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小兰 (景德镇学院 333000)
论清代雍正时期粉彩花蝶纹样的构图美
蒋小兰(景德镇学院333000)
雍正粉彩花蝶纹样装饰的构图多元化,有传统的“s”形、“c”形构图,和时代感的散点式的构图,画面跨越时空意识的布局,遵循矛盾节奏韵律,把粉彩花蝶纹样诠释的淋漓尽致、美不胜收。
雍正粉彩;花蝶纹;构图美
本论文是江西省艺术科学规划课题“清代雍正时期粉彩花蝶纹样装饰艺术研究”(课题编号:YG2015167)阶段性成果。第一主持人。
花蝶纹样,顾名思义指把春夏秋冬四季花卉和蝴蝶两类题材组成纹样加以彩绘。画面中经常出现的花卉有兰花、茉莉、牡丹、芙蓉、桃花、梅花、绣球花等人们喜而乐见的素材。蝴蝶,是大自然的精灵,具有灵动性,是人们心目中自由、快乐的象征。另一层含义是借景抒情,以花蝶为抒发情感的载体,诠释着人们与大自然的对话,对人生的感悟,对自由和美好事物的追求。
花蝶纹样是雍正一朝彩瓷主要和最具特色的装饰题材之一,此题材呈现出的画面效果和视觉审美是姿态万千的。其中构图形式就是形成此差异的重要原因。雍正朝的粉彩花蝶纹样构图疏密有致,借鉴和吸收了中国传统工笔画的构图形式特点,并着重与器型的完美结合,根据大量的图片和历史资料研究,雍正粉彩花蝶纹根据不同的器形赋予不同的构图形式,一般瓶形立体器形在构图上大多运用的是螺旋式的上升趋势,有一种蜿蜒挺拔之势。碟、碗、盘较为平面的器形通常采用的是“s”形或者是“c”形的构图形式,其中“s”形包括顺时针和逆时针两种动态组成,并且在此构图上突出画面的主与次、开与合、整体与部分的变化,避免了喧宾夺主的凌乱布局。从画面内容来看,各类的花与碟是画面的主体部分,枝干与叶子、点苔作为衬托,构成画面的次要局部,通过仔细观察,花卉、花苞和叶子的姿态都是向上扬起之势,绘制者在追求画面审美格调同时,并符合植物内在生长规律。画面中突然闯入的蝴蝶、蜜蜂大自然的精灵相映成辉,更是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自然美景,整个画面给人一种柔美、流畅、优雅之感和阴阳太极的动态,画面主体醒目,做到疏中有密、密中有疏,塑造的主体及其突出、丰富,画面效果层层递进,蜿蜒曲折,透人心扉。
雍正粉彩中期,正值成熟发展中,这个时期的粉彩花蝶装饰的构图清新简朴,各类器型通体没有任何边角纹样,固不会产生繁琐的感觉,构图一气呵成。赏瓷者的视线集中于画面主体,加强了整体感,试想想,主体纹样旁边的空白处可以是远处缥缈的缕缕青烟、万里无云的蓝天白云、一望无际的碧波湖面、白雪皑皑的辽阔平原或是清晨各种花卉释放的清新芬芳……给人无限遐想,种种飘渺虚幻的境界,沉溺在自我的情境世界里翱翔、畅游。固古人称之为“画中之画,即是画外之画”“空白,非空纸,空白即画也”。
雍正粉彩花蝶装饰的构图布局有散点式的,这也是当时较有特点的构图形式,一般绘制在碗和盘的中心,人们的视觉集中处,有稳定的三角形构图,也有悠闲的散点式构图,这种构图打破的传统枝蔓相连,花叶相应固有的局面,能工巧匠们单独绘制二三朵鲜艳欲滴怒放的花头或含苞待放的花骨朵,夹杂着翩翩起舞的蜂蝶,三五成群,有桃花、兰花、茉莉等,也有各类花卉集中于一个器物中,此类画面不禁让人想起花瓣随风飘落,翩翩起舞的样子,且隐约弥散发着阵阵花香,不禁惊叹,一派田园美景尽收眼底。这显示出了雍正粉彩花蝶纹样构图的别具一格。
雍正粉彩花蝶纹装饰成为收藏界的热潮,一直延续至今,每每竞拍都以天价收入囊中,大量图片信息研究考证,粉彩花蝶纹的构图形式感鲜明独特,不拘一格,构图中蕴含了众多矛盾因素,如曲直、疏密、虚实、高低、粗细、动静、左右、上下、远近等等,不同的矛盾多次出现在画面中,故而形成鲜明的节奏韵律感,矛盾重重,耐人寻味。
[1]蔡毅.清代粉彩瓷识真.江西美术出版社,2005.
[2]杨辛,甘霖.美学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
[3]韩玮.中国画构图艺术.山东美术出版社,2002.
[4]陈德富.中国古陶瓷鉴定基础.四川大学出版社,1993.
蒋小兰(1979-),女,江西乐平人,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大学获硕士学位,景德镇学院讲师,从事陶瓷彩绘教学和研究,师从于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宁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