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晓艳
中小企业财务危机的防范分析
崔晓艳
自2008年次贷危机以来,中小企业面临的财务危机更加深重,本文从四个方面对财务危机的成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供中小企业从中借鉴如何应对财务危机。
财务危机;成因;防范措施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很多中小企业增长势头良好,竞争激烈的经济市场为中小企业带来机遇的同时也使得企业经营会面临更大的风险和挑战,及时认识到财务危机,预测企业可能存在的财务风险,可以使企业经营者能够及时制定相应的有效对策。通过对财务危机的防范和控制,可以使中小企业将财务危机的损害降到最小,促进企业不断发展,使其在市场经济中能够占据一席之地。
1.企业危机意识薄弱
在财务危机爆发前,中小企业都会出现一些征兆,但是企业管理者危机意识薄弱,不重视各种征兆和现象,最终只能导致财务危机的进一步恶化。由于中小企业的规模较小,其发展力度远不如其他企业,这就使得了中小企业的职工工薪、内部环境和工作福利等方面不具有竞争力,因此导致高素质管理人才极少选择中小企业。而中小企业员工综合学历低、素质不高、危机意识薄弱、对企业忠诚度低。有的中小企业由于是家族企业,大部分经营管理者均为亲属,只注重中小企业利润,对企业前景盲目乐观,无法察觉企业存在的危机。
2.中小企业缺乏系统的内控制度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不完善会导致企业经营管理混乱。我国中小企业的经营管理处于中下水平,内部控制制度薄弱。中小企业建立的规章制度很多,但是严格执行的很少,甚至有些规章制度根本没有得到落实。如果企业一直处于这种状态,将有可能会陷入财务危机。
企业不重视资金管理,资金闲置或是资金不足的现象颇为严重。经营资金的不分类管理和无计划使用,使得企业一旦需要大量资金,就会陷入无资金周转或者现金支付困难的境地。企业对应收、应付账款管理失控,应收账款回收缓慢甚至是困难,增加了企业的坏账风险;应付账款大幅增加,过度负债使得企业诚信度下降,最终导致企业无法顺利融资。
3.企业财务危机预警系统不完善
财务危机预警系统是根据企业信息,利用数据管理模式,通过设置和分析财务指标的变化,对企业日常经营活动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预测、报告和提供建议的报警控制系统。它可以在企业处于财务危机初期时发出警报,促使企业能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对策,最大程度降低财务危机对企业自身的伤害。但是部分中小企业对财务危机预警系统没有形成正确认识,未能在企业中建立完善的预警系统,使得企业不能及时发现财务危机。
4.企业缺乏合理科学的持久发展战略
中小企业要想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就必须要将企业做大做强,扩大企业的发展规模。但是有些中小企业在其发展的过程中,没有制定合乎企业情况的发展战略,缺少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不但无法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而且还影响了企业现有的经济实力。中小企业没有正确认识自身财务状况并且过高地估计企业的承受能力,使得企业经营管理者在进行财务决策时并没有结合企业实际情况,盲目进行扩张,没有考虑到企业现在的经济能力,从而使企业的决策目标缺乏科学依据,现实可行性较差,最终导致企业不仅无法按预期目标发展,企业当前的发展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最后的结果不仅仅是经营亏损,更有可能会导致企业经营崩溃甚至是破产。
1.中小企业应强化危机意识
经济领域就像是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中小企业要跟国有企业、大型企业以及跨国企业相竞争,就必须要树立并且不断强化危机意识。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中小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必须时刻掌握市场动态,全面了解企业对于产品、市场和资金的有利方面和不足之处,随时认识到企业发展中有可能出现的问题。
中小企业要时刻关注国家经济政策的变化,掌握市场动态,并且要第一时间预测这些变化将会如何影响企业的发展,及时调整企业的投资策略和经营方向,使企业避免因没有及时采取应对措施而陷入财务危机的局面。
中小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高素质人才是必不可少的因素。企业应注重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素质素养,可以与高等院校建立合作关系,输送专业人才;对于现有员工,进行定期教育讲座,提高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还可以委托专业培训机构对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企业整体专业水平和职业素养。同时,企业应尽量舍弃安排亲属就职高层管理人员现象,招聘其他更为合适的专业人才。企业还应建立合理的激励制度,鼓励企业员工参加相关专业的职称考试,提升自身技能,并给予一定的支持和奖励,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员工的奋斗精神,坚决杜绝人员浪费,树立起企业和员工共同发展的理念。
2.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管理制度
首先,中小企业理应针对管理制度薄弱的地方,健全管理制度基础。每个单位和职工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和如何处理紧急情况都应有明确的规定准则,让每个单位和个人都能清楚的了解自己的责任,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和企业管理水平。其次,中小企业应当规范资产管理制度,安排专人看管库房,采取每月一查企业资产制度,对于玩忽职守、偷盗等行为应实行严惩,确保企业资产的安全和保值增值。
中小企业也可以考虑将企业的部分业务交由国内专业机构管理,相对于中小企业来说,这些机构拥有人才优势、信息优势和专业优势,中小企业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不但可以合理有效的进行财务管理,而且降低自身管理成本,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中小企业的管理效率与水平。
3.建立健全企业财务危机预警系统
财务危机预警系统是一种成本较低的诊断工具,它可以在财务危机处于萌芽阶段时对企业发出警告,使得经营者能及时采取对策应对财务危机。中小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应当学习财务危机预警机制的理论,并且结合企业情况建立健全危机预警系统。
首先,企业应该成立一个应对财务危机的指挥中心,在日常监测财务数据的基础上,进行识别判断,第一时间掌握财务危机的成因和可能造成的损失;其次,中小企业应保持财务信息的流通顺畅,不得出现隐瞒、谎报信息的现象,结合企业实际情况,重改业务流程,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企业工作效率;最后,处理财务危机后应及时反省自身,分析危机产生的原因,进行反思总结,调整企业内部制度,并且不断完善财务危机预警系统,增强企业危机意识,预防再次发生同样的财务危机。
4.制定符合企业自身的财务战略
财务战略的目标是企业有效地合理配置资源,促进企业发展。财务战略是企业在合理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对相关的各项财务活动做出的谋划。财务战略具有全局性、长期性以及综合性,它不单单只包括一个方面。企业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战略,不但能够以最快的速度适应市场外部的环境变化,也能抢占先机,不断迎合市场发展,增强自身竞争力。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大部分没有形成一个科学合理的财务战略,即使有一部分企业制定了战略,也往往因为不符合企业发展情况、缺少科学合理性而无法实施或者实施过程很艰难。所以企业在发展中首先建立一个适合企业并且科学合理的财务战略,在发展过程中不断进行调整和完善,并且能够坚持实施。
5.企业合理规划资金使用
中小企业自身实力较弱,资金有限,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谋生存求发展,就要提高企业现有资金的利用率,避免浪费现象出现。企业在管理资金时,应做到开源节流,开源体现在扩大销售量,增加销售收入等方面;节流体现在严格控制企业成本,尽可能减少现金支出,依据企业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财务预算,并严格控制预算的实行。
中小企业应当合理安排企业的经营投资,不可盲目投资增加企业费用,要仔细考察、慎重决策。应从企业长远发展的角度出发,结合企业自身实际的财务状况,合理规划,理性投资,科学统筹,不断提高资金利用率;同时应强化对应收账款的控制,形成科学有效的催收体系,分析账龄,尽量确保应收账款可以按时回收;中小企业的负债不宜过多,应当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决定负债多少,在偿还债务中,应当对资金进行合理匹配。企业的长期资金应当满足企业长远发展的需求,短期资金则可以用来偿还短期债务。中小企业应当坚持以企业效益为重点,避免陷入因盲目使用企业资金而引发的财务危机。
[1]赵曼.我国中小企业财务风险成因与防范措施分析——后金融危机时期[J].现代商贸工业,2014(3):164-165.
[2]严梦瑜.浅谈我国中小企业财务危机成因及应对措施[J].现代商业,2012(2):232-233.
[3]刘艳.我国中小企业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方法研究及实现[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13.
青岛黄海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