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帆,邱雪莹,林松青,林华庆
广东药科大学科技产业与社会服务处
关于协同创新培养体系现状的思考
——基于创新制度的角度
蔡帆,邱雪莹,林松青,林华庆
广东药科大学科技产业与社会服务处
伴随着医药产业的变革,医药行业对高素质医药人才的需求越来越紧迫,如何促进广东省医药类高校把教学资源和人才资源转变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智力资源,提升高等教育服务经济社会能力,对转变地区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地区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具有重大影响。
医药类高校;协同创新
随着时代的发展,广东省医药类院校逐渐打破局限于校企合作的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合作模式,增添了几种新的合作模式,如校军合作、校地合作等。根据《广东省人民政府文件》(粤府[2015]1号)中《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科技创新的若干政策意见》提出,科技创新是创新驱动的核心,必须要优化全省创新创业环境和产学研基地环境[1]。建立高等学校与学校驻地经济发展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既是各种资源的有机互补,也是高等学校产学研与驻地经济的共赢。医药类高校与当地的医药企业、医院等机构实行产学研创新有机结合,在协同范围上不断地拓展,在创新程度上不断地向纵深推进,整体来说这种“高校-企业”“高校-医院”“高校-地方政府”合作还处于实践阶段,协同创新人才培养的路还很长。
产学研协同创新是医学类院校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的必经之路,是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的有效途径。协同创新合作模式推动医学类院校转变办学理念、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模式的调整;促进教学资源和人才资源向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智力资源方向转变,提升了高等教育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2];对转变地区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地区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1.协同创新机制不够完善
从组织层面看,医药类高校在其主导的协同创新中承担起了主要责任,在培养创新型人才,解决社会问题,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等方面能做出重要贡献。但是,实际上参与协同创新的产学研各个主体追求的目标并不一致,因此在开展协同创新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由于体制问题引发地方政府需要增长,高校需要产学研科研成果,企业需要追求经济效益现象。
从个体层面上看,各个产学研主体之间存在方块分割,参与协同创新的各个主体属于不同的体系或不同的部门,这是协同创新工作中难以协调的主要原因之一。还有高校内部也存在方块分割现象,学科壁垒比较严重,老师参加其他学科的积极性不高。这些都影响了不少高校老师和科研院所研究人员参与协同创新的积极性[3]。
2.培养人才的完整链条没有形成
参与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医药类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单位,由于他们的目标定位和利益机制不一致,在他们本身的合作中都存在很多问题:包括没有建立合理的经费分担机制,风险分担机制,合作层次低,仅仅停留在常规技术咨询(37%)和合同委托开发(33%)。人才培养是在这这些合作主体充分融合,达到高效的合作之后才有的阶段,所以到现在为止也没有形成完整的医药人才培养链条。就现阶段而言,全面实现协同创新育人还存在一些现实的障碍,主要是协同创新合作模式在广东省历史中时间还比较短,各医药类院校都处于摸索阶段,缺乏实际操作的经验。从实施程度上看,产学研合作深度不够,实施效果也不强,无论是校方、企方、地方政府还是在校学生,对于协同创新的了解和认同度还不高。如何协调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如何使实践教学更具针对性,更能满足企业的人才需求,都是客观存在的问题,需要在教学理论上做更深层次的探讨。
新建医药类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更应该集中体现在“培养怎样的医药类型人才”和“如何培养医药类型人才”的问题上[4]。“产学研一体化,学校与合作单位实现有机融合”要求学校以专业建设为重点,通过合作、合资、独资、控股、参股等形式深度、积极参与到合作单位的经营活动中,而不是把所有的专业都产业化,也不是要求学校办的企业越多越好,更不是将企业和学校合并[5]。产学研合作既可以满足合作单位对医药类型专业人员的需要,又可以让学生深入真实的工作现场中,培养实践动手能力,同时又可以感悟职业道德,提高职场竞争力,实现从学生到职场专业人士的转变,达到共赢[6]。
产学研协同创新是提升医药类院校创新能力,实现内涵发展的必然选择;医药类院校与企业、医院等单位进行的协同创新产学研工作将会推动医药类高校转变办学理念,调整专业结构和人才模式;高校协同创新合作育人将会把学校的教学资源和人才资源转变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智力资源,提升高等教育服务经济社会能力;产学研协同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是实现人才学有所用的重要途径[7]。
[1]张力.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战略意义和政策走向[J].教育研究,2011,(7):18—21.
[2]董艳,李玉清,邹静.加强协同创新推进校企共赢——以南京农业大学与雨润集团产学研合作为例[J].科技服务,2013,(9)∶24-25.
[3]李祖超,张利勤.美日产学研协同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路径比较分析[J].现代大学教育,2013,(3)∶41-47.
[4]叶少芳,王世泽.医学院校“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J].高教研究,2010,40(3):313-314.
[5]何海燕.探索高校协同创新科研组织模式推动产学研用结合深入发展[J].中国科技产业,2012(3)∶85-87.
[6]张力.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战略意义和政策走向[J].教育研究,2011(7):18—21.
[7]陈峰.广州地区高校协同创新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昆明.云南财经大学:2014.
2015年广东省教育研究院研究课题:广东高等学校与社会发展的适应性研究--医药类高校完善社会服务功能有效模式的研究(GDJY-2015-C-b009)。
蔡帆(1980-),女,福建边城人,本科,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医院管理、产学研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