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肖园
(广西正宇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浅谈生态文明创新环境工程与科技的发展模式
韦肖园
(广西正宇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随着我国经济和科技的迅速发展,在发展的同时,生态文明自然而然得到了国家相关部门的重视,而且生态文明作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核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文明形态。符合了我国的科学发展观,科学技术推进了人类文明不断前进,已经成为了我国现今全球性或者区域性生态发展的根源所在。生态文明依赖于绿色科技革命,针对我国现在所面临的环境形势和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我们要对生态文明进行剖析和研究,从长远的发展过程中来看科技创新发展对生态文明建设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主要阐述了我国环境工程和科技创新的基本原则和重点领域,并且分析了如何提高生态文明创新环境建设。
生态文明创新;环境工程与科技;发展模式
生态文明是人们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的重要成果。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全面发展为宗旨的文化形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随着人类文明不断演进,科学技术始终伴随着人类文明进程而不断进步。但是,众所周知,科学技术纵然再好,也是一把双刃剑,它拥有正能量的同时,也充满着负面的效益。如果我们不能够合理的运用科学技术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那必将会造成许多重大的生态和环境灾难。生态文明是继人类社会文明和工业文明反思之后所产生的结果,是遵循人与环境的和谐理念,以保证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生态文明的发展无法离开科学技术的支撑,而是建立在生态文明科技观基础上的环境科技的创新与发展。是新时代下人类保护和改善提高生存环境质量,人类发展走向生态文明的必经之路。生态文明是保证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和全面发展的文明形态,但其实质更是人和环境相和谐。
现阶段,人类社会已经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变,生态文明环境发展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实质本是强调经济发展和环境发展相协调,统一发展。工业文明的发展原是本着经济增长为主,以消耗资源和污染环境为代价,这种发展有着不可持续,不可协调的弊端。不利于长时间社会经济的发展。而生态文明环境发展的核心则是以提高资源环境的利用和协调,促进生态创新为目的,是一种新型的环保式的发展模式。通过对传统工业模式的变革和创新所产生的产物,但是它也不是十全十美的,生态文明建设也同样存在弊端。随着社会的演变和发展,我们对于环境的破坏已经导致周边的生活环境急剧下降,开始大范围的反噬人类文明成果,我们和环境的关系已经开始无法料想,因此我们仅仅靠简单的生态文明的建设,在全球环境发展中并不能取得完美的胜利。
2.1 环境工程的基本原则
2.1.1 战略性原则
在环境工程得发展和创新中我们要立足当前社会发展情况,面向未来,准确的把握环境和科技的发展规律和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要密切关注眼下环境中尚未显现出来的具有重大风险的生态环境问题,根据实际情况来制定战略性的环境工程和科技创新的发展目标。
2.1.2 系统性原则
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具有非单一性,技术效应的多重性,以及外在表现的多面性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环境工程和科技创新是以理论思想为指导,从生命周期角度考虑,以便建立和形成有利于解决环境和科技的系统复杂问题。
2.1.3 自主性原则
面对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我们要突出问题导向和需求引导,要通过创新的方式,将新的科学方式结合原有的理论基础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有利于实现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以保证我国实现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本解决。
2.1.4 针对性原则
为适应全球化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围绕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工作重心,要时刻保证我国更行各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发展研究,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和环境管理,污染防治等项目的研究,以保证逐步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和保证生态环境问题有所改善,提高生态环境的质量。
2.1.5 协同性原则
生态环境问题是经济社会发展和自然相互作用下的产物,这就保证从客观上要遵循协同性原则,注重每一个环节的污染防治,并且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工程技术系统,以保证在过程中可以加强对污染的控制,保证新的环境技术能够代替原有的负面效应,不使污染转移。在保证生态环境问题顺利发展的问题上必须运用技术,市场,法律和经济等手段加以控制和解决。
2.2 环境工程和科技创新的重点领域
环境工程和科技创新的重点领域大体分为地球系统工程,全球气候的变化,生物多样性,绿色经济,环境基准与标准,重大环境风险控制与管理。地球系统工程是保证全球系统科学产生的一个发展方向,重点在于如何运用现有的创新技术,解决全球面临的环境问题,探索改造自然之路。气候变化是我们当代社会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影响着政治,贸易,环境等诸多方面。而我国也是受到气候影响最大的国家之一,使得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环境受到了严重威胁。因此,我们必须要寻求有效的技术路径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基本方法。生物多样性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基础,然而近年来,全球的生物多样性也开始慢慢消失,成为了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的全球性问题之一。绿色经济以市场为导向,是为适应人类社会发展和生活健康而催生的经济模式。而环境基准与标准则是环境保护的基石,也是环境质量的门槛。然而我国环境基准的工作基础非常薄弱。目前还没有建立健全的研发机制和发布机制。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环境隐患和风险,已经成为了环境安全的首要威胁。一旦发生环境问题,则会造成重大的环境灾难和生命财产损失。我们对于环境的体系管理对于环境的发展,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3.1 加强生态观念培养,完善生态伦理道德机制建设
为提高生态文明创新环境的建设,首先我们要注重生态旅游的宣传教育。我们要通过更重有效的途径向游客普及生态旅游的知识,使游客能够清楚了解生态旅游过程中的相关事项,从而更加自觉的尊重和保护居民的各种习俗,避免对当地生态环境和文化风俗遭到破坏。通过对生态环境旅游的生态环境教育,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和价值观念,促进我国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完善生态伦理道德机制构件,加强人类的思维方式和自然保护,保护旅游资源的发展和生态平衡的社会责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3.2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科学发展的和谐发展
生态文明与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能够倡导资源节约星河环境友好性的绿色发展模式,从而保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融。并且要根据世界当前的发展形势进行准确的把握,从而实现环境工程和技术能够在发展中能够结合实际情况,并根据理论基础来保证生态文明的和谐发展。以实现环境工程和技术在重大领域的重大突破,从而形成新的特色体系,为生态环境提供安全保障,并为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提供科学技术的支持。
综上所述,环境工程与科技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推动力。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绿色发展,是保证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重要手段。将经济建设和生态文明有效的结合在一起,能够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构建友好型的产业结构和消费方式,为保证我国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地和谐共处。树立生态文明的科技发展观,提高环境与科技的自主创新能力,也是能够保证我国人口减缓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之路。并且要准确的世界环境保护的发展形势,在关键环节取得环境工程的突破,形成有特色的工程化和系统化的科学技术发展,为探索中国环环境保护和改善人民生活提供科技保障,实现经济发展的转变。
[1]图解《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意见》[J].实践(党的教育版),2016(04).
[2]林敬雅.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探析[J].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2016(02).
[3]钱波,何绍芬.中国梦视域下的云南生态文明建设研究[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6(02).
[4]孟伟.GRAMBOW Martin.地球系统工程与区域环境问题调控的原则[J].环境科学研究,2009(04).
X32
A
1004-7344(2016)17-0273-02
2016-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