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画视觉元素融汇于蜡染手工艺的创作实践

2016-07-12 10:19:15陈伊娟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430000吉首大学师范学院416000
大众文艺 2016年17期
关键词:蜡染手工艺湘西

陈伊娟 (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430000;吉首大学师范学院 416000)

苗画视觉元素融汇于蜡染手工艺的创作实践

陈伊娟(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430000;吉首大学师范学院416000)

将苗画视觉元素应用到蜡染手工艺创作中的尝试,运用艺术设计的方法,解析与重构的方式对苗画纹样进行再创造,展现和拓展苗画新的艺术形式。

苗画;视觉元素;融汇;蜡染

课题:2014年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课题名称:湘西民间工艺元素与师范生手工设计的互动研究;项目类别:E西部项目;项目编号:14YBX032。

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是由多个民族文化汇集而成的,继承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弘扬民族精神,是必然的。湘西地区一直有着自己独特瑰丽的民族文明及民风民俗,亦是中华文明中的财富和宝藏。沈从文的《从文自传》里面描绘湘西凤凰县,西北二十里后,即已渐入高原,近抵苗乡,万山重叠,大小重叠的山中,大杉树以长年深绿逼人的颜色,蔓延各处。一道小河从高山绝涧中流出,汇集了万山细流,沿了两岸有杉树林的河沟奔驶而过……湘西的自然风光美轮美奂都是艺术创作的素材。中国教育电视台“艺术中国万里行-艺术名家走进湘西”节目组,走进湘西吕洞山、凤凰等地,感受苗族文化及自然风光,欣赏、走访苗画非物质文化传承人梁德颂的苗画、蓝印花布国家级传承人刘大炮的家庭作坊以及县级蜡染技艺传承人王曜的蜡染艺术馆,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的周秀清教授表示,这类民族艺术应该搬进高校的课堂,让大学生们了解和认识中国民族艺术,促进民族艺术的发展与传承。

一、立足传统,苗画与蜡染的艺术特征

湘西地区是国家批准的“武陵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生态试验区”的主体保护地区,2011年,湘西保靖县“苗画”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将苗画视觉元素应用到蜡染手工艺创作中的尝试,运用艺术设计的方法,解析与重构的方式对苗画纹样进行再创造,展现和拓展苗画新的艺术形式。

1.苗画的艺术特征

苗画起初作为苗族刺绣的花样稿,其渊源与苗族绣花一样可追溯到苗族古老的文身习俗。20世纪初花垣苗族人王正文大胆创新,改锉苗绣花样稿为描画花样稿,在不断实践探索中,描绘技艺日趋完善,并被称为苗画。现在湘西地区,苗画主要依靠梁求瑞、梁永福、梁德颂祖孙三代的传承。

(1)苗画的图案。湘西苗画的纹样千变万化,图案蕴含吉祥寓意,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和地方特色。湘西苗画艺术元素有麒麟、龙、凤、蝴蝶、鱼、鸟、虫、虾、蝙蝠、喜鹊、牡丹花、桃花、荷花、梅花、花瓶等。形状千奇百态、颜色各异、动静皆宜的搭配组合在一起,形成湘西苗画的独特气质和意境美感。

(2)苗画的构图。依据主体图案进行搭配,协调统一,构图形式左右对称、上下对称、中心对称,和谐一致。苗画有古朴的原始风貌特征,充满热情又浪漫的意境,呈现出中国古典艺术与现代艺术美的结合。

(3)苗画的色彩。湘西苗画取材于湘西自然界的花鸟虫鱼、山川云霞、日月星辰、草木竹藤。苗画的色彩来自自然界,苗画的底色多采用白色、黑色、蓝色、绿色,色彩的明度较低。苗画经过梁德颂的改良,颜色搭配考究,在色彩的色相对比、纯度对比、明度对比上,保持了地域特色,既有古朴的秀丽之美,又有现代绘画的华丽装饰感。

2.蜡染的艺术特征

苗族的蜡染最有特色,它是“用蜡绘花于布而染”的一种手工印染品,图案花纹蓝白分明。由于蜡液在冷却后产生的自然裂纹,染色后,形成一种特有的装饰效果,冰裂纹是蜡染的灵魂,蜡液润染的自然肌理效果是绘画技艺所不能替代的,画蜡别有一番趣味。

二、寻求创新,苗画视觉元素融汇于蜡染手工艺的创作实践

湘西苗画与蜡染绘画融合创作,不能是原封不动的照搬照用,要有传承与发展本民族本土文化的内涵。对苗画视觉元素进行提炼,对民族特色的图案、色彩、构图等设计进行重新调整和创新设计。研究苗画的艺术形态,在实践创作中,深入思考和探究,充实与完善研究计划,将苗画的视觉元素应用到蜡染绘画中去。

1.创意构思。选用白色棉布为画布,先用铅笔勾画初稿,绘画荷花与河流图形,抽象的表现。用溶解的蜂蜡水,大笔触的绘画蜡染画,揉搓画有蜡水的画布,以便染色时产生冰裂纹;然后染色后晾干蜡染画,肌理效果的彰显,蓝色底白色冰裂纹及白色勾线的若隐若现的荷花图案;再将苗画分解的视觉元素图案,用丙烯颜料细致勾画,在蜡染画布料上面绘画苗画图案,颜色绚丽多彩;注意色彩搭配,大面积的蓝色底色,小面积的点缀色彩缤纷的苗画,注重视觉表现的平面组合编排与设计;最后,多元化的表现,实现苗画与蜡染手工艺的融合,形成既有民族特色的装饰画,又有强烈的色彩碰撞效果的现代手工艺作品。

2.勾线与冰裂纹的融合。苗画注重勾线,所有图案都是先勾线稿,再在线稿内填色,与中国画的工笔绘画表现形式相似。冰裂纹是蜡染的肌理呈现,是蜡染最主要的艺术表现形式。将苗画视觉图案点缀绘画在蜡染画上面,创意在于勾线与冰裂纹的融合。

3.绚丽色彩与蓝白色调的碰撞。小面积的靓丽色彩与大面积的蓝色调融合在一起,小面积的暖色调与大面积的冷色调对比,红色、橘黄色调表现热闹、红红火火,蓝色调则表现淡雅、安静,画面视觉效果冲击力强,想要表现出新奇、震撼的艺术效果。

4.演变新的艺术形式。

(1)视觉感受的创新。一幅艺术作品里面包含了图案、色彩、构图,影响视觉效果的还有线条节奏、色彩体积、对比空间、光影与形态、秩序与变化、表现内容、肌理效果等组成因素。艺术形式本来就是多元化的,这里讲究不要模仿别人,不要照搬自然,不要严守传统,发现艺术的新素材,千变万化的尝试创新。

(2)蜡染手工艺的拓展。蜡染是以蜡防染的印花法,其制作工艺如《贵州通志》所说:“用蜡绘花于布而染之,既去蜡,则花纹如绘”。蜡染手工艺需要先绘画图案,再画蜡。在蜡染创作中,选用苗画图案来创作亦是一种创新。

三、手工之美,湘西民间工艺的魅力

在民族地区高校的一线美术教师也同样意识到重视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必要性,提出重新认识中华传统民族艺术,重新梳理湘西民间工艺美术,探讨在当今科技高度发展的社会场景中,创作具有本民族本土特色的艺术作品。既要从本民族本土出发,导入中华民族艺术的审美价值,认识传统的湘西民间工艺美术精粹,也要潜心创作与实践行动。

从湘西民间美术切入,找到苗画这个出发点,研究苗画的图形、符号、构图、色彩等视觉元素,将苗画视觉元素在蜡染中应用,进行应用与拓展研究。提炼苗画视觉元素,在实践的蜡染创作中,运用艺术设计的理论及设计方法,结合手工技能,实现苗画视觉元素在手工艺中的应用和拓展。

[1]龙颂江,张心平.湘西民间工艺美术精粹[M].学苑出版社,2007.

[2]田特平.湘西民间艺术概论[M].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3]彭秀莲.苗画初探[J].民族论坛,2010(8).

[4]夏小红.湘西苗画图案的吉祥寓意研究[J].大众文艺,2012(3).

陈伊娟,第一单位: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在读在职艺术硕士研究生;第二单位:吉首大学师范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艺术设计、工艺美术、手工艺。

猜你喜欢
蜡染手工艺湘西
苗族蜡染
Andalusia's white villages
蜡染的纹饰探讨
欢乐湘西
民族音乐(2018年1期)2018-04-18 03:24:25
走进湘西凤凰城
散文诗(2017年18期)2018-01-31 02:43:51
湘西 国画
文艺论坛(2017年4期)2017-05-08 10:48:18
手工艺·温州发绣
艺术评论(2017年12期)2017-03-25 13:47:52
蜡染手绢寄深情
学与玩(2017年11期)2017-02-16 06:50:40
走近手工艺人
中国三峡(2016年10期)2017-01-15 13:59:47
传统手工艺融注到灯上,会发生什么化学反应?
工业设计(2016年9期)2016-04-12 12:5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