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方艺术中的直感比较

2016-07-12 10:19:15郑苗苗苏州大学艺术学院2013MFA215000江苏省教育考试院210000
大众文艺 2016年17期
关键词:意境美学园林

郑苗苗 (苏州大学艺术学院2013MFA 215000;江苏省教育考试院 210000)

东西方艺术中的直感比较

郑苗苗(苏州大学艺术学院2013MFA215000;江苏省教育考试院210000)

东西方文化艺术中存在着许多差异,在中西方绘画,书法,音乐,园林上都体现了这种差异。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文化是以自由、变化、曲折为特点;而西方以一致、统一为特点。这种差异不仅仅表现在园林上同时还表现在很多方面。这种艺术的差异是由感知方式、美学价值、存在不同等决定的。

东西方艺术比较;东方抽象;西方写实;意境;美学价值

东西方文化中存在着许多差异,用我们上课老师的话来说:东西方风格发展方向不同,艺术家地位不同,西方,更注重写实,而东方文明是以抽象为主。东方文化是一扇门,给你提供想象的空间;西方文化是一扇窗,能打开却不能进去。东方文明和西方文明之间虽然有很大的差异,但其分别在不同的时间里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存在即合理,因而我们不可以去否定一种文明存在的合理性。任何事物都是辩证统一的,既有差异又存在一定的共性。东西方在文化方面存在着差异,尤其是艺术上的差异,主要有不同的思维方式决定。东方人强调整体性和综合性,而西方人则重视个体性。我们中国人总是强调“和为贵”,“天人合一”等,而西方则讲究多样的标立新说。

从一个很小的例子就能看出在艺术表现上,东西方存在着极大的差别。龙和凤在东方代表着吉祥如意,是指人中豪杰的意思,龙,凤均非凡物,是一种福音。而在西方完全不是这个意思,在西方龙是罪恶和邪恶的代表,而凤,是再生复活的意思。在西方传说中,龙是一种巨大的蜥蜴,长着翅膀,身上有鳞,拖着一条长长的尾巴,能够从嘴中喷火。到了中世纪,龙演化为罪恶的象征。从文化的角度上看,西方长期受宗教的影响,我国却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受封建思想的统治。西方人信仰上帝,与上帝作对就是过错,就是罪恶;而我们信奉佛祖,祈求上天能给我们带来好运,神把龙作为化身降到人间,是至高无上的象征。

从园林景观上就明确的表现了东西方在艺术上的差异性。中国古典园林最能够代表东方园林。以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苏州园林等为代表的东方园林景观表现了自己的一些独到之处。中国的造园艺术是以追求自然精神境界为最高和最终目的的,从而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审美意境。

中国古典园林就是以表达其意境美为艺术内容的,借用石头、山水、假山、亭台楼阁、花木的表现形式来加以表达的,同时尽力追求意境美。而运用意境的原则总能使游人感受到设计者的思想,更好的去体会设计者的主观情思。中国古典园林造园的意境需要意在笔先,立意是第一步的。造园时还要考虑周边的地形,不能脱离客观的自然条件,更不能完全凭借主观异端来造园。首先不脱离客观的环境又要超越这有限的地形条件,要通过局部对整体的艺术形象的简单把握和构思,创造出虚实结合、情景交融、显现造化自然的宛如天工的意境。同时,中国古代园林与西方传统的规则几何形园林迥然不同,而是以自由、变化、曲折为特点。它集合了自然、高出于自然,将自然美与人工美相结合,从而做到“虽由天作,宛自天开”,形成了自然式山水风景园的独特风格。中国园林意境的表达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借助人工假山、池塘、盆景等,将大自然浓缩于某个园林中,微缩自然。(2)在创作之初,首先创造一个意境,然后再借助山、建筑、水、凉亭、花木借物抒情的表现设定的主题。(3)意境不仅仅要预先构思,同时还要通过后期的门匾、长廊;字画雕刻来进一步体现。

总而言之,以中国古典园林代表的东方园林是以自由、变化、曲折为特点;而西方园林以一致、统一、整体为特点。

那么为什么在双方的发展中存在如此的差异性呢?

1.感知方式存在不同。中国人是以触、味觉为原型的感知方式。中国审美意识的特点是以触、味觉感知方式的原型。而西方审美意识则以听、视觉作为感知方式。由此中西方审美意识形成鲜明的对比,这也可以审美意识以听、视觉作为感知方式的依据形成鲜明的对比,这也可以说是形成中国审美心理结构的民族特色。

2.美学价值上存在着差别。中国艺术上存在着三大美学价值。中国文化的世界观是由禅、儒、道三家作为主要原则而共同构造的。一方面它们在文化和艺术上有所不同,另一方面这些不同年的是倾向又共同构造了中国文化的基本美学价值。在中国与西方文化中神与人的地位一样是又所以差别的,但中国文化总体追求一种“天人和一”的世界观,它倾向与把所有事物都融合为一个整体,具有一定的联系性,因而又与现代哲学有着相似之处。在此,我们把“家”“国”共同视为中国文化的基本隐喻,来分析一下儒家、道家、佛教,就不能看出中国古典文化和中国艺术的主要原则。

1.儒家的美学价值。(1)“中和”之美;(2)“雄健”与“充实”;(3)“不忍人之心”与“宇宙心灵”。

2.道家的美学价值。(1)“自然”之美;(2)“虚静”与“空灵”;(3)“玄”“素”与水墨问题。

3.禅宗的美学价值。(1)存在的追问;(2)“冲淡”与“禅味”;(3)悟与圆满。

西方艺术的两大美学价值。恰如英国学者阿诺德所说,“西方文化是由希腊文明和希伯来文明作为强大的精神动源而运作的。希腊文明和希伯来文明以其不同的精神取向代表西方人有时想合有时截然对峙的精神追求,表现在艺术文化中,则分别体现为西方艺术的两大美学价值和精神,影响、规范着西方艺术家的美学追求。”但是西方艺术家和东方艺术家的地位却有不同之处。东方艺术家大多是士人阶层,统治阶级,随心而画;而西方的画匠,则得满足顾客的需求,无法随心。

1.希腊式的美学价值。希腊人向西方提出了一系列的经典理想价值,这一经典理想价值包含了三个主要的方面:(1)希腊人认为宇宙整体是一个有序的、严谨的。(2)希腊人认为人体是宇宙的一部分,是宇宙整个大空间中的一个小的有序空间。(3)希腊式还强调古典美学原则的多样性。

2.基督教美学价值。基督教向西方美学提供了与希腊式美学价值不同的美学原则,主要体现在三方面:(1)基督教原则是强调上帝的绝对美。(2)基督的“道成肉身”和基督教的象征主义。(3)光和色彩作为上帝神圣力量的象征表现 西方文明的另一精神动源是基督教。

同时,东西方艺术也有共同之处。首先,东西方文化都有不同的种类,并不是单一发展。东西方艺术都是在建筑、绘画、书法、雕刻等全方面的发展。其次,东西方艺术,都具有一定的继承性。

[1]王宏建,袁宝林.美术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2]曹顺庆选编.中西比较美学文学论文集[M].四川文艺出版社,1985.

[3]周来祥,陈炎.中西比较美学大纲[M].安徽文艺出版社,1992.

[4]聂振斌,滕守尧,章建刚.艺术化生存——中西审美文化比较[M].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

[5]宗白华.艺境[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6]腾守尧.20世纪风格与设计[M].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

[7] 倪建林.中西设计艺术比较[M].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意境美学园林
仝仺美学馆
杭州(2023年3期)2023-04-03 07:22:36
盘中的意式美学
美食(2022年2期)2022-04-19 12:56:08
墨彩出奇 意境清雅
清代园林初探
艺术品鉴(2020年9期)2020-10-28 08:59:02
古代园林里的“美人”
文苑(2020年12期)2020-04-13 00:54:32
意境的追寻与创造(外一篇)——钱起《省试湘灵鼓瑟》
中华诗词(2018年5期)2018-11-22 06:46:22
和千年园林的今世之约
金桥(2018年6期)2018-09-22 02:18:50
诗词之美,不唯意境(外一则)
中华诗词(2018年2期)2018-06-26 08:47:34
雪中园林的七个片段
现代装饰(2018年3期)2018-05-22 02:51:34
纯白美学
Coco薇(2017年8期)2017-08-03 02:0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