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捷 (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 556000)
简论董希文的“油画民族化”主张
杨捷(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556000)
董希文是中国著名的油画家,他对中国油画的发展起到非常大的作用。本文主要通过董希文的创作理念,主要作品及其风格特点,以及艺术主张、理念,论述了董希文“油画民族化”的主张。他将中国绘画元素和人文风情融入到油画中并且带领了一批画家推进“油画民族化”。
油画;董希文;民族化
董希文(1914-1973年)是上个世纪中国著名的油画家,从战争到和平,他经历了中国翻天覆地的变化,对中华民族也有着很深厚的感情,他将中国的艺术,中华的民族特性与油画相结合,提出了“油画民族化”的主张。
从董希文后期的艺术作品中我们可以发现,有很多民族化的元素,例如,他将中国壁画精髓中敦煌的元素融合进油画。首先他将中国传统壁画色彩体系特征融入油画,经过搭配之后使得色彩既具有装饰性又具有民族性,同时这种色彩体系还具有很强的装饰性。中国画的白描可以独立成为一种画体,可见中国画对线条十分讲究,中国画的这一特性也被董希文融入进自己的油画中,他十分强调线条在油画中的应用,让线条的质感和美感加强,提升线条在画面整体中的比重。董希文将油画中的光影因素减弱,色彩看起来平面画,装饰化,有时甚至能从他的油画中感受到民间年画的一些特征。董希文的油画独具匠心,他把油画的布局、色、线条、光影等做了新的安排,有别于传统的西方绘画。事实上,董希文对欧洲的油画有很深入的研究,他一方面借鉴西方油画,一方面又在探寻中国油画民族化、本土化的道路,他希望将中国绘画中的意境和诗意融进油画,使得中国油画具有民族特色。
1948年董希文的《哈萨克牧羊女》一经问世便引来了多方关注,因为这张画就是来源于敦煌壁画,哈萨克族又是具有民族特色的少数民族,所以在造型和色彩上都采用了中国元素。表现手法上他也做出了相应的处理,相对平面化的处理,重视结构的美感,高度提炼了人物和画面。在当时,人们普遍受到西方油画尤其是印象派等画派影响极大,董希文能够在当时的大环境下创造出如此具有民族性的画作实在是非常震撼。
1952年,董希文完成了具有重大意义的画作即《开国大典》,这张作品的意义不仅在于他所描绘的是中华民族的伟大时刻,即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发表讲话,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也在于这张画的写实水平,董希文将人物刻画的十分逼真,人物、场景的写实水平都十分了得,体现了画家写实主义成就。在国家成立的重要时刻,社会历史的转型时期,画家深刻体会到艺术应当具有社会责任性,艺术应当为社会服务,贴近大众,贴近历史、贴近社会。西方的油画也可以为中国的现实社会服务。从艺术语言来看,《开国大典》这张油画的技法来源于文艺复兴的写实主义传统,同时,为了更加具有亲和力和感染力,在画面里融入了工笔重彩的表现方式和传统壁画的构图方式,颜色单纯、典雅、庄重、浓烈,气象宏达,深刻地把握了画面的精神。
董希文的作品用笔自由而且生动,注重笔法的韵律和美感,强调人物的内心情感和精神。他有很多作品描绘的是异域风情的人物,这些人物特征具有强烈的民族性,为了更好地表达和描绘这些人物,董希文在西方立体造型的基础上融入了自己的情感,他并不受西方油画方法的桎梏,而是将其灵活运用。时而简洁明快,时而优美动人,时而气势雄浑。董希文的作品《春到两藏》就是借鉴希望绘画的表现技法又具有浓郁的中国风。画家所用的技术和形式适合当时的审美理念,他借鉴了西方画家米勒的《拾穗者》的一些元素,又在人物背景中融入了中国的山水画元素,体现中国的风土人情。在董希文看来中国的绘画语言与西方的绘画语言是不同的。他曾说“在认识表现对象的主客观关系上,中画不是客观地模拟然,而是在认识客观的基础上对客观对象加以主观的再现,即夕卜师造化,中得心源……在表现现象与本质的关系上,屮闺画不满足于表面现象的模拟,而足视表现对象的本质……由此产生各种农现笔法,要见笔、笔笔传神,一笔下去形体、质感与生命三个因素的结合,做到形祌兼备。在造型上不重可变的光,而宽不变的形;在色彩上,不重色彩的光化作用(条件色),而宽本色(问有色)。在艺术手法上要求提炼、概括。表现在造型上就是线的运川,线屮网造型的本方法;它表现在色彩上,就是色彩的装饰风……重函理、规律、重作法。……中国画重意境、情调,重描写对象的精神气质……”董希文认为:“油画民族化不仅仅是一个技术层面的问题,味着艺术家对一个民族审美和一个吋代特征的心理把握和反映……艺木家将西方油画的厚重到中国民间年画中概括性和色彩的鲜艳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而达到种区别于西方传统油画、又不失东方艺术精华的特殊效采……在油画民族化的探索屮,最直接的方法是将油画中的写实与中国传统绘賊中的线和绘画中色彩的纯度相结合。”
董希文在艺术上潜心研究,取得了重大的成就,在他的身上我们不仅能看到一个艺术家的修养和勤奋,而且可以发现他还有着心系民族、国家的情怀,他将自己的艺术理念和艺术精神传递给其他画家。很多油画家逐渐借鉴中国画的传统理念,更加重视线条、黑白等传统因素,让中国油画更加具有中国情怀。
[1]北京画院.董希文研究文集[M].文化艺术出版社,2009.
[2]刘淳著.中国油画史[M].中国青年出版社,2005.
[3]水天中《中国油画的现代性进程》见:中国油学会编《拓展与融合——中国现代袖画研究屉作品集》.广西美术出版社,2008.
[4]《钟涵先生访谈》见:《世纪中国绘画名家邀请展》.国家大剧院,2009.
[5]邵大箴《艺术属于人民——为新中国美术60年而作》见:范迪安,王铁全主编.中国美术馆[M].中国美术出版总社,第81页.
[6]钟涵《写实油画问题刍议》见:《美术研究》编委会,邵大箴主编.美术研究[M].美术研究杂志社,2006:4.
杨捷(1969-),男,侗族,籍贯:贵州省岑巩县,供职于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学历:硕士研究生,职称: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美术理论及艺术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