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雪靖
(成都树德中学 610031)
农业害虫生物防治技术的应用
丁雪靖
(成都树德中学 610031)
在现代农业的发展下,人们越来越注重绿色农业生产,各个国家都在纷纷寻找适宜现代农业生产需求的害虫防治模式,在这一背景下,生物防治模式诞生,生物防治不会对高等动物产生危害、也不会破坏生态环境,是最理想的农业害虫防治方法。本文主要针对农业害虫生物防治技术的应用进行分析。
农业害虫生物防治技术;应用;分析
害虫的防治工作是农业生产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对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巨大意义。近几年来,我国农业生产饱受害虫威胁,因此有必要探讨目前农业害虫的防治工作,通过生物防治的方式改变农业现状,并且对于农业害虫生物防治中的问题和发展方向进行总结。
由于早期我国科技水平较差,在农业害虫的防治上,不得不使用大量化学农药,导致害虫都对这类农药产生了极强的抗药性,并且对生态环境也造成了影响,而且盲目引进新作物,造成检疫性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也越来越重视,在这一背景下,人们提出了“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的理念。而生物防治不会对高等动物产生危害、也不会破坏生态环境,是最理想的农业害虫防治方法。因此,积极研发新的生物防治手段,对于农业的发展和生态稳定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
生物防治是通过生物或者生物技术的方式控制有害动、植物的数量或者降低危害的方法,是我国农业防止害虫的主要方法之一。具体措施有:生物农药、释放天敌、昆虫信息素及昆虫生长调节剂等。
2.1 生物农药
生物农药对于农业害虫、病菌、线虫等有着很好的防护效果,是一种新型农药,基本不会对环境产生影响,对农产品不会造成任何污染,对于害虫针对性强、不易使害虫产生抗药性,符合现代农业除害虫的要求。生物农药未来必然会替代化学农药,这也是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此外,生物农药在某种程度上能够调节生态环境的稳定性,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保证农业快速发展的前提条件,从这一层面而言,发展生物农药就是推动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关于农业害虫的生物防治途径,主要是对传统的天敌昆虫进行繁殖选择,利用基因工程将杀虫剂抗性基因置入到天敌体内,让天敌能够出现耐药性,利用这一技术原理,目前已经成功研制出抗有机磷农药的益螨,也可以将害虫显性不育基因植入到雄虫体内,干扰害虫的正常交配,达到防范害虫的最终目的。此外,还可以人工制造出相应的工具场所,这都可以达到防治农业害虫的作用。
2.2 人工释放天敌昆虫
我国在饲养天敌昆虫方面已经有了初步的效果,可以通过赤眼蜂和捕食螨控制害虫,但是,我国能够投入工厂化生产的也仅仅只有赤眼蜂和平腹蜂。虽然对于天敌昆虫的饲养有了一定的基础,但还远远不足。对于人工释放天敌昆虫控制害虫的方法,我国还比较落后,进展也十分缓慢,主要是由于我国在这一方面的缺乏科技人才与专业知识,这都严重制约了农业生物防治害虫的发展。
2.3 昆虫信息素
最早的昆虫信息素出现在20世纪中期,是一种十分高效、无污染、无毒害的绿色杀虫手段,关于这一技术,国内的学者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昆虫信息素在害虫的监测和防治方面的应用不断发展完善,在害虫的综合防治方面能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已经合成了大约40种害虫的信息素,也有一些进行虫群检测的诱捕型等等。此外,信息素与生物农药的结合技术是未来生物防治的重要方向,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但是通过信息素对害虫进行防治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害虫监测需要长期的数据积累等,因此对于昆虫行为的研究还需要进行不断的深入,只有解决技术瓶颈,才能够将这一技术广泛应用到农业生产中。
2.4 昆虫生长调节剂
昆虫生长调节剂也是一种新型的生物农药,能够针对害虫的种类实现专一杀虫,而对于其他生物没有任何影响,在环境中容易分解等。这种调节剂可以实现无公害治理害虫的要求,对于农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应用潜力。这种药剂的作用原理是通过影响昆虫生长发育时期体内的激素平衡,继而影响昆虫的正常发育和变态过程,从而实现防治害虫的目的。
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我国与各个国家之间的贸易也日益频繁,为我国的农产品的发展带来新的发展机遇。虽然没有了关税的阻碍,但是技术障碍仍旧阻碍着我国农业的发展。并且随着我国人均收入的提高,人们开始追求食物的绿色,安全。因此无公害,绿色食品的需求量急剧提升。在追求农业可持续发展以及绿色生态环境的今天,全球所有农药公司都在实施高效、无害的农用化学药剂的开发工作。根据我国当前农业害虫防治的现状,首先要投入大量资金和鼓励政策对农药企业的研究工作,并且完善相关法律政策,鼓励农民了解并使用生物防治手段。然后,加大生物防治领域的研究工作,并从国外引进相关领域的技术人才,强化我国生物防治领域的基础研究,提高天敌昆虫的工厂化生产和保护措施,并且进行生物防治技术新产品、新方法的探索,研制新的昆虫信息素和生长调节剂,为农业生物防治害虫提供更有力的技术支撑和理论依据。
在环保思想的盛行下,人们越来越注重环境的质量,在农业生产中推广和普及生物防治技术已经成为了大势所趋,从某种角度而言,生物防治技术可以有效调节生态系统,促进生态系统的有序发展,这也是促进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为了将这一工作落实到实处,各个地区应该根据自身的情况合理应用生物防治技术,政府部门则需要予以必要的资金支持,只有这样才能够让生物防治法得到推广和使用。
[1]肖英方,毛润乾,沈国清,Lance S.Osborne.害虫生物防治新技术——载体植物系统[J].中国生物防治学报,2012(01).
[2]施敏娟,陆佩玲,陈建,杨益众.外源抗虫基因与植物自身抗虫防御体系的互作[J].昆虫知识,2010(05).
[3]陆宴辉,张永军,吴孔明.植食性昆虫的寄主选择机理及行为调控策略[J].生态学报,2008(10).
S476
A
1004-7344(2016)36-0317-01
2016-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