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想”“写”

2016-07-13 09:15张俊彦
读与写·上旬刊 2016年6期
关键词:语言文字语感想象

张俊彦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6-0043-02

俗语说:先生怕改文,学生怕作文……一直以来,习作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是老师和学生们都感到头疼的事,而在小学中高段教学中,作文教学又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部分。如何让学生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对习作产生兴趣、学习习作的方法,使学生以我口说我心,以我手写我心,变怕作文为爱作文,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不断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我们都知道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是内化和吸收;想象是情感的升华、个性的体现;作文是运用,是外化的表达,我们教师要理顺读写的关系,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读、想、写的训练,将训练真正落实到实处,提高学生读写能力。

1.读中品味、培养语感

在读中揣摩语言,培养语感。 教材中的每一篇作品都是经过精心挑选和编排的,注意到知識的系统性和科学性,有生动活泼的语气、节奏、句式格调,蕴含着作者的情感意旨。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读出自己的感受,通过体会语气、语调,揣摩语言文字,培养学生的语感。要抓住关键性语句,揣摩语言的形象性、生动性、情感性,及其深刻意义。朱光潜老先生说:"把数量不多的好诗文熟读成诵,反复吟咏,仔细揣摩,不但要弄懂每个字每一句的确切意义,还要推敲出全篇的气势脉络和声音节奏,使它沉浸到自己的内心,等到自己动笔时,于无意中支配自己的思路和气势。"朱老先生的这段话便是朗读、揣摩的实质。在执教《呼风唤雨的世纪》一课时,我校王老师以平时长期训练的"朗读法"与学生进行课前谈话,使学生再次回顾了朗读的方法以及理解课文的方法,在授课时,时时引导学生在学习时运用这些朗读法,教会学生通过各种方式的朗读:个别指名读、男女生赛读、体会读、引读等,从而更好地体会、理解文本,这位后面的小练笔做好了铺垫。与此同时,在这节课运用了大朗的引读,过渡自然,使学生的自豪感油然而生,学生学习热情高涨。谈话指导朗读中教师要注意,调动学生感悟各种类型的语言,用形象性的文字培养学生的形象语感;用含义深刻的文字培养学生的意蕴语感;用对话、独白式的语言培养学生的情趣语感。还要调动学生的多种感觉及感观,如把作品中的语言文字化成自己的语言,把自己感受到的、感觉到的用文字表达出来等等。这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所以说在对语言文字的揣摩中培养语感,不仅要注意对字、词、句的揣摩推敲,还要对一些标点符号,进行体会,揣摩,学习课文中遣词造句的方法,为习作做好铺垫。

2.读中想象、提高感悟

想象在学生的学习中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语言文字具有间接性的作用,它是读者与作者之间的中介物。读者要从抽象的语言文字中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作品的深刻内含,就必须进行再创作,这个再创作的过程靠的是想象力。可见想象力也是提高语言感悟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 阅读教学中要通过各种形式的读(如齐读、轮流读、指名读、分角色读等等)同思维活动特别是想象结合起来,这样来诱发学生的语感。苏霍姆林斯基曾说:"阅读时,你到处感觉到他的存在,但却看不见他本人;你读到他的语言,却听不到他的声音,你得用自己的幻想去弥补这个缺点。"没有想象,就无从对语言进行感受和理解。因此,在指导学生朗读时,帮助学生凭借想象走进作品所描述的那个看得见、摸得着,能闻其味、听其音、辨其色的活生生的具体形象的世界。同时,运用形象思维去感受语言文字的意蕴和情感。这样就能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

想象能力主要包括再造性想象和迁移性想象。 再造性想象。就是以学生的生活表象为基础,在理解语言文字的基础上,再现作品中图景的过程。例如,学生读到《呼风唤雨的世纪》这篇课文的"千里眼""顺风耳"时,老师相机问:"神话中的'千里眼''顺风耳'是怎样的?现在的'千里眼''顺风耳'又是怎样的?",学生根据自己平时在电视、书籍、网络等了解到的内容及其感兴趣,迫不及待地抒发自己的见解,还有同学将自己的生活经验与奇妙的的想象巧妙结合,妙语连珠,思维的火花时时迸发,是这节课增色不少。在读"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时,老师先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然后让学生发挥想象,联系上下文理解"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是怎样的?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奇妙的想象让人惊叹,让我们充分感受到了科技带来的方便和奇妙。这是对语言文字的一种再造。 迁移性想象是对语言文字在再造想象的基础上的创造性思维活动。它的特点是由此及彼地进行开发。这包括从局部到整体,从表层到深层,从单向往多向的思维过程。这是对语言文字获得丰富了解的关键。

3.读想结合、生发写作

有了"读中培养语感"、"读中想象,提高感悟能力"这两步铺垫还不够,因为学生要把语言转化成文字还需要一个转化的过程,这就是构思。文章的立意构思时,作者的想像是不受时间与空间限制的,从古今中外学者名家的佳作和写作经验看,文章思路的有序性、开阔性、畅通性是十分重要的。有一位特级语文教师编了一个这样的快板:"打开思路并不难,首先把住想好关。深思细想思路开,下笔就是一大篇。"而怎样深思细想呢?怎么一开始就让思路既开阔又有条理呢?在长期的作文教学中,老师们总结出构思的"六想"过程,具有一定借鉴意义和指导作用:

"初想一大片(开阔思想,多方联想);

再想一条线(选择材料,理出头绪);

三想决策明(明确线索,安排顺序);

细想枝叶清(确定细节,列出提纲);

深想情意出(深思细想,深化主题);

遐想魅力生(浮想联翩,升华情感)。"

有了这"六想",大概就完成了"构思"的全过程,然后再以"谋篇"为纲组织材料,安排篇章结构:开头、结尾如何写,中间如何过渡……那么一篇初具规模的"锦绣文章"便会成竹在胸,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是内化和吸收;想象是情感的升华、个性的体现;作文是运用,是外化的表达,"读""想""写"作为语文教学作文训练中的重要环节,环环相扣,只有三者相辅相成才能使我们的语文教学收获更多的实效,才能使学生的语文能力、作文水平不断进入新的台阶。我们相信,如果教师能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读、想、写的训练,将训练真正落实到实处,那么学生的读写能力一定会有突飞猛进的提高。

猜你喜欢
语言文字语感想象
语言文字运用题的变与不变
快乐的想象
小题精练(四) 语言文字运用
小题精练(三) 语言文字运用
“读”辟蹊径 助培语感——指向语感培养的朗读教学策略
细观察 多想象 善表达
这些并不是想象,有些人正在为拥抱付费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
论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语感的培养
语言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