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舞蹈作品创作思维的过程

2016-07-12 10:19:15何盈盈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648800
大众文艺 2016年17期
关键词:编导意境舞蹈

何盈盈 (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 648800)

浅谈舞蹈作品创作思维的过程

何盈盈(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648800)

创作一个优秀的舞蹈作品,创作思维是非常重要的过程和环节,是一个反复连续并复杂的思维过程,目的是创造出新的作品和艺术形象,在创作思维的过程中,以编导的客观世界体验到主观自我感受,再到形象外化编舞的过程,需要融入情感、意境、风格和形象等诸多因素,来创作舞蹈作品。

创作思维;客观世界体验;主观自我感受;形象外化编舞

舞蹈是身体、心灵、思维三合一,一起飞翔的艺术,它们互相影响、互相支撑、互相牵制、互相配合,心灵影响着思维,思维带动着身体,舞蹈就是这样要求灵与肉、情与思、意与形和谐交融的艺术,每一部舞蹈作品的诞生,都是舞蹈编导身、心、灵契合的完美结合和体验,从而创作产生一部成功的舞蹈作品。

舞蹈创作要经过编导的思维过程:由外(体验客观生活)到内(主观自我感受),再到外(形象外化编舞)的多次连续和反复的过程,这三种思维的转化和递进过程,便是舞蹈创作思维的过程,本文浅谈这三层创作思维如何来创作一部舞蹈作品。

第一层:舞蹈创作思维的外来过程:吸收、积累从客观生活实践感受中体验,来选择主题和题材。平时的吸收、积累、观察是编导进行创作的动机,没有这种外来的感受刺激,编导是没有创作动机和源泉的,舞蹈作品也无从产生。有了这种动机和灵感的来源后,就是选择、筛选主题和题材,并围绕选定的主题和题材进行思维创作。

第一,主题的选择。

舞蹈作品要让人能记住,有吸引力、使人共鸣,就要尽力去选择具有当今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的主题,所有的艺术作品都服务于它所在的这个时代,顺应时代的艺术作品才有生存价值,才能广为流传,例如大量绚丽多姿的民族民间舞为什么能长期流传、广受欢迎,就是因为它们每每能顺应当代人们的审美追求,抓住当今人类对美的永恒追求、美好事物的不懈追求,才得以长期生存下来并脍炙人口,就像至今我记忆犹新的民族舞剧《闪闪的红星》就是选取有时代烙印的主题,它永远能唤起人民一段遥远和脍炙人口的记忆,虽然时过境迁,但它的精神内核是与当今时代弘扬的精神是相通的,红色革命精神永远是时代的主题、焕发时代的光芒,因此被人记住,至今记忆犹新。

第二,题材的筛选。

舞蹈作为一门表演艺术,所显现的情感、意境、美感、风格、形象等,都离不开人们的生活实践,在日常中通过细致的观察生活,去听、看、感受、触摸一切事物,保持着对世界的敏感……就能积累吸收大量的素材,之后再筛选分析,从中挑选出能贴合主题并典型的材料,作为舞蹈作品的题材,例如舞蹈《秦俑魂》就是陈维亚编导在参观兵马俑时,被那埋葬几千年,依然气势恢宏的威武之师们惊叹、感染,给他于强烈的感受后,而这样创作出来的作品,这个作品就是用真实的切身体会和感受激发创作欲望出来的,以致最后也能真正打动人心的舞蹈作品。

第二层:舞蹈创作思维的内化过程:用实践得到的主观自我感受,去构思舞蹈作品的结构。

舞蹈主题和题材一确定,结构就是创作质量高低的关键,整个舞蹈该如何谋篇布局,该用什么音乐,作品要多少时间、什么风格,人物什么形象等等的确定有关表现主题和题材的问题,均在思维结构这一步骤中,如果把创作一部舞蹈作品来比喻建筑一座大厦的话,结构便是这座大厦的设计图纸,清晰、明确、恰到好处的设计结构就能表现出作品内容的质量、作品情感的浓厚度、鲜明典型形象的走向和作品的整体风格特点等,通过结构的样式就表现出了编导的结构思维,有经验的舞蹈演员在一听到编导叙述一个作品的结构时便可联想到未来作品到概貌,在古典女子双人舞《玉魂》的创作中,编导确定主题和题材后,在头脑里就要构思出整个作品的结构,例如:开场音乐是“黛玉将死”的悲伤旋律和黛玉躺在病榻上呻吟、挣扎与死神对抗的动作,随后,逐渐进入抒情情绪,黛玉陷入幻觉,然后,女子双人舞这时展开魂与躯的对话,开始大幅度的动作,将黛玉内心的痛苦表现出来……,舞蹈最后,演员又一次回到病榻上,黛玉苏醒回到现实,但病魔笼罩,再也经受不住沉重的命运打击,全身心的在呐喊、质问上苍,用尽最后力气想要挣脱病网,但终究又摆脱不了命运……整个舞蹈的结构浓缩概括了黛玉悲剧的一生,这样的雏型、意境意调、舞段安排、人物形象、动作风格、音乐等等都在编导结构思维这一步骤中构思完成。

第三层:舞蹈创作思维形象外化过程:进入具体的实践编排阶段。

有了结构思维后,编导就进入实践编排阶段,在编排过程中就可围绕结构,根据内容、人物形象等提炼雕琢无数的舞蹈素材,运用舞蹈肢体语言和情感情绪的表达,尽量完整充分的创作。在实践编舞阶段,动作舞肢的编排是基础,除此之外还有四个方面应提醒注意:

第一,舞蹈作品的情感。

人情动于中而形于色,产生了舞蹈动作,还要按舞蹈作品内容结构设计出人物连绵不断表现的情绪、思想、意识和潜台词等,遵循这个脉络再反过来去雕琢舞蹈动作,情感在舞蹈作品中是否发挥极致,是舞蹈作品成功的重要要素之一,有情感的舞蹈作品才能“以情取胜”,让观众“情深意切”产生共鸣。

第二,舞蹈作品的风格性。

生活是自然的,舞蹈是风格的,风格与审美凝聚在舞蹈作品的形象和个性上,《天鹅湖》的高雅优美、《卡门》的热情、奔放……舞蹈动作服从剧情、人物、风格形象等的需要,有个性的介入才能焕发风采,栩栩如生的形象脱颖而出,风格与个性是舞蹈作品的灵魂,是舞蹈的生命力。

第三,舞蹈作品的意境。

优秀的舞蹈作品都具有美的意境,令人耳目一新,这需要眼光独到的去发现闪光点再加以提炼升华,合理运用意境对主题有升华作用,透过意境能调动观众的想像力,使观众身临其境,才容易被观众所吸引接受和欢迎。

第四,舞蹈作品的形象。

优秀的作品都是通过生动、鲜明、具体的形象感知审美,反应情感和思想,艺术创作离不开艺术形象,舞蹈作品就是利用舞者的舞姿、情绪等作为自己的表现手段展现主题和形象,张继钢创作的《母亲》和《一个扭秧歌的人》所塑造的典型人物形象,深入人的心灵,传递着一种信念、精神意志和高尚品格的力量,激发心灵震撼力和艺术的感染力,成为观众所喜爱的优秀舞蹈作品。

在现实的创作过程中,舞蹈创作思维的过程相互渗透孕育焦灼,充实在编导的思维里,运用这三层的创作思维过程,创作出灵与肉、情与思、意与形和谐交融的优秀舞蹈作品。

猜你喜欢
编导意境舞蹈
墨彩出奇 意境清雅
学舞蹈的男孩子
文苑(2020年8期)2020-09-09 09:30:34
冰上舞蹈搭档
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编导的创新与改进
活力(2019年17期)2019-11-26 00:42:38
舞蹈课
孩子(2019年10期)2019-11-22 08:06:01
意境的追寻与创造(外一篇)——钱起《省试湘灵鼓瑟》
中华诗词(2018年5期)2018-11-22 06:46:22
诗词之美,不唯意境(外一则)
中华诗词(2018年2期)2018-06-26 08:47:34
论行进旗舞编导与舞蹈编导的区别
北方音乐(2017年4期)2017-05-04 03:39:58
我和舞蹈
电视编导的机制创新研究
中国市场(2016年45期)2016-05-17 05:1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