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倩倩
(南宁供电局兴宁供电分局 广西南宁 530000)
研究自动化在配电管理中的应用
李倩倩
(南宁供电局兴宁供电分局 广西南宁 530000)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电力需求越来越大,有效的地完成配电任务已经成为电力相关人员的主要工作。配电自动化是目前我国电力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我国配电管理工作中需要不断完善的部分。本文就自动化在配电管理中的应用进行相关的探讨。
自动化;配电管理;应用
随着我国电力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电力产业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是我国电力产业在配电管理中自动化应用方面存在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配电网建设滞后
由于我国电力建设将工作重心放在电网的输送以及变电等建设方面,因此,我国配电网建设相对滞后。很多时候,我国配电网的建设远不能达到我国电力系统的应用的需求。此外,我国地理环境较为复杂,并且人口分布不均,因此这对我国配电主干线的要求高,但是由于我国政府在电力建设中并未重视配电网的建设,从而导致我国配电网线路出现严重的不协调,配电网线路的连接程度过低,从而导致配电网线路的建设并不能满足实际的需求。从整体上看,我国配电设备水平的低,自动化在配电管理中的应用范围小。
1.2 自动化在配电管理中的实用性低
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的电力系统发展程度较低。我国在电力方面的技术较为落后,因此导致我国配电自动化应用范围狭窄。就配电自动化普及率来说,同期的先进国家的配电动化率高于65%,而我国配电自动化率低于10%,并且在应用率方面也远远不及其它国家,资源并未实现科学合理的分配,比如我国很多电力企业虽然具有配套的配电自动化的设备,但是并未投入日常使用,而是处于闲置的状态,这使我国的经济出现严重的浪费,也影响我国电力发展,甚至使其出现滞后的状况。
1.3 配电管理制度以及配电技术较为落后
近年来我国在电力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我国在配电管理方面的技术较为落后。即使我国引进外国一些先进的技术,但是从整体上看,还是难以与国外的技术相提并论。此外,我国的配电管理制度并不能够适应于配电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在配电管理过程中并未形成统一的标准,因此阻碍了我国配电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也阻碍我国自动化技术在配电管理中功能的有效发挥。
配电自动化发展的影响因素:
据调查显示,我国配电网自动化的发展主要受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
(1)我国输电网自动化系统的监控对象一般都是10kV、35kV的变电站或者是大于110kV的变电站,它具有很强的局限性,因此,这严重阻碍我国电力数据采集以及配电网的监测的正常进行,进而使配电管理自动化实际效用减小。
(2)就配电网自动化的特性来看,它自身具有很大的局限性。我国一般是在远离人群的地方进行电网建设,并且配电网自动化性相关的设备都是安置在室外,因此,在遇到不好的天气状况,比如风霜雨雪、电闪雷鸣等自然现象时,配电网自动化设备就无法实现正常运行。据此,在配电建设中,运用的配电自动化设备必须要达到一定的规格,要具有通风、散热、防潮、防雨等良好的特性,从而确保配电工作的正常运行。
(3)配电自动化系统的相配套的基础设备总量过大,从而增加通信系统的建设的难度,在某种意义上说,这也不利于配电网自动化的应用以及推广。
3.1 配电管理中自动化应用原则
3.1.1 配电自动化安全性原则
伴随着人们生活的快速发展,电力应用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一旦出现缺乏电力的现象,便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某省出现大停电从而造成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因此,在配电自动化的过程中,要保证其安全性,配电自动化一定要本着安全性的原则,为社会、为人民负责。
3.1.2 配电自动化可靠性原则
自动化在配电管理时,要讲究一定的可靠性。众所周知,随着夏天温度的升高,人们对电力的需求越来越大,电扇、空调等家用电器使用的频率高,因此,供电的可靠性显得尤为关键,一旦出现失误,便会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在供电系统中要避免用户因配电自动化的系统的故障而导致无法正常使用的情况发生。因此,这就要求配电管理部门要选用可靠的设备,建设安全可靠的网络通信系统,使设计布局以及电源安全可靠,从而使自动化在配电管理应用中更为可靠。此外,我国衡量供电系统对用户的持续供电能力的评价标准之一,便是配电系统的用户供电可靠性。供电可靠率={1-ε(每户每次停电的时间)/总用户数/一年的小时数)×100%。
3.1.3 配电自动化实事求是原则
在选用配电自动化系统设备时,要以我国的国情为基础,如果在配电自动化系统设备选用时,设备与我国的技术情况不相符,那样就会使配电管理设备并未得到有效的利用,从而造成我国的财产严重浪费,也使得自动化在配电管理中并未达到预期的效果。从我国配电自动化发展的过程来看,我国配电自动化存在严重的问题,因此,在其发展中必须在充分考虑我国国情的基础上,合理引进外国先进的科学技术,但是绝不能够照搬照套,这样会导致我国的自动化系统设施使用效率大大降低。
3.1.4 配电自动化与时俱进原则
自动化在配电管理中应用讲究合理性与科学性,由于它的工作是极为复杂繁冗,因此对技术的要求较高。自动化在配电管理中的应用要紧跟时代的步伐,结合时代发展的特点,不断的完善其发展。但是自动化在配电管理中的广泛应用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根据我国电网建设的发展动态,逐渐完善配电自动化建设,使其更能满足社会生活发展的需要。
3.2 配电管理中自动化应用要求
自动化在配电管理中的应用要遵循两个要求;①先进性,即确保配电网自动化先进性的发展;②持续性,即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配电网自动化也得到相应的发展。我国配电管理自动化发展过程中满足这两个发展要求,便极大的提高我国生产生活中用电的安全性,并且拓展我国配电管理的发展空间,使其得到更加快速的发展。
3.3 配电管理中自动化应用策略
为了使我国配电管理中的自动化发展进一步加快,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着手,具体如下:
3.3.1 完善配电网架的规划
配电网架在配电网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是配电网系统逐渐实现自动化的基础,因此,在配电网架建设时要一定要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就目前来看,环网接线是我国常用的配电网架形式,并且采用分段管理,从而转移配电网接线的负荷,增加配电网线的使用寿命。
3.3.2 对配电网管理进行统筹管理
传统的管理方式具有很多的弊端,因此,为了提高自动化在配电管理中的应用效率,配电管理部门应该引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以及高效的管理方法,加强配电网管理,统筹安排配电网相关工作,并且以实际情况为基础,从而实现配电建设的最高效益。
3.3.3 对通信系统的信道进行科学选择
在进行通信系统的选择时,一般采取分层配置的方式,在资源共享的基础上,逐渐实现配电自动化的优化。
从我国配电网自动化的现状来看,它存在很多的问题,需要我国配电管理部门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从而不断完善配电网自动化,科学选择配电网自动化设备,统筹安排配电网管理工作,从而使自动化在配电管理中的作用的得到最大程度上的发挥,使得我国配电管理的水平提高,并且逐渐满足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对电力的需求,最终提高人们生活质感。
[1]周 星.对于配电自动化在配电管理中的分析[J].广东科技,2013(Z1).
[2]李坤.配电自动化在配电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27(18):140.
[3]林 森.浅析自动化在配电管理中的应用[J].科技与企业,2015(09).
[4]陈旭升.电力配电自动化及其管理研究[J].科技展望,2016(07).
TM76
A
1004-7344(2016)17-0057-02
2016-5-11
李倩倩(1986-),男,助理工程师,本科,主要从事配电线路运行维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