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娅力张瑞[昆明理工大学,昆明650500]
黑井古镇旅游产品发展现状分析
⊙王娅力张瑞[昆明理工大学,昆明650500]
在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禄丰县的龙川江河谷中,久封着一个“千年盐都”——黑井古镇。本文将黑井古镇“盐”文化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黑井古镇旅游景区品牌现在的发展形势的研究,以及对于“盐”文化旅游产品现状的研究,提出了针对“盐”文化旅游产品的一系列整改措施,从而为黑井旅游业整体的发展提供帮助。
黑井 “盐”文化 旅游产品
黑井位于昆明西北方。那里自西汉以来就是以产贡盐而闻名,曾经一度成为滇中繁华的经济重镇,富甲一方。如今的黑井古镇,还以独特的盐文化和饱经沧桑的深宅别院迎接着每一位愿意了解黑井的客人的到来。
近年,政府加大了对黑井古镇的旅游开发,并取得了很好的成果。但是由于各种交通、地势、宣传等原因,黑井的旅游发展出现了一些问题。其中在对于黑井“盐”文化旅游产品的探究中,我们发现了其中的许多问题,如缺乏创新、缺少典型性地域特色、包装简单及宣传力度不够等。旅游产品是本地文化的载体,是旅游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黑井“盐”文化旅游产品在黑井旅游业发展的道路上必定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黑井古镇距昆明约200公里,地处云南北部的群山之中,现属楚雄州禄丰县,处在以世界铁路史上最危险、最艰巨工程之一著称的成昆铁路线上,地理环境独特,两侧高山环绕,并有龙川江穿镇而过。当一列列火车从古镇旁边呼啸而过,回升环绕,似乎古镇离我们很遥远。火车站离古镇还有近两公里,得依靠马车沿龙川江下行,极具特色。
“千年盐都”黑井,至今已历时千年,曾经十分辉煌,富甲一方,历代史籍中都保有他不可或缺的一席,其之所以能够名垂千古,完全是因为得益于一种在今天看来最普通不过的东西:盐,不仅产量高,而且质量上佳,也是宣威火腿的御用盐。但最终因盐而兴,因盐而败。黑井这样大起大落的兴衰史得到了各行专家的关注。如果说唐宋以前的黑井还只是由于专供地方政权的王族用盐的特殊地位而闻名于世的话,那么到了元代,黑井则是完全凭借其所产之盐而占有显赫的社会经济地位,真正的厚积薄发,昂首阔步地走上了历史的舞台。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云南全省的财政收入有一大半都来自黑井的盐。但是最终却由于现代大量海盐进入,对黑井的盐业生产造成致命的冲击,从而走向衰落,一蹶不振。直至今日,人口大量外迁,交通不便,环境恶化,经济发展严重滞后。斗转星移,“盐都”早已失去了昔日的辉煌。千百年来,源源不绝的盐水像母亲的乳汁一样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黑井人,也形成了一种独具特色的黑井“盐”文化,作为千年盐都,它或许已经成为过去式,但作为一种“盐”文化的载体,却正因为黑井的“失落”而更加凸显出不可替代的历史文化价值。
根据黑井古镇旅游产业的发展现状,对其进行了深度的调研,对当地“盐”文化进行了深入的了解,却也发现了许多关于“盐”文化旅游产品中存在的问题。诸如缺乏特色、创新能力欠缺、没有艺术性及审美性,难以勾起旅游者的购买欲等问题。
首先,“盐”文化旅游产品缺乏创新能力、品种单一、千篇一律、缺乏纪念意义和地方特色,就是最主要的问题。旅游产品,它是本地文化的载体,是旅游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产品对游客来说,不仅仅是一种商品、体验,它是一个旅游地的象征物,是深入理解本土文化的活的教科书,是一段旅程的记忆,是情感的依托。然而这么重要的本地文化代表物,黑井却只是做到了“一切从简”,只是用简单的密封袋装着元宝形、方块形的简单盐块,无创新,没有产品该有的艺术性和审美性,从而很难勾起旅游者的购买欲望。根据网络问卷调查数据显示,100人中有72%的人认为“这些简装的盐块没有购买的必要,就算买回去也没有任何收藏价值”,他们更在乎的其实是收藏性,纪念性;有22%的认为“井盐有养生的作用,可以买几个试一下”,这些人更在乎的是养生性;还有6%的人认为“随意,买不买都可以”。根据数据调查,其实来这里的大部分游客都愿意购买“盐”文化旅游产品作为一种旅游纪念,只是觉得品种单一、包装简单,买回去馈赠亲友,也拿不出手。
其次,在“盐”文化旅游产品的设计上,包括包装、材质、logo、式样等各方面,都有很大的问题。本土文化是旅游产品的精神和灵魂,对于黑井而言,“盐”就是最大的文化。黑井人虽然抓住了“盐”文化本质,但是没有宣扬“盐”文化的包装和多方面的创新,所以这是远远不够的。另外,美食永远是中国人最难以抗拒的,黑井古镇的特色美食数不胜数,就比如灰豆腐、盐津干巴、盐焖鸡等都是美味十足,当游客要离开黑井时都会去再吃一顿,还想再买一点给亲朋好友品尝,但是这些美食连简易的真空包装都没有,无法外带,让很多旅游者遗憾而归。
再者,“盐”文化旅游产品并不是只有纪念品,其中还包括许多内容。在古法制盐作坊里,可以亲身体验一下古代制盐的乐趣,做出一块属于自己的DIY盐巴。这样的宣传“盐”文化的方式很好,但还远远不够。要建立一个黑井“盐”文化科普大课堂,充分展示“盐”文化的内涵,还可以多开展关于“盐”文化的娱乐活动。
其实这些现象也不是一时造成的,而是在长久的发展中所形成的。这些问题是诸多因素造成的,诸如:交通、地势、素质、经济、政策制定等。
首先由于黑井地势偏远,交通不便,内外运输不畅,周边景区较少,无法形成连带产业,生活上自给自足,缺乏创新意识,宣传力度极其不够,所以导致“盐”文化旅游产品出现了如此多的问题。
其次政府对“盐”文化旅游产品开发不够、力度不够、创新思维也不够。很多东西都只是停留在文字和文化层面上,缺乏实践力。并且只是要求黑井人自己做出改变,而没有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形成有效配合,让他们为黑井古镇旅游景区品牌做宣传,为黑井“盐”文化旅游产品进行创意调整。
黑井,要想让大家记住这个曾经富甲一方的地方,就要对黑井的“盐”文化进行深入剖析,找到“盐”文化与现代设计的契合点。文化是旅游的灵魂,只有把文化特色融入旅游中去,旅游产品的发展才能长盛不衰。
首先,政府可以与各大高校及科研机构进行良好的配合,形成有效的合作机制。对于黑井,大到旅游景区品牌形象设计,小到一个小小的导游图都要进行一系列的设计。整体上,要达到视觉的一致,还要注重细节问题。对于“盐”文化旅游产品,加大开发力度,开发一系列有关井盐的新兴产品,使来这里旅游的游客通过多种“盐”文化旅游产品,深入了解黑井“盐”文化,进一步充实旅游产品市场。其实,黑井的盐巴当作旅游产品是很有特色的,虽然地处云南这个多少数民族的地区,但并没有被同化。在井盐造型的设计上,需要丰富设计元素,让“盐”文化旅游产品更加贴近大众的消费心理,没有年龄局限、性别局限等。就以“圆明园十二生肖兽首铜像”为例,形态生动,是众多收藏家特别希望得到的东西。但是全世界只有12个,还有几个未追回的,想私人收藏是绝对不可能的。那既然这样,就可以将盐的造型做成“十二生肖兽首”的形状,这样既提高了黑井整体旅游产品的工艺性,又可以供爱好者私人收藏,之后可以保存一次关于黑井旅游的美好记忆和一次行走的回忆。并且对“盐”工艺品的外部包装也要进行大的改进,不能只是单一的、简易的包装,要解决产品的包装、材料、式样等问题,使产品的包装具有艺术性和审美性,以勾起旅游者的购买欲望。现在对于黑井“盐”文化旅游产品的发展,就是要将其发展为一种特殊的工艺品,精湛的工艺品与个性包装完美结合,就像是山西大同的煤雕一样,利用自身优势,创造出一种艺术与设计相结合的工艺品,既可以自己收藏,又可以馈赠亲友。这对于黑井“盐”文化是一种很好的传播。
其次,针对黑井古镇的特色美食,比如灰豆腐、盐津干巴、盐焖鸡等,就可以采取简易真空包装,现做现打包,这样既保留了食物的鲜,也可以让亲人都品尝到黑井美食。对于灰豆腐,由于豆腐原材料经水以后容易酥软,易破损,那在真空包装之前就要将灰豆腐不沾水,干的直接真空包装,里面装有做汤时需要的料包,让游客可以自己回家以后做出好吃的黑井美食。这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改动,但是对于黑井古镇美食的传承与发展却是巨大的贡献。
最后,政府与专业机构要进行良好的合作,采取实质性措施。为了更好地宣扬“盐”文化,仅仅依靠旅游纪念品是远远不够的,希望可以多建立几个类似“古法制盐作坊”这样的可以让旅游者自己实践的平台,通过自身实践来更好地理解曾经的黑井。还可以拍摄关于黑井的宣传片循环播放,并建立盐文化大讲堂。对于井盐,在养生方面,也可以发展连带产业,就比如盐浴中心、疗养中心等。
黑井,因盐而兴因盐而败,始终夹杂在古典和现实之间,夹在喧哗与寂寞之间。它留给我们的,虽然只有一个盐都沧桑的背影,但是也留给了我们一笔巨大的“财富”,黑井也将会因“盐”文化旅游业的发展重新走回到人们的世界里。
作者:王娅力,昆明理工大学在读艺术硕士,研究方向:艺术设计;张瑞,硕士,昆明理工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工业设计。
编辑:张晴E-mail:zqmz06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