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领民族精神 繁荣群众文化

2016-07-12 10:19:15安徽省宁国市文化旅游发展委员会242300
大众文艺 2016年17期
关键词:民族群众精神

曹 循 (安徽省宁国市文化旅游发展委员会 242300)

引领民族精神繁荣群众文化

曹循(安徽省宁国市文化旅游发展委员会242300)

群众文化中不仅具有根基深厚的群众基础,更具有源远流长的社会历史,饱含文化创新的巨大活力和重要因素,它的特殊性使得群众文化成为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支撑。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逐渐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爱好和平、团结统一、自强不息、勤劳勇敢的伟大民族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即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愿望,必须引领民族精神,从我国群众文化的发展实际出发,不断创新、不断进步,尊重群众文化的发展规律,扩大群众对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影响,引导基础群众文化走向更加健康、繁荣的发展方向,激发社会正能量,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

群众文化;民族精神;中国梦

群众文化,是指以群众作为主体并在群众当中所进行的文化现象,主要内容是以文化娱乐并具有满足自身的知识需求和精神生活的目的的一种社会性文化。在性质上,群众文化具有广泛性、民族性,同时,它也具有巨大社会文化价值,深刻而广泛的影响着人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在功能上,它能引导人们对社会群体的认同,维系社会群体的团结和稳定关系,增加新兴的娱乐交流方式,是促进一个民族生存发展的重要动力。且在当今社会,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技科技全球化的发展,综合实力的竞争已经是衡量一个国家国际地位的重要标志。文化越来越成为影响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文化也逐渐成为民族凝聚力和民族创造力的重要依托,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必须坚定不移的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将群众文化的发展放在文化发展的重要位置,引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以满足人们日益增加的文化需求、不断丰富人们昂扬奋发的生活风貌,展现我国现代化的伟大成果,早日实现全国人民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实现中国梦。

一、以民族精神构建群众文化的现代化发展,促进内容多元化、方式多样化

在当代中国,以社会主义社会核心价值为主要内容的文化是当下社会的主导文化,社会主义社会核心价值文化是维系我国社会进程发展的重要精神支柱。但是,由于经济全球化的而影响,现代社会文明理念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各种多元化的文化观念以惊人的速度传播开来。因此,在文化浪潮的影响下,人们的价值观也越来越开放,呈现出多样化的状态,一些具有消极意义的的价值观念也随之蔓延开来,如个人主义、新自由主义、拜金主义及重功利主义等,这些观念的出现严重影响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且其巨大的文化煽动性易淡化群众的理想信念,使得我国群众的爱国思想和价值取向发生转变,其带有功利性的文化也易使得群众的情绪发生波动,出现浮躁和急功近利的思想,甚至危害到我国基础群众文化所引领的文化主流的领导力和向心力。因此,必须发挥民族精神的引导作用,对我国普遍群众进行严格的思想教育,鼓励民众吸收学习外国的先进文化,自觉抵制全球化浪潮所带来的腐朽文化,让群众将爱国主义精神运用具体的实践行为中。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以弘扬正能量的社会力量作为出发点,融入中国梦的文化理想,促进群众文化内容的多元化发展,使文化的传播方式更加多样化

二、不断提升群众文化的理论创新水平,加强群众文化的队伍建设

民众文化的多元化伴随分散化影响当代我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下的主导群众文化,由于群众文化在其孕育过程中缺乏相应的规范,所以其具有显著的俗成性、自发性、盲目性及原生态性特征,群众文化活动所辐射的范围就会出现具有间断性和随意性的文化,其次,由于大部分群众的自由调配时间较多,他们可以随意更改自己的活动类型,因此容易导致文化活动队伍的变更性逐步扩大,人们缺乏统一的领导核心也是其群众文化难以夯实文化基础的重要影响因素,导致在群众文化的建设过程中出现盲目性、自娱自乐性。除此之外,群众的学历水平和个人内在的文化修养不一样,所以流传在群体的文化种类不一,有些群众文化的内容较为粗俗,缺乏对历史文化内涵的深度挖掘和具有艺术性的精心雕琢,因此,不能形成对当地群众具有吸引力和影响力的文化需求,部分群众也会因此丧失对进一步发展基础群众文化的兴趣,从而导致集体群众文化的凝聚力下降,因此,若要解决这种发展难题,必须提升群众文化的理论创新水平,加强群众基础的队伍建设,创建有组织有纪律的规范制度,发展积极向上的文化精髓,孕育出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和良好社会共识,在满足大众文化需求的前体下,实现社会力量的凝聚。

三、以中国梦内涵拓展群众文化发展的新渠道,实现文化惠民工程

中国梦,在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所提出来的重要思想,是经过实践检验的、适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的重要指示。群众文化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关系到我国文化软实力的综合发展,在传统思想逐渐向现代民众思想转变的过程中,由于中国传统臣民思想的影响,民众的思想上和心理上都没有完成完整的过渡,而中国梦是当代社会发展的普遍共识,是群众观念的思想归宿,能够在精神上给民众带来新的文化洗礼。发展群众文化,就要利用当下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契机,利用网络的便利,拓展文化新的发展渠道,融合新的时代因素、用创新性思维去发展基础群众文化,如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实施惠民工程、按参与积极性实施奖励制度,根据民众特长及其兴趣爱好分配好各具特色的技术性、文艺性和实践性任务,充分发挥好主导群众文化的吸引力、影响力和感召力。促使个人与集体的关系融洽得当,使得中国梦内涵与群众文化的思想相整合,创造新兴的文化理念,引领具有时代性的、健康先进的文化价值取向。以通俗易懂的表现形式去传播正能量,给民众进行更好的理想教育来使他们感受到民族精神的伟大力量,确定更好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进一步壮大群众文化发展的队伍,发展好繁荣好群众文化。

总而言之,群众文化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发展历程。必须从我国的实际国情出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用民族精神的伟大力量引领我国各民族形成一个团结统一的文化集体,发展新思维,促进群众内容的现代化、多元化、传播方式的多样化,不断提升群众文化的理论创新水平,加强群众文化队伍建设,并以中国梦内涵拓展群众文化发展新渠道,实现文化惠民工程,提高基础群众文化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以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1]张大荣.关于群众文化的定义与思考[J].海河文化,2007(4).

[2]辛鸣.“中国梦”:内涵.路径.保障[J].理论导报,2013(1).

[3]叶再春.“中国梦”随想[J].前线,2013(1).

曹循, 1979年,男,职称:美术教育,研究方向:群众文化。

猜你喜欢
民族群众精神
我们的民族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人民周刊(2021年22期)2021-12-17 07:36:09
多让群众咧嘴笑
当代陕西(2021年1期)2021-02-01 07:18:22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当代陕西(2019年24期)2020-01-18 09:14:54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人民交通(2019年16期)2019-12-20 07:03:44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人大建设(2018年10期)2018-12-07 01:13:56
拿出精神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人大建设(2018年1期)2018-04-18 11:2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