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匠心传——解读海派砚雕鼻祖陈端友

2016-07-12 02:58陶昌鹏
上海工艺美术 2016年2期
关键词:静心海派工匠

陶昌鹏

梓庆削木为鐻,鐻成,见者惊犹鬼神。鲁侯见而问焉,曰:“子何术以为焉?”对曰:“臣工人,何术之有?虽然,有一焉。臣将为鐻,未尝敢以耗气也,必斋以静心。斋三曰,而不敢怀庆赏爵禄;斋五日,不敢怀非誉巧拙;斋七日,辄然忘吾有四肢形体也。当是时也,无公朝,其巧专而外滑消。然后入山林,观天性,形躯至矣,然后成见鐻,然后加手焉;不然则已,则以天合天,器之所以疑神者,其是與!”

匠心之传

这是公元两千多年前,庄子在《外篇·达生》一文中对名为“梓庆”的手工艺人的精妙阐述。鲁国木匠梓庆现已不可考据,而其在做工之前静心聚气,不再怀有庆贺、赏赐、获取爵位和俸禄的想法,不再心存非议、夸誉、技巧或笨拙的杂念,最后进入物我俩忘之境界的情状却令人印象深刻。而后梓庆进入山林,观察选择木材,再将全部心血凝聚于此,专心致志,精雕细刻,以工匠的纯真本性融合材料的自然天性,才制作出精妙似鬼神之工的器物。梓庆篇虽然仅百余字,但其朴实无华地描述了一位中国古代工匠的精神境界与风骨,使今人得以一窥中国古代早已有之的“工匠精神”。

梓庆所处的先秦时期,工艺器具多作为祭祀和膜拜之物而存在,跨越到晚清及近代,手工艺品更多地被当作赏玩和实用之物而留存。手工艺品功能的嬗变,并没有使其失却该有的匠人初心,梓庆的境界与风骨,仍然被倔强地延承下来,而这其中的翘楚当属海派砚雕的开山鼻祖——陈氏端友。

近代琢砚艺术大师陈端友为人淳朴耿介,不谐于俗。每作砚常倾数年、乃至十数年为之,精工神妙,情趣自然,堪为神功,凡制砚雕刻精细至极而不失雅致,而其砚盒亦择佳材自制,与砚天合。陈端友鬼斧神工之技,令后继者望尘莫及,其匠心足可比肩先秦艺人梓庆。

匠艺之路

作为江南地区最先开埠的上海,一向是吴、越两地文化的某种延续,近代更是云集了江苏、浙江、安徽、广东、福建等各地的商贩走卒、文人墨客、能工巧匠,久而久之,逐渐孕育成了海纳百川的“海派文化”。民国初期上海商贸繁荣、文化发展所导致的虹吸效应,使得周边各类文化精英汇聚到了上海,海派砚雕鼻祖陈端友也正是此时来到了上海。

陈端友出生于江苏常熟农村王市小镇,童年时就受到住宅附近雕花店木工师傅的影响,喜爱手艺。由于家贫,他十三岁才进私学。父亲早逝后由其伯夫荐往扬州“问古斋”碑帖店当学徒,拜碑刻、砚刻高手张太平为师。在杨州学艺五年期间,主要学的是碑刻与传统砚刻技艺,特别是在碑上刻字打好了扎实的基础。这是陈端友砚刻技艺的第一阶段,那时他所刻的砚是简洁传统之造型,并不留款名。

1912年其师张太平携陈端友来沪,在东新里新开了店铺制砚营生。仅仅七个月,张太平去世,其子就把店铺交与陈端友经营,而陈氏也不善经营,勉强维持了五年,“问古斋”便告歇业。自1917年冬起,陈端友便在家中刻砚。此期间,他参加了“海上题襟馆金石书画会”,结识了书画名家吴昌硕、熊松泉、商笙伯、贺天健、张石园等人,因而得以经常参加画社的定期活动,常与这些画家们切磋探讨,所获颇多。应该说这一段与画家群体的交谊是陈端友文化情操和审美素养提升的重要时期,也是其刻砚水准得以提升的第二阶段。

以本人之管见,作为一名手工艺匠人,在所从事的手工艺术雕刻的相关领域里,如果没有传统中国书画和艺术的涵养,没有深入中国绘画的堂奥,而想要提升自己的工艺美术水准是很难实现的。如果仅仅是聪明机巧、抄袭他人,终究成不了大器,结果是昙花一现。以陈端友为例,其后来所雕刻的“虹松”砚、“双雁”砚、“松岩”砚等,其砚形图案表明他在与传统画家的交流中,受绘画构图艺术的影响,学习了中国绘画中相关的构图法则,刻砚水准已在其师傅张太平传教的基础之上有了明显的跃升。

而此后陈端友在赞助人医师余伯陶家中十几年雕砚的经历,则成为陈端友砚刻水准升华的第三阶段,也达到其手工技艺的最高峰。由于余伯陶赏识酷爱陈端友的雕砚艺术,自1936年始,余伯陶便聘请陈端友到家中为其制砚。余伯陶对此不惜工本,非常豁达,除对陈端友保证生活供养以外,还每月支付其高于当时手艺人很多的薪水。而余伯陶对陈端友只有二个要求:其一,刻砚不模仿老砚,设计创新;其二,砚制作完工后要落款。无新设计时,可琢磨、甚至游玩。一旦有新的设计开始雕刻后,也不计时间,何时想休息就休息,何时想刻再刻,这对于陈端友来说是非常自由自在的。余伯陶爱才、惜才,成为发现并造就海派砚雕巨匠的伯乐。

在这段无忧、宽裕的时光里,陈端友陆续创新刻制出具有青铜器浮雕图案的砚台,其刀工细腻,图纹规范,比例精确,深浅得当。而后,陈氏接触到苏州顾二娘所刻制的竹编砚,以此得到启发,在写实仿真砚的创作过程中一发而不可收。在此期间,陈端友制砚更加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甚至超越了其所借鉴的顾二娘的制砚尺度,达到宫廷艺术的水准。而这些不惜工本,全身心力雕刻而成的写实仿真砚,不仅符合其赞助人医师余伯陶的心意,更成为近代砚雕史上的代表之作。由于陈端友在余伯陶处所刻的砚数量不多,且为私人收藏,无法广泛流通和传播,导致近代喜砚藏家只知道苏州的刻砚名家顾二娘,而不知海派制砚大家陈端友。

大匠初心

陈端友开创了海派写实砚刻技艺,这是天时地利人和的结果。陈端友所刻制的每方砚台都在告诉今人,鬼斧神工的精美作品是国人工匠精神之所在,更是海派砚雕精神之所在。陈端友的海派砚雕精神体现在何处?作为三十多年一路走来的海派写实砚刻的传承人和实践者,本人对陈端友大师之海派砚雕精神的体悟解读,主要有以下六点:那便是豁达、执着、好学、静心、求精、创新。

豁达:豁达很难做到,不是为钱而生,是为追求而生。陈端友随其师傅来到沪上,师傅去世,店铺五年经营不下去的情形下,陈端友并没有为了生计改行,不计较经济收入之多少,坚持在家刻砚长达九年。正因为有这种豁达的精神,坚持自己的艺术信念,才有机会被中医师余伯陶聘请到家中刻砚。而在余伯陶家中刻砚,他也从不考虑经济收入,一生的精力都花在刻砚上。这是目前工艺美术领域里所缺乏的精神,不少曾经的创作者因作品不能及时兑现,学艺就半途而废了。

执着:陈端友一生没有成家没有子女,“惟砚作田”,不弃不舍,坚持几十年只做一件事,一生仅刻制了三十几方足以传世的精品砚台留给后代。历史上在自己所从事的行业有所建树和突破者,无不具有执着追求的精神,执着是人生路上的阶梯,也是工匠最终成为艺术大家的必经之途。

好学:陈端友好学,很小的时候,就对街坊的木雕手艺很感兴趣。在杨州随张太平学艺的五年中,也是敏而好学,手艺精进,其师傅因此把这位爱徒带到上海继续刻砚。陈端友在家坚持刻砚的过程中,参加了“海上题襟馆金石书画会”与名画家交友,切磋探讨、虚心好学,努力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而好学正是海纳百川的精神,吸取他人所长,化为己用。

静心:静心是修炼,静心万般空,才专一,才会一丝不苟。三十多年前,笔者曾去上博库房观摩陈端友刻的砚台,令人惊叹不已。特别是一方古泉端砚,每枚古铜币刻得就像出土的模样,铜币之间的镂空让你无法想象是如何制作出来的。如果不能真正地静心,高度思想集中,稍不留神就会出现纰漏,功亏一篑。很难想象这样一方石砚要花多少时间的静心精工制作方能完成。而在当今浮躁速成的时代,作为手工艺者要做到静下心来创作更为不易。

求精:陈端友不管刻制的是画意端砚,青铜器端砚,写真的蘑菇、毛笋、吉金堆等端砚,都刻功精美到极致,栩栩如生,惟妙惟肖,鬼斧神工之技,令后继者望尘莫及。上海老一辈工艺美术家的作品,在全国专业领域里一直有精致而细腻的好口碑,因而精致到极致就是中国的工匠精神,更应该是海派工艺美术的精神。

创新:作为工匠精神的升华,创新是艺术创造者至高境界的体现。凡陈端友所落款的精品砚,全是其创新作品,都没有抄袭他人或模仿古人的成份。笔者认为,在继承传统技艺的同时,创新的作品才能经得起时间的推敲,才更有艺术生命力,相应地更有收藏价值,有成为传世作品的可能。所以说既有传承又有创新才是工艺大匠之所为。

以“大匠心传”为题,从个人角度来解读海派砚雕鼻祖陈端友的工匠精神,而陈端友大师一直是笔者三十多年来从事海派写实砚刻传承实践的启迪者。本人对陈端友的管见不仅停留在精神层面,也有对其砚雕技艺和砚制美学上的研究和探索。从长远来看,海派写实砚雕的历史脉络和传承之路还有待进一步厘清与开拓,谨以此短文与工艺美术同行们共勉。

猜你喜欢
静心海派工匠
90后大工匠
光影视界
工匠神形
拿出一天时间
静心阅读,做一名有内涵的教师
海派《七侠五义》重现舞台
为“海派”正名
跨界合作引领时尚
致敬!老工匠
海派,一种“变”的渴望及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