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 娟 (青海省海东市群众艺术馆 810600)
图书馆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之我见
付 娟 (青海省海东市群众艺术馆 810600)
作为文化工作者积极参保护和研究地方非遗文化责无旁贷。以图书馆学理论所形成的系统化的理性认识和其逻辑体系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具有重要的意义。图书馆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得以拓展、延伸,将有助于图书馆应用学理论的发展。
图书馆;活态;非遗文化;保护
近年来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呼声渐渐冷却,但对于从事文化工作者来说却是一个长期坚持默默坚守着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不停的抢救。从“活态”是的传承人的统计外,进一步进行图书馆应用学式的的非遗文化保存。图书馆学作为实现人类知识记忆、帮助人们寻找知识的一门学科,在信息资源的收集、整理、保存、传播方面拥有丰富的理论和经验,能够为抢救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有益的借鉴。同时为拓展和延伸图书馆学的发展,必须转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从而丰富图书馆学研究的实践。
借鉴人类学田野调查的方法并应用于图书馆学对非物质文化的保护,有助于提升图书馆理论学科与其他专业交叉学科研究的能力,同时丰富自身应用理论体系,借助田野调查所收集的信息和资料在进行图书馆式的整理和保存。人类学就是借鉴其他学科资源不断发展起来的一门跨学科。田野调查是人类学方法中重要的一个步骤,在与其他学科交叉应用过程中,与其他学科形成对话,并应用于各个领域,以至于有学者称人类学就是千手观音,它与什么学科都可以交叉。将田野调查方法应用于图书馆学研究,更是具体效用。图书馆学是研究国家文化政策、图书馆事业发展等历来是图书馆学研究的学科,需要通过田野调查进行适搜集基本参数。近年来国内学界特别提倡学科交叉研究,在国内的图书馆学界,也开始借鉴田野调查方法进行交叉研究,但目前只是个例而已,并没有普及开来。
众所周知,以前的图书馆学研究更多的是对已经物化、固化的客观知识进行整理保存,很少将活态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保存对象。但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社会性的一种记忆,是人类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要是图书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存进入一种活态式的保存,将使得图书馆学研究走出狭窄视野,将自己置身大科技、大数据的环境中,并不断融入的过程中。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人民生活和理想、博大绚丽的民族民间文化,大部分没有被记载或有的认为是低俗而被摒弃。大数据全球化、人们生活方式的大变革,使传统的非遗文化逐渐与其载体脱离且奄奄一息。再加之传统保守、不开化等旧思想严重阻碍的图书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当改变思路解放思想。科技的发展是一把双刃剑,在打破传统文化的同时,也创新出新的传承方式。在教育普及以及科技发达的今天,社会信息需求越来越广泛,人们既需要客观知识,也需要非物化知识。伴随社会文明的进步,民族民间文化对社会发展,对民众生活的重要性日益受到关注。图书馆知识组织、知识服务研究只有植根于民族文化的深厚土壤中,才有活力,才能被广大公众所接受。所以图书馆在研究保护非物质文化遗应从笔者将提出以下三点建议。
首先,明确并树立搜集和保存人类文化遗产是图书馆责无旁贷地。每当人类社会每前进一步所留下的文化遗产,都是图书馆保存的对象。在大数据时代图书馆资料的保存已不能再局限于印刷型资料保存,还应囊括各种载体传递的信息。如“知识记忆”“社会记忆”。其次,是信息文献资料的整序和传递。信息文献资料传递以整序为基础,记录保存活态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流动易逝,有效的组织、控制包含活态文化在内的知识资源,能促进知识共享和创新。最后,图书馆发挥自身的优势作用,在开发智力资源基础上积极开展社会教育。利用云数据建立数据库提高图书馆学信息收集、整理、存储、检索的效率,促进发展文化产业。文化产业的发展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满足人民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发展文化产业必须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要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为推动科学发展提供重要支撑。要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形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推进文化科技创新,扩大文化消费。
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得精神文化产品得保护成为可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需要科学有效的技术,探索“活态”性文化的搜集整理及数据库建立的技术和理念是我们图书馆工作的责任,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保护的特殊性推动保存技术的进步是图书馆学技术的提高方法和发展的先决条件。
高度个性化和表达方式多样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具有其知识组织关注知识本质内容的表达交流,充实检索目录、规范数据库提出更高要求。活态文化”的采集保存以及专题数据库的进一步推动。对与图书检索相比,检索活态文化更着重于的文化本身,组织并深化图书馆知识,对于日益消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图书馆应用学课研究于这一领域的拓展,将体现了图书馆的文化自觉意识。将研究的视野从原本的书本,扩充到活态文化是一种科学发展的创新思路,图书馆理论的提升要在深度和广度上对其学科的发展进行不断探索。
[1]王明,闫慧.农村居民跨越偶现式数字鸿沟过程中社会资本的价值:天津静海田野调查报告[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3(5).
[2]王子舟.图书馆学是什么[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3]汪向明.图书馆学视野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J].滨州学院学报,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