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冲
我国在卫星导航应用中的优势是市场。我们有个大市场,尤其是大众消费市场。在汽车应用和智能手机应用领域,
我们具有全球最大的消费应用与服务市场
随着日前《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白皮书(以下简称《北斗系统》白皮书)的发布,北斗系统及其产业,又一次成为全中国全世界的注意焦点。
北斗系统是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重大里程碑,它是系统化地将航天技术产业从试验型向业务型、从作坊型向批量型生产的根本性转变,而且成为目前真正能够与国家安全、国民经济、社会民生、大众服务全面结合的、绝无仅有的航天产业;它也是中国今后若干年内真正面向全国乃至全世界服务的高科技系统,是中国走向小康社会和大国和平崛起标志性工程,是推进“创新驱动发展,融合引领跨越,服务分享惠民”的国家重大战略部署,与中国两个百年强国梦息息相关;它还是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基本国策的组成部分。
而要推动北斗系统发展,牢牢把握产业和市场发展的主动权是当今的头等大事。
北斗系统是核心带动力
长城汽车、江淮汽车、长安汽车、东风启辰、长春一汽等厂家已经采用北斗终端,但从目前的规模来看还仅仅是个突破
在中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北斗系统是智能信息产业的领头羊。而且,北斗系统是时空工具型基础关键共性技术,是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和战略威慑力量,具有不可或缺和不可替代的作用。正因为有了北斗系统,我们就有了牢牢地把握产业和市场发展主动权的机会和可能性。
2012年底北斗系统宣布正式开展区域服务,此后,从2013到2015年,我们取得的成绩与进步比以往近二十年的累计还多。三年间,产值从810亿元增长到2015年的1735亿元,整整翻了一番。北斗芯片的使用量连升三个数量级,从第一年100万片(套),到第二年的千万套,到第三年的万万套,这是令人不可思议的事情。
这一切的基础,就是因为我们建设了自己的系统,有了主心骨,有了核心带动力,有没有自主的北斗,情况大不一样。
同样,由于这一原因,北斗系统目前已经带动了产业的五大突破,这就是:汽车前装市场应用的根本突破;智能手机行业应用的重大突破;高精度应用市场创新性突破;位置服务应用的行业性突破,以及国际市场的广泛性突破。
要增强消费者的北斗品牌认可
北斗系统正式投入服务,真正发挥了它强大的影响力,这种市场化的影响力,是由北斗系统而生,反过来又为北斗产业的发展开辟了康庄大道。这样的辐射影响力,目前还远没有真正被认识和利用发挥。
我国在卫星导航应用中的优势是市场。我们有个大市场,尤其是大众消费市场。在汽车应用和智能手机应用领域,我们具有全球最大的消费应用与服务市场。
但是,要将这种市场的潜在优势,真正转变为实际优势,还得依靠北斗系统及其良好的市场运作。
北斗系统的卫星手表。我国在卫星导航应用中的优势之一是巨大的大众消费市场
中国已经成功自主研制了40纳米芯片,正在向32纳米、28纳米进军,但研制成功并不意味着能卖出去,想在GPS占据90%份额的空间导航与位置服务市场中抢占一席之地,除了自身品质过关外,还需像所有后进入市场的商品一样,增强消费者的品牌认可度。而北斗本身就是一种强大的国家品牌。
当前,我们在做北斗产业宣布和市场统计研究的时候,存在明显的局限性,局限于只统计国内的几家芯片厂商的出货量,没有真正把市场实际情况反映出来,没有把北斗系统巨大的影响力反映出来。
虽然业界在高喊北斗,但是老百姓无感、缺乏体验,未形成明显的效应、效益、效能,有的人智能手机中有北斗,但是没有用起来,有的人用了北斗还不自知。
标配化先行
为此,必须采取必要措施,重点是实施北斗的标配化先行、体系化推进、市场化运作等重大举措。同时,要加强北斗的科普宣传,让人人知道北斗。
所谓的北斗标配化,正如《国家卫星导航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中指明的那样,特别是在机动车辆、智能手机、重点基础设施和位置服务应用中,均应将北斗兼容机作为标配,确保安全高效地开展多样导航与位置服务,以期在2020年北斗全球系统服务之日到来之际,在我国所有与卫星导航应用与服务相关的终端销售中,北斗兼容机的占有率达到接近100%,北斗终端的年销售量超过5亿部,社会持有量超过15亿部,北斗产业的总产值突破4000亿元大关。
所谓的北斗产业体系化推进,正如白皮书指出的那样,我们要在北斗产业发展中,贯通芯片元组件模块等基础产品、系统集成与终端,以及应用与运营服务产业链,将产业保障、推进和创新三大体系,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围绕“一带一路”“区域发展”“军民融合”等国家战略,实现体系化推进。在“十三五”发展进程中,重要的是需要协调统一的战略规划、顶层设计、落实部署,要开放创新,建构公共服务平台和必要的备份、增强、互补型基础设施,促进资源和数据共享,要发挥行业、地方、区域多种多样的积极性,形成各种各样的契合实际应用与服务需要的解决方案,加以应用推广,快速健康可持续地将北斗产业做大做强。
所谓的市场化运作,就是要摆脱目前许多行业和企事业单位一味依赖国家“等、靠、要”的思想束缚,坚持市场是资源配置的决定性要素的思想观念,以市场需求作为导向,有效地利用好北斗系统这样的关键基础共性技术系统设施,结合国家重大战略、国民经济和社会民生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关切难题,高度重视金融的促进和强化纽带作用,充分发挥北斗系统高端引领、核心带动、集群发展的产业优势,将北斗的应用与服务深入广泛地渗透到国民经济的所有领域和人民生产生活的各个角落,它们就是:物流运输出行,安全应急救援,关键基础设施,电子商务政务,智能城市社区,农林牧渔管护,大众消费应用,精准位置服务,测绘地理信息,移动健康关爱,以及社会精细化管理等等。
2014年10月10日,秦皇岛市开发区第三小学的学生放学后乘坐装有北斗卫星导航监控系统的校车回家
北斗如何走向全中国全世界
当前,我们面临的重要任务是,快速推进北斗全球系统的构建和运营工作,同时要完好地实现与其他GNSS的兼容互操作,要把北斗的应用与服务推向全中国全世界。
从2013年开始,为了强调以北斗系统为核心带动力的理念,中国将卫星导航产业,一律改称为北斗产业。因此,2013年,就成为过渡期,成为转型期,原先许多应用GPS设备的行业,开始转变为应用北斗/GPS兼容机,而国外的厂商也纷纷宣布,在其GNSS芯片或者模块中,包含有北斗功能,甚至像高通这样的智能手机芯片供应商也明确宣布,在它们的手机定位解决方案中,包括有北斗接收功能。
目前,要进一步把北斗推向全中国全世界,从北斗系统的发展全局来看,还应该坚持实现“五化”目标,这就是:技术国际化,应用大众化,产品融合化,服务产业化,市场全球化。
技术国际化,就是要让北斗的技术真正地逐步与国际全面接轨,同步发展,并且一定要有超越,在某些方面成为国际领跑者;应用大众化,就是要为人民大众谋福祉,服务惠民,也只有这样,北斗才是实现了其建设宗旨,只有大众化,北斗才能真正发挥其效能;产品融合化,这是一种国际大趋势,也可以说是时代大趋势,北斗与其他GNSS实现兼容互操作,天基系统与地基系统、室内系统与室外系统、通信系统与导航系统等等的相互融合,都是趋势,也是现实,我们手中的智能手机就是声光电机磁和惯性(MEMS)系统的融合体;服务产业化,是信息时代的一个固有特征,服务在现时代变得越来越重要,当信息高速公路已经成为唾手可得的条件下,就迎来了“内容为王,服务为王”的发展阶段,信息太多,内容太多,就需要服务,特别是智能服务,这是时代特色;市场全球化,这是不言而喻的,北斗要服务全球全人类,走出去,请进来,是必然的,市场全球化顺理成章。
打造“中国服务”引领跨越发展模式
当今,中国的产业面临国内、国际、时代三大转折,世事千头万绪,局面千变万化,面对新科学技术革命降临的今天,我们一定要抓住北斗这样的高科技工程,发挥其高端引领作用,利用其提供时空信息的能力,作为拉动智能信息产业发展的牛鼻子,进而打造中国时空服务升级跨越版。
北斗导航产业的产业链有大产业链和小产业链之分。从小产业链来说,提供空间信号,是第一个环节,这是基础,第二个是研发环节,第三个是做设备、做终端、做基础元器件,然后是基础元器件的系统集成环节,最后是提供应用和服务,基本包括这五个环节。
作为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每个产业链环节都不能缺,都要做好。不过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做好和用户结合的环节,做好用户体验。
这就要求,中国的北斗产业,要从元组件提供商、整机提供商、系统集成商等为主,逐渐转变为以政务服务、商务服务、民生服务等的提供商为主。为此,未来要将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与智能城市、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相结合,打造智能信息产业集群,也就是“中国服务”这样的国家品牌和优势竞争力。
时空信息服务体系是个世纪工程,由于其应用了时空科技革命的成果,所以能够将现在流行的许许多多概念,进行有机的模块组合、系统整合和体系融合。
正如《北斗系统》白皮书中提到的那样,首先是可以将卫星导航、移动通信、泛在互联网概念组合。
更加重要的是,中国时空服务,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将当今各种各样的思潮泛滥,多种多样的概念横流,日新月异的新名词变种翻新,统统纳入中国时空服务体系框架之中,创造一部信息时代的“封神榜”,让智能城市、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和虚拟现实等各路“神仙”,全部各得其所、各就其位、各尽所能,真正做到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群众创造打开一片新天地,让中国服务成为智能信息时代的主旋律,让更多的多元化、多样化、人性化、个性化、定制化的服务产品面世,服务大众消费,提倡“人人服务,服务人人”,这样我国人口众多的优势、市场的优势、站位的优势、品牌的优势、体制的优势,就能显现出来,就几乎可以与世界上最发达国家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作者系中国导航定位协会首席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