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隽 (湖北经济学院艺术学院 430205)
纵横开合话沧桑
——漫谈中亚文化交流与中国古玻璃工艺发展史
刘 隽 (湖北经济学院艺术学院 430205)
在我国长达数千年的玻璃发展史上,一直有两条线索相互交织,贯穿始终。一条是来自我国自创的玻璃工艺系统,这套系统起源于战国楚地,此后历经启蒙、成长、高潮、缓滞再到明清阶段的复兴与转型阶段,可谓绵延不绝。而另一条则是来自东西方源远流长的商贸文化交流而带来的西方和中亚玻璃工艺的持续影响。因此,一部中国玻璃工艺演进史就是一部波澜壮阔的文化技术交流史。
琉璃;玻璃;中亚文化交流;丝绸之路
玻璃,在我国古代典籍中又称为璧流离、陆离、琉璃、颇黎、药玉等,近世则多称料器。根据现有的资料,玻璃最早起源于西方,大约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便几乎同时起源于叙利亚、美索不达米亚和埃及。我国玻璃制造历史也十分悠久,1972年在河南洛阳庞家沟西周早期墓中发现的一个白色料珠1,就把我国玻璃工艺史的起点上溯到公元前11世纪。
西周时期的料珠多发现于陕西、河南等少数几个地方,多为浅绿色或浅孔雀蓝,且基本出于没有铜器的平民墓葬中,出土数量较大。这些料珠根据其成分,可以较为可靠的将之定义为一种氟昂斯(Faience),即石英砂烧结体,其玻璃化的程度低。根据铅同位素测定及出土情况分析,被认为是国产2。这种采用石英沙为主要原料,加入少许粘合剂,先成型后焙烧熔融的生产工艺应当是我国玻璃制造工艺的萌芽。所以此一时期可视为玻璃工艺的启蒙时期。这时候的料珠可能还只是作为一种装饰品。
东周早期的琉璃出土迄今还是一片空白,直到春秋末战国初,人们开始有所发现,但也仅有河南固始侯固堆1号墓出土的蜻蜓眼琉璃珠、河南辉县琉璃阁出土吴王夫差铜剑格上的3块玻璃,以及湖北江陵望山1号墓的越王勾践剑格玻璃等。经测定3,这些玻璃成份和稍后起源并得到公认的国产玻璃的成份明显不同,而且装饰纹样也和中国传统的云纹、蟠螭纹等迥异。因此,外来的可能性很大。琉璃珠上的眼形装饰是典型的地中海风格,这种风格首先出现在埃及,之后传入中东和印度,最后来到了中国。然而令人惊讶的是,这些稀有的玻璃竟不约而同都出于楚墓,而这些楚墓又都与吴越王室有关。(除了夫差勾践的宝剑之外,从陪嫁铜簠的铭文看,侯固堆1号墓的女主人也可能是嫁到吴国的宋景公之妹季子4)种种迹象表明,这应该不是简单的巧合。还有学者认为,吴越王剑饰上的玻璃是惜剑的楚人后来使用外来的玻璃料加工以后粘贴上去的,而非吴越工匠本来的作品。但从屈原“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的浪漫吟咏中,我们的确能够发现楚人似乎特别钟爱用玻璃作为剑饰。由以上几点看来,不管这批玻璃来自何方,可以肯定的是,至迟战国以前,国外的玻璃已进入中国,而且对后来楚地大量仿制蜻蜓眼琉璃珠并创造出铅钡玻璃工艺有决定性的影响。这一时期可称之为玻璃工艺的探索时期。
战国中晚期的玻璃制品在山东、山西、河北、四川、陕西、甘肃、广东、福建、云南均有发现,其中在楚文化区域内的湖南、湖北、河南、安徽发现尤为集中,而且以长沙为中心的“南楚”—带又超过了以江陵为中心的楚国腹地。此期的发现不仅数量大,而且品种与形制显著增多,其中以琉璃璧为代表,这段时期可谓我国玻璃工艺振兴的时期。从考古报告来看,“七鼎的诸侯墓和五鼎的大夫墓中,均未见玻璃璧出土”,“绝大多数出现在小型的‘士’和‘平民’墓中”5,可见琉璃作为玉的替代品开始获得发展,并且已经在中下层使用。仿制的蜻蜓眼式琉璃珠也大量出现,这种蜻蜓眼琉璃珠可能对于楚人具有特别的宗教内涵。其演变过程也尤其引人入胜,从西周时的单色料珠——战国的多彩眼型珠——再到西汉以后的单色琉璃珠,它的起源和它的消失一样神秘而匆忙。从时空上纵览西周的单色料珠和战国初楚地出土的来历不明的多彩琉璃珠,我们似乎找不到多少从技术到意匠的必然传承,但这批有眼琉璃珠的突然出现却仿佛跨越时空,和埃及远古的护身眼珠有着某种神秘的联系。
到了西汉,较大型的玻璃器皿开始出现。迄今认定最早的国产玻璃器皿是河北满城西汉刘胜墓(BC113)出土的玻璃盘和耳杯。耳杯是典型的中国器物,相同器形的漆耳杯是汉代墓葬中普遍的随葬品。此外在两广地区也发现了许多精美的琉璃器,这些器物大多属于钾钙玻璃,可以肯定它们不属于西方传统,有可能来自印度和东南亚,但也不排除两广地区独立创造的可能性。总体来说,这一时期的发现不仅地域辽阔,而且器型增多,质量较前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由此可见,此期可以视为我国玻璃发展第一个高峰时期。与此同时,外国玻璃器皿也时有发现,如广州东汉墓出土的孔雀蓝玻璃碗、广西东汉墓出土的玻璃碗和托盏等。这些器皿多出土于广东、广西、江苏等沿海地区,可以佐证在汉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性与日俱增。
魏晋南北朝的玻璃制品迄今发现不多。但出现了国产吹制玻璃制品(如河北定县北魏塔基),其工艺尚不纯熟,与同时期的西亚制品有较大差距。较重要的发现来自辽宁北票北燕贵族冯素弗夫妇墓(AD 415)出土的玻璃鸭形器、碗、钵和杯,从器形、纹饰、工艺及其成分等方面分析,应属典型的罗马玻璃。此时正值罗马玻璃繁荣发展,这些琉璃珍器应该伴随着当时发达的丝绸贸易转而由陆路输入我国。隋唐玻璃器的发现以隋代更为瞩目,最具代表性的是西安李静训墓(AD608)中的八件完整的玻璃器,研究认为均属国产。进口玻璃则大多是来自伊朗高原的萨珊玻璃。宋代玻璃器多出于寺塔地宫(即所谓塔基),有舍利小瓶、玻璃瓶、卵形器等形制。其中一部分属进口伊斯兰刻花或磨花玻璃器,而国产器皿则相对较少。但从样品中依然可以看出,这一段从魏晋到宋元长达十个世纪的中国玻璃工艺无论是技术还是配方方面都没有多少令人振奋的发展,始终处于一种疲弱的状态,我们不妨将之描述为漫长的缓滞期。伊期兰玻璃是此期进口玻璃的大宗。陆上丝绸之路由于先后为辽、西夏、金所阻,商贸不易,而东南沿海则相对稳定。因此当时中国与波斯、大食等国的贸易往来大多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可以说,秦汉以降,琉璃作为文化的有形载体,见证并沟通了东西方的繁盛与文明。
元代以后,尤其是明清,我国玻璃制造有了长足的发展,形成几个大的生产中心,开始进行规模化的生产。如山东颜神镇、广州还有清宫琉璃厂等。此期是我国玻璃工艺发展的第二个高峰,也是中国玻璃真正走向民间,走入寻常百姓家的转型时期。
因此,在我国长达数千年的玻璃发展史上,一条是来自我国自创的玻璃工艺系统,这套系统似起源于战国楚地,此后迅速普及,其特点是以铅玻璃为主,采用铸造法。早期为铅钡玻璃,隋唐时期为高铅玻璃,北宋时期又出现钾铅玻璃。而另一条则是来自东西方源远流长的商贸文化交流而带来的西方和中亚玻璃工艺的持续影响。早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形制上,如眼型珠;稍晚则工艺传入,最早见诸记载的为晋人葛洪之《抱朴子·黄白篇》:“外国人作水精碗,实是合五种灰以作之,今交、广多得其法而铸之”。按此一说,则早在东晋外国琉璃技术已开始影响我国南方地区。之后《北史·大月氏传》《魏书》中又记载北魏太武帝时大月氏商人来到首都大同传授烧炼琉璃的技术,这和考古发现中从北魏开始出现的吹制玻璃制品正相吻合。此时,距西方吹制玻璃技术发明已有将近五个世纪了。到了隋唐,国产钠钙玻璃开始被发现。明成祖时,郑和船队中随船的阿拉伯工匠更传授了烧制钠钾玻璃的新工艺,从此新型的能适应骤冷骤热的各种玻璃器开始成批生产。中国玻璃工艺自此方开辟了新的纪元,进入了前所未有的跨越发展时期。而这段艰辛的中国玻璃发展历程亦将载入史册,成为中外文化艺术交流史上不可多得的佳话。
注释:
1.洛阳博物馆.洛阳庞家沟五座西周墓的清理[J].文物,1972(10):28.
2.杨伯达.关于我国古玻璃史研究的几个问题[J].文物,1979(5):76-78.
3.高至喜.论我国春秋战国的玻璃器及有关问题[J].文物,1985(12):54.
4.固始侯古堆一号墓发掘组.河南固始侯古堆一号墓发掘简报[J].文物,1981(1):6.
5.高至喜.论我国春秋战国的玻璃器及有关问题[J].文物,1985(12):55.
刘隽,湖北经济学院艺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从事美术学及美术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