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汉
(犍为县水务局 四川乐山 614400)
新时期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探讨
严汉
(犍为县水务局 四川乐山 614400)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电力企业也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与进步,同时,电力企业的发展和建设是我国实现国民经济提升的一个重要保障,其安全生产不仅对于我国能源建设的利用方式十分有利,而且对于人们生产生活的保障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对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进行探讨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对新时期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环节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其改进措施进行了探讨,以供同行参考。
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问题及措施
在现代社会中,电力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是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及市场上对于电力的需求量不断增大,人们对电力需求的生产模式也提出了更大的要求,因此,为了能够使电力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实现安全生产的目标,并使其市场竞争力得以提高,对其安全生产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环节以及其改进措施进行分析与探讨十分必要。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各个行业电气化的程度也在不断提高,因而,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电力企业中必然会面临着比较大的压力,这就会在很大程度上使电力企业生产过程中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增加,当前,我国电力安全生产形势非常严峻,其安全生产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环节主要能够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意识薄弱
在电力企业生产中,只是以经济效益作为主要的发展方向,忽视生产期间的安全性,企业人员在意识上没有形成正确认识。电力企业中的相关领导在生产学习中只是以形式开展进行的,在基础理论知识上根本没有形成重要理念。而且,安全生产中也没有完善的责任制度作为保障,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容易出现安全事故的发生。所以要改变电力企业在生产管理期间的安全性,就要在根源上得到改善,使企业中的工作人员在意识、观念上得到更新。
2.2 监管力度不够
在电力企业安全生产中,也没有严格的管理制度,更没有对相关的生产环节进行严格的监督行为。特别是电力企业在工作期间大量的设备程序和生产环节,一旦没有相关制度和监督等方式作为保障,就会出现安全事故的发生。所以为了防止电力企业在生产期间由于人为因素导致的失误,就要利用监管力度,保证每个生产环节的准确性,从而实现安全生产的积极性。
2.3 生产设备没有更新
电力企业在生产期间,设备是主要的发展趋势,它制约着整个生产期间的安全性。但我国电力企业在使用设备生产中还比较落后,而且对设备的检修和维护都没有做到位。特别是企业工作人员由于技术性不高,在操作设备期间的失误性、不正确性导致的,在生产期间就容易出现安全事故的发生现象,所以说,电力生产期间,要保障良好的安全效果,就要对电力生产设备进行更新。
2.4 相关制度没有建立
由于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在电力需求不断产生下,人们对电力生产质量也具有更高要求。要保障电力生产期间的质量化形式,就要建立安全生产形式,在这种方式上就要制定相关制度来制约形式。但我国电力企业在发展形式上并没有相关制度标准,企业建立的规章制度也不健全,在生产期间加大了安全事故的产生。
3.1 在观念改变方式上
在思想建设上要更新电力生产观念,保证根源化的管理形式。首先,企业在日常工作中就要明确电力生产的安全性,坚持安全性的方针政策,并在生产执行期间发挥严格性。在生产现场,主要对安全隐患进行检查,对电力设备的运行方式进行检修、维护,遇到问题及时解决,从而保证电力生产设备在运行期间的安全性。然后,对设备、技术以及工艺等加大资金投入,积极引进现代化的生产工艺、技术与设备,不仅提升了运行效率,也保证了一定的安全性。最后,还要加大安全生产的宣传性,使电力企业在生产方式上实现健康发展。
3.2 在制度建设方式上
制度建设能实现电力企业在安全生产上的规范性,首先要建立电力设施保护的法律法规,因为电力设施包括的范围广、数量多,为了防止一些损坏、盗取等行为就要建立相关的保护法律来维护。还要完善电力安全生产的管理制度,不仅要遵循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电力企业还要根据自身情况建设有效的安全管理制度。最后,在安全生产过程中建立相关的责任制度,根据各个部门的不同需求,将安全职责贯彻到个人,实现层层式的责任制,使工作人员具有一定责任感。要建设激励机制,不仅能激发工作人员的积极性,还能实现人员在生产期间的创新性。
3.3 在监管力度方式上
电力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由于管理范围比较广、内容多,技术性和专业性都比较强,所以为了保障安全生产水平的提升,就要加大相关的监管力度。首先,对电力活动展开监管,对工作中的每个环节进行监督、检查,保证质量生产的安全性。而且,对一些及时性问题还要建设应急措施,由于工作人员在实际操作中的不规范、外在因素的破坏等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企业就要提高安全生产的防范意识,从而实现电力企业的稳定生产。
3.4 制定合理的培训计划,给员工提供安全培训
在对企业员工进行培训或者是员工生产的过程中,都需要将安全放在首位,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贯彻并落实于工作中,并对安全意识的培养进行重视与强调,使其能够严格地按照制定的章程去生产,对整个安全生产过程的布局进行积极地完善。在员工培训过程中,应该坚持现场讲解与现场操作为主,并辅之以课堂理论的传授。例如,对新工人的培训,可以先在教室内对其讲解一些必要的生产现场安全要求,之后再带他们到生产的现场来进行形象直观的讲解,然后进行实际操作技能的传授,从而使其能够更加熟练地掌握各类安全操作技能,最后再回到课堂上进行理论培训。如此一来,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模拟演示事故现场,能够对员工进行形象直观的教育,使其能够对安全生产有更加深刻的认识与了解。在企业中,组织安排安全宣传工作,例如,组织职工、家属召开“亲情规劝”座谈会,给员工以温情提醒;另外,还可以经常性的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群众性安全文化活动,比如,安全知识竞赛、图片展览、安全座谈等,使安全教育能够更加深入人心。
3.5 应急管理的推行
一般来说,常规的应急管理制度要对三个保障体系进行建立,包括组织体系、目标体系以及考核评价体系。其中,组织体系就是说要对各个层面的负责人进行确立,使其能够主动担任领导任务,从而实现各项工作的管理标准化。目标体系就是指在整个应急管理中以及工作推进的过程中,将要达到或者是实现的目标。应急管理工作的考评体系需要保证公平、公正与公开,同时还需要对考评的内容及其方法的结合进行关注,对定量与定性的结合问题进行重视。在应急管理中,风险管理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部分,尤其是需要对风险识别、风险预警、应急处置以及应急公关四位一体的体系进行注重。电力企业的应急管理中,员工的素质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其能够对应急管理的成效产生一定的影响。现如今,我们所倡导的“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其对于员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员工不仅需要掌握应急处理的技术和办法,而且还需要具备基本的素质,同时,企业的人性化管理对于企业员工工作潜力的激发以及企业安全生产而言同样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电力企业的不断发展和变化体现着我国在经济效益、人民安全方式上的实现和发展,但我国电力企业在发展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所以在这些问题发展下增加对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视,从而实现社会主义的可持续发展建设。
[1]孙爱军.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方法探讨[J].科技致富向导,2014(20).
[2]任洪斌.谈加强电力安全生产管理的对策[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05).
[3]程 芬.浅谈电力安全生产与营销管理[J].科技视界,2015(14).
TM08
A
1004-7344(2016)17-0052-02
2016-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