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 娟 (云南师范大学 650500)
带着偏心去寻找《遗愿清单》的主见
易 娟 (云南师范大学 650500)
2007年上映的美国电影《遗愿清单》讲述了一对地位悬殊、个性迥异的老人在面对死亡即将来临时的积极应对心态。他们用生命的最后时光结伴同行。证明了在给自己的人生写答卷时,它的完美度取决于是否在别人的人生答案中有你的笔迹。
遗愿清单;偏心;死亡;体验;生命
“曾经有这么个调查:有一千个人被问及,若有可能事先获悉,想不想知道自己确切的死亡时间。96%的人选择了不想。我总觉得自己属于另外的4%,如果能知道自己的生命还剩多少,我觉得这其实是一种解脱。但事实证明,我不属于那4%。”
这是美国黑人影星摩根扮演的本该成为历史教授的汽车修理工卡特在影片《遗愿清单》里的一段独白。绝症缠身之后,把他打回了96%的原形队伍里。而接下来的这一段对话显然只能是出于土豪的口:
秘书:你不能住单间,否则舆论会饶不了你。
爱德华:我才不管什么狗屁舆论。我要住单间,这是我的医院,没天理呀。别跟我说我不能住单间。
秘书:可你在公开场合始终在推行这句口号。你开的是医院,不是温泉疗养院,一房两床,无一例外。
爱德华:我这不是自己没生过病吗?
影片中爱德华是一家医院的老板,他制定了提高利润的政策,于是这家医院给他带来了丰厚的利润,但他同时也掉进了自己挖好的坑里:一房两床,无一例外。卡特睡左床,爱德华睡右床。两个人稍微一侧卧,就能看见对方,看见对方因为化疗后难以自控的瑟瑟发抖的惨状。
这就是体验,体验不是假想和推理,体验就是身临其境后的最直接的反应。俩人关于面临死亡的体验内涵瞬间分出了一个高下,似乎也应验了卡特接过爱德华修改后的遗愿清单内容后,脱口而出的那句“爱德华,我洗个澡都比你这有深度。”
在人生的某些方面,卡特确实比爱德华有深度或者有高度。一天早上秘书走进他老板的病房,当然那也是修理工卡特的病房,掀开窗帘后,从地上捡起了头一天晚上两人相继丢在地上的两件东西:爱德华正在研究的一本厚厚的拍卖手册以及卡特揉成团的遗愿清单。用膝盖我们都能判断的出来,临死前还要花巨资去买收藏品和赶紧去完成自己未完成的夙愿,哪一个才是正确的选择。
在实施遗愿清单的第一项跳伞时,爱德华追求刺激的本性发挥出了优势,相对卡特的竭嘶底里狂躁不安,爱德华的洒脱乐观在空中一览无遗。当回到地面的赛车场,汽车修理工出身的卡特技高一筹,他可以毫不费力地用方向盘和油门炫技并毫不留情地取笑爱德华。
这是所有遗愿清单中唯一的两项可以仅凭肉眼就可以判高低的项目。而剩下的其余的活动计划均与竞技无关,这才是真正的人生,过着我们自己选择的生活方式,并为此付出自己应有的代价和努力。
两个人选择了黑与白两种不同的肤色来到这个世界,这显然是上帝替他们做的选择。随后在金钱方面上帝的分配似乎有了偏心,天平显示好像是多给了爱德华一点点。不!不是一点点,是一大点。
卡特:你到底有多少钱?
爱德华:有没有人告诉你,问别人有多少钱是不礼貌的事?
卡特:我从没遇到让我这样问的人。
而他们自己在选择伴侣时,似乎也有一个小小的比较,上帝给了爱德华四次机会去选择伴侣,而卡特则只有一次,但是他在享受这段唯一的婚姻。上帝看上去又偏心了。
上帝有诸多的偏心,大家都看出来了,但唯有一样东西,上帝的安排是真正公正得让任何人都无懈可击——那就是死亡。而且每个人还都得接受上帝的审问:
1.在你的生命中,有没有感到快乐?
2.在你一生中,有没有给别人带来快乐?
第一个问题,你或许自己可以轻松回答。但是第二个问题,也许只能交给别人回答。
卡特一定非常认真地思考过第二个问题,而且会是常常在想。于是在他的清单里就有了“出于善意去帮助陌生人”。而这一条却是由爱德华在主持卡特的追思会上亲笔划去的。在几个月前,他们两个人各自躺进病房时,确实就是彼此看不顺眼的陌生人。即使当他们正式决定准备结伴出走完成清单时,他们依然只是绑在一条绳子上的陌生人。一起跳伞,一起玩赛车时,他们依然还是陌生人。当爱德华在飞机上刚刚结束了一次“药物理疗”后,蹑手蹑脚走进机舱自以为神不知鬼不觉时,随后俩人的的一番对话,预示着卡特已经开始去触碰爱德华的内心世界,去推开挡在他们面前的一道墙:
爱德华:老实说,我很嫉妒那些有信念的人,我的脑子就是接受不了这个。
卡特:也许你的脑子正在慢慢接受呢?
爱德华:卡特,这个问题我们曾经讨论过上百次,最后总是被同一堵墙挡住了去路。到底有没有甜蜜的天使?到现在没有一个人可以穿过那堵墙。
卡特:那你相信什么?
爱德华:我抵制所有的信仰。
卡特:如果你错了可怎么办?
爱德华:我倒是宁愿我错了。如果是我错了,我就赢了。
爱德华最后一句的回应很狡黠,他心里决不承认自己错了,即使错了,他也要当人生的赢家——进入天堂。
答案其实在爱德华写给卡特的悼词中已经显现了:“他生命中的最后几个月,也是我生命中最美好的几个月。他拯救了我的生活。而且这一点他早就意识到了……我可以坦然地说,我们彼此给对方的生活都带去了快乐。”
卡特很有耐心,也很有信心,他非常愿意承认自己在爱德华那里获得了帮助,在给爱德华的信里他写道:“你为我做的一切,我无以回报。既然如此,我索性直接开口,求你再为我做一件事,请你去寻找生命中的快乐。”于是才有了爱德华亲吻了自己的外孙女,完成了“亲吻世界上最美丽的女孩”这一清单项目。
从结局看,上帝似乎对爱德华更偏心一点,他在被医生宣判只有六个月到最多一年后,硬是多活了十几年,直到81岁的一个周日下午才闭上了双眼。“浪子回头金不换”似乎在这部电影中得到了印证。
而卡特,其实更让人欣慰,整部电影从一开头就是他在旁述:“爱德华·佩尔曼·科尔在五月离世。那是一个周日的下午,晴空万里无云。人生的意义是什么,答案众说纷纭。有人说要看他留下了什么。有人认为要看他的信仰。有人说要用爱来评判。还有人说人生根本就无意义。我?我觉得可以从那些以你为镜的人身上,看到你自己人生的意义。我能肯定的是,不管是按什么标准,爱德华·科尔在人世间的最后时光,比大部分人毕生的时光还要充实。我知道他在离世的时候合上了双眼,却敞开了心灵。”
感谢造物主给我们创造了电影,因为祂的万能才给了我们如此奇妙的电影场景:爱德华深情地主持了卡特的追悼会,卡特则语气平缓、淡定地叙述了爱德华离世当天的情景。生与死这一道永恒的话题,被这一对黑白兄弟在这部彩色电影里演绎得既清晰又没有界限。
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个陌生人是为你而来到这个世界的,他接受你的帮助,同时也成全了你的心愿。你习惯用左手,而他经常是用右手。你们牵手同行一定不会觉得别扭。有一天,你们必然会很幸运地同时见证了神迹。当然,请一个会登山的秘书很重要,别以为秘书不会有主见。如果你不相信,那就麻烦请再观赏一遍《遗愿清单》,记住,一定要从头看到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