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宾王诗文的“信义”内涵

2016-07-14 18:36章海凤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师范学院321017
大众文艺 2016年20期
关键词:骆宾王侠义从军

章海凤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师范学院 321017)

骆宾王诗文的“信义”内涵

章海凤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师范学院 321017)

“信义”思想是封建文人的修身之本,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义所在。骆宾王诗文有着丰富的“信义”内涵,主要体现为勇赴国难、建功立业的忠义,重义轻生、尚武好勇的侠义,嫉恶如仇、反抗强暴的正义,意气相许、死为知己的情义,风格豪迈,正气凛然。

骆宾王;诗文;信义

成果:本文为2016年度金华市社科联课题《骆宾王诗文的“信义”内涵》(编号Z79)的研究成果之一。

“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以“不废江河万古流”的诗文创作开辟了初唐文学的新时代。他一生经历丰富曲折,从军、远游、为官、入狱、起义,直至不知所终。他为人正直,性格豪爽,崇尚侠义,其人其作无不体现着效死报国、反抗强暴、轻生重义的“信义”精神。

“信义”,是儒家“仁、义、礼、智、信”的思想要义。“信”即诚信,扩展为守诺、信任、信仰等;“义”即为道义,包含忠义、正义、恩义、情义等诸多内容,故而“信义”有着深厚的内涵和广阔的外延。“信义”思想历来是封建文人的修身之本,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义所在,本文即立足于当时对骆宾王诗文的“信义”内涵展开研究。

一、勇赴国难、建功立业的忠义

骆宾王的“信义”首先表现为从军入塞、戍边御敌的忠义行为。虽然骆宾王赴边确有建立军功以求仕进的因素,但起决定性作用的还是他的热血性格和强烈的家国使命感。王朝边塞告急之时,他一反文人或坐壁上观或纸上谈兵的传统,投笔从戎,先后出征姚州、吐蕃。在前线,他英勇奋战,舍身报国,“不求生入塞,唯当死报君”(《从军行》),“为国坚诚款,捐躯忘贱贫”(《咏怀古意上裴侍郎》),这些边塞诗尽情抒发了他精忠报国、不怕牺牲的爱国情怀和献身精神。他把建立功业与为国效命结合在一起,把个人的理想与民族的命运结合在一起,故具有积极的时代意义。

作为一名封建文人,骆宾王自然而然地把忠君与爱国结合在一起。他期盼明主,希望建立军功,“持此报明君”(《宿温城望军营》),“丹心白刃酬明主”(《从军行路难》)。他的《夕次蒲类津》云:“龙庭但苦战,燕颔会封侯。莫坐兰山下,空令汉国羞。”“但令一被君王知,谁惮三边征战苦”(《从军行路难》),这些发自肺腑的诗句洋溢着杀敌报国、以死酬君的慷慨豪情,跳动着一颗敢作敢为、乐观无畏的心,再恶劣的环境,再凶险的战况,也无法动摇他立功报国的决心。

二、重义轻生、尚武好勇的侠义

中国文学的侠义情结源远流长,《左传》《史记》称扬的侠士挟剑相助、济危扶困的精神流播万世,逐渐形成一种根植于社会文化心理的价值导向,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封建文人。唐代的很多诗人,后人多喜以雅号称之,如“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若为骆宾王取一雅号,非“诗侠”莫属。他在某些抒怀言志诗中就流露出任侠的倾向,比如《畴昔篇》:“少年重英侠,弱岁贱衣冠。”可见他自小便崇拜英武侠义之士,鄙薄急功近利之人。他推重英侠,是因为他们与那些衣冠楚楚的好利小人不同,他们重义使气,诚信忠实,一诺千金,可以为知己两肋插刀,言必行,行必果。而他从少年时起就有意识地学习侠士的精神气度,他说自己“少负不羁,长逾虚诞”,“一诺黄金信,三复白圭心”(《夏日游德州赠高四》诗序),“重义轻生怀一顾”(《从军行路难》),可见,他不仅仅效仿侠客外在行为的放荡不羁、桀骜不驯,更重在人格气质上的学习修炼,希望如英侠一般重义、轻生、守信。

正基于此,骆宾王喜欢在诗中塑造武艺高强、英姿飒爽的侠士形象,如《送郑少府入辽共赋侠客远从戎》就极力渲染了侠者慷慨从军、勇敢无畏、骁勇善战的行为和气概。同时,他特别偏好宝剑,因为剑是豪侠、英勇的象征,也是侠客行走江湖的身份证。“练光摇乱马,剑气上连牛”(《久客临海有怀》),“宝剑思存楚”(《咏怀》),“连星八宝剑”(《久戌边城有怀京邑》),宝剑成为他挥斥侠气、浴血沙场的利器。

三、嫉恶如仇、反抗强暴的正义

闻一多先生曾称骆宾王“天生一副侠骨,专喜欢管闲事,打抱不平、杀人报仇、革命、帮痴心女子打负心汉”,形象地点出了他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侠义品格。然其侠义的筋骨仍是儒家思想中的“仁”和“义”。骆宾王少时随父在博昌(今山东博兴)生活多年,后移居兖州。齐鲁为儒学发祥地,儒家思想对他的长期熏陶正是他同情弱小、嫉恶如仇的深层动因,而他的打抱不平、伸张正义则是这种动因的外化。

骆宾王敢于在诗文中为已、为人鸣不平。他的五律名篇《在狱咏蝉》即写于被诬下狱之时,诗歌以蝉喻己,一泄愤懑,二表清白。《叙寄员半千》中的员半千也因生性耿直而遭受不白之冤,作品以其遭遇无情地揭露和批判了统治阶级压制、摧残人才的罪行。更难得的是,他还为下层女子打抱不平,他的《艳情代郭氏赠卢照邻》和《代女道士王灵妃赠道士李荣》两篇歌行就替惨遭抛弃的弱女子发言,这正是闻一多先生所说的“帮痴心女子打负心汉”。

骆宾王的刚直正义不仅体现在同情弱小,更体现在对家国大事的赤胆忠心和殷切关注上。因强烈不满武则天独揽朝政,骆宾王参加了徐敬业的反抗队伍,并起草了著名的《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直斥武氏的种种罪行,呼吁天下志士共同起义,推翻武氏政权。骆宾王一反此前对弱女子的怜悯同情,严斥武氏的窃国行为,自是基于对李唐王朝的一片赤诚;从参加起义始,他就应该会预见一旦兵败的后果,却仍是义无反顾地对抗一手遮天的强权势力,更多的应是其嫉恶如仇的性格和不畏强权的正义感使然。

四、意气相许、死为知己的情义

“山河不足重,重在遇知己”(鲍溶《壮士行》)。“知己”,在封建志士的心目中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骆宾王亦如此,他穷极一生只为觅一知己:“垂钓甘成白首翁,负薪何处逢知己。”(《畴昔篇》)在那个初显盛世气象的时代,意气相期,同气相求,志同道合则是寻求知己的不二准则。正如骆宾王所说,“意气一言合,风期万里亲“(《春日离长安客中言怀》),“倾意气于一言,缔风期于千祀”(《夏日游德州赠高四》序)。古代历史上能称之为“士为知己者死”典型的,当属荆轲与太子丹。荆轲为报太子丹礼遇之恩,明知刺秦凶多吉少,仍决然而往。骆宾王的诗歌中,荆轲一典反复出现:“白雪梁山曲,寒风易水歌。”(《夏日游德州赠高四》)“徒歌易水客,空老渭川人。”(《咏怀古意上裴侍郎》)尤以《于易水送人》最为有名:“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言外之意,显是引荆轲为同调。

正因为知己难求,知音难觅,故骆宾王常在诗歌中用“高山流水”的典故来寄托此种失望、苦闷的心境。如《咏怀》:“莫将流水引,空向俗人弹。”《冬日过故人任处士书斋》:“独此琴台夜,流水为谁弹。”诗人渴求志趣相投的知己,对来之不易的友情弥加珍惜。他追求的是“淡若水”的君子之交,此种以情义为准的交友之道也为后人所称颂。

无论是忠义、侠义还是正义、情义,骆宾王体现“信义”精神的作品,在思想内容的倾向上大多是积极向上的。它反映了诗人对国家民族的关切,对人生价值的追求,对不平制度的反抗,对理想人格的向往,风格慷慨豪迈,正气凛然!

闻一多.唐诗杂论·宫体诗的自赎[M].中华书局,2003.

猜你喜欢
骆宾王侠义从军
记住了,他叫骆宾王
骆宾王七岁咏鹅
送友人从军戏作
元好问的军旅生活
郭沫若的侠义观新论
木兰从军
《红楼梦》中侠义抒写述论
骆宾王的鹅(外一首)
唐代侠义小说中的竞技活动
展浩然之气,昭侠义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