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冬季奥运会奖牌的设计创新

2016-07-12 10:19张宜薇周小儒北京化工大学100000
大众文艺 2016年17期
关键词:奥林匹克运动奖牌设计

张宜薇  周小儒  (北京化工大学  100000)

浅析冬季奥运会奖牌的设计创新

张宜薇周小儒 (北京化工大学100000)

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素有“银色奥运会之称”,同夏季奥运会相比,冬季奥运会不仅在规模、时间、比赛项目上有所区别,同时在奖牌设计上也别具一格,各具特色。冬季奥运会的奖牌设计不受传统连贯性的束缚,奖牌设计从张开双臂的运动员、点燃的火炬、到层峦叠嶂的群山、绽开的雪花,可谓是形形色色,变化多端。作为冬季奥运会重要组成部分的奥运奖牌,对每位运动员来说具有特殊的意义,奖牌不仅是运动员成绩的象征,也是荣誉的表现,它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体育运动员宝贵的精神财富。

冬季奥运会;奖牌设计;文化内涵

一、冬季奥运会奖牌的历史渊源

冬奥会,是世界规模最大的冬季综合性运动会。冬奥会奖牌包括金牌、银牌和铜牌,是奖励给冬奥会比赛前三名优胜者的鼓励,象征着和平友谊和进步。随着奥林匹克运动的蓬勃发展,冬奥会奖牌不仅填补了人们的审美需求,丰富了审美情感,拓展了审美价值,也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

然而,在很久以前,体育竞赛的获胜者获得的奖励是用橄榄树或桂枝编织成的“桂冠”。据说古代,泽尔菲国王到奥林匹亚时,偶然发现在一株橄榄树的枝叶上,蜘蛛编织了一张网,像一顶王冠,这一发现使国王有了把橄榄枝叶编成桂冠以奖励古代奥运会的优胜者的想法。为了表达人们纯真和高尚的情感,当时人们对于桂冠的制作特别精心和虔诚,如编织桂冠的橄榄枝必须由双亲健在和具有纯希腊血统的纯洁少年,用纯金的刀子,从宙斯神庙旁的神树上割取,再精心编制而成,在当时“桂冠”是最高荣誉的象征,相当于现在的金牌。

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人们审美情感的提高,奖牌应运而生,最先出现的奖牌只有银牌和铜牌。1896年第一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上,主办方雅典认为金子太俗气,只铸造了银牌和铜牌两种奖牌,并与“桂冠”一起授予比赛优胜者。直到1907年,国际奥委会正式提出授予奥运会比赛前三名金牌、银牌和铜牌的决定,金银铜奖牌正式诞生。而冬季奥运会作为奥林匹克运动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金银铜牌也一直沿用至今。

二、冬季奥运会奖牌设计

获得冬奥会奖牌是每一位运动员的崇高理想和人生目标,当奖牌挂于他们的胸前时,小到其个人,大到其国家,都是无比的荣耀和自豪。奖牌无疑是创造经典历史的见证和航标,奖牌的设计也是世界设计师们呕心沥血的经典之作。冬季奥运会奖牌设计与夏季奥运会的奖牌设计有所不同,冬奥会奖牌不受传统概念的束缚,可以根据举办地和各国文化差异,自主设计出具有民族文化特性和个性的奖牌。因此,冬季奥运会奖牌设计在质感、形状、图案等方面更加丰富多彩,个性鲜明。

1.质感的创新

质感是触觉对物体的特定感受,是包括视觉在内的人的一种特定视知觉。金、银、铜牌在材质的选择上注重材质的紧密度、坚硬度、肌理等。历届夏季奥运会中除北京奥运会采用“金镶玉”奖牌外,其余夏季奥运会奖牌设计在材质的创新上均未有所突破。冬季奥运会奖牌设计则与之相反,在材质的使用上发生了质的飞跃。

第16届阿尔贝维尔冬奥会奖牌,是冬奥会奖牌设计创新的一次革命,奖牌由形似冰的水晶为原材料制作而成,并在外表面镶嵌金、银、铜材质,给人以切切凉意,制造冬季的氛围。在此之前,冬奥会奖牌设计从未用过金银铜和水晶制作,这一创造性的举措打破了传统奖牌设计的延续性,堪称奥林匹克奖牌艺术的先锋。第17届利勒哈默尔冬奥会奖牌设计,采用挪威花岗岩作为原料,每一块奖牌上镌刻着挪威具有深远历史的碎屑岩,外围被金银铜金属圈环绕,更令人们赞叹的是,本届冬奥会的领奖台是用冰砖制作而成,十分切入冬奥会的主题。第18届长野冬奥会奖牌,日本向全世界人民展现了本民族的传统工艺技术,这项技术是一项只有日本才有的特殊绘画艺术——涂漆技术,即将漆涂在奖牌上,运用泥金画、景泰蓝以及日本最精细的金属加工技艺制作而成。由于涂漆技术需要手工制作,而每名漆画技师的用力及构思略微不同,因此每一枚奖牌都有所差别。日本的涂漆奖牌设计是独一无二的艺术珍宝,促进了日本传统工艺技术的发扬光大。

2.形状的创新

奥运奖牌形状设计大部分为圆形,寓意太阳和正能量,亦有圆满,充分之意,也代表胜利的奥运五环,象征奥林匹克精神源远流长。夏季奥运会奖牌形状的创新唯有第2届巴黎奥运会的奖牌设计成方形,也是有史以来唯一的非圆形夏季奥运会奖牌。而冬季奥运会则不受传统连贯性的影响,在形状上不断创新,发生了多次变化。

第3届美国普莱西德湖冬奥会奖牌虽整体为圆形设计,但在圆形的外围打破传统,添加波浪形状,增加个性设计元素。第11届日本札幌冬奥会奖牌,彻底打破传统圆形奖牌的束缚,奖牌设计类似方形,边缘为不规则曲线,冬奥会奖牌设计创下了新的篇章。最令人惊讶的是第14届塞尔维亚冬奥会奖牌,这届奖牌设计虽然为圆形,但被一个边缘光滑的金属板包围,想冲破传统圆形奖牌的束缚而又不敢任意妄为。此外,第19届美国盐湖城冬奥会奖牌的形状创新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个不规则的多边形奖牌由此诞生,奖牌具有独特的美国现代和乡村风格,就如同风雨侵蚀的石头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

第20届都灵冬奥会奖牌设计具有它的独特创新之处,深受民众的喜爱。奖牌虽整体为圆形,但中间有一个圆形的镂空设计,红色丝带穿过中间的圆孔,随意而又优雅地系在奖牌上,诠释出都灵冬奥会的热情及奥林匹克运动的激情。本届的奖牌设计充分将都灵冬奥会的魅力完美的展现,是一次非凡的奖牌设计创新,让人们为之惊叹。第22届索契冬奥会奖牌同样采用镂空设计,银白色的镂空镶嵌设计上绘有索契风光,极具俄罗斯民族风格。由此可见,冬奥会奖牌设计是集民族特色与个性发展为一体的世界瑰宝。

3.图案设计元素的创新

冬奥会奖牌的图案设计元素的创新可谓形形色色,丰富多彩,所要展现的体育精神、民族风情全部烙印在这一枚小小的奖牌上。奖牌图案设计从张开双臂的运动员、点燃的火炬、手持桂冠的女神,到层峦叠嶂的群山、绽开的雪花,变化多端。这一非限制性的奖牌创新,赋予全世界设计师无限的遐想空间,同时赋予奥林匹克奖牌设计新的艺术生机。

点、线、面是构成平面设计的三大要素,冬奥会奖牌的图案设计以“点、线、面”为元素生动形象地勾勒出主办国的民族文化精髓。在历届冬奥会奖牌图案设计中,线条元素运用的较为广泛,通过线条细致抽象的勾勒出雪花,人物,赛道等形态,增添艺术审美感。

第10届格勒诺布尔冬奥会奖牌的背面,数条不规则的斜线隐藏着体育分项的象形图案,项目不同剪影也随之不同,这是历届冬奥会奖牌设计首次以体育分项分类奖牌。第11届日本札幌冬奥会奖牌,采用了一条曲折蜿蜒的线条展现出冬奥会的滑雪赛道之美。第20届都灵冬奥会奖牌,单一而流畅的曲线,随意而优雅的丝带,简约而不简单的设计无不展现出现代感的审美。

随着创新精神的发扬光大,冬季奥运会奖牌逐渐从平面化图案向立体化和动态化发展,增强了视觉冲击力,使简单的图形增添新的视觉感受。例如第10届格勒诺布尔冬奥会奖牌的背面,一定程度上让人感觉到了艺术的纵深感,在平面的曲线中发现内在的象形图案,展现出奖牌设计立体的美感。第15届卡尔加里冬奥会奖牌的背面是线条勾勒出两个人的侧面像,滑雪杖,雪橇拼接出的头发随风飘扬,带给人们无限的遐想空间,运动员的奥运思绪由衷升华,由此,冬奥会奖牌的设计创新推向了新的高度。

三、2022年北京—张家口冬奥会奖牌设计展望

2015年7月31日,国际奥委会宣布北京—张家口获得2022年冬奥会的主办权,这是中国继夏季奥运会和青年奥运会的又一大盛事,北京将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同时举办过夏季奥运会和冬季奥运会的城市。身为运动员,能够获得自己国家自主设计的,具有本国民族文化内涵的奥运奖牌,是一件无比自豪和骄傲的事情,同时也彰显出2022年北京-张家口冬奥会奖牌对于运动员及中国人民的重大意义。

21世纪是注重友谊的世纪,是多元化的世纪。文化的多元化促进了设计的多元化,促进了冬奥会奖牌的多元化。冬奥会奖牌设计既要继承历史文化传统,又要强调奥林匹克运动的精神需求,既要追求传统的典雅与现代的美感相融合,又要注重古典与个性合二为一,具有巨大的挑战性。

北京是一座历史深远,文化气息浓厚的古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聚集地。北京在举办过夏季奥运会之后,奥林匹克文化已经在这座城市留下深深的烙印,“金镶玉”奖牌也已经将中国传统文化与奥林匹克运动紧紧的交织在一起,成为奥林匹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另外,一枚小小的奥运奖牌也向世界传递着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冬季奥运会时间正直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其叠加效应更显著出文化的相互感染,北京—张家口冬季奥运会奖牌设计也必将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奥林匹克精神相互碰撞的产物,期待中国元素与奥林匹克运动摩擦出新的火花。

四、总结

在奥林匹克运动蓬勃发展的今天,一枚小小的奥运奖牌承载着的不再只是运动员成绩的象征,更是民族、国家的期望。从第3届美国普莱西德湖冬奥会奖牌形状上的改变,到第16届阿尔贝维尔冬奥会奖牌材质上的创新,以及冬奥会奖牌图案的变化多端,丰富多彩,都是主办国对艺术文化的追求,对民族文化的赞许,是奥林匹克魅力的体现,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和发扬。

[1]董宇,纪烈维,李尚滨,等.冬季奥运会奖牌设计理念与发展趋势探析[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 (1).

[2]董宇,纪烈维,李尚滨,等.冬奥会奖牌美学特征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0,4(2).

[3]董宇,李小兰,王沂,等.从视觉角度诠释第21届冬奥会奖牌设计的新思路[J].冰雪运动,2011(4).

[4]孟祥斌.奥运会赞助模式与全运会赞助模式对比分析[D].山东体育学院,2012.

[5]朱志强.冬季奥林匹克运动及其发展趋势[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7,31(4).

张宜薇,北京化工大学艺术系硕士研究生。

周小儒,北京化工大学工业设计系教授。

猜你喜欢
奥林匹克运动奖牌设计
首枚奖牌!
我国冬季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发展历程、挑战及应对
那枚来之不易的奖牌
我国对冬季奥林匹克运动研究的热点与发展特征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设计秀
有种设计叫而专
浅析未来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展望
设计之味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兴起的技术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