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翌诚徐君康[宁波大学,浙江宁波315211]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探讨电影《革命之路》中的理想困境
⊙ 李翌诚徐君康[宁波大学,浙江宁波315211]
电影《革命之路》讲述了一对夫妻在渴望摆脱枯燥、乏味生活的意志驱动下,为追求理想生活而对现实生活环境发动的一场“革命”。在此过程中,双方产生了分歧与争吵,最终致使“革命”的失败。本文通过人物分析法对电影《革命之路》中“革命”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由此来探讨“个体理想”与“现实环境”两者间存在的矛盾。
“革命” 个体理想 现实环境
电影《革命之路》是根据美国著名作家理查德·耶茨笔下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由萨姆·门德斯导演,莱奥纳多·迪卡普里奥和凯特·温丝莱特主演。影片运用平行叙事的手段,讲述弗兰克和爱波的婚姻生活。
酒馆相遇并且坠入爱河的二人,婚后在市郊的革命路上买了一套价格不菲的房子,过上令人羡慕的生活。弗兰克每天去纽约上班,爱波则在家中照顾孩子、料理家务。在旁人眼中,他们是革命路上的模范夫妻,但日复一日乏味的生活却使他们陷入了低潮,二人时常为琐事发生争吵。于是他们决定逃离枯燥的生活,去往巴黎过上理想人生,但因为爱波的意外怀孕和弗兰克得到升职加薪的机遇,让弗兰克的态度发生了改变,决定放弃去巴黎的计划。为此他们爆发了激烈的争吵,理想破灭的爱波在愤恨中偷偷打掉孩子,却因为大出血死亡。这场对于乏味生活的“革命”和追求理想的“征途”以悲剧收场。
在人类历史的发展长河中,因为拥有理想,渴望改变,社会才能得到不断发展和拥有进步的动力,但对“个体理想”而言,它在现实环境中所遭遇的困境却从未消散。个人想要在追逐理想的过程中获得胜利,需要直面“现实环境”对其施加的压力。影片中,两位“革命者”不仅需要面对来自世俗的质疑,还需要承受“现实”对其展现的“诱惑”与施加的“阻力”,而“革命者”自身意志的摇摆与策略的失误,也致使这场发生在革命路上的“革命”注定失败。
弗兰克和爱波在渴望追求理想生活的动机上是相同的——摆脱枯燥、乏味的中产阶级生活模式,但二人对于理想的界定与面对阻碍时采取的方式却是截然不同的。
弗兰克对中产阶级小职员的生活是排斥的。他面对同样身为小职员的父亲,曾发出这样的祷告:“上帝,我求你别让我像他那样庸碌一辈子。”最终,他的祷告并未成真,他依旧天天穿着西装、头戴礼帽坐火车去纽约市区上班,淹没在同样装扮的人群当中。按部就班的工作模式消磨了他对生活的向往,他和生活一样,变得单调、无趣。
他对生活的妥协,也让他陷入了条条框框的“生活教条”当中,例如面对婚姻,他觉得自己应该撑起所谓的“男人的责任”:选择一份无聊稳定的工作,来证明他和其他男人一样对家庭拥有责任感;在郊区购买一套房子,来顺从大众的生活习惯;生第二个孩子来证明有第一个孩子不是错误……对于这些做法,他激动地表示:“我对此不爽但我有骨气,不会逃避责任!”
但是,他所谓的“责任”并没有得到爱波的认同,换来的只是无休止的争吵,致使二人的婚姻陷入了危机。在爱波身上无法得到认可的他,甚至用“出轨”的行为,从其他女人身上去获得他对自己“男人”这个身份的认同感。
弗兰克对这样的生活状态是不满的,因此当爱波提议移民巴黎时,他是欣然接受的。面对同事、邻居的质疑,他是无动于衷的。看到“理想光芒”的他,与先前消极、无趣的状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有这么一段时间,他因为巴黎、因为理想而变得“闪闪发光”,甚至连他自己都觉得他成为一个追求理想生活,破除“生活教条”的“革命者”。
但当意外加薪升职的机遇来临时,他就动摇了。“你发现留在这个腐朽无望的空虚里更舒服。”影片中精神病患者约翰对他说出的话,将他的心理揭露无疑。即便反感庸碌的生活,但“现实环境”已经在弗兰克身上烙下了无形的印记。即便对巴黎有无限的向往,但未知的新生活与升职加薪的机遇相比,就显得不那么安全可靠,甚至变得虚幻。“巴黎”在弗兰克心中退居到了次位。
革命需要理想和勇气,对于弗兰克而言,只具备理想,不具备勇气。甚至,连理想也已经不可避免地被添上了世俗的色彩。弗兰克是一个在理想和庸碌的现实环境中左右摇摆的人,最终他的理想在现实环境的步步紧逼中消亡,
而他本身也在影片的最后变成了一个“现实”的符号。或者说,他所谓的“理想”只是单纯想要摆脱不如意现状的“空想”,他并非有意去进行“革命”。最终,他用“追求理想”这个无心的谎言,杀死了他的妻子。
爱波婚前在一所著名的戏剧学校就读,婚后她在家相夫教子,变成一名家庭主妇,陷入了周而复始的无聊生活当中。她希望改变这样的生活,于是参加了一个社区的业余剧团,担当主演。但业余的演员在演出中频频出错,演出以失败告终,这也标志着她企图用剧团演出来改变生活的想法破灭了。
在回家途中,她就演出失败的事情与弗兰克爆发了激烈的争吵,这足以体现出爱波对当下生活状态的不满。但爱波并未放弃,她向丈夫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离开纽约,移民去巴黎开始一段精彩的生活。
与弗兰克相比,爱波对待理想的态度更加坚定,并且她具有相当强的规划力和执行力。
弗兰克:在巴黎,我要找什么工作?
爱波:你不用找任何工作,我来工作!
弗兰克(笑):你来工作?
爱波:不许笑话我,你知道在欧洲,政府机关秘书的薪水有多高吗?
弗兰克:我想知道,你外出赚钱,那我干吗?
爱波:这才是关键。你就做七年前没做成的事,你有足够的时间了,去弄明白你到底想要什么?而当你弄明白之后,你有足够的时间和自由重新开始。
这是爱波向弗兰克提议移民巴黎时的对话。与弗兰克相比,她对于理想的追求,进行了更为细致的思考和大胆的计划。尽管在周围人看来这是不够成熟的,但这恰恰体现出追求理想所必备的勇气,也是弗兰克在追求理想过程中所缺失的部分。以最快的速度去移民局提出移民申请,这体现出爱波对巴黎,对新生活的急切渴望和足够强的执行能力。
面对移民去巴黎的第一个阻碍——意外怀孕,爱波计划打掉孩子。在包括弗兰克在内的许多人看来,这个举动是疯狂的,但正是这种世人眼中的疯狂,将爱波渴望自由、追求新生活的决心表现得淋漓尽致。
爱波打掉孩子的计划被弗兰克发现了,加上“升职加薪”的诱惑已经动摇了弗兰克前往巴黎的决心,他在怒斥了爱波之后,彻底放弃了去巴黎开始新生活的计划。爱波怀孕,成为弗兰克放弃理想的借口,而对于爱波来说,丈夫的这一决定是致命的,曾经近在咫尺的理想彻底破灭。
革命总是伴随着流血和牺牲。爱波直到最后也没有放弃移民巴黎的理想,她将打掉孩子的计划执行到底,最后因为大出血死亡。她用死亡来警醒世人,革命需要付出代价,她是个在追求理想过程中敢于挣脱体制化束缚的英雄。但是,她在自我认定和他者认定上却是一个失败者,这也是她“革命”失败的主要原因。
她与弗兰克在酒馆相遇时,二人都对生活抱有渴望且心心相印。在一定程度上,爱波将弗兰克作为“自我”来认同,但在“现实环境”的消磨下,弗兰克“追求理想”的这份执着已经褪去。
事实上,对于爱波来说,弗兰克已经作为一个“他者”,甚至是“对立者”的身份出现,爱波显然没有注意到,她依旧将所有对于理想的渴望全部寄托在弗兰克身上,甚至连这个理想本身——巴黎,都是弗兰克曾经所向往的。将“革命”的决定权交到了弗兰克手中,而非自己全面掌控,这也意味着这一场“革命”是注定失败的。
住在革命路上的人都是安逸无为、毫无革命精神的人,这大概是影片叙事中极具讽刺意味的部分。
但最让人感到讽刺的是,影片想要传达的观点都是通过精神病患者约翰的嘴向观众道出的:“很多人都活在绝望的空虚中,但直面绝望真的很需要勇气。”
事实上,追求理想原本就是每个人所具备的权利和社会不断往前发展的原动力。但是,当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高度的时候,一个相对稳定的体系就会被建立起来,人们的思维容易被这个体系所束缚。而在这个体系当中,与大多数人的价值观,或者称为大众价值观所背离的观点,常常会被孤立和否定,在大众价值观之外,即便是所谓的“真理”,说出它的人,也会被看作是“疯子约翰”。个体理想之所以在相对稳定的现实环境中难以实现,是因为它本身就需要具有过人的勇气、观念和想法,但是随之而来的是这个稳定的社会体系所给予的反作用力。影片并未对个体理想如何突破现实环境做更多的阐释,但它足以让我们对此进行深入的思考与深刻的反思。
[1][美]理查德·耶茨.革命之路[M].侯小翊译.重庆:重庆出版社,2009.
[2][美]本杰明·克罗斯利.一曲女人的悲歌——《革命之路》主演和导演访谈[J].张颖译.世界电影,2010(3).
[3]陈晨,郑鼎《.革命之路》——Frank的选择[J].电影评介,2012(15).
[4]朱与墨《.革命之路》:美国文化的反省与救赎[J].电影评介,2009(15).
[5]凌洁.革命之路:以革命的名义寻找生活的出口[J].双周书影,2009(3).
作者:李翌诚,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在读硕士,研究方向:文艺与新传媒;徐君康,宁波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传播学、文化产业等。
编辑:康慧E-mail:kanghuixx@sina.com