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东艳[郑州成功财经学院,河南 巩义 451200]
空谷幽兰,不为无人而不芳——论王维《辛夷坞》旷放超逸与深情绵邈的美学特质
⊙张东艳[郑州成功财经学院,河南巩义451200]
摘要:王维《辛夷坞》描绘的不仅仅是一个辛夷花自开自落的宁静世界,更多的是展示了一个充满勃勃生机与顽强生命力的世界;不仅仅表达了诗人旷放超逸的情怀,更多地展示了他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对生命的热爱,缠绵悱恻,深情绵邈。
关键词:王维辛夷坞旷放超逸深情绵邈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王维这首《辛夷坞》一向被认为完美地体现了诗人“不用禅语,时得禅理”的诗歌艺术特色,令人“读之身世两忘,万念皆寂”。诚然,王维的母亲笃信佛教,他自己晚年也礼佛,精于禅理,后人论《辛夷坞》一诗,便常常努力于此追求。然而,“他的信佛并不是排他性的活动,信佛的同时,他也信道”。台湾学者徐复观先生认为,中国历代文人之隐逸者,在佛教未传入中国前,纯为道家思想所左右;佛教传入中国之后,许多隐逸文人表面上看是信奉佛教的,其实立身行事仍是受道家思想的支配。他们一方面采纳儒家积极入世的生活态度,一方面汲取道家返璞归真、清静无为的出世思想。所以既追求建功立业,又追求自然淡泊。唐代统治者对外来文化采取兼容并蓄的政策,儒释道三家思想的交融深刻地影响了文人的思想和创作。王维作为正宗的盛唐代表诗人,不可能脱离他所处的时代和文化背景,他的思想是复杂的,既有儒家的积极入世,又有道家的自然旷达,还有佛家的空灵禅趣。
王维,名维,字摩诘,名、字都来自佛教中的“维摩诘”。“维摩诘”乃梵文Vimalakīrti的音译,梵文里“维”是“没有”之意,“摩”是“脏”,“诘”是“匀称”,“维摩诘”的意思是以洁净、没有染污而著称的人。据《维摩诘经》讲,“维摩诘”是古印度毗舍离地方的一个富翁,家有万贯,奴婢成群。但是,他勤于攻读,虔诚修行,能够处相而不住相,对境而不生境,得圣果成就,成为早期佛教的著名居士、在家菩萨。王维名、字合为“维摩诘”,“反映出他的人生理想是以‘维摩诘’为榜样的,追求的是能够把世俗生活与宗教生活融为一体的人生境界。”在王维的思想中,“真正的佛教信仰是居次要的地位”,“王维不仅仅只是一个佛教徒,他还是一个儒教和道教徒”。他“有着一副热辣辣的心肠,有着一腔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并不是一个超然物外,以遁世为高的人”。所以王维这样一位思想复杂的盛唐诗人,他的诗歌艺术一定是多维的,其《辛夷坞》便兼具旷放超逸和深情绵邈的美学特质。
坞,四面高、中间凹下的地方。辛夷坞,因盛产辛夷花而得名,王维别墅“辋川山庄”胜景之一,在今陕西省蓝田县内。《辛夷坞》是王维《辋川集》二十首第十八首。短短二十个字向我们展示了生长在寂静山谷中的辛夷花从绽放到凋零的生命过程。
“木末芙蓉花”,“木末”乃树梢之意,“芙蓉”,这里指辛夷,木兰科植物,落叶乔木,高数丈,木有香气。辛夷的花蕾长在树梢,含苞待放时形状如毛笔,故又俗称木笔花。芙蓉即莲花,《说文解字》云:“未发为菡萏,已发为芙蓉。”这里称辛夷花为“芙蓉”可知已经绽放。绽放的辛夷花的花型似莲花而小如盏,其花瓣、颜色与莲花很相似。裴迪和王维的《辛夷坞》有“况有辛夷花,色与芙蓉乱”可为注脚,他说况且这里有很多的辛夷花,颜色和芙蓉的颜色没有什么区别。“木末芙蓉花”一句从整体上描摹了辛夷花的形状和其绽放在枝头迎春的姿态。
“山中发红萼”,“红萼”即红花,辛夷花有紫红、白、黄等多种颜色,这里说“红萼”可知乃紫红色,辛夷花又名紫玉兰。“发”字写出盎然的春意和辛夷花的蓬勃生命力。紫红色是鲜艳夺目的,花瓣似莲花,可知其花瓣很大,且又开在“木末”,而辛夷花又是先开花后长叶,硕大的紫红色花朵开在高高的枝头,不论其位置还是形象都非常引人注目。若其绽放在喧嚣的尘世,或在游人如织的园林,这样一大片美丽烂漫的辛夷花,定会招来络绎不绝的赏花者,“紫陌红尘拂面来”,但遗憾的是辛夷花生长在寂静的“山中”,而且“涧户寂无人”,“涧户”指山涧中的陋室,也空无一人。尽管无人欣赏,辛夷花仍然自顾自地“纷纷开且落”。“纷纷”二字用得最妙,既写出花开时争先恐后的热闹,又写出花落时落花无言的静美。
在空寂静谧的山谷中,无人因辛夷花的怒放而赞美,也无人因其凋零而感伤,但辛夷花并不因此而黯然神伤。春去春又来,辛夷花默默地怒放,静静地凋零,遵循大自然的规律,兀自感受生命中的寂寞和美好,不需要别人的欣赏和同情,自己完成自己的价值,随缘、任运、自然。之所以能够做到花开不足为喜,花落不足为伤,是因为辛夷花无待于人,从容淡定,不惊不喜,无失无得,平静得一如大自然的呼吸。王维在辛夷花的开放与凋零中,领悟到“不生不灭”的佛理和超然物外、离世绝俗的禅意,《辛夷坞》表现了诗人恬静闲适的情怀和“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旷放超逸。黑格尔曾说:“客观事物的某些特殊情境可以在心灵中唤起一种情调,而这种情调与自然的情调是对应的。人可以体会自然的生命以及自然对灵魂和心情所发出的声音,所以人也可以在自然中感到很亲切。”自开自落的辛夷花契合了王维的心境,辛夷花的精神气质唤起了诗人潜伏于心灵中的某种情调,成为表现诗人灵魂和心情的载体。
《辋川集》完成于天宝三载左右,此时王维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实际上从开元二十四年底,张九龄被罢相,李林甫独揽大权,政治从开明转为黑暗,王维便开始过着亦官亦隐的生活。王维后期的思想一直处于矛盾中,一方面要在黑暗污浊的官场中获得物质生活的保障,另一方面又要保持人格的相对独立,因此,“他的山水田园诗的世界确是他精神世界的一个避风港,是他借自然和谐之美来反衬官场之黑暗的一种方式,是用委婉之法对污浊、不和谐之官场现状的否定。”所以无人欣赏的辛夷花便成为张九龄罢相后无人赏识的王维的写照,诗人在自甘寂寞的辛夷花身上体悟到旷放超逸的心灵自由。
但王维毕竟是盛唐诗人,盛唐文人则不同,尽管他们在暂时的挫折中时常产生对社会现实的强烈愤慨和种种怀疑,但时代给他们提供的道路是极其明确的。他们对“明主”始终抱有幻想,随时等待着更好的出仕机会,从来没有终身坚持隐遁的打算,好比空谷幽兰,不以无人而不芳。辛夷花不管有没有知音的赞赏,都会热烈绚烂地绽放,如同“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野草一般,有着无穷的生机。辛夷花对生命的热情和执著,感染了王维,触发了他心灵深处的儒家情怀。“木末芙蓉花”用了《九歌·湘君》“搴芙蓉兮木末”的意象,但并非简单照搬,而是经过诗人的审美观照和心灵感悟,赋予此意象全新的美学内涵。《湘君》曰“采薜荔兮水中,搴芙蓉兮木末”,薜荔又称木莲,常绿藤本,本缘木而生,芙蓉即莲花,本生于水中,湘夫人却反其道而行之,涉水求薜荔,缘木采莲花,比喻用力虽勤而不可得,表达了湘夫人因久候不见湘君而产生的深深的哀怨和愤懑之情。王维用在这里,主要借用湘夫人的深情绵邈,但情感不是哀怨,而是空谷幽兰,不以无人而不芳的执著和坚守。红色是一种热烈的颜色,当红色的辛夷花开放时,鲜艳夺目,当其凋零时,“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纷纷飘落的辛夷花很容易让人想到美人迟暮而感伤,“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然而,盛唐文人何以为盛唐文人,正在此鲜艳的红色,心性之使然,不得不艳丽。盛开时娇艳欲滴,凋谢时依然美丽。
综上所述,王维这首《辛夷坞》描绘的不仅仅是一个辛夷花自开自落的宁静世界,更多的是展示了一个充满勃勃生机与顽强生命力的世界;不仅仅表达了诗人旷放超逸的情怀,更多的展示了作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对生命的热爱,缠绵悱恻,深情绵邈。所以方回《瀛奎律髓》认为《辛夷坞》“有一唱三叹不可穷之妙”。
参考文献:
[2](明)胡应麟.诗薮[M].北京:中华书局,1958.
[3]龚鹏程.中国诗歌史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4]傅庚生,傅光选编.百家唐宋诗新话[M].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89.
[5]李庆本.禅宗、身体美学与王维的诗及其翻译[J].中国文化研究,2015.
[6]刘晓林.王维“以佛入诗”辩[J].衡阳师专学报,1995(5).
[7]羊春秋.略论王维抒情小诗的艺术特色[J].湖南文学,1962(9).
[8] [德]黑格尔.美学(第二卷)[M].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9]江树英.王维《辋川集》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10]毕宝魁.关于王维仕与隐的思考——王维思想及处世哲学的特征与评价[J].王维研究(第二辑),1992.
[11]葛晓音.诗国高潮与盛唐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作者:张东艳,苏州大学文学院博士生,郑州成功财经学院文传系讲师,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
编辑:曹晓花E-mail:erbantou200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