别于其他大学的一种独有的特征、优势和风格,特色就是与众不同,是在相互比较中而凸显出来的。特色既是一种差异,更是一种优势。大学特色可从很多方面进行塑造,如办学理念、办学经历、办学模式、学科专业、人才培养、校园文化等。但是,一所大学的特色最重要的是学科专业特色、人才特色、大学精神特色。其中,专业学科的不同与差异,决定了一所大学发展的社会定位与市场定位,是实现人才特色的培养基础,是大学精神特色的重要体现。而对于一个专业来说,最重要的是根据专业特色设置的课程体系,课程建设是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载体。所以,课程建设决定着一所高等院校能否打造特色专业,形成办学特色的基石,是一所大学内涵发展的重要抓手,也是高等院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
当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学服务社会的功能越来越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应该成为高等院校办学重要的目标之一。因此,怎样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从哪些方面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应该成为高等院校办学特色凝练的重点和方向。结合前面关于课程建设对办学特色的基石作用,课程的设置和设计,以及课程的建设和发展直接关乎在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过程中高等院校能够发挥的作用,可以说,课程建设已成为高等院校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的主要载体。
1.2 “贸易经济学”课程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
地方经济在发展过程中有两个重要要素:一是产业的发展。当地的经济必须靠一批支柱型产业才能推动经济的快速崛起。为此,地方政府就亟须了解和认知服务业,清晰掌握服务业与经济发展的关联性和内在逻辑,这样才能更好地引导本地的服务业发展。二是人才的需求。人才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在地方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既需要管理人才,也需要懂专业、懂技术的应用型人才。为此,适合于本地经济发展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就成为地方性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我们要根据地方经济发展的现状以及趋势,尤其是结合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来培养合适的人才。
“贸易经济学”是一门分支经济学,以社会贸易活动领域中的经济关系及发展规律为主要研究对象。重点研究交易的产生和发展的演变过程,揭示贸易活动过程、贸易活动中的经济关系以及贸易活动中的客观解释。湖南商学院的“贸易经济学”课程是体现高等商科院校办学特色的一门经济类课程,也是湖南商学院开设最早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末,教学时间长,教学效果显著。“贸易经济学”先后评为湖南省教育厅重点建设课程、国家精品课程,获得湖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湖南商学院的“贸易经济学”课程在建设过程中,主要着眼于大流通、大市场、大贸易,突出贸易经济学课程建设服务于“培养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的高级应用型经营管理人才”的教学定位,尤其是结合湖南省商贸流通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将课程建设的成果及时转化为地方经济发展的智库支持,并通过课程建设培养了一批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的应用型专业人才。
2.1 课程建设成果转化为智库支撑
商贸流通产业对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但是,在实际地方经济发展过程中,大家对商贸流通产业认知度不够,片面理解商贸流通业为服务性产业,既不能直接拉动经济发展,又不能对当地政府产生重大的税收贡献。直到近几年,国务院有关文件才明确流通产业具有基础性和先导性。为了提高大家对商贸流通业的认知,明确商贸流通业在地方经济发展过程的作用和地位,我们“贸易经济学”课程组以柳思维教授为首席专家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就承担了政府流通行业发展智库咨询的角色。
一是柳思维教授为湖南省市场流通等问题多次进行参政咨询,作为省政府参事、省院士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两次被聘为改革攻坚重大决策咨询智囊团成员的专家,先后多次就市场发展、流通领域等问题向省委、省政府提供决策咨询报告,多次得到了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人的肯定和批示。二是作为湖南省商务厅、长沙市商务局、雨花区、芙蓉区等部门的商务顾问,为相关职能部门在决策商贸流通产业发展思路中提供咨询建议,为湖南省加快总部经济发展、现代服务业发展、现代物流业发展等进行了指导。三是柳思维教授带领课程组承担了相关部门委托的商贸流通领域发展规划,为引导地方商贸流通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智力支撑。这样不仅提高了当地政府对商贸流通业的认知,而且通过对商贸流通业与地方经济的发展研究,从理论和实践上剖析了商贸流通业发展的意义和价值,特别是为地方商贸流通业的发展方向提供了重要的决策支持。四是柳思维教授带领课程组以城市商业布局理论为依据,为湖南省的城市商业网点规划进行了长期持续性的服务。
2.2 课程建设促使商贸流通企业转型升级
以商贸流通业为主体的现代服务业是我国经济和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方向。特别是当前,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发展,传统商贸流通企业面临转型升级的压力。湖南商学院“贸易经济学”课程组结合零售业、批发业、餐饮业等行业发展的特点,依托课程建设的理论成果,从不同角度参与到具体的商贸流通企业转型升级之中。一是成为行业指导专家,帮助企业转型发展。课程组柳思维教授、刘导波教授、尹元元副教授既是湖南省中小商贸流通企业服务中心的咨询专家,又是长沙市中小商贸流通企业服务中心、长沙市零售行业协会的专家团队成员,近三年来先后为一百多个湖南省中小商贸流通企业进行了市场拓展、品牌策划等咨询诊断。湖南友阿集团、湖南通程集团、长沙市老字号九如斋等一批传统商贸流通企业在相关专家的指导下获得了快速发展。二是深入企业实际,解决市场问题。“贸易经济学”是一门应用性非常强的课程,比如零售门店的选址、物流配送中心规划、期货市场的交易以及市场交易的促成等对于企业来说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为此,课程组老师在柳思维教授的带领下,先后为湖南中南邮票交易中心、玖霖新型汽车服务产业链战略规划与设计、长沙市花之林餐饮管理公司、长沙市火车头记忆广场、长沙市大河西国际商贸物流城、长沙市总部经济基地等二十多个企业进行了市场策划、门店选择、市场交易等方面的应用型研究,一方面,将理论直接应用于实践,帮助了相关企业解决了实际问题,实现了课程建设服务于实践的价值;另一方面,通过实际案例研究,丰富了相关理论,提高课程组老师的研究能力和水平。近几年来,围绕商贸流通业的发展,课程组有四位老师获得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其中柳思维教授的“我国城市流通产业空间结构优化研究”获得了重点项目。
2.3 课程建设努力实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湖南商学院的“贸易经济学”课程着力培养学生的专业基础理论素养和专业能力,夯实学生的贸易经济的理论基础,提高其运用专业基础理论知识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注重培养学生广阔的专业视野和激发其务实求真的创新精神。我们在课程建设过程中,主要通过实践教学内容的改革探索来实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一是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中对实践教学技能的要求。遵循“贸易经济学”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的整体思路,紧密结合理论教学内容,通过实践教学,要求学生了解商品流通的原理、方法以及过程,掌握零售业、批发业、电子商务、期货市场等市场交易的基本技能与方法,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商贸流通实践中常见不合理现象。二是重构课程实践教学体系。地方商科院校“贸易经济学”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重构要以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为导向,课程不以静态的学科体系的理论知识学习为重点,重视与地方企业的合作,有目的地将理论知识穿插于实践教学活动中,分阶段、多维度开展实践教学,兼顾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协调,促进职业能力的迁移和创新能力的形成。重构的“贸易经济学”课程实践教学体系包括课程实践、社会实践和素质提升三个维度,其中课程实践包括有关零售店铺选址、物流中心规划、批发业态设计,社会实践包括参观实习、市场调研、专项课题研究等;素质提升包括毕业论文(设计)、大学生挑战杯大赛、创新创业大赛、“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等。三是推动理论教学与实践应用有机结合。在“贸易经济学”课程的内容设置中,我们将空间贸易和城市商业网点布局规划融合起来,在课堂上注重讲授空间贸易的理论知识;在课堂外,我们带领学生先后参与到长沙以及湘西偏远地区等三十多个市、县城市的商业网点规划布局规划的实践活动中,让学生实地感知到不同规模的城市、不同区域的城市在商业空间布局上的差异和特点,这样就能更好地理解理论上的知识。
3.1 了解市场需求,转变思想观念,明确课程建设方向
“贸易经济学”是适应于市场经济发展的一门专业课程,阐释了市场经济发展中的各种交易原理和逻辑关系,所涉及的领域涵盖了服务业发展的各个领域,处于市场经济活动中的前沿。行业发展的动态变化调整非常快,尤其是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应对“互联网+”这种大趋势,大商务、大流通、大开放的格局成为城市商贸流通业的主旋律。为此,在课程建设过程中,要进一步了解行业发展的动态以及专业人才需求现状,要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有充分了解,对自己的定位有深刻的认识,清楚自身的办学优势以及就业优势。从而,以服务社会为目标,不断转变思想,优化办学理念,明确课程建设的思路和方向。
3.2 加强课程设计,优化调整课程内容
“贸易经济学”既是贸易经济学专业学生的核心课程,也是非贸易经济学专业学生的选修课。而且本课程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从商品市场交易的原理、运行规律、模式,到具体的零售业态、批发业态、期货市场、电子商务、物流业、国际贸易等多个领域。因此,首先要结合当前的社会经济发展的态势,对课程要进行整体设计,应该要突出新经济、新业态和新方法,尤其是“互联网+”背景下的市场交易方式的调整;其次要优化调整课程内容,从当前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的政府决策和企业经营两个层次来优化授课内容,更突出应用性。
3.3 加强理论研究和创新,促进课程成果转化
“贸易经济学”所涉及的现代服务业都是处于市场变化和调整的领域,实际的市场发展节奏在一定程度上超过了理论研究和创新的速度。为此,对于本领域的研究者来说,要及时根据商贸流通领域的发展情况,研究和创新出更多的研究成果,这样才有可能依托先进的理论去指导、引导现实的商贸流通业的发展,为政府提供更科学、合理的政策建议和规划成果,为商贸流通企业转型发展和创新提供更切合实际的思路和方案。此外,要努力推动“贸易经济学”课程的成果应用性转化。本课程中的电子商务是新经济下的重点和趋势,实践中既有技术创新方面的需求,又需要理论上指导,而且从实际来看,我国企业在电子商务发展中的部分应用领域,比如农产品电子商务,尚未找到合适的赢利模式和实施途径,对课程建设成果的应用转化需求非常强烈。
3.4 努力探索可持续的校企、校府合作的新机制
对于地方发展来说,高校对于其创新发展作用不可小觑。高校的人才配备、科研成果等都可对解决地方政府的实际问题有所帮助。国家办大学的目的是为国家的发展建设服务,人才的培养亦是为了应用于实践。高校和地方二者如果能够深入沟通,加紧合作,那么必将会有更加优良的人才以及创新的产出问世,经济也将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政府应为高校和企业的交流与合作搭建平台。高校和企业分属两种不同的运行机制,一方重视对科技、真理的追求,而另一方重视效益的最大化。但是,任何事物都是有联系的,二者共同的价值目标可以不断发掘。两者要想在某些方面达成统一,需要政府穿针引线,发挥好桥梁纽带的作用,建立互惠互利的合作平台。同时,高校要将科学研究工作融入社会经济发展大潮之中,积极寻求与企业合作,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而不仅仅满足于教师们研究的模型和文稿。企业的不断壮大离不开科技、离不开人才、离不开高校,只有根据自身业务的范围和特点,与相关院校紧密对接,深入合作,共同开展课题攻关,共同开发产品,才有不竭的发展动力,才能开创校企双赢的良好局面。
随着高校数量的增加和招生规模的扩大,高校生存的重要法则之一是“特色”,没有特色的高校最终肯定会被社会淘汰;其二是要加强和社会的“协同”,在产学研上不断加强合作。地方院校多以教学型为主,在教学上必须与“985”“211”、老牌本科院校有所区别,要形成自己的特色,需要加大实践课程的力度,探索以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为导向的实践课程改革。“贸易经济学”课程浓厚的应用性、实践性特点决定了要持续加强实践教学改革,为推动地方经济建设做出更多的贡献,培养出更多高素质商贸流通领域的人才。
[1]徐从才,丁宁.贸易经济学的理论内核与知识体系——基于科学研究纲领的分析[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3(6).
[2]洪涛.论贸易经济学特色科学的创新和发展[J].商业时代,2010(6).
[3]柳思维.以提高质量和突出特色为核心 建设好《贸易经济学》精品课程[J].湖南商学院学报,2011(2).
[4]齐毅.地方高校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的研究与思考[J].现代教育科学,2013(6):163-164.
[5]闫科培,周瑾.新形势下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思考[J].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4(2):102-104.
[6]潘经强.“物流管理”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探讨——基于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导向[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3(8):175-177.
10.13939/j.cnki.zgsc.2016.47.041
湖南省教育规划课题“湖南省义务教育教师绩效工资模式实验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地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第三方评价体系构建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
尹元元(1980—),男,汉族,湖南邵阳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市场营销与品牌管理;刘导波(1966—),女,湖南衡阳人,湖南商学院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