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文海
您有没有觉得,相比我们小时候,今天的孩子们在他们熟悉的环境中,都更活跃、开朗了,他们思路更宽,见识更广;但一旦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中,就会变得非常胆小,而且这种趋势还在不断加剧。
触发我思考这个问题的是10年前,我所在的学校有个韩国小留学生,国庆假期中,这个12岁的小男孩只身从苏北出发,去上海浦东国际机场接韩国来的妈妈,然后带着妈妈游玩了西安、北京等地,送走妈妈后,他又只身返校上课。他的这个举动震惊了全校的师生和家长,要知道,当年,这个男孩来中国仅仅半年时间。后来我还发现,这个孩子每个双休日会带着一张地图,凭借并不熟练的汉语,孤身一人游遍了邻近的镇江、无锡、苏州等地的名胜古迹。
韩国孩子的举动让我一下子就想到了我们的孩子。今天的中国孩子12岁,不要说在异国他乡出游,他们敢在自己的国家中只身去其他城市游历吗?多数孩子都不敢吧。不要说去其他城市,今天的很多半大孩子就连独自上学都不敢,即使他有这个胆量,家长也不会同意。回想我们小时,上下学哪有家长接送呢?
我还记得,3年前我所在的城市發生了一起轰动全国的恶性案件:一个8岁的小女孩,节假日与奶奶去乡下走亲戚,女孩在和其他小朋友玩耍时被一男子骑车带走,惨遭杀害。这起事件发生后,几乎全市上下所有的中小学教师和所有家长都成了惊弓之鸟。每位老师在学校都一再教育学生,家长也在家中反复叮嘱孩子: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不要跟陌生人走,不要听信陌生人的话,不要吃陌生人给的食物,不要给陌生人开门……
那之后,为了孩子的安全,我们这座城市的很多家长都牺牲自己的时间坚持每天接送孩子,直到现在这样的家长也有增无减,盛夏如此,寒冬亦如此。我常常在校门口看到因为赶时间而来不及梳洗的忙碌身影。有一次,一个家长居然将牙膏沫留在嘴角忘记擦洗就匆匆赶来了,引得校门口的家长和学生一阵哄笑,好不尴尬。而原先司空见惯的坐公交车去上学的孩子,这些年也越来越少见了,成了“稀有动物”。
作为一位当代的独生子女的家长,我能理解这样的心情,我何尝不是这样的?家中的独苗,万一有个意外,真是不可想象,每天的各种负面新闻也都在挑战着家长的神经,自己的孩子稍有异常都会往不好的事情上想。于是,“不要”成了今天教育的关键词,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不要一个人外出,不要走河边,不要玩得太疯……这个“不要”是对孩子安全的最大保障,却也最终造成了我们这代孩子胆小怕事。不要小看胆小这件事,人生其实就是一次次地面对陌生难题和未知挑战的过程。一个胆小的人,他没有勇气面对自己的要求和理想,没有勇气坚持自己,没有勇气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即使再聪明,再善良,他的生活也会是一塌糊涂,终生都将只会扮演一种角色——逃兵。
如何让孩子们充满勇气,又避免受到伤害?
像那个韩国家长一样“心大”,我们多数的中国家长都做不到,可能在韩国也不一定是个普遍现象。但我们可不可以更审慎地说出每一个“不要”?今天的老师和家长们都是“不要”不离口的,“不要”的事情越来越多,但我们在说出一个“不要”之前,能不能想想每一个“不要”背后是不是都有必要,可不可以转化为“要”?比如,“不要再玩那些沙子了”,可不可以转化为“去玩吧,玩完一定要洗手”,同时,根据一个孩子的智力水平和认知能力,我们还可以把一些“不要”转化成一些注意事项,一些危机的解决方法,一些求助技能,然后尽可能地放开手让他做与其能力相适应的事。如果,这还不能让你放心,你可不可先不把自己内心的恐惧表达出来,至少嘴上先别说那个“不要”,鼓励你的孩子去做,而你在背后做好一切该做的保护,这也是一种两全的方法。比如在孩子独自上学这件事上,你不放心,可不可暗中跟随他。我的一位朋友就说过,她小时候都是一个人上学放学的,但只有一次,她没事跑到了一条非常偏僻的小路上时,就看到了妈妈突然出现在眼前,她这才意识到其实妈妈一直都在她身后。
我绝不是想降低各位家长的警戒水平,安全无小事,因为孩子的生命和健康是后面一串“0”之前的那个“1”,没有了这个“1”,什么意义都没有了。但我们也不能完全忽视对勇气的培养,在鼓励孩子们勇敢地去做事这方面,当代的中国家长和老师普遍做得都不够,我们有可能正在培养着有史以来最怯懦的一代中国人,希望我们都能在安全的前提下,更重视培养孩子们的勇气,而这也考验着每一位家长的智慧和胆识。
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教孩子不要做什么,而是让他清楚该做什么,该怎样去做。家庭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让孩子在离开父母时,能够独立地在这个社会上更好地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