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采用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治疗的疗效比较

2016-07-12 09:00健郭亚莉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2期
关键词:瑞舒伐他汀阿托伐他汀冠心病

于 健郭亚莉

(1 潍坊市坊子区社会保险事业管理中心,山东 潍坊 261206;2 潍坊市坊子区人民医院,山东 潍坊 261206)



冠心病采用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治疗的疗效比较

于 健1郭亚莉2

(1 潍坊市坊子区社会保险事业管理中心,山东 潍坊 261206;2 潍坊市坊子区人民医院,山东 潍坊 261206)

【摘要】目的 比较冠心病采用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取10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院治疗前随机进行分组 ;所有患者均按照冠心病标准治疗原则治疗,对照组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而观察组采用瑞舒伐他汀治疗。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血TG、HDL-C、LDL-C、TC、vWF、6-酮-PGF1α、Fg及PAI-1表达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TG、LDL-C、TC、vWF、Fg及PAI-1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5),6-酮-PGF1α及HDL-C表达水平显著上升(P<0.05),但观察组治疗前后的血TG、HDL-C、LDL-C、TC、vWF、6-酮-PGF1α、Fg及PAI-1表达水平改善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均可降低冠心病患者的血脂及血栓前状态标志物的表达水平,但瑞舒伐他汀的治疗效果比阿托伐他汀更好。

【关键词】冠心病;瑞舒伐他汀;阿托伐他汀

冠心病是指患者体内脂类物质代谢紊乱造成的高血脂,导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顺应性下降及管腔狭窄或闭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等心血管循环障碍性心脏病[1]。对于持续性高血脂的冠心病患者血管内壁顺从性降低及血流动力学改变,可导致患者出现血栓前状态。为进一步改善冠心病患者的血脂表达水平,本研究将比较冠心病采用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治疗的疗效,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4月至2014年8月,我院心血管内科治疗的10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进行分组;观察组50例,其中男性25例、女性25例;年龄范围45.7~72.8岁,平均年龄(64.4±6.1)岁;根据NYHA的心功能分级,Ⅱ级32例、Ⅲ级18例;对照组50例,其中男性22例、女性28例;年龄范围44.7~71.9岁、平均年龄(65.5± 5.8)岁;根据NYHA的心功能分级,Ⅱ级30例、Ⅲ级20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均按照冠心病标准治疗原则治疗,服用噻嗪类利尿剂、血管扩张剂、正性心肌力药物、抗醛固酮制剂及β受体阻滞剂,所有药物使用或停药过程,均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多;对照组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10~20 mg,每天1次;观察组采用瑞舒伐他汀治疗,20~40 mg,每天1次。

1.3 疗效观察指标: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总胆固醇(TC)、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6-酮-前列素F1α(6-酮-PGF1α)、纤维蛋白原(Fg)、I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PAI-1)。

1.4 数据处理:采用SPSS12.0软件处理实验数据,计量资料使用(± 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表达水平改善情况对比:观察组治疗前后血TG、HDL-C、LDL-C、TC表达水平改善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表达水平改善情况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表达水平改善情况对比(±s)

类别  对照组  观察组 t P TG(mmol/L)  治疗前 4.02±1.19 4.03±1.22 9.745 0.067治疗后 2.97±0.49 1.22±0.41 13.016 0.043 HDL-C(mmol/L) 治疗前 1.20±0.19 1.21±0.22 7.478 0.121治疗后 1.28±0.22 1.37±0.36 13.684 0.041 LDL-C(mmol/L) 治疗前 4.90±0.49 4.88±0.51 8.742 0.085治疗后 3.67±0.61 2.11±0.45 14.726 0.038 TC(mmol/L)  治疗前 7.60±1.70 7.45±1.62 11.01 0.074治疗后 566±1.66 4.32±1.61 14.647 0.036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栓事件分子标志物表达水平改善情况对比:观察组治疗前后血vWF、6-酮-PGF1α、Fg及PAI-1表达水平改善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栓事件分子标志物表达水平改善情况对比(±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栓事件分子标志物表达水平改善情况对比(±s)

类别  对照组  观察组 tP vWF(%)  治疗前 177.4±20.14 173.7±19.779.471 0.068治疗后 124.8±20.36 96.68±11.14 13.478 0.044 6-酮-PGF1α(pg/L)治疗前 49.74±19.70 50.60±18.70 7.521 0.113治疗后 65.80±22.40 76.20±28.80 14.023 0.042 Fg (mg/dL)  治疗前 534.2±98.87 533.6±99.14 8.661 0.088治疗后 504.4±92.47 498.9±88.74 14.748 0.039 PAI-1((ng/mL) 治疗前 50.47±5.247 50.28±5.124 10.145 0.079治疗后 38.74±3.640 22.47±2.948 13.695 0.041

3 讨 论

冠心病患者处于血栓前状态,血脂及血栓事件分子标志物均显著高于生理水平。LDL-C水平升高,是CHF发展的启动因素,可提高血栓事件分子标志物的表达水平,诱发血栓事件。冠心病严重程度与vWF浓度呈正相关性,vWF在血管内壁受损后加速血小板的聚焦,促进血栓的形成[2]。由于6-酮-PGF1α具有抑制TXB2的形成及降低血液黏稠度的作用,6-酮-PGF1α在血栓前状态时合成分泌受抑制。Fg直接参与凝血过程,增加全血黏稠度及降低血管内壁的顺应力。PAI-1是抑制t-PA活性的主影响因子,导致t-PA清除血管内壁纤维蛋白及改善血流动力学功能缺失[3]。对此,降低冠心病患者的血脂及血栓前状态标志物的表达水平,可缓解冠心病病情的发展。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均属于他汀类降脂药,具有HMG-CoA还原酶抑制活性,在调节血脂的合成代谢改善血栓前状态具有多效性,如降低血脂水平、稳定血管内壁黏附斑块、抑制炎性反应、消除氧化自由基、逆转动脉粥样硬化及提高心肌的代偿能力。但不同类别的他汀类药物具有不同的临床疗效,调节血脂代谢及降低血栓形成标志物表达水平的临床疗效不同。在本研究中观察组治疗前后血TG、HDL-C、LDL-C、TC表达水平改善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提示瑞舒伐他汀抑制血脂的合成,促进血脂的代谢及提高HDL-C表达水平的临床疗效比阿托伐他汀更好。本研究中,观察组治疗前后血vWF、 6-酮-PGF1α、Fg及PAI-1表达水平改善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提示瑞舒伐他汀比阿托伐他汀,在降低血栓前状态标志物的表达水平,预防血栓形成更具有临床可行性。

综上所述,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均可降低冠心病患者的血脂及血栓前状态标志物的表达水平,但瑞舒伐他汀的治疗效果比阿托伐他汀更好。

参考文献

[1] 杨文,刘洁云,秦雷,等.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对比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3,16(6):621-623.

[2] 吴保军.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对比研究[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14(36):28-29.

[3] 刘一鸣,潘杰锋,吕静,等.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对比研究[J].吉林医学,2014,35(8):1645-1646.

中图分类号:R541.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02-0112-02

猜你喜欢
瑞舒伐他汀阿托伐他汀冠心病
ADAMTs-1、 CF6、 CARP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意义
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比较分析
警惕冠心病
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效果对比分析
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
冠心病室性早搏的中医治疗探析
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两种药物治疗冠心病随机对照研究
如何使用冠心病保健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