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顾客视角的集群品牌概念界定及验证

2016-07-12 13:38宋永高翁森艳
纺织学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女装名称温州

宋永高, 翁森艳

(浙江理工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 浙江 杭州 310018)

基于顾客视角的集群品牌概念界定及验证

宋永高, 翁森艳

(浙江理工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 浙江 杭州 310018)

针对国内学者提出集群品牌术语后对其界定不一的问题,为给出一个普遍认可的集群品牌概念,分析探讨了品牌的2个要件:品牌形式及其联想和意义,认为后者才是品牌本质;分析了集群品牌的存在有2个必要但非充分条件:集群存在并被认知、集群被命名,指出只有当集群被目标顾客记住并建立相关联想后,集群品牌才存在。辨析了“地名+产业名”组合文字可能的3种含义:指称某地特定产业及其产品,某地特定的产业集群,或该产业集群衍生出来的集群品牌,揭示了它们之间的明显差异,由此给出了集群品牌的定义。使用自由联想的方法,对“杭州女装”作为集群品牌做了测试,并与“温州女装”对比,结果显示前者联想丰富,有明显意义,后者联想少且基本无意义,间接验证了该文对集群品牌概念界定的合理性。

集群品牌; 集品牌联想; 产业集群; 杭州女装

随着经济发展和品牌认知的深化,品牌一词应用越来越广。品牌(brand)最原始的含义是烙印,现在主要作为商业性的差异化、识别性符号被使用。但是品牌不仅仅有识别性,还有更丰富的含义,如何对品牌进行恰当的界定,学术界的意见不尽一致[1-3]。集群品牌作为中国学者独创的术语,对其概念的界定不一[4-6]。学者们研究结论很不一致,所提建议甚至互相矛盾[5-7]。本文从品牌一词的使用中,探究品牌的本质内涵,在此基础上给出基于顾客视角的集群品牌定义,并通过自由联想测试,验证了这一定义的有效性。本文的研究将为我国的集群品牌研究提供更加坚实的理论基础。

1 品牌的内涵

市场竞争加剧,产品和服务的同质化日趋严重,为有效区分产品和服务的来源和责任者,赢得顾客忠诚,商家、消费者和其他相关人员都认识到品牌的巨大价值。品牌概念的理解上学术界和实务界不尽相同,不过有2点共识:1)品牌是一个独特、差别化和识别性的符号,可用于识别商品和服务的来源;2)品牌不只是一个形式性识别符号,其背后隐含着更多的信息和含义,正是这些信息和含义决定了品牌的内在差异,并为顾客创造了价值。为有效界定集群品牌的概念,本文就品牌2个共识做进一步讨论。

1.1 品牌外显的识别性和差异化

品牌作为区分产品的符号,其外显的形式要有充分的识别性和差异化,因此,需要选择一个独特的品牌名称,该名称可能是现成的词语,也可能是新造词,一旦注册成功就成为专用词[8-9],有特别所指和特定机构独享。如果是新创词,独占性非常明显,如果选用一个语言中原本就存在的词,就有歧义。如苹果,是一种水果名称,也是目前最流行电子产品的品牌名称,二者含义完全不同,对二者进行有效区分,是品牌管理者必须做好的重要工作。

欧美等以字母为基础的语言中,专用名的品牌为与普通的文字区别,其首字母或其中某些字母应该大写。苹果作为品牌名称,应写为“Apple”而不是apple。国际著名品牌顾问公司Interbrand董事长Murphy就品牌在法律方面如何正确使用提出了一组规则,其中的第一条是“无论何时何地,当商标出现在印刷文字中时,必须与其他文字清晰地区分开”“最基本的方式是该字首字母必须大写,如果必要整个字的所有字母都应大写。[10]”

不过,汉语与西方语言不同,没有首字母,不存在大小写。为有效区别专有名词和一般文字,国内几乎所有品牌都对品牌名的文字形式做了艺术化的处理,以显示独特性,强化识别性,但是在一般新闻报和其他文字表达中,字体不能艺术化,也无法用字母大写的方式,区分品牌名和通用名,“娃哈哈、奔驰、大众”等作为品牌名称,在单独出现时,不易辨识它们是品牌名还是通用名。

鉴于此,为有更强的识别性,品牌商通常的策略是在品牌名称之外设计一个图案,比如苹果公司的苹果,是一只被咬了一口的银灰色苹果,从而有效地区分了读音上相同的此苹果和彼苹果。

综上所述,品牌是一个独占性、识别性的名称和符号,不仅在法律上有独占性,在外观形式上也要有独特性和差异性。如果文字上的独特性和识别性不够强,就需要设计相应的图案,强化品牌的外在识别性和差异。

1.2 品牌内在识别性和差异化

公司及其产品、服务的品牌可设计一个品牌图案,更好地显示品牌的独特性和差异性,但是,这种策略并不始终可行。随着品牌术语的泛化,不仅公司及其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可品牌化,地理区域甚至国家都可品牌化,并成为一个品牌[11]。

国家和地区本就有名称,其所指对象的地理位置、地貌特征和居住人群等明显有别,其外在差异性和独占性已经存在。当前研究中所说的国家品牌或区域品牌,不是指该国家或地区的名称,也不是该名称所指客体的差异性。

尽管对国家品牌和区域品牌的理解有一定差异[12-13],但意见正趋于一致,那就是国家品牌和区域品牌的核心所指是该国家和地区在其他国家或地区民众眼里所呈现出来的差异性和不同的形象,强调的是区域外的人们作为顾客或潜在顾客,对该国家或地区的看法和印象。如果有积极正面的形象,就能促进其他地区顾客或客商前来旅游、采购和消费,进而促进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国家或区域品牌,不是指其客观实际的地理对象,也不是国家或地区名称本身和图案(如国旗),而是指顾客与该国家或地区直接或间接接触、交流过程的全部感知,在其心目中留下的形象。

品牌形象是品牌名称作为心理节点激活后,在顾客心中引发的一系列联想的整合,以及对联想整合后的意义解读。品牌本质上存在于顾客心智之中,是一个富有意义的(meaningfull)符号[14]。

因此,本文认为品牌是一个独占性、识别性和差异化名称和符号,但更为重要的是这个名称或符号的所指对象留在顾客心目中的形象。

2 集群品牌概念界定

自2002年蔡宁等[15]提出集群共享品牌后,不断有学者尝试界定集群品牌的概念,迄今仍没有普遍认可的定义。本文首先分析集群品牌存在的2个必要条件,然后解析“地名+产业名”组合名称的可能含义,揭示集群品牌成立的充分条件,并对以往的集群品牌定义作简要评述,最后提炼出基于顾客视角的集群品牌概念。

2.1 集群品牌存在的必要条件

2.1.1 集群品牌的特殊性

集群品牌简单地说就是一个集群的品牌,但是,集群与国家和地区不同,国家和地区都事实上存在一个名称和其所指的客体,国家品牌或地区品牌的讨论在此基础上展开,不存在国家或区域品牌命名问题。集群相对而言是新事物,而且未必有自己的名称。这是集群品牌与国家品牌或区域品牌最明显的差异。

产品或服务的品牌,也以特定产品或服务的存在为前提,而且产品或服务都有一个通用名称。如五粮液是白酒的品牌,白酒是产品的通用名称。在产品或服务品牌中,品牌名必须显著异于通用产品名,但是,集群品牌探讨中面临一个全新的问题,即集群名称与集群品牌名称相同,这为集群品牌概念的理解带来了不少困惑。

2.1.2 集群和集群品牌术语的诞生

集群现象和集群经济体早已客观存在,只是未被经济学家和管理者充分认识和理解。直到上世纪90年代,Porter[15]在研究国家竞争力过程中发现了这种特别的经济组织模式的巨大价值,并借用生态学中群落(cluster)一词指称这种地理上高度集中、众多组织相互交织在一起,在特定的产业领域显示出卓越竞争优势的经济体。国内学者在翻译cluster一词时,使用了集群这个术语,之后集群一词在我国广为使用,学术界和实务界确认我国各地存在大量的产业集群。这为我国学者在2002年前后提出集群品牌创造了理论和现实基础。

一些集群因其显著的竞争优势,在集群概念提出前就有了自己的专属名称,而且名声远扬,如美国的Hollywood(好莱坞)和Silicon Valley(硅谷),当属非常知名的集群品牌。集群研究也发现一些客观上一直存在的产业集群,尽管相互联系密切,拥有竞争优势,因分属不同行业,长期未被认识,没有赋予专门的名称[16],也就不可能有集群品牌。

只有当一个产业集群自身或外界意识到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时,为了集群内部的交流和合作,也为了更好地被外界认知和了解,学者或媒体等为了更好地探讨或报道这个对象,此集群才会被正式命名。集群一旦有了名称,关于该集群的信息会被传播,相关人员和顾客心里会记录下这个集群的信息,从而才有可能逐渐衍生出集群品牌。

2.1.3 集群品牌需要具备的2个必要条件

基于上述分析,本文认为集群品牌的存在需要具备2个条件:第一,客观存在着一个集群并且被认识到了;其次,选择一个名称,专指该产业集群(如“硅谷”)。国内对产业集群命名最常见的方式是“地名+产业名”组合,如“海宁皮革”“永康五金”等,但是,这2个条件只是集群品牌存在的必要条件,国内一些研究把它们当成充分条件,研究中隐含地假设:既然是一个集群,而且被认识和命名了,就是一个集群品牌[6-7]。这种研究思路,会得出误导性结论(如集群品牌无正面效应[17]),不利于集群品牌的建设。

集群品牌术语提出十多年来,国内学术界对集群品牌的内涵做了不少探索,认为集群品牌是与其他集群或集群产品相区别的标志[18-19],是集群产品和集群整体的知名度和声誉[20-21],体现了整个集群的竞争力和市场地位[22-23],代表着集群产品和服务的总体水平和档次[5],是集群长期积累起来的无形资产[23]。

上述对集群品牌的表述都基于集群角度,强调的是集群的产品、竞争力、知名度和声誉等,试图从集群品牌存在的2个必要条件和集群实际情况,界定集群品牌,没能从顾客视角去探讨和理解集群品牌,未能为集群品牌研究奠定坚实的概念基础,也与品牌本质上存在于顾客心里的观点不相一致。

2.2 “地名+产业名”的含义分析

产品或服务的品牌名称必须与其标示对象的名称显著不同,但是,我国大部分的集群品牌,其名称与对应的集群的名称相同(如“嵊州领带”),命名方式是“地名+产业名”的组合。为充分理解集群和集群品牌的区别,有必要辨析这个组合名称的多重含义。

2.2.1 “地名+产业名”的识别功能

集群的命名是集群品牌诞生的第1步,是集群品牌化的基础。“地名+产业名”组合名称包含了2个方面的区分和识别功能:一是基于地名差异的识别性,用来与其他类似集群之间区别。如宁波男装与温州男装、泉州男装,在地域上有区别;二是基于产业名的差异,用于区分同一地区的不同产业集群。如温州男装、温州休闲装、温州皮鞋等多个集群,通过产业名的不同而得以区分。可看出,集群品牌命名中,地域名称和产业名称确实是必要的组成部分。

2.2.2 “地名+产业名”的不同含义

集群品牌的组合命名法,虽然实现了不同集群之间的差异化和识别性,同时也应该意识到此组合名称有多重含义。

事实上,任何一个地名都可以和一个产业名称组合,以描述特定地区的某个产业。以服装为例,服装是人类最基本需要之一,在全国乃至全球各地都有生产和销售。比如宁波男装、温州男装和杭州男装等,作为普通消费者,第一意义解读是特定地方生产的男装;第2种理解是相应地区的男装产业;第3种理解是指称特定地区的男装产业集群。按照第3种含义来理解,杭州男装与温州男装或宁波男装的意义不同,但是,仅从文字组合形式看,消费者无法做出这样的区分。因此,在定义集群品牌时候,首先必须明确这个文字组合指称一个特定的客观存在的集群没有这个前提,集群品牌无从谈起。

2.2.3 “地名+产业名”的认知差异

即使明确了“地名+产业名”指称一个集群,这个组合名称是不是集群品牌,仍不确定。正如有关研究所发现,集群品牌是集群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产物[20-21]。集群的产生、发现和命名,标志着产业集群的确认,但不等于衍生出了集群品牌。在“地名+产业名”组合既指称集群又指称该集群衍生出来的品牌时,厘清二者之间根本区别,攸关集群品牌建设。

对品牌概念探讨表明,品牌的本质是该品牌名称和符号要在顾客或潜在顾客心目中有独特的联想和形象。集群品牌尽管有其独特性,但就其本质而言,与一般品牌相同。判断“地名+产业名”组合名称是不是一个集群品牌(名),关键标准是除指称某地某个产业形成的集群实体外,还有更加丰富、有意义的联想。如果有,才可认为它是集群品牌;如果没有,就不能认为它是集群品牌。也就是说,如果某个集群发展到一定阶段,诞生了某种独立于集群之外的产物,这个产物源于集群,但存在于顾客的心智之中。此时,该组合名称才可认为是集群品牌。2.3 基于顾客视角的集群品牌概念界定

归纳上面的分析和论述,本文认为集群品牌的形成必须满足3个条件:第一,有一个集群客观存在并被认识到;其次,对这个集群进行了命名,用于指称该集群;第三,该集群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在顾客及相关群体心智中有一定的与这个集群名称相关联的独特的联想,以及由这些联想整合产生的集群整体形象。

为清楚地显示用同一文字组合形式的“地名+产业名”的产业集群和集群品牌的差异性,表1对其所指对象及其存在方式、对象的性质、文字组合的可分割性和组合文字的意义做了对比[24]。从中可见二者之间的显著差异。

表1 “地名+产业名”组合名称2种不同含义对比Tab.1 Two different meanings of ″geographical name + industry name″

因此本文认为,集群品牌是指在一个集群存在并被命名的前提下,这个集群在目标顾客和相关群体心智中所留下的印象、建立的联想及其整合产生的形象,国内集群品牌命名方式通常是“地名+产业名”组合。如果用表1来解释,那就是:当“地名+产业名”只有产业集群B含义时,它只是一个产业集群名称;当这个组合名称既有产业集群B列的含义,同时有集群品牌A的含义,则这个文字组合才是也确实是集群品牌。

3 “杭州女装”集群品牌的联想

3.1 联想测试目的和假设

为验证上述对集群品牌概念界定的合理性,确认特定的“地名+产业名”可能具有的不同含义,本研究用自由联想法,对“地名+产业名”组合名称进行了联想测试。测试选择的目标对象是作为集群品牌的“杭州女装”,比照对象是“温州女装”。

3.1.1 杭州女装概述

杭州女装是我国著名的女装集群地。2001年杭州市政府提出打造女装之都,并设立专门的女装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协调产学研关系,推进杭州女装集群产业发展,并创办内部交流的刊物《丝绸与女装》,每2年(后改为每年)举办服装设计师大赛,2007年设立设计师出国培训专项基金,计划花10年时间,每年投入400万元资助6位国内杰出的设计师,到法国和意大利接受1~2年培训,短期出国培训数百人。杭州女装品牌500多个,代表性品牌有秋水伊人、浪漫一生、衣香丽影、江南布衣、万事利等,形成了以婉约、雅致、清秀为特色的杭派女装风格,通过上万家专卖店和辐射全国的杭州四季青服装一条街,销往全国各地。随着淘宝为代表的网店迅速发展,互联网已成为杭州女装的又一重要销售平台。杭州女装企业近3 000家,规模以上企业的年销售额250多亿元[25]。

3.1.2 温州女装概述

温州是我国著名的服装产业集聚地之一,以男装、休闲装著称,女装也有相当规模,并成立了温州服装商会女装分会,有500多家企业从事女装生产和经营,年产值达150多亿元,代表性品牌有雪歌、风笛、婉甸、索迪和好日子等,各品牌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婉约、时尚、张扬、优雅、浪漫等,在全国拥有10 000多个销售终端,其中专卖店5 000多家[26]。

3.1.3 联想测试的假设

从集群标准[27]看,“杭州女装”和“温州女装”都是产业集群,但“温州女装”的市场影响力逊于其男装和休闲装,也不如“杭州女装”。在政府推进和对外传播,服装的原创性和设计力量培养上,“杭州女装”遥遥领先,而这正是品牌的源泉,因此,本研究在进行联想测试之前的假设是:“杭州女装”是一个集群品牌,除指称杭州女装集群外,有更加丰富的联想;“温州女装”不是集群品牌,只是对温州女装产业的一个称谓,没有明显的其他含义。如果联想测试的结果与上述假设一致,那么也就间接验证了上文对集群品牌概念界定的合理性。

3.2 联想测试人员构成和实施过程

参与联想测试共11人,年龄在20~30岁之间,具有大学或硕士学历。鉴于研究的是女装集群品牌,人员以女性为主(8人),男性为辅(3人)。为避免当地人的先入印象,回避了杭州人和温州人,11位被试中2人来自浙江(绍兴和湖州),9人来自其他省份。测试时间是2013年4月,测试包含一系列与集群品牌相关的问题。与本文关联的问题是:“当你看到或听到‘杭州女装’后,会有什么联想?”和“当你看到或听到‘温州女装’后,会有什么联想?”

联想测试时,参与人员被告知,联想无对错之分,只要如实表达即可。然后请每个参与者在提供的空白纸上写下自己在看到或听到“杭州女装”和“温州女装”后想到的信息。联想测试以无记名方式回收。

3.3 联想资料整理

对11名被试的联想资料进行整理后,得到如表2所示的联想信息。表中的联想表达都未加处理,服装行业的专业人士不难发现,一些联想与对应产业集群之间,无实际关联(如“特步”与温州女装)。

就联想数量而言:“杭州女装”总计81个,人均联想7个以上; “温州女装”联想合计39个,人均联想不到4个。总体而言,“杭州女装”联想多且丰富,有明显意义。“温州女装”联想少,意义贫乏,并有“温州有女装吗?”的反问。表2显示,在被试心目中,同为组合名称的“杭州女装”和“温州女装”,差异显著。

3.4 联想含义分析

为更好地揭示集群品牌和非集群品牌的差异,根据联想类别,从集群产品原创性、典型品牌、整体产品风格和实际产业认知4个方面,对“杭州女装”和“温州女装”的联想做进一步分析。

3.4.1 “杭州女装”的联想含义

“杭州女装”在4个方面的联想,总体表现良好,意义比较清晰和明确。第一,对杭州女装的原创性和时尚性有清晰的认知,表达方式则不尽相同。如前沿、时尚;设计感、原创、设计师多等。第二,对杭州女装的典型品牌有明显认知。提及的品牌有:秋水伊人,江南布衣,衣香丽影,浪漫一身等。第三,对杭州女装的产品个性也有一定认知。如小资,简约,随意大气,优雅等。第四,对杭州女装产业集群有一定认知。如著名女装基地,四季青,淘宝(阿里巴巴)电子商务销售平台;服装产业园,产业集中,女模特,设计师大赛等;质量好,品牌参差不齐,有点贵等。

3.4.2 “温州女装”的联想含义

被试对“温州女装”联想明显少于“杭州女装”,其中有3人明确说:“温州有女装吗?”或表示“没有概念”“没有听说过”。在他们看来“温州女装”作为组合专门名称,没有特别涵义,只是个称谓。从4个相关指标看:第一,对温州女装典型的看法是代工和低成本。服装比较廉价,质量比较次,没有设计感,山寨等;第二,没有提及温州女装的典型品牌。联想中提到2个品牌“美特斯邦威”和“特步”。但美特斯邦威是休闲装品牌,特步是福建晋江的运动服饰品牌,都不是前文提到的温州女装典型品牌;第三,关于温州女装总体的产品风格的联想是时尚元素少,代工为主;第四,对温州女装产业集群看法是小作坊,加工厂居多,批发等。总之,被试对温州女装的认知与实际情况差距很大,意味着温州女装没有被充分认知,没有进入被试心智。

表2 “杭州女装”和“温州女装”自由联想Tab.2 Free associations of ″Hangzhou women dress″ and ″Wenzhou women dress″

对“杭州女装”和“温州女装”的联想分析表明,“杭州女装”是一个词,有具体意义;“温州女装”基本只是个称谓,缺乏有价值的联想,二者差异显著。

3.5 联想测试小结

1)“杭州女装”具有丰富、有意义的积极联想,“温州女装”联想内容少,意义贫乏,可解读为只是对温州女装行业的称谓。自由联想测试支持了“‘杭州女装’是一个集群品牌, ‘温州女装’不是一个集群品牌”的假设。

2)联想测试支持了前文对“地名+产业名”可能具有不同含义的分析。特定的“地名+产业名”组合名称确实可以有非常不同的认知和意义。

3)联想测试支持如下观点:一个集群存在并被命名,不等于集群品牌的存在。“温州女装”就是明显的例证。

4)联想测试发现,顾客视角的集群品牌联想,包括了集群产品风格联想,典型品牌联想,产品质量和档次联想,销售渠道联想,产品的原创性联想等。与集群视角的集群品牌观,明显有别。

4 研究结果与意义

4.1 结 论

集群品牌存在须具备3个条件:有一个集群客观存在并被认识;对该集群进行命名;该集群具有一定知名度,并在顾客心智中有独特联想,以及由这些联想形成的集群整体形象。顾客视角的集群品牌概念和联想测试,提示了集群品牌构成的新要素和新内容,如集群典型品牌,集群产品的整体风格等,很可能是集群品牌的基本要素。

4.2 研究意义

集群品牌术语提出十多年来,学者们基本上从供应侧,也就是集群产业和产品的视角,分析和讨论集群品牌的概念内涵,鲜有从顾客视角探讨,未能充分揭示集群品牌概念的本质内涵。此外,集群品牌名称和产业集群名称经常完全相同,无论是学术界还是实务界,都没有完全搞清集群品牌和产业集群之间区别,经常把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政策和措施等同于集群品牌的创建措施。

顾客视角的集群品牌概念,强调集群品牌存在于顾客心智之中,是顾客对集群的感受和认知基础上,留在其心智中的记忆痕迹和形象;产业集群是一个客观存在于实际经济中的经济体。从而清晰有效地区分了产业集群名称的所指对象和集群品牌名称的所指对象。这一结论有助于消除学术界和实务界在集群品牌认知上的混淆,对集群品牌深入研究,集群品牌化政策措施制定,奠定了更加坚实的概念基础。

顾客视角研究品牌,是国内外学术界的共识。集群品牌与产品和服务品牌不同,也与区域品牌有别,国内学术界一直未能从顾客视角分析探讨集群品牌的内涵。本研究表明,从顾客视角分析和研究集群品牌非常可行。

基于集群的集群品牌研究,总是在集群的产品和集群的知名度、声誉和竞争力上思考问题,集群品牌的建设目标和测度指标,主要是知名度、美誉度和市场占有率,缺乏深度和具体内容。顾客视角的集群品牌概念,强调顾客对集群的感知、认知和联想,“杭州女装”的联想测试揭示了集群品牌丰富的内容,如集群的典型品牌、集群产品的整体风格等,它们同样是集群品牌的构成要素。当然,集群品牌究竟有哪些要素构成,还需进一步研究。

此外,研究还隐含式地提供了检验 “地名+产业名”组合是否为集群品牌的客观方法,即自由联想法,不再需要借助专家或权威人士来认定集群品牌。

FZXB

[1] KELLER K L. Conceptualizing, measuring and managing customer-based brand equity[J].Journal of Marketing, 1993, 57 (1): 1-22.

[2] KOTLER P. Marketing Management: Analysis, Planning, Implementation and Control (10th) [M].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Inc, 2000: 648-649.

[3] ADAMSON A P. Brand Simple: How the Best Brands Keep It Simple and Succeed[M].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LLC, 2007: 4-5.

[4] 蔺全录, 范增民. 产业集群品牌述评[J].生产力研究. 2011, 25(1): 212-214. LIN Quanlu, FAN Zengmin. Review on industrial cluster brand[J]. Productivity Research, 2011, 25(1): 212-214.

[5] 张国亭. 产业集群品牌内涵、类型与效应探讨[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24 (6): 27-30. ZHANG Guoting. Discussion on the connotation of the brand, type and effect of industrial cluster [J].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Edition of Social Sciences), 2008, 24 (6): 27-30.

[6] 毕楠, 孙丽辉. 基于产品感知质量的集群品牌效应实验研究[J].管理评论, 2009, 21(5): 52-60. BI Nan, SUN Lihui. An experimental research on the impact of cluster branding based on product perceived quality [J]. Management Review, 2009, 21 (5): 52-60.

[7] 牛永革, 赵平. 基于消费者视角的产业集群品牌效应研究[J]. 管理科学, 2011, 24(2): 42-54. NIU Yongge, ZHAO Ping. Effects of industrial cluster brand from consumers' perspective [J]. Journal of Management Science, 2011, 24(2): 42-54.

[8] KELLER K L. Brand Strategic Management [M]. 3rd ed. Minnesota: Person Education Inc, 2010: 20-23.

[9] AAKER D. Managing Brand Equity: Capitalizing on Value of a Brand Name[M]. New York: Free Press,1991: 78-153.

[10] MURPHY J. Branding: a Key Marketing Tool [M]. New York: McGraw-Hill Book Company, 1987: 32-50.

[11] ANHOLT S. Competitive Identity: the New Brand Management for Nations, Cities and Regions [M].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2007: 6-45.

[12] KAVARATZIS M, HANTCH J. The Dynamics of place brands: an identity-based approach to place branding [J]. Marketing Theory, 2013, 13(2): 69-86.

[13] KALANDIDES A, KAVARATZIS M, ZENKER S. How to catch a city? the concept and measurement of place brands[J]. Journal of Place Management and Development, 2011, 4(1): 40-52.

[14] 凯勒.Brand Strategic Management [M].3版. 北京: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9-121. KELLER K L. Brand Strategic Management [M]. 3rd ed. Beijing: China Renmin University Press, 2010: 9-121.

[15] 蔡宁, 杨旭. 协作与竞争行为和企业集群竞力的关联机理[J].经济管理·新管理, 2002, 23(18): 49-53. CAI Ning, YANY Xu. Collaboration mechanism associated with the competition and competitiveness of enterprise clusters in China [J].Economic Management Journal in China, 2002, 23 (18): 49-53.

[16] PORTER M. New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 [M].New York: Free Press, 1990: 159-214.

[17] PORTER M. Clusters and the new economics of competition [J].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1998, 76(6): 77-90.

[18] 刘芹, 陈继翔. 企业集群品牌风险的博弈分析[J]. 当代财经, 2004,25(9): 69-72. LIU Qin, CHEN Jixiang. Game analysis of enterprises cluster branding risk [J]. Contemporary Finance & Economics, 2004, 25(9): 69-72.

[19] 朱建荣. 中小企业集群营销管理初探[J].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 18(4): 25-28. ZHU Jianrong. Discussion on SME clusters marketing management [J]. Journal of Beijing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2003, 18(4): 25-28.

[20] 北京国际贸易学会课题组. 中小企业集群克服开拓国际市场的障碍[N]. 国际商报, 2003-12-13(03). Beijing International Trade Association Research Group. Clusters of SMEs overcome obstacles in opening international markets [N]. International Business Daily, 2003-12-13(03).

[21] 李永刚. 企业品牌、区域产业品牌与地方产业集群发展[J]. 财经论丛, 2005, 183(1): 22-27. LI Yonggang. Enterprise brand, regional industrial brand and development of local industrial cluster[J]. Collected Essays on Finance and Economics, 2005,183(1): 22-27.

[22] 贾爱萍. 中小企业集群区域品牌建设初探[J]. 北方经贸, 2004,23(3): 81-82. JIA Aiping. Discussion on SME cluster regional brand building[J].Northern Economy and Trade, 2004, 23(3): 81-82.

[23] 孙丽辉. 区域品牌形成中的地方政府作用研究基于温州鞋业集群品牌的个案分析[J]. 当代经济研究, 2009, 19(1): 44-49. SUN Lihui. Study on the role of local government in the formation of regional brands—case analysis based on cluster brand of Wenzhou shoes industry [J]. Contemporary Economic Research, 2009, 19(1): 44-49.

[24] 宋永高, 胡丹婷, 朱建荣. 集群品牌建设中的政府作用研究[C]//陆根尧.中国都市圈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研究. 北京: 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9: 306-308. SONG Yonggao, HU Danting, ZHU Jianrong. Study on the functions of government in cluster branding[C]//LU Genyao. Research on China Metropolitan Development and Regional Economy Development Mode.Beijing: Economics Press, 2009:306-308.

[25] 查志强. 都市型产业集群研究:以杭州女装产业集群为例[J].上海经济研究, 2006, 23(1): 70-75. CHA Zhiqiang. Research on urban industrial cluster-a case study on Hangzhou women′s dress industrial cluster[J]. Shanghai Economics Study, 2006, 23(1): 70-75.

[26] 朱庆龙. 温州女装抱团“走出去”与法国女装亲密接触[N]. 温州商报, 2011-3-31(9). ZHU Qinglong. Wenzhou women dress enterprises ″go aboard together″ to touch France women′s dress[N]. Wenzhou Business Daily, 2011-3-31 (9).

[27] 王缉慈. 超越集: 中国产业集群的理论探索[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0: 130-133. WANG Jici. Beyond the Cluster: a Theoretical Exploration of Industrial Clusters in China [M]. Beijing: Science Press, 2010: 130-133.

Definition and verification of cluster brand based on customer view

SONG Yonggao, WENG Senya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Zhejiang Sci-Tech University, Hangzhou, Zhejiang 310018, China)

Domestic scholars suggested the term of cluster brand, but the definition varies largely. This article tried to give a universally acceptable definition. The article pointed out that a brand has two elements, brand symbol, and its associations and meanings which are the essence of a brand. The authors argued that a cluster brand existence needs two necessary but not sufficient conditions, and they are a cluster existing and recognized. Only the cluster name is memorized in targeting customers′ minds and the associations are created and can be activated, then the cluster brand really exists. The cluster and cluster brand are named always in the same combination word form of ″geographical name + industry name″, this article made a detail analyzing about the multiple meanings of the combination name, distinguished the same word form’s three different meanings: locally specified industry and its products, locally specified industrial cluster, and cluster brand derived from the industrial cluster. Then, the article defined the concept of cluster brand. Using free association method, taking ″Hangzhou women′s dress″ as tested cluster brand, and ″Wenzhou women dress″ as a referenc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Hangzhou women dress″ has rich associations and is full of meanings, the associations of ″Wenzhou women dress″ are less and meaningless, which indirectly verified the definition of cluster brand of this paper.

cluster brand; cluster brand association; industrial cluster; Hangzhou women dress

10.13475/j.fzxb.20150306508

2015-03-31

2015-11-16

宋永高(1964—),男,教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服装品牌管理与营销。E-mail:highgao@126.com。

C 93; F 713.5

A

猜你喜欢
女装名称温州
温州瑞奥工贸有限公司
温州瑞奥工贸有限公司
温州,诗意的黄昏
女装设计指导
手工艺·温州发绣
沪港通一周成交概况
沪港通一周成交概况
沪港通一周成交概况
2017年春夏男装周的女装风景
沪港通一周成交概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