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娟娟 (湖北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430000)
全龄化动画电影的角色塑造
——以美国迪士尼动画电影为例
廖娟娟 (湖北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430000)
动画电影的主体是叙事的艺术,角色是影片叙事的核心。一部优秀的“全龄化”动画电影,必须要有精湛的叙事能力,要满足不同年龄的受众对于动画电影中对内容、形象的需求,而叙事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对角色的全面塑造。
全龄化;动画;角色塑造
目前,国内动画市场全龄化动画电影呈现“伪全龄化”的市场特征,未达到自上而下兼顾全年龄段观众的诉求。主要问题表现在动画电影的叙述主题不清晰,叙述内容无法激发观众的共鸣,角色与主题、叙事的关联松散,从而缺乏对于角色性格内涵的深度挖掘,在角色的视觉表达上个性化不足生动性较弱。反观国外动画电影市场,一直不乏全龄化的优秀动画电影,此类动画电影都具有叙事要素三位一体的整体性,角色的设置贯穿动画电影制作的统一性,角色造型的叙事性,角色运动叙事的娱乐性。美国迪士尼的全年龄段动画电影是作为喜剧电影的一种,面对同样的观众与其他电影有着相同的创作规律,严格规从电影叙事的范式,叙述主题明确且具有普适的价值观,更重要的是发挥动画本体的语言要素在角色的塑造上与故事产生共生关系。
美国迪士尼动画电影的制作正是面向普通大众且在创作之初就有清晰的叙事主题,以角色驱动故事来贯穿整个影片的制作始终,通过讲述主角的旅程,设置清晰的冲突,最终升华叙事主题。“在一部迪斯尼的动画片中,角色们是有生命的,而一个牢靠的主题也是如此,”Don说,“事实上,那些东西是不可分开的,因为主要的角色们——好人和坏人——都是用来表现主题的。”1
例如,动画电影《疯狂动物城》讲述的是兔子朱迪儿时立志成为动物城的一名警官的梦想,面对大众质疑这是不可能完成的目标时,历经艰苦通过坎坷的梦想之路的故事。主题在影片的叙述开端就已经展现出来,即每个人都有梦想且都要为自己的梦想去付出努力,这一主题无疑是老少咸宜的,潜移默化地对全年龄段的观众本能地产生代入感。在这部影片中,主角兔子朱迪的成长旅程艰辛是可预见的,不可预见的是角色面对不同的挑战和困难时的动作展现。在影片的发展到结束部分,围绕着主角兔子朱迪实现梦想的这一主题,兔子朱迪的身份、行动目标、社会关系等角色信息逐一揭示,也是这部影片开端部分留给观众的叙事期待,从而为深入地塑造角色留有足够的叙事时空。
全龄化动画电影叙述的故事必须是真实的感人的,这其中的关键就是将角色塑造成为一个真诚的、真实的角色。具体来说,全龄化动画电影角色的塑造包括设计角色的形象、刻画角色的性格、设置角色的关系等。“从动画角色审美愉悦性的实现过程可以看到,动画角色设计实际上是对角色感召力的设计,这是一个综合的、动态的和结构化的过程。从剧作角度来讲,创作者要对类型人物从生活环境、文化背景和经历事件入手,决定它的性格面貌,并对各个角色在叙事结构中的配合关系进行表演任务的分配。”2
例如,迪士尼动画电影《冰雪奇缘》艾莎公主的角色设定,影片在保持原著基本角色信息的基础上将冰雪公主艾莎改编为正面角色并设定为安娜公主的姐姐,设置出主要人物的关系等基本情况。特别是影片序幕中利用一组群体角色——北山破冰的工人们,以工人们在凿冰工作中所唱的劳动号子交代出艾莎公主这一角色的美丽且拥有天赋冰雪魔力的背景信息,而这一信息成为本片角色之间及角色内心矛盾冲突产生的原因和背景。视觉上,日常的艾莎公主外形高雅文静,加冕之后头发整齐盘起,身着王袍紫显露出王者之貌,这完美的外表之内实质展现出艾莎公主内心情感压抑无助。在影片的第二幕叙述中设置了姐妹俩的矛盾冲突,艾莎公主在她这一矛盾冲突对抗中逃离了王国,一路上以歌唱出内心独白的形式展现出长期压抑的自我的彻底释放,严谨的盘发抖散随风飘逸变成了近似白雪般的浅金色,深绿色王袍变化成一身冰蓝色的薄纱裙,眼神中释放出的自信光芒勾勒了蜕变后的艾莎公主成为冰雪女王的形象。艾莎公主是影片中前后造型视觉变化最大的角色,她从压抑保守到美艳魔力地展现是透过造型的改变来体现的角色由表及里的蝶变,整个角色造型的变化依据的是叙事情节的起伏而设计成型。所以角色如果从叙事的始终都没有改变或是
完美无缺的是很难达到让观众移情的效果,特别是成人观众的心理投射效应,如此设定角色是能够感动观众的。其中对于主要角色弱点或面临的困境设置能够引起观众的共鸣。因为每个人都有弱点,都有一个不足不自信通往超越自我的过程,当然弱点的设置是要合乎故事发展及生活的逻辑,缺乏真实感的困境是不能感动观众的。
关于塑造角色个性,编剧大师萨伊•菲尔德说,“每个人物从视觉上都显示出一种个性。所有性格特征——观点、态度、行为,在构成人物的过程中都是互相关联并且会互相重叠的。只要知道了角色是什么个性,就能得心应手地掌握构成角色的过程。3美国迪士尼动画电影的角色的造型设计作为完整叙事不可分割的一个部分,通常会设计出栩栩如生的角色,使角色身上附着某类人的特征并能体现出一定的社会意义从而使影片令人印象深刻。这里所谓的某类人的特征即作为人所具有的个性品质,是一个角色与其他角色在语言表达、动作行为和情感内涵上表现出的思想性格上的不同特质。
可以说,在迪士尼动画电影里每个角色都是有个性的,不可替代的,正如动画电影《小美人鱼》的角色创作中,观众看到了外表美丽有着鱼尾特征的小美人鱼爱丽儿展示出的自信优雅、对新事物充满热情、勇敢执著追求幸福的鲜活的现代女性特质。也正是这样的个性特点决定了小美人鱼爱丽儿面对海洋以外的世界、陆地上的英俊王子、恶毒的海底女巫乌苏拉等展现的是好奇、执着、勇敢、固执的形象,这种个性特点是角色引导故事的建置开始到对抗发展直至高潮结局中完整地叙述,角色的可信性在清晰的结构和事件中展现出来。
全龄化动画电影的叙事内涵必须兼顾不同年龄层次观众的需求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合家欢动画电影。角色是构成叙事主题的动力,依据低龄观众的心理特点和观赏需要塑造清晰极具类型化角色,同时对角色性格深入刻画以满足成年观众对戏剧张力的需求,以致全年龄段的观众都可以在那些造型独特、个性突出具有梦想替代作用的动画角色中找到镜像感。
注释:
1.杰森•施瑞尔著.鲍玉珩,钟大丰译.迪士尼动画剧本写作[J].电影评介,2009(11):1.
2.海贝,吴冠英.装饰有度——关于动画角色造型设计的审美思考[J].装饰,2014(12):22.
3.王筱竹,吴冠英.《功夫熊猫2》角色塑造分析[J].装饰, 2012(3):80.
[1]葛玉清著.《动画电影叙述艺术》.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06.
[2]王卓敏.中国动画电影的全龄化研究[J].当代电影,2014(6).
[3]王筱竹,吴冠英.《功夫熊猫2》角色塑造分析[J].装饰, 2012(3).
[4]海贝,吴冠英.装饰有度——关于动画角色造型设计的审美思考[J].装饰,2014(12).
[5]杰森•施瑞尔著.鲍玉珩,钟大丰译.迪士尼动画剧本写作[J].电影评介,2009(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